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的研报数据越高股票就更好吗
相信很多股民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做股票投资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相信券商发布的研报?很多股民都对研报半信半疑,有些人会觉得研报有用,有些人则觉得那根本就是“坑爹”的玩意儿。我觉得,研报是否可信?是否有用?还得看具体情况来定。一般什么时候券商会出研报呢?就是上市公司出业绩的时候,比如业绩预告增幅很大的时候,券商就会大量对某只股票进行重点分析。基本上都是业绩数据很靓丽的上市公司,券商才会重点对它发布相关的研报,而且还不止一家券商对其分析。很多股民为什么会觉得研报不可信?原因在于几点:第一,是研报的分析不够理性,偏主观性。比如刚好这家券商重仓买了某只股,于是就变成了对这只股“唱赞歌”的形式,更多的还是主观性的去唱多这只股,于是就让股民觉得这家公司哪哪都好,好像不买这只股就错失几个亿一样。第二,研报的数据不够准确,不够客观。券商更多的还是囫囵吞枣,东抄抄,西抄抄,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数据如果不公布出来的话,这些券商也懒得去公司实地调研,考察,所以为了省事,就随便找一些别的券商或者别的股评文章就摘录上去,随便改改就是一份研报了。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数据都不是真实可信的,也不能真正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第三,研报对股价、对估值的预测不准确。很多经常看研报来炒股的股民,都会有一个“错觉”,就是总觉得研报对上市公司的预测不太准,而且股价的涨幅往往是介于5%-10%之间,有时候研报一出,股价更是下跌10%-20%。所以很多时候股民也是怕券商出研报,这就跟“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股市永恒不变规律一样,百试百灵。最后一点,就是研报的发布,往往是券商为了“放烟雾”为目的。这种情况是最可怕的。券商并不是单纯的研究机构,它还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有其利益所在。A股80%都是散户,在这一市场投资者比例的情况下,散户是最容易受消息面的影响。对于这样的散户来说,利好消息可以被他们无限放大,同样的,利空消息也是如此。只要券商发布了研报,如果是积极性特强的,比如业绩数据非常好,对股价、估值的预测非常高,特别是与现在的股价相比,券商预测的股价,未来会高于20%,甚至30%。
⑵ 为什么出研报的股票大多数都涨不好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着其持内有者(即股东)容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这里笔者就要做个生
⑶ 上市公司出研报,股价会如何走
很多散户认为,券商的研报一出,股价就势必会下跌,而散户投资者有这种担忧,可能是因为:
1、研报是证券公司经过调研分析之后得出的,而在证券公司去调研的时候,上市公司接待时就会公布调研的机构,如果被很多机构调研,则主力资金可能就会在研报公布前提前炒作股票,因此研报公布前就会利好出货。
2、主力资金可能和研报评级机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可能会提前得知研报的内容,也可能会提前炒作,然后再借利好的时候出货。
3、研报公布前股价已经上涨的幅度很大,但是庄家担心出货没有人购买,于是就配合研报机构出具利好研报,这样散户看到利好就会去购买,而庄家顺利出货,出货后凭借散户的力量难以将股价拉高,所以股价下跌。
但是呢,并不是所有的研报一出股价就会下跌,投资者还要根据股价所处的位置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研报有收费的,有免费的
免费路径:一般交易软件中就可以看到,(以同花顺为例)
如果你想看行业研报或者宏观经济研报,需要到专业网站上去查看,同花顺财经为例,右上方问财搜索:行业研报
付费版的研报:Choice、wind,通常都是机构使用这两个付费平台,费用比较高,不适用于个人投资者,免费的路径已经够我们平时用了
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人理解行业竞争个股、行业集中度、景气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等情况;
个股研究报告:包括不限于公司所处行业、公司行业地位、公司未来成长性、公司基本面等情况。(通常选股都会看这两种报告)
宏观研究报告:主要是针对宏观经济数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进行解读,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一句话概括,读起来so difficult。当然如果你能看懂宏观报告,那对你掌握大趋势很有帮助。
⑷ 为什么一出研报股价就会大幅下跌
亲,两种情况:
一如果股价在高位顶部区域通常是借助公司研报发布利多,主力借机出货;
二是在低位,底部区域借助研报,故意打压建仓。
⑸ 每次发研报以后,为什么股票的走势就不好了呢
为什么有的上市公司一出研报利好的时候股价就会下跌?
首先,消息已经提前泄露了,其次研报和利好扯不上太大的关系,特别是近些来券商分析师的公信力和职业水平遭到广泛质疑的情况下。
券商的研究报告是对个股的客观分析和研究,当然结论就有利好和利空,理论上研究报告不会对股票走势产生影响。但国内卖方分析师是一个尴尬的群体,即有如实反映事实,又要照顾机构客户的情绪,使的很多研究报告都是为上市公司唱赞歌。2015年之前,很少看见券商分析师给个股卖出评级,最差的都是谨慎乐观。不过最近几年券商研究独立性增强了,有敢说真话的分析师,虽然少,但这是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可喜可贺!
⑹ 为什么只要一大量出研报股票就下跌
忽悠你去解盘,主力要出货,可以上股市数据网看数据识破主力诡计
⑺ 为什么一出研报,股价就要跌
我入市抄七年了,对这块比较了解,我来回答下吧。
中国股市那些写研报的专家都是为了辅助庄家出货的,往往研报出来前,股票已经上涨了不少,很多主力都已经赚了很多,这时候需要出货但是没人接盘怎么办?就会花一些钱请一些人写比较好看的研报,就会吸引很多散户去关注,散户去接盘了,庄家货出掉了,利润兑现了,可怜的是散户
⑻ 机构最近研报经常评价买入,股价反而下跌怎么回事
唱多做空个唱空做多是机构经常干的事情。
股票机构,主要是指以证券、股票买卖交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或团体,并可以为散户提供咨询、代理操盘等服务,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股票机构,主要是指以证券、股票买卖交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或团体,并可以为散户提供咨询、代理操盘等服务,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中国证监会、上海股票交易所、深圳股票交易所,是股票的管理机构。
⑼ 白马七步选股法都是什么
七步选股法
一小:盘子小,。
一小指的就是盘子小,尽量选择小盘股。所谓小盘股是指发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数额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按照目前的股市现状,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2亿股,流通市值在40亿之内的可称之为小盘股。二新:新兴产业、次新股。
二新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上市公司从事的行业属于新兴产业,符合国家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股票;二是发行时间的新旧程度比较“新”,发行在2-3年以内的股票。不难看出,小和新之间,往往有着比较高的相关性,确实有很大一部分股票同时兼具小和新这两个概念。"
三:预增。预增是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对于其是否“可持续发展”进行估量。
在上市公司的中报、年报数据中,其预增在30%-50%左右,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数据,说明如果不出意外该企业未来几年的主营业绩将持续稳中有升,故而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甚至可以考虑长线持有。
四:科技。科技指的是所属公司主营业务必须与科技概念沾边。
按照传统的标准,从事电信服务、电信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线数字电视、生物医药制品的服务与生产等等的公司通称为科技行业,这些行业里的企业所发行的股票都可以算作科技股。
五:龙头。龙头是指这家上市公司必须是行业内排名前五的龙头企业。
如今,很多行业内已经云集了大批的上市公司,但通常情况下,总是企业的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越强。如果一定要在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内选股,那为什么不选择龙头企业呢?
六:定价。定价指的是公司要有行业或服务的定价权。
例如钻石价格为什么始终如此坚挺,正是因为戴比尔斯等少数寡头垄断了钻石市场,通过限制开采量等商业手段,掌控了其在全球市场的价格,从而获得持续的高额利润。
七:社保。
社保指的是对于该股票流通股东的了解分析,关注其中是否包括社保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