⑴ 财务报表分析中季报的作用
财务报告作用是反映企业在这个季度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按编报时间分类就是一种,可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编报的时间不同,年报是每年的年末,季报就是每季的季末,月报就是每月的月末。
⑵ 年报与季报的区别
最简单的理解方法是:年报一年报一次,季报一季度报一次
⑶ 企业所得税季报和年报是什么样的关系
企业所得税季报和年报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方式。区别有以下几点:
1、性质不同: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属于所得税预缴。
企业所得税年报属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2、填报时间不同: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在每季度结束在申报期内申报预缴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年报在次年5月31日前汇算清缴上年的所得税,多退少补。
3、填报内容不同:
所得税季度申报,简单填列收入、成本、利润、预缴税款等;
所得税年报则复杂得多,要分析各所得税前扣除项目,根据所得税法做调整,计算应补或应退所得税额。
(3)季报和年报的分析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
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
企业在纳税年度内无论盈利或者亏损,都应当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和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企业所得税法
⑷ 财报季报年报的区别
1.财务报表年报:肯定是年底12月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季报是一个季度的报表,一年分4季就4张季报表,如:第一个季报是4月报1-3月累计的利润表,第二个季报是7月报4-6月的利润表中本月数累计,以此类推。
3.季报以一个季度为单位编制的报表,即该报表是体现企业一个季度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4.年报以一年为单位编制的报表,即该报表是体现企业一年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⑸ 股市里的,季报和年报该怎么看,要注意什么
股市里的,季报和年来报该怎么看自,要注意什么,关于公司的报表一般看的内容有几块,第一主营业务,财务报表(公司经营是否利润大幅度增长,毛利率很高,可以支撑未来的分红行为)第二公司股东状态(股东进出选项),里面经常有控盘主力的进出迹象显示。第三是大事提醒(解禁股上市时间等很重要)和信息快报等等。之上谈的几个是必须看的。关系你的投资安全。如果业绩太差,又没有机构资金重仓。还有解禁股要出来砸盘,那这种股票买进去就是让自己资金冒险。
⑹ 季报和年报的区别
季报和年报的区别:
1、年报比季报需要更多的数据调整:
年报需要进行更多的数据调整,与季报、中报相比,年报的调整次数非常频繁。年末结账后,进行7、8次的报表数据调整是非常正常的,并非为了“修饰”数据。主要原因是年底工作非常繁忙,难免发生一些重大的纰漏。
2、年报内容比季报更加详实。
一份上市公司的年报动辄上百页甚至二三百页,内容非常庞大,但是季报和中报通常只有寥寥几页,除了主要报表外,解释的部分就很少。
3、年报是经过审计的财报,季报无需审计
根据监管要求,上市公司的年报是需要经过事务所审计方可披露,而季报、中报的披露就比较宽松,公司出完就可以公告了。
(6)季报和年报的分析扩展阅读:
季报和年报的相同点:
1、无论季报还是年报,数据都是从年初至今的累计数,数据都是一样的。
2、利季报和年报的润表的数据都有两栏:本月数、本年累计数。本月数是本月发生的数据,本年累计数是从年初至今发生的数据。
⑺ 一季报、中报、三季报、年报有什么区别
一季报
是1-3月的公司运营情况
二季报
三季报
以此类推
年报是全年的情况
⑻ 企业所得税的季报和年报有什么区别,第四季度与年
摘要 企业所得税季报和年报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方式。区别有以下几点:
⑼ 财务报表年报和季报月报有什么区别年报与月报的区别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