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吉林北华大学是什么性质的大学是 民办的吗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
(Beihua University)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市。
学校现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26.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0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4亿元,馆藏图书256.27万册。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2100人,其中本科生18803人。拥有27个学院(政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交通建筑工程学院、林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另有3个部(中心)(大学外语教研部、教育技术中心、工程训练中心);63个本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38个硕士学位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医学),涵盖了9个学科门类、21个一级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森林培育);6个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临床检验诊断学、专门史、内科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课程与教学论);1个省重点实验室(森林与生态环境实验室);1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院);1个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检验与测试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示范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至2007年9月末,师资队伍总量达到1559人,其中教授212人,副教授539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首席教授1人,省主讲教授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高级专家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6人;省级拔尖创新人才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校教学名师11人,校学科带头人65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7人。
学校依托自身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贡献率。近三年,教师承担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34项,企事业委托项目25项,校管项目392项。已通过国家、省、市(厅局)鉴定的科研成果71项,其中结论为国际先进的2项,国内领先的14项,国内先进的24项;获得省、市(厅局)科研成果奖130项,国家专利9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977篇。教师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440项(国家34项、省10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93篇;出版教材、著作149部。在近两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0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总数和获省级一等奖以上成果数居省属高校之首。
学校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拓展办学空间,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加拿大等国家的27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合校七年来,聘请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170余人次,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与管理骨干赴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访学、科研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60余人次。学校还与韩国开展2+2、3+2模式和与美国开展1+2+1、MBAl+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姊妹校进行学生对等交流。学校先后两批接受来自巴基斯坦、索马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84名留学生进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习。2006年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07年学校与韩国江原大学校共建孔子学院。学校主动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融汇交流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学校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传承原四校半个世纪办学积淀的底蕴,特别是经过组建以来的建设发展,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办学层次日益齐全,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合理,设备、设施条件初具规模,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深入开展。当前,全校师生正遵循“崇德尚学、自强力行”的校训,为把北华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高,科研实力强,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
历史沿革
吉林师范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崇文书院创建的吉林省初级师范学堂。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吉林师范学校获得新生,1952年8月迁到江南(现吉林二中校址),1966年7月,吉林师专与四平师专合并,仍称吉林师范学院。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林师范学校恢复为吉林师范学院。到1999年,吉林师范学院已建成一所学科比较齐全,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办学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地方高师院校。
吉林医学院的前身是1928年孙宗尧创办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1947年12月被国民党吉林教育厅接收,改名为“吉林省立助产学校”。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政府将原吉林省立助产学校和华英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接收,1949年6月改名为“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9月,校址迁到崇文胡同,即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在地。1958年升格为吉林医学院,1959年6月,又调整为吉林省吉林医学专科学校。1973年11月恢复为吉林医学院。至1999年,吉林医学院已成为吉林地区医学教学和研究中心,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4万人,他们大部分已成为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
吉林林学院的前身在吉林林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校址在长春市何家屯。1953年10月,学校迁往吉林市江南,1958年3月,改名为吉林省林学院,1960年5月,更名为吉林林学院。1964年3月,吉林林学院改建为吉林林业工程学院。1972年吉林省林业技工学校、吉林省林业干部学校和吉林省林业学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业学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号。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在吉林省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和改建吉林林学院。至1999年,吉林林学院已成为全省的林业教育和科研中心,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共同发展的地方高等学校。
北华大学北校区
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吉林省最早的职业学校——吉林省立职业学校,始建成于1920年9月,原址在吉林市德胜门外,北山脚下。1935年,校名改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两级中学。1946年吉林解放后,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改名吉林工业专门学校,选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厂住宅区作为新校址(现北华大学北校区)。1952年秋,学校改由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吉林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创办了吉林电气化学院,1959年6月,经冶金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1984年10月,改名为吉林电气化专科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至1999年,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有79年历史的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专的校友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在作为北华大学北校区,位于吉林市龙潭区新山街1号。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位于北华大学北校区,是以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为主的工科学院。现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6个本科专业,《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09人,专科生 152 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21人,专任教师86人,教授9人,副高职称30人。教师中博士3人;省拔尖人才2人。学院设有三个系、一个部,7个实验室,2个中心,5个实习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力。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出版专著、规划教材30余部。在国家重要期刊、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EI收录15篇,ISTP收录4篇。目前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科研成果转化多项,其中《高效大功率整流电源》已应用于上海鑫冶、湖北大冶、山东东营、吉林吉化等20多个省市的大型企业中,近三年产值近千万元,赢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大学生电子竞赛国家一等奖、二等奖、“挑战杯”竞赛吉林赛区特等奖、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冠军等各项奖励100余项,自动化技术创新基地被确定为吉林省示范性大学生创新基地。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广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
机械工程学院位于北华大学北校区,是一所培养以机械为主,机电结合的复合型、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科学院。现有机械设计理论专业硕士点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个本科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数控技术4个高职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240余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专兼职教师50名。其中教授、副高职称22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在读博士9人;硕士、在读硕士26人;现有机械工程、工业设计两个系,1个实验中心,1个技术研究所,6个实习基地。2003年以来共获专利10项;承担国家863项目子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资助项目5项;先后承担教研课题17项,省部级9项;获得教学成果奖18项,国家级3项,省级7项。三年来共获得科研经费590万元,与周边企业合作完成科研或产业化项目12项。学院骨干教师已经形成了特种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机械CAD/CAM、机械传动及其自动控制、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稳定的研究方向,每年都能得到充足的科研经费,并培养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学院教师非常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和教学软件的开发工作,为保证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他们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办学思路,注重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采用“导师制”等办法、始终坚持“宽口径、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材培养模式,注重特色教育,把人才培养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并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因此,该院的学生受到了较系统和全面的训练,具备了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在国家和省级各项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如: 2002年获吉林省大学生电子竞赛三等奖;2003年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3年获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4年获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铜奖;2004年获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银奖;2004年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一等奖;2004年获吉林省大学生电子竞赛二等奖等。另外,该院大学生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达30%以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80%以上。考研率每年在10%以上,而录取率则占报考人数的50%以上。
该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在2002年3月成立了北华大学机电集成技术研究所,这是一个以实用机器人技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研究机构,以姜生元博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是该所的骨干力量,另外该所还在校内首创了招收优秀本科生作为研究所科研助理的培养制度,每年培养科研助理15人左右,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刺激了本科生的学习热情,所培养的学生不但为研究所完成了很多科研项目,这些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大幅度地得到了提高,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该研究所在从事基础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创造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层次技术合作的机会,在科研活动中注重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技术推广。研究所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机电系统动力学仿真与模拟(虚拟样机技术)、生产线数控改造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技术咨询等业务。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子课题“海底管道内爬行器及其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项目“机械自适应型管道机器人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三轴差动管道机器人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经济型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缆索维护机器人”等纵向高层次科研项目8项。研究所在北华大学校管科研基金的资助下,努力开展具有市场开发前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预研项目。在管道机器人、缆索维护机器人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果,并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所长姜生元博士获得了2004年吉林省杰出青年研究基金的资助,在吉林省内具有较高的学术誉。
机械工程学院秉承北华校训,崇德尚学锻造学院培养特色,自强力行打造人才培养亮点,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级人才。
公办。二本学校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享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到目前为止,黄金主要应用于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20世纪晚期,黄金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业金属,在计算机、通讯和航天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黄金也是央行储备货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资源状况
到2009年底,世界黄金储量为47000吨。世界黄金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智利,这六国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黄金资源储量较多的国家还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墨西哥和秘鲁等(图1)。
黄金价格连续走高的原因是美元贬值、通胀预期、央行购金、黄金供给和需求等。
(1)美元贬值。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标价,两者基本形成反比关系,即美元下跌则金价上涨,美元上涨则金价下跌。近期,美元兑6种发达国家货币汇率加权指数(DXY)已经创下一年来新低75,离上年历史低位70.6仅一步之遥。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在半年的时间内跌幅高达15%,直接推动了金价的上涨。
(2)通胀预期。在黄金平价时代,黄金具有较好的抗通胀特性,直到今天,黄金仍然具有一定抗通胀作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国纷纷调低利息,并实施了相当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此举引起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推动黄金投资避险需求上升。
(3)央行购金。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给黄金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促进了黄金投资。2009年4月,中国公布黄金储备增加了454吨,储备量已达1054吨的消息。俄罗斯2009年1~7月也增持黄金储备48.9吨,部分独联体和中东国家央行也少量增持了黄金储备。
(4)黄金需求。2009年全球市场黄金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来自印度和中国等世界新兴经济体对贵金属的需求与日俱增,也是金价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冲基金的发展对黄金的投机行为日益加强,同样成为推高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六、结论
(一)世界供需趋势
投资黄金热潮继续升温,黄金价格不断攀升,世界黄金市场供需矛盾凸显,2009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形势(表9)。2009年世界黄金供应总量为4026吨,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矿产金供应量2570吨,比上年增长6.68%。2009年黄金市场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
表9 2004~2009年世界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供需趋势
我国黄金产量呈现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达313.98吨,同比增长11.34%,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位(表10)。我国黄金产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有:第一,自2006年全球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以来,促进了国内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黄金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稳步健康发展。第二,近年我国黄金产量的大幅提高,得益于国外合资公司在中国黄金开采量的大幅增长。我国黄金需求逐年增加,投资需求越发明显。2009年,我国珠宝首饰和纯零售投资合计消费量427.5吨,比上年增长8.9%。截至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缺口达109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可供储量不足,难以满足需求,金矿资源接替问题相当严峻。
表10 2002~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0~2009;中国黄金协会资料
(朱勃霖)
Ⅲ 2010上海民营企业百强榜的名单 要全的!
1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 上海华冶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 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4 上海舜业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5 大华集团
6 上海奥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7 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
8 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9 上海致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 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11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12 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 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
14 上海鑫冶铜业有限公司
15 上海百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6 月星集团有限公司
17 上海龙宇燃油股份有限公司
18 上海稳展物资有限公司
19 上海恒逸聚酯纤维有限公司
20 上海诚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21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2 上海华东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23 上海华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24 上海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
25 上海红星美凯龙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26 春秋航空有限公司
27 上海明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8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29 上海金开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30 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1 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32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33 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4 中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5 红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6 上海鹿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37 上海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
38 上海森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39 上海南大集团有限公司
40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41 第一钢市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42 上海远天船务有限公司
43 上海置信(集团)有限公司
44 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
45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46 人本集团上海轴承有限公司
47 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8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49 上海大昌铜业有限公司
50 上海飞轮实业有限公司
51 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52 上海中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3 上海东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4 东亚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5 双力集团有限公司
56 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57 上海橡果网络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58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9 上海新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0 上海东索贸易有限公司
61 上海宏泉集团有限公司
62 上海双鹿电器有限公司
63 华荣集团有限公司
64 上海东铪商贸有限公司
65 上海杨行铜材有限公司
66 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67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68 明园集团有限公司
69 上海嘉实(集团)有限公司
70 上海爱普香料有限公司
71 上海金浦装潢工程有限公司
72 上海鼎立科技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3 上海锦辉工业供销有限公司
74 上海三湘股份有限公司
75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76 上海柘中(集团)有限公司
77 上海神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78 上海杰思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79 上海欧格米兰化妆品厂
80 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81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82 上海绿新包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 上海宁仪实业有限公司
84 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85 上海创力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86 上海晋韵(集团)有限公司
87 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
88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89 上海联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90 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91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2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3 上海汇得树脂有限公司
94 上海姚记扑克股份有限公司
95 上海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
96 上海贝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97 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98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99 上海金钟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100 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
上海市企业家协会
上 海 市 商 会
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
2010年8月
Ⅳ 吉林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市。
学校现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26.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0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4亿元,馆藏图书256.27万册。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2100人,其中本科生18803人。拥有27个学院(政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交通建筑工程学院、林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另有3个部(中心)(大学外语教研部、教育技术中心、工程训练中心);63个本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38个硕士学位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医学),涵盖了9个学科门类、21个一级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森林培育);6个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临床检验诊断学、专门史、内科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课程与教学论);1个省重点实验室(森林与生态环境实验室);1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院);1个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检验与测试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示范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至2007年9月末,师资队伍总量达到1559人,其中教授212人,副教授539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首席教授1人,省主讲教授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高级专家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6人;省级拔尖创新人才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校教学名师11人,校学科带头人65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7人。
学校依托自身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贡献率。近三年,教师承担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34项,企事业委托项目25项,校管项目392项。已通过国家、省、市(厅局)鉴定的科研成果71项,其中结论为国际先进的2项,国内领先的14项,国内先进的24项;获得省、市(厅局)科研成果奖130项,国家专利9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977篇。教师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440项(国家34项、省10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93篇;出版教材、著作149部。在近两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0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总数和获省级一等奖以上成果数居省属高校之首。
学校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拓展办学空间,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加拿大等国家的27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合校七年来,聘请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170余人次,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与管理骨干赴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访学、科研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60余人次。学校还与韩国开展2+2、3+2模式和与美国开展1+2+1、MBAl+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姊妹校进行学生对等交流。学校先后两批接受来自巴基斯坦、索马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84名留学生进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习。2006年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07年学校与韩国江原大学校共建孔子学院。学校主动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融汇交流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学校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传承原四校半个世纪办学积淀的底蕴,特别是经过组建以来的建设发展,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办学层次日益齐全,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合理,设备、设施条件初具规模,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深入开展。当前,全校师生正遵循“崇德尚学、自强力行”的校训,为把北华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高,科研实力强,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
历史沿革
吉林师范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崇文书院创建的吉林省初级师范学堂。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吉林师范学校获得新生,1952年8月迁到江南(现吉林二中校址),1966年7月,吉林师专与四平师专合并,仍称吉林师范学院。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林师范学校恢复为吉林师范学院。到1999年,吉林师范学院已建成一所学科比较齐全,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办学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地方高师院校。
吉林医学院的前身是1928年孙宗尧创办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1947年12月被国民党吉林教育厅接收,改名为“吉林省立助产学校”。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政府将原吉林省立助产学校和华英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接收,1949年6月改名为“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9月,校址迁到崇文胡同,即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在地。1958年升格为吉林医学院,1959年6月,又调整为吉林省吉林医学专科学校。1973年11月恢复为吉林医学院。至1999年,吉林医学院已成为吉林地区医学教学和研究中心,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4万人,他们大部分已成为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
吉林林学院的前身在吉林林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校址在长春市何家屯。1953年10月,学校迁往吉林市江南,1958年3月,改名为吉林省林学院,1960年5月,更名为吉林林学院。1964年3月,吉林林学院改建为吉林林业工程学院。1972年吉林省林业技工学校、吉林省林业干部学校和吉林省林业学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业学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号。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在吉林省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和改建吉林林学院。至1999年,吉林林学院已成为全省的林业教育和科研中心,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共同发展的地方高等学校。
北华大学北校区
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吉林省最早的职业学校——吉林省立职业学校,始建成于1920年9月,原址在吉林市德胜门外,北山脚下。1935年,校名改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两级中学。1946年吉林解放后,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改名吉林工业专门学校,选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厂住宅区作为新校址(现北华大学北校区)。1952年秋,学校改由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吉林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创办了吉林电气化学院,1959年6月,经冶金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1984年10月,改名为吉林电气化专科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至1999年,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有79年历史的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专的校友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在作为北华大学北校区,位于吉林市龙潭区新山街1号。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位于北华大学北校区,是以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为主的工科学院。现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6个本科专业,《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09人,专科生 152 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21人,专任教师86人,教授9人,副高职称30人。教师中博士3人;省拔尖人才2人。学院设有三个系、一个部,7个实验室,2个中心,5个实习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力。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出版专著、规划教材30余部。在国家重要期刊、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EI收录15篇,ISTP收录4篇。目前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科研成果转化多项,其中《高效大功率整流电源》已应用于上海鑫冶、湖北大冶、山东东营、吉林吉化等20多个省市的大型企业中,近三年产值近千万元,赢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大学生电子竞赛国家一等奖、二等奖、“挑战杯”竞赛吉林赛区特等奖、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冠军等各项奖励100余项,自动化技术创新基地被确定为吉林省示范性大学生创新基地。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广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
机械工程学院位于北华大学北校区,是一所培养以机械为主,机电结合的复合型、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科学院。现有机械设计理论专业硕士点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个本科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数控技术4个高职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240余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专兼职教师50名。其中教授、副高职称22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在读博士9人;硕士、在读硕士26人;现有机械工程、工业设计两个系,1个实验中心,1个技术研究所,6个实习基地。2003年以来共获专利10项;承担国家863项目子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资助项目5项;先后承担教研课题17项,省部级9项;获得教学成果奖18项,国家级3项,省级7项。三年来共获得科研经费590万元,与周边企业合作完成科研或产业化项目12项。学院骨干教师已经形成了特种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机械CAD/CAM、机械传动及其自动控制、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稳定的研究方向,每年都能得到充足的科研经费,并培养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学院教师非常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和教学软件的开发工作,为保证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他们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办学思路,注重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采用“导师制”等办法、始终坚持“宽口径、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材培养模式,注重特色教育,把人才培养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并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因此,该院的学生受到了较系统和全面的训练,具备了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在国家和省级各项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如: 2002年获吉林省大学生电子竞赛三等奖;2003年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3年获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4年获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铜奖;2004年获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银奖;2004年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一等奖;2004年获吉林省大学生电子竞赛二等奖等。另外,该院大学生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达30%以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80%以上。考研率每年在10%以上,而录取率则占报考人数的50%以上。
该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在2002年3月成立了北华大学机电集成技术研究所,这是一个以实用机器人技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研究机构,以姜生元博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是该所的骨干力量,另外该所还在校内首创了招收优秀本科生作为研究所科研助理的培养制度,每年培养科研助理15人左右,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刺激了本科生的学习热情,所培养的学生不但为研究所完成了很多科研项目,这些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大幅度地得到了提高,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该研究所在从事基础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创造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层次技术合作的机会,在科研活动中注重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技术推广。研究所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机电系统动力学仿真与模拟(虚拟样机技术)、生产线数控改造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技术咨询等业务。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子课题“海底管道内爬行器及其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项目“机械自适应型管道机器人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三轴差动管道机器人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经济型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缆索维护机器人”等纵向高层次科研项目8项。研究所在北华大学校管科研基金的资助下,努力开展具有市场开发前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预研项目。在管道机器人、缆索维护机器人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果,并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所长姜生元博士获得了2004年吉林省杰出青年研究基金的资助,在吉林省内具有较高的学术誉。
机械工程学院秉承北华校训,崇德尚学锻造学院培养特色,自强力行打造人才培养亮点,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级人才。
校标校训
北华大学校训释义:
崇德:崇尚有德的人。语出《书·武成》“崇德报功”。
尚学:尊重知识,追求真理。尚:推崇;尊重。学:学问;知识;学说;学术。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语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学记》“知困,然后自强也”。
力行:努力从事,尽力去做。语出《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比较贴切地概括了该校的发展历程与价值追求,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从哲学视角看,它反映了该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认知自我的态度方法,体现了尊重知识、追求真理的学术取向,自强不息、身体力行的干事精神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哲学概括。
从历史视角看,它反映了原四校的历史沉淀、凝聚和发展,符合学校的自我定位。既是原四校校训及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学校组建以来所积淀成果的总结和升华。
从文化视角看,它反映了北华人在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活动中形成的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既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求、真理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崇尚,是北华人自强不息,不怕困难,追求卓越,勇于奉献,在困境中崛起精神的真实写照。
本校训形式简单,内涵丰富,好读易记,易于在师生中传诵。
北华大学标志设计创意说明:
本标志以学位帽为主要元素,配以江水、双环符号和北华大学中英文对照设计而成。学位帽是代表高校的最佳视觉形象,是学识的象征,双环符号代表科研,二者结合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四条江水寓意着原四所高校,于1999年9月合并,它们共同汇入松花江,犹如丰满大坝泄洪齐发,又如原四所高校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实现实质融合,同舟共济、激流勇进。学位帽下的发射构成既是阳光又似太阳,同时又是科技的象征,12个锯齿象征着一年中的12个月。标志整体形式为圆形,它是团结、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征,同时也象征地球,寓意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兰色寓意浩瀚、深远和纯净,象征着天空和海洋,也是北国江城的最佳体现。整个标志融思想性、可识性、艺术性、独创性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Ⅳ 求最新 上海知名企业名单
本文由qingfengjd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排名 单位代码 法人单位名称 路25号
代表人 县_区
街_村门牌号
1 703000357 上海惠普有限公司 孙振耀 浦东新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云桥 2 63169638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谢企华 宝山区 宝山区富锦路果园宝钢指挥中心大 楼 3 607424985 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黄健堂 松江区 上海市松江加工区茸江路120号 4 607371748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桌亦凯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申江路1500号 5 607200463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陈祥麟 嘉定区 嘉定区安亭镇洛浦路63号 6 132212291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陆益平 金山区 上海市金山区石化街 道金一路48号 7 132224671 上海市电力公司 帅军庆 黄浦区 南京东路181号 8 83448653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张涌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浦东 大道3000号 9 607424993 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黄健堂 松江区 上海市松江出口加工区三庄路68 号 10 132200434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 董浩林 杨浦区 许昌路1062号 11 607207729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张景嵩 徐汇区 上海市桂菁路7号 12 736669348 惠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Chow.Seng.Cheah 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外高桥 保税区港澳路281号 13 744245844 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叶国一 闵行区 上海市闵行区浦星路699号 14 132207601 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 伏中哲 宝山区 宝山区长江路735号 15 607282497 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徐为熩 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金桥川桥路777 号 16 607423173 英业达(上海)有限公司 叶国一 徐汇区 宜山路1295号 17 703293946 上海三钢有限责任公司 汪金德 浦东新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300号 18 607211699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袁欣 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宁桥路388号 19 71093962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王阳元浦东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高科技园区张江路18号 20 132202405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谢蔚 宝山区 宝山区同济路333号 21 607206953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怀远 浦东新区 浦东南路3470 号 22 607355801 飞利浦电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 张玥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巴 圣路272号 23 703098702 上海联想电子有限公司 杨元庆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张江秋涛路696号 24 607363297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蒋志伟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浦东南路1493号 25 607325645 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WarrenAWisnewski 浦东新区浦东金桥出口加 工区桂桥路1201号 26 70326335X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顾宝龙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851 号 27 607289023 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 菅野二二夫 闵行区 闵行区剑川路930号 28 60720514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夏毓灼 闵行区 闵行江川路811号 29 132284914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 胡公明 闵行区 上海市闵行区龙吴路4280号
30 132204312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陈金海 卢湾区 上海市高雄路2号 31 607360299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佳芬 闵行区 闵行区吴中路578号 32 607204122 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股份有限公司 顾德庆 闵行区 闵行区朱梅路201号 33 132211483 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蒋松涛 闵行区 闵行区金都路3800号 34 133385370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虞顺康 闵行区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250号 35 607200180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周波 闵行区 上海市闵行区龙吴路4747号 36 132230684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魏国瑞 宝山区 宝山区同济路1800号 37 607234882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陈龙兴 杨浦区 上海杨浦区军工路2636号 38 60738360X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赵启华 南汇区 南汇区康桥工业区康安路669 号 39 60742570X 先锋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安田信治 奉贤区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奉浦 北路1号 40 607289365 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郭建海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东塘路168号 41 607218997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范宪 黄浦区 四川中路63号 42 631188775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丁中智 黄浦区 中山南路268号 43 60732559X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卢光锡 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金桥云桥路600号 44 607292409 上海迪比特实业有限公司 莫皓然 闵行区 闵行区申旺路18号 45 132200450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 江正洪 浦东新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 道3000号 46 60721358X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顾惠龙 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云桥路 1051号 47 132260250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胡茂元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松涛路563号 A 幢五楼 48 607339254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沈建华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榕桥路555号 49 607322989 富士通将军(上海)有限公司 吉村昭彦 嘉定区 上海市嘉定区回城南路1720 号 50 132236621 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周世平 浦东新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徐路 1001号 51 729515797 达研(上海)光电有限公司 黄健堂 松江区 上海市松江出口加工区三庄路 66弄6号 52 607359642 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张立德 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东方路800号宝安大 厦33楼 53 607228933 上海夏普电器有限公司 蒋松涛 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金海路1111号 54 607269321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陈因达 徐汇区 徐汇区柳州路399号 55 607374607 上海华虹 NEC 电子有限公司 张文义 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金桥川桥路1188 号 56 607289832 上海联吉合纤有限公司 魏志红 浦东新区 上海星火开发区明城路195号 57 607328264 上海大金空调有限公司 王秉华 闵行区 闵行莘庄工业区申富路318号 58 607330647 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 Paul.Kenneth.Etchell 闵行区 浦东新区桂 桥路539号 59 631639185 上海市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吴家骅 闵行区 上海市闵行区龙吴路 5100号 60 X07283576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薛钟苏 宝山区 宝山区盛石路350
号 61 729528096 伟创力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Many.Marimuthu 嘉定区 上海市嘉定工 业区马陆园区永盛路77号 62 607334269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 郑建华 闵行区 上海闵行江川路333号 63 607307316 德尔福派克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艾博彬 嘉定区 嘉定区安亭镇兰塘村 64 607206726 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黄耀滨 宝山区 泰和西路2727号 65 607312959 上海旭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顾培柱 闵行区 闵行区老沪闵路1111号 66 607281275 上海美蓓亚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山本次男 青浦区 青浦区西岑镇陈港村 67 631291406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陈保华 黄浦区 黄浦区汉口路398号 68 63142363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谭作钧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洲海路3001号 69 729503868 新大洲本田摩托车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杜岩 青浦区 青浦区华新镇嘉松中 路188号 70 133205667 宝钢集团上海二钢有限公司 赵之玉 杨浦区 上海市黄兴路221号 71 133747810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 张培璋 浦东新区 浦东北路2031号 72 71093983X 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 顾培柱 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金桥金穗路 1398号 73 607339756 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 管野二二夫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川沙路3777号 74 703112391 上海鑫冶铜业有限公司 陈兴章 金山区 金山张堰镇金张支路18号 75 13345441X 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孟全福 宝山区 上海市盛石路270号 76 132215329 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吴家骅 静安区 上海市江宁路336号 77 703004673 东芝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山下文男浦东新区 卢湾区淮海中路300号香港 新世界大厦43 78 607261709 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 吴发沛 浦东新区 杨高中路425号 79 607433232 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Tiffany.D.SILVA 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外高桥保 税区英伦路999号 80 607386288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陈天来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英伦路 889号 81 132316541 上海澄西船舶有限公司 惠明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即墨路1号 82 607334939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葛文耀 虹口区 虹口区保定路527号 83 607231577 上海 JVC 电器有限公司 孙玉焕 浦东新区 上海市日京路68号 84 631433996 上海龙工机械有限公司 李新炎 松江区 松江镇新桥镇民益路26号 85 60714 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翁懋 浦东新区 上海市桂桥路539号 86 607340124 上海京瓷电子有限公司 西口泰夫 浦东新区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新金 桥路2077号 87 703136545 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 杨国平 普陀区 普陀区安远路706号 88 607291000 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何延庆 普陀区 上海市丹巴路361号 89 607270269 上海中集宝伟工业有限公司 李锐庭 宝山区 月罗路1881号 90 607341645 上海大昌铜业有限公司 傅自清 嘉定区 嘉定望新镇工业小区 91 607376864 伟创力电子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Manny.Marimuthu 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外高 桥保税区法赛路310号 92 60727223X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 吴人伟 闵行区 闵行区东川路3285号 93 703138030 上海燃气市北销售有限公司 汪宝平 黄浦区 黄浦区西藏中路656号
94 607220405 3M 中国有限公司 余俊雄 徐汇区 上海市田林路222号 95 607391132 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 胡学发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雪野西路101号 96 832206159 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 张和进 闵行区 闵行区,龙吴路4600号 97 607263202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杨逸坤 浦东新区 王桥工业区创业路287号 98 703097224 赫比(上海)家用电器产品有限公司 姚晓东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金桥金藏 路366号 99 607282358 上海先锋电声器材有限公司 怡田干雄 嘉定区 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星华公 路642号 100 607434729 兆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宋福祥 松江区 上海市松江出口加工区三庄路 28号
Ⅵ 国内知名铜企业厂家电解铜都有哪些品牌!
江铜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铜冠 安徽铜陵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云铜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Ⅶ 有谁能告诉我上海有名的大型工厂
上海汽车公司,上海振华港机公司,上海人民电气,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