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土地出让数量

上海土地出让数量

发布时间:2022-08-23 12:55:05

Ⅰ 土地市场

(1)土地出让收入增幅回落

据初步统计,全国土地出让价款超过3万亿元。从年内变化来看,1月价款为单月最大,密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引发市场强烈反应,2月出让价款环比跌幅为2009年以来最高,近五成;此后数月均在2500亿元左右徘徊(图7)。考虑到土地出让收益的10%15%用于公租房、10%计提教育资金、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在当前土地出让收益缺乏统筹管理的情况下,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长乏力对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而言,无疑将忧心忡忡。

图9 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增长情况(环比)

数据来源:2007-2011年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www.landvalue.com.cn

(3)土地购置面积增幅陡降

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4.10亿平方米(图10),比上年增长2.6%,增速比上年回落22.6个百分点。从年内情况来看,土地购置面积增幅同比陡降,从2月的同比增加57.1%降至12月的同比减少21.3%。房地产用地需求受货币政策影响较大。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7月,存款准备金和利率密集调整,5次提高利率,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上一次密集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的是2008年。每次密集调整后,土地购置面积都做出反应。2008年6月结束上调周期,7月土地购置面积开始小幅下降;2008年12月结束下调周期,2009年1月土地购置面积开始逐月攀升;2011年上调于7月结束,9月土地购置面积逐月回落。12月5日,存款准备金下调0.5个百分点,但是仍处于21%的高位,如果不出现密集调整,土地购置面积需求将保持回调态势。

图10 房地产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情况

专栏2 土地流标频现凸显一级市场冷清

2011年,随着房地产调控的逐渐深入,土地流标成为市场的主题词,土地流标、流拍频现,土地底价成交增加。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全国主要130个城市,年内土地流标达到了900宗,其中居住类流标达到了420宗。总流标数量相比2010年的280宗上涨了2.2倍;住宅类地块流标相比2010年的130宗上涨了223%。其中,仅7月土地流标数达到61宗,基本相当于1~2月流标数的总和;下半年土地流标现象依然不减,甚至愈演愈烈,其中仅11月和12月两个月土地流标数量达近300宗,居住类占比达到了50%。

出台限购政策城市土地流标明显。据链家地产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全国土地流标前十位的城市分别为沈阳、济南、大连、东莞、北京、成都、太原、台州、温州、武汉,其中除东莞之外,其余9个均是已经执行了限购的城市。此外,出台“限购”政策的二、三线城市住宅土地流标也十分明显。在近期楼市放宽限购紧急喊停的佛山市,2011年土地出让和成交宗数均出现明显下降,流标率同比增长近一倍。土地流拍现象普遍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市场土地的心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开发商资金全面吃紧,缺乏拿地动力。

Ⅱ 设最高价、限披马甲,上海土地市场出新规

4月30日下午,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召开信息交流会,在预告上海市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相关情况的同时,也发布了商品住房用地出让规则的新调整。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上海将在5月17日至21日发布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第二批住宅用地将在8~9月间集中出让,第三批将在10~11月间集中出让。

今日上海土地市场已经披露了首批集中供应的52宗地块,土地面积约250公顷左右。其中,浦东新区、崇明区、临港新区各4宗,徐汇、普陀、静安、杨浦各一宗,闵行区、宝山区各6宗,嘉定区3宗,金山区2宗,松江区7宗,青浦区5宗,奉贤区8宗。涉及住宅、商业、商住、商住办、租赁等多种类用地。

据悉,今年上海的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同时将进一步加大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大新城的供应力度。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向记者分析,第一批集中出让50幅土地,从绝对数量来看不少。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检验新出让规则对土地成交价格管控的有效性。

交流会上公布了“限价竞价”新规。据介绍,首次集中出让的规则,会在上海原有招挂复合出让等土地交易规则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限价竞价规则,从原举牌竞价调整为“举牌竞价 一次书面报价”。

新竞价规则主要是在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下,合理设定地块起始价,中止价和最高报价。本批次商品住宅用地最高报价,一般限定为起始价的110%。

另外,上海此次出让新规还规范了“同一申请人”的概念。同一名申请人只能进行一次交易申请(含联合申请)。这也意味着,房企想依靠多个“马甲”增加拿地概率,在新规下将难以实行。

卢文曦表示,大房企资金实力强,可以通过注册多个“马甲”增加拿地概率。这次尽可能避免此类事件。换而言之,房企不管大小,只要进入最后拍卖阶段,都只有1个拍卖号牌。对中小房企来说增加拿地机会。同时也尽力避免土地市场被几大龙头房企垄断的可能,多样化,多元化的楼市也是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

Ⅲ 上海首批集中供地52宗,将深化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

4月30日下午3时,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举办集中出让相关信息交流会,预告上海市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约52幅。同时公布上海新的土地竞买规则——在原有出让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限价竞价,交流会以网络直播方式进行。

其实,早在今年3月,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房屋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在房价地价联动的基础上,商品住宅用地实行限价竞价。

交流会介绍了上海市第一批住房用地集中出让的安排及地块信息,并介绍了新的“限地价”交易竞价具体规则等。相关具体信息同步在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官网发布。

上海土地市场方面表示,在正式发布第一批住宅用地出让公告前召开交流会,旨在通过提前发布相关信息,稳定市场预期,鼓励市场理性参与土地交易,保持土地市场平稳有序。

据悉,上海将在5月第三周(5月17日-5月20日)发布2021年第一批住房用地集中出让公告;第二批住宅用地将在8-9月集中出让,第三批将在10-11月集中出让。

此外,上海全年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同时将进一步加大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大新城的土地供应力度。

澎湃新闻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要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上海实行住宅用地供应分类调控的同时,还会深化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

此次交流会还预告了商品住房用地(包括含商品住房用地的综合用地)出让的新限价竞价规则。

新竞价规则主要是:在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下,合理设定地块起始价格、中止价和最高报价。本批次最高报价一般限定为起始价的110%。

竞价方式由原举牌竞价调整为“举牌竞价 一次书面报价”。即先进行举牌竞价,举牌竞价未达到中止价的, 以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当举牌竞价达到中止价时,交易转入一次书面报价。一次书面报价不得超过最高报价,并以最接近一次书面报价平均价的原则确定竞得人。

上海土地市场方面介绍,新的竞价规则将价高者得调整为限地价下的相对价高者得,是上海市“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有力措施,进一步深化了房地产调控“一城一策”工作,有利于促进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交易主体诚信自律、保障市场良性竞争,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预告内容还包括了规范“同一申请人”概念、合理确定投资决策主体、加强出让履约监管等。

此外据了解,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在本次线上直播后,将在近期根据市场各主体的网上提问,统一发布书面解答和提示。

Ⅳ 土拍也有了“涨停板”!上海今年首个“双集中”土拍将设10%溢价上限

每经记者 吴若凡 每经编辑 魏文艺

上海土拍再出新规则。

4月30日下午,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举办线上信息交流会,预告了上海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及相关情况,同时出台全新宅地出让“限价竞价”规则:最高报价一般限定为起始价的110%。即设置了10%溢价上限,当达到上限之后,以一次书面报价为准,同时不得超过最高报价,并以最接近一次书面报价平均价的原则确定竞得人。

作为全国实施住宅用地集中出让的22个试点城市之一,上海将于5月第三周发布今年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首批集中出让住宅用地涉及52幅地块,土地面积累计达250公顷。

首次设置10%溢价上限

本次在线土地信息交流会共有200多家企业参与。

按照本次出台的宅地出让“限价竞价”规则,在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下,合理设定地块起始价格、中止价和最高报价。本批次供地出让最高报价一般限定为起始价的110%。

同时,竞价方式由原举牌竞价调整为“举牌竞价 一次书面报价”。即先进行举牌竞价,举牌竞价未达到中止价的,以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当举牌竞价达到中止价时,交易转入一次书面报价。一次书面报价不得超过最高报价,并以最接近一次书面报价平均价的原则确定竞得人。

“土地是房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价格高低决定了未来的房价,如果只是单纯从土地端做限定,一方面不利于房企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利润空间过窄,会间接降低房屋的建筑品质,同时不利于用户居住体验的提升。”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海的土拍政策在当下是非常具有指向意义,从源头对土地价格进行限制,由此给出合理预期。

如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区某些板块的楼板价拍出了高溢价,普陀内中环一幅纯宅地,楼板价从6.2万元/平方米起拍,一直拍到了8.43万元/平方米。这是牛年上海宅地的首次竞拍,3组房企激烈竞夺321轮,把溢价率推到了36%。

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林波则表示,近期广州、重庆、无锡等地集中土地出让带来溢价率升高地价创新高,上海未雨绸缪,提前调整规则避免出现地价大涨的情况。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规则给串标留下了口子。比如一块地有5家房企竞拍,大家事先商定一个价格,竞拍时在接近10%的价格前停止举牌,最后私下商议一个股份比例,这样既保证了利润,又保住了上海市场的份额。

一位开发商向记者笑称,“这是上海给开发商送的大礼,这个政策让开发商在上海有了更多的拿地机会。”

首批集中供地约250公顷

本次在线土地信息交流会透露,上海将在5月第三周(5月17日-5月20日)发布2021年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将集中出让住宅用地52幅,土地面积约250公顷。

从地块分布看,浦东新区4幅,徐汇区、静安区、普陀区、杨浦区各1幅,闵行区、宝山区各6幅,嘉定区、崇明区各3幅,金山区2幅,松江区7幅,青浦区5幅,奉贤区8幅,临港新片区4幅。在第一批52幅住宅用地中,租赁住房约9幅。

另外,上海第二批住宅用地将在8-9月集中出让,第三批将在10-11月集中出让。

据了解,上海全年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同时将进一步加大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个新城供应力度。在正式发布第一批住宅用地出让公告前,通过本次交流会方式提前发布相关信息,稳定市场预期,鼓励理性参与土地交易,保持土地市场平稳有序。

接下来,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将根据市场各主体的网上提问,统一发布书面解答和提示指引。

截至目前,长春、广州、无锡、重庆、沈阳5个城市已经举行了今年首批集中供地的出让。

Ⅳ 上海土地交易中心:第二批集中供地将于9月集中出让公告

8月13日, 上海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发布通知称,上海市第二批住宅用地计划于8-9月集中出让公告,并于7月30日发布了信息预告。根据相关工作要求,为稳妥推进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工作,第二批住宅用地将于9月集中出让公告。
7月30日,上海公布的第二批集中供地名单共计23块宅地,合计用地面积约149万平方米,并计划于8月第二周(8月9日-8月13日)发布出让公告。预公告显示,23宗住宅地块中,临港5宗,金山、青浦各3宗,杨浦、奉贤、崇明各2宗,徐汇、浦东、松江、嘉定、宝山、闵行各1宗。
55宗涉宅地块共收获出让金约852亿元。其中,31宗涉及普通商品住宅的经营性地块成交总金额约773.8亿元,平均溢价率5.46%,楼板均价19649元/平方米。 出让文件显示,上述31宗地块合计出让面积191.8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393.82万平方米。其中,位于五个新城的地块规划建筑面积约273万平方米,占总规划建设面积的70%。
有关注上海土地竞买的房企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如果上海跟进天津第二批集中供地的政策也属正常,但其实对比上海首批集中供地政策变化不会太大。大家比较关注的资金门槛,上海一直要求房企用自有资金拍地,且有资金穿透措施;溢价率也是控制在10%以内。
8月10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天津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补充公告》,延期进行第二批集中供地活动,并调整起拍价格、竞买规则。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单宗住宅用地达到最高限价后,采用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同时,竞买企业报名时,须提交自身有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或有效证明。
天津对竞买资金来源进行明确,竞买企业报名时,须提交其股东未违规对其提供借款、转贷、担保或其他相关融资便利的资金来源承诺和竞买企业资信良好的资信证明。竞买企业须由自有账户交纳竞买保证金,经审核符合要求的方可报名参加地块竞买。
此外,澎湃新闻注意到,天津市下调了相关地块的最高限价,61宗地块中降幅超20%的有53块,占比86.88%。出让地块的溢价最高为15%,此前相关地块的最高溢价为50%,最低为20%。

Ⅵ 黑马!2月上海还有3块涉宅地待拍,最抢手的竟然是这里

凤凰网房产上海站讯

节前临港一波疯狂拍地之后,上海土拍在春节长假进入休眠期。春节假期归来,进入“工作模式”的上海土地市场,2月还有哪些看点?

据凤凰网房产上海站了解,2月待拍的涉宅用地还有3宗,分别位于金山、普陀和浦东,将在2月20日和23日开拍。

目前3宗地块都已经公布了有效申请人数和出让方式,比较让人意外的是,金山工业区JSS3-0402单元08-01地块最为抢手,申请人≥4人,将采用招挂复合(即招标结合现场竞价方式确定受让人)的方式进行出让,而位置更好的普陀区石泉社区W060402单元B3-2地块和浦东新区浦兴社区Y000901单元02-01A地块,有效申请人数分别为3人和2人,将采用挂牌方式进行出让。

Ⅶ “两集中”供地:第二轮整体遇冷 新一轮多地放宽出让要求

11月4日,宁波第二轮集中供地落下帷幕,最终共出让28宗地块,仅3宗地块溢价,另有18宗地块流拍。至此,第二轮集中供地的22个城市中,仅剩郑州还未进行土拍。

高流拍率、低溢价率 二轮土拍明显降温

第二轮集中供地中多地调整出让条件,提高了房企参与拿地的门槛和难度,同时面对房地产行业融资紧缩、资金压力加大,房企拿地能力与拿地意愿双双降低。因而,相较于首轮集中供地,多地二轮土拍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但整体来看均具有流拍率走高、溢价率降低、“国家队”成拿地主力的情况。

鉴于二轮土拍中大量地块流拍撤牌,多地的年度供地计划未达标。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1城(除上海外)前10个月宅地成交面积占全年计划供应量的平均比例仅为52%,整体土地供应节奏较慢。

而供不应求同样会对房价造成影响,与国家“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目标相偏离。为减轻供地压力,调动房企拿地积极性,实现房地产市场长效平稳,部分城市不仅增加了土地供应量,还从不同方面优化了土地出让条件。

第三轮集中供地苏州共挂牌26宗地块,总出让面积203.5万平,总起始价405.61亿元,较二轮供地增加5宗地块,出让面积增加45.2%;杭州拟推出51宗地块,主城区地块明显增多。另外,上海、深圳还增加了政策性住房用地数量,上海推出31幅为租赁、征收安置等保障性住宅地块;深圳的住宅用地全部涉及政策性住房,其中9宗将建普通商品住房及只租不售人才住房,2宗建设出售型人才住房。

第三轮集中供地的入场条件也有所放宽,如南京将参拍企业的资质由“二级或一级”降至三级及以上,同时取消“不得联合报名竞买、不得合作开发,严格限制股权转让”的要求;苏州保证金比率下调至30%,而二轮供地中保证金比例大多为50%,首次付款比例由60%下调至50%,并且取消了土地市场指导价(除园区地块外)。另外,广州第三轮集中供地中南沙、黄埔地块取消了“限房价”的要求,部分“回锅肉”地块起始价小幅下调。

多城放宽土地出让条件,第三轮集中供地的整体成交量有望回升,但近期部分房企债务违约事件频出,行业资金状况仍不容乐观,预计第三轮集中供地市场热度分化加大,多地土拍将持续低迷。

Ⅷ 上海市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土资源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房地资源系统立足市委、市政府“落实、聚焦、突破”的工作基调,以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综合性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为抓手,以夯实基础工作、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为重点,有力、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着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1)以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为契机,加大行业管理的力度,房地产业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态度坚决、执行有力。在土地管理方面,以贯彻落实国务院31号文件为重点,加强农用地转用计划管理,实行“统”、“分”结合的办法,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深化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根据《全国纲要》(送审稿)分解给上海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各区县主要规划指标的对接工作;全面开展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并加大了对违法违规用地的执法监察力度,全年新发生的违法用地数有较大幅度下降。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以贯彻落实国办发37号文件为重点,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和“鼓励消费、规范投资、抑制投机”的原则,实施市场供应和需求的双向调控,并着力建立健全诚信、规范、透明、法治的房地产市场体系。

(2)以土地清查和房屋调查为重点,加大基础工作的推进力度,为深化拓展精细化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土地清查方面,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权属数据、建设用地数据、违法用地数据等基础数据库。全市共完成外业调查面积6 936平方千米,覆盖全市陆域面积;内业判读地块188万个,对每一地块的土地用途进行了判别。在房屋调查方面,完成了全市近1万个街坊(村)全部房屋建筑的现场核对、外业修测、公房采集输入、大机数据清理及成果数据入库。

(3)地矿工作方面,加快立法进度,出台了《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根据“强化、弱化、转化”的要求,推进了机构职能整合,完成了10个区县地矿管理职能的延伸工作;进一步开展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加快推进三维城市地质调查。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根据2006年度的变更调查汇总数据显示,本市统计地类总面积为823 901.21公顷,具体分类统计如下:农用地380 197.21公顷,其中耕地264 383.62公顷,园地11 647.07公顷,林地23 923.97公顷,其他农用地80 237.05公顷;建设用地237 103.67公顷,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16 301.0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 032.46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 770.17公顷。未利用地206 600.73公顷(图1)。

图1 2006年全市土地利用构成情况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全市农用地总量为380 197.21公顷,其中耕地264 383.62公顷,比2005年减少 8 670.38 公顷,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设占用和农业结构调整,2006年建设占用耕地3 222.02公顷;2006年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在推进创汇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中,耕地转化为林地、园地、设施农业用地为4 595.85公顷。

2.建设用地

至2006年末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237 103.67公顷,以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主,面积为216 301.0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1.22%,交通运输用地19 032.46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 770.17公顷。

2006年全市批准建设用地11 144.97公顷,其中农用地转用6 550.06公顷,涉及耕地5 421.50公顷(包括部分2005年核发计划审批)。分批次建设用地8 646.24公顷,其中商服用地355.61公顷,工矿仓储用地4 568.07公顷,公用设施用地498.07公顷,公共建筑227.35公顷,住宅用地1 199.88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2 498.72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1 758.97公顷。

3.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情况

2006年全市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工作,通过乡镇农田区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确定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重点区域,制订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计划。一方面对零星宅基地、工业点、坑塘、废弃河流、农副业用地和零星未利用土地等进行复垦,另一方面推进结合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的土地整理。全年开发整理复垦土地总面积为8 120.28公顷,新增耕地2 934.37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不但为上海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占用耕地提供占补平衡指标,而且也进一步优化了郊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保护和建设了郊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郊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

全市实施的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有两个,按照国土资源部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到2006年年底两个项目基本竣工,准备接受竣工验收。另外,本市积极推进滩涂促淤圈围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拓展空间。

二、矿产资源

坚持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产资源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日常监督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和保护好矿产资源。与此同时,强化对全市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使地质资料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继续做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和管理工作,国土资源部2006年下达给本市的征收指标得到大幅度超额完成。继续加强对砖瓦粘土企业和矿泉水企业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力度。

(一)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6年地质勘查投入1 305.5万元,勘查资金主要来于财政资金731.5万元,地方补贴574万元,主要用于上海城市地质调查、地面沉降及地下水动态监测、地面沉降防治研究等方面。完成了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年度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地面沉降监测工作,为提高地面沉降防控能力提供基础资料。

(二)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

1.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情况

2006年本市具有合法、有效的勘查许可证4个,勘查许可证项目进行了年检,所有项目均已通过。

至2006年底合法有效的采矿许可证有115个,主要是粘土矿和矿泉水采矿许可证,其中粘土矿许可证95个,水气矿产20个;变更2个,延续102个,其他11个,许可证总数比2005年减少1个。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2006年上海市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粘土矿和矿泉水,其中粘土矿的矿山数为96个,矿泉水的矿山数为19个,全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8 486万元和15 010万元,上缴矿产资源补偿费为623万元。

三、国土资源市场

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2006年全市土地市场按照“政府调控、市场供应、规范运作、依法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土地市场机制,不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严格执行经营性六类项目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除划拨目录外的土地供应采用有偿使用制度。

2.土地一级市场建设

全市积极贯彻执行国办发37号文件,加大土地一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大土地供应的调控力度,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规模、结构和节奏。2006年全市共出让土地 2 611 宗,面积7 680.13公顷,其中新增用地4 105.03公顷,出让成交价款为378.78亿元,土地出让纯收益113.63亿元。通过招标、拍卖、挂牌216宗,成交价款224.96亿元,纯收益67.48亿元,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土地主要是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面积为1 705.77公顷;协议出让2 395宗,成交价款153.81亿元,纯收益46.14亿元,主要是工矿仓储用地出让;划拨957宗,面积5 389.67公顷。

3.土地二级市场

全市土地二级市场反映的主要是房地产转让、出租、抵押情况,2006年全市二级市场呈现繁荣与活跃的态势,其中房地产转让402 674宗,转让金额为3 707亿元;房地产出租13 781宗,租金为7.16亿元;房地产抵押321 850宗,抵押价款为6 829.47亿元。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发现土地违法案件729件,其中2006年发生案件58件。2006年市区县房地局执法监察部门对土地违法行为共立案729件,审结840件(含2005年未结案件)。共拆除构建物115.27万平方米,收回土地74.08公顷,罚没款共计6 552.45万元。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严格依照《行政复议法》审理行政复议案件,使行政复议成为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层级监督的重要手段。2006年申请行政复议343件,其中行政处罚24件,行政许可38件,其他281件;2006年行政受理301件,审结300件,维持139件,确认违法12件,撤销5件,撤回申请48件,2006年未审结43件。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全市共有行政单位20个,从业人员960人,行政编制人员951人,大专以上人员占全部编制人员的89%,年末平均人员962人。

2006年参加各种院校培训毕业或结业人数达372人次,其中参加党校学习92人次;行政学院学习61人次;参加其他培训219人次,其中国外10人次。学历教育49人,其中硕士生10人,本科生16人,大专生23人。2006年取得学位1人。通过各大专院校的学习和培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七、问题与建议

上海市人口多、地域小、土地资源总量不足,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矛盾愈来愈突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集约利用并举,坚持统筹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并重,推进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方式根本性转变,加快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单向型向集约循环型转变。

1.按照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的要求,着力建立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1)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以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为重点,抓紧细化对各区县考核的具体办法。推动金山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工作的实施。

(2)建立健全违法用地查处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发现机制、判别机制、会审机制、处置机制、通报制度上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将违法用地情况定期向各区县政府通报。

2.按照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的要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管理。继续采用“统”、“分”结合的分配方式,优化供地结构,确保国家、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优先保障与筹办2010年世博会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地。逐步建立“控增逼存”的管理办法,全年消化利用存量土地的数量力争达到2006年度存量土地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2)加快消化利用闲置土地。加快实施《闲置出让土地处置试行规定》,全面建立闲置土地台账,把工作重心转向长效监管机制建设。

(3)推进“批项目、核土地”。加快完善“批项目、核土地”的工作机制,并配合市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各类用地的用地指标(指南),健全用地指标(指南)管理办法。

(4)开展建设用地后评估。加快研究制定评估方案,对国家公告工业园区的绩效情况开展评估,完成2005年、2006年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逐步建立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

(5)加强土地市场体系建设。重点要推进三方面工作:①探索建立土地有形市场。要完善土地市场运行的基本制度、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引导土地交易双方依法交易、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效率。②实施工业用地招拍挂。把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的关系,加快制订上海市工业用地招拍挂办法,年内全面推进实施。③推进土地储备。完善土地储备机制,加强经营性用地专项储备、统一供应、熟地出让的工作。研究制定工业园区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组织园区做好工业用地储备。

阅读全文

与上海土地出让数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s理财 浏览:405
股票热点预测 浏览:796
美元汇率半年走势兑人民币 浏览:238
山西美锦价格 浏览:888
美元对人民币费率怎么算 浏览:871
雄安高铁股票有什么 浏览:149
联动天翼融资 浏览:819
富国消费主题基金怎么挣钱 浏览:764
1145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305
融资诉求6 浏览:606
兴乐集团投资 浏览:37
入库期货商品应由商品 浏览:889
2014外汇时间表 浏览:892
普顿外汇要跑吗 浏览:846
投资有风险什么需谨慎 浏览:790
德国dax30股指基金 浏览:494
期货高点试空 浏览:470
烟台活期投资理财平台推荐 浏览:175
融资中介服务机构 浏览:941
理财单页模板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