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自贸区成立时间是多久
上海自贸区是在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试验区建设将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1)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情况扩展阅读: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与经验强调复制性和推广性。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推进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功能、扩大保税船舶登记试点规模、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等十项功能先行先试,即: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运作、融资租赁功能全面发展。
❷ 中国提出自贸区的背景是什么上海自贸区的进展
在当今时代发展下,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全球外贸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和手段。自由贸易的发展不仅仅只停留在经济利益方面,他同时兼并着国家政治和外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自由贸易通过经济往来可以使双方国家互惠互利,还能互相学习对方国家的先进文明与政治制度,使合作双方关系更加密切友好。这一发展趋势使国家间的竞争发展成利益间的合作与竞争,这同时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并对它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的自由贸易区伴随着自由贸易协定数量的增加,协定内容的不断深化,贸易合作关系一直向周边国家发展,导致我国自由贸易正在向多样化的战略方式转化。在以后的发展建设中,我国仍然要以周边国家或地区为重点,并逐步向欧、美、非地区推进发展,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与我国的能源资源战略相协调,进一步拓宽我国自由贸易区合作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上海自贸区建设实际上是中国主动选择的一个新的开放试点,其核心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提速。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自贸区建设需要政府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推进税收改革,因此,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同时,这些改革举措可为全国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进程中,改革红利将会逐步释放出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其次,自贸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大幅回落,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显得更加重要,而加速资源要素的流通也势在必行。建立自贸区有助于提振外贸,稳定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❸ 上海自贸区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上海自贸区是继城镇化之后的,一个新的炒作热点。不过我觉得市场的期望过高了。现在,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法律政策逐渐出台,情况逐渐明朗,市场对自贸区的预期很可能会降温。
要政策还是要改革,上海选择改革。政策是各种好处,改革是硬骨头。改革成功了,硬骨头啃下来,会有新的红利。到时,上海将向自贸区靠拢,全国都将向自贸区靠拢。但如果失败了,自贸区和上海其他地方不一致的法律体系,经济环境,就是摆在眼前很麻烦的问题。两套班子,以及中间的衔接,都需要更多资源维护。很可能从经济效益考虑,非常不划算。最后如何融合,能否成功,都是未知数。失败了,成本会很高,即使成功,红利可能也有限。上海市政府的压力很大,大家对硬骨头期望不能太高。
我对这个自贸区还存在很多疑问。新闻说:
新华视点:【4部法律有关规定拟在上海自贸区暂停实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近日获批设立,为解决有关法律规定在试验区内的实施问题,据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相关决定草案,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文物保护法4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拟在此区域暂停实施,时间为3年。陈菲
我很疑惑,这些与外资有关的企业法停止实施了,那用什么企业法呢?要给外资国民待遇,还得试点吗?文物保护法又和自贸区有什么矛盾呢?想允许外资经营文物拍卖,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吧?为什么不能直接在全国实行呢?
从之前各部委的反对声音看,我本来以为,在自贸区,主要是一些关于金融的法律会停止实施。就我看欧债危机时的感觉,金融体系中的法律是很复杂的,监督管理执法权限等,金融犯罪,还要涉及刑事,得有自己独立的司法系统。自贸区不会使用独立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很复杂,想和其他地方衔接,更是大问题。软制度的建设,不是三、五年能搞成功的。
如果只是汇率自由,利率自由,资金自由流动,其实国内现在已经很接近这个目标了。即使自贸区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可获得的红利也有限。如果是制度方面的彻底改变,其实已经有香港了。是不是可以照搬香港那套呢?或者直接推广香港经验,会不会更好?
❹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原因:
(1)对内,推动政府从审批型向监管服务型的转变,要素价格市场化(包括利率、汇率等),推动央企和国企改革。
(2)对外,尽快完成从2008年开始的中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BIT谈判),促使发达国家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尽快加入到新一波区域资本、贸易和服务的协定谈判中去,包括提问者所说的TPP协议,以及另一个重要的PSA协议。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意义:
对内:
(1)外资和民资进入原来垄断或者审批门槛很高的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商机。
(2)降低政府审批权,减小权力寻租的空间,改变政府职能。
(3)摸索出一套可以推向全国的改革模式,从而使得国企和央企面临剧烈的竞争,逼迫既得利益集团放弃垄断权,倒逼国企和央企改革创新。
对外:
(1)加快中美双边贸易谈判,获得美国承认的市场经济地位。
(2)获得进入Tpp和Psa谈判的机会,从而获得进入下一轮以服务和资本为主的全球游戏的入场券。
❺ 如何评价上海自贸区自贸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上海建设自贸区,就是“造香港”,中国再回造几个香港,表明答中国不仅不怕自由贸易的新趋势,而且将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动中,占据有利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也值得关注,虽然中日之间、日韩之间的政治关系都不正常,但日本经济界与政界的有识之士都很清楚,中日韩自贸区对日本经济带来的好处。但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毕竟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而上海自贸区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中国内地,再加上台湾、香港、澳门这三个关税区都与内地有非常紧密的经贸联系,这一巨大的市场,向自贸区的方向发展,其对中国企业、外国企业的吸引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预期。
❻ 上海自贸区在哪个位置
上海自贸区是我国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区境内。成立于2013念9月29日,面积28.78平方公里,后扩展到120.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七个区域。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一个核心在于金融改革,特别是试点金融的自由化。通过在自贸区内的先行先试,使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有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这也是对一种新的监管体系和新的经济政策的尝试,一种开放式的战略。上海自贸区有望成为泛亚地区的供应链枢纽,建成世界领先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之一。
❼ 上海自贸区变得如何了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设立开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广东、天津三地自贸区,对政府职能转变、金融改革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三方面改革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观察,以期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更多样本和经验借鉴。
企业的投资信心,同样来自于上海自贸区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与华领医药研制的小分子化学药不同,勃林格殷格翰的客户都是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生物医药生产线成本更高、投入更大。而研发企业大多为以人才为主的轻资产企业,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资金建厂简直不可思议。因此,在这个领域,“卖青苗”现象非常普遍,即研发成果出来后,无法自己生产,只能微利卖掉,眼睁睁看着新药上市后的巨大利润落入他人的腰包。
有了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这样的现象就可以避免了。“研发机构只需支付委托生产费,就可以使用我们的高质量厂房。”罗家立说。
除了让研发生产对接更为紧密,“药品质量也有了完整的责任人。”沈建华表示,“我们也可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龙头,并通过其在药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参与和监管,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药品监管新模式。”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由上海自贸区推动的制度创新,如今已在全国显现出改革红利。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已受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注册申请381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表示。
在“放”的方面,将重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争取将全部市场准入事项和全部441个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改革,使备案、告知承诺成为主要的改革方向。第一批116项审批改革成果今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已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第二批改革也已启动。
在“管”的方面,重点推进落实“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监管协同机制,争取推广到新区涉及审批监管的所有领域。目前“六个双”已在浦东新区经济领域涉21家监管部门实现全覆盖,年底前实现在108个监管行业、领域全覆盖。
在“服”的方面,重点推进“三全工程”,即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如今,104项企业准入区权事项全部实现“全网通办、一次办成”,74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基本实现171项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政务信息将于2020年实现“全域共享”。
“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是上海自贸区改革的使命所在。”沈建华说,为双创多设路标,不设路障,成为自贸区监管部门的共识。
会越来越好。
❽ 上海建立自贸区的优势
法律分析: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上海自贸区是一个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地方,在上海自贸区的尝试,其实就是未来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办法,也就是说上海自贸区的企业和商家可以提前得到这方面的优势。. 其次我国的上海自贸区有自身的经济先进性,上海自贸区是我们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一项改革措施,在这里有最先进的经济理念和最广阔的投资空间,这样给入驻的商家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这也是自贸区的一个优势。. 上海自贸区地理位置的优势也十分重要,上海自贸区是上海的一部分,依托上海强大的经济和金融平台,比如会加大自贸区的潜力,同时商业机会也会更多,而且因为上海的交通和运输的发达,也促进了自贸区的优势。
法律依据:《中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第一条 为了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
第三条 自贸试验区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监管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培育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❾ 上海自贸区
目前的确没有考虑开设用于零售的免税店,毕竟这不是重点。上海自贸区目标是建设有条件的“自由港”,以期拉动经济,并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你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