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上市公司
对全国600多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企业、31省市/近300个地级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政策规划、企业投资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氢站建设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 三、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 四、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 六、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1、氢能源还有很长的时间赛道可以跑,并且氢能源才是未来真正的新能源,与煤炭、石油、天然气不同,氢能源存在于水和空气中,是从水和空气中提炼出来的,近乎无限、并且不产生任何污染的,却不知道氢能里还有一个关键的细分领域尚未比市场挖掘,未来的市场空间有望超过百亿。
2、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PEM)是PEMFC的核心部件,PEM与一般化学电源中使用的隔膜有区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成为汽油内燃机动力最具竞争力的洁净取代动力源.用作PEM的材料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良好的质子电导率、水分子在膜中的电渗透作用小、气体在膜中的渗透性尽可能小、电化学稳定性好、干湿转换性能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加工性好、价格适当。
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工作温度低、启动快、比功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被公认为电动汽车、固定发电站等的首选能源。在燃料电池内部,质子交换膜为质子的迁移和输送提供通道,使得质子经过膜从阳极到达阴极,与外电路的电子转移构成回路,向外界提供电流,因此质子交换膜的性能对燃料电池的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是100辆,带来的质子交换膜的需求月2640万平,市场空间可达到132亿元,利好方向有三个方面
『贰』 三一高端重卡首秀!陕汽数量最多 徐工推换电335批公示牵引车看点
【第一商用车网原创】
新一批牵引车新品又要上市了!
近日,工信部发布第335批新车申报公示,牵引车方面有16款上榜,较334批次公示减少3款。其中,国六牵引车有9款,分别为8款柴油国六和1款天然气国六。这9款国六牵引车来自陕汽集团、三一卡车和现代商用车三家企业;其中,陕汽上榜5款,分别为2款陕汽德龙重卡(1款德龙X3000天然气车和1款最高660马力德龙X6000)和3款陕汽商用车产品,搭载玉柴或西安康明斯发动机;三一上榜3款,均为柴油国六车,最高功率均在500马力及以上;现代商用车上榜1款。
国五牵引车有5款,分别为一汽解放2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和三一重卡各1款。剩下2款均为新能源车型,一款为纯电动半挂牵引车,来自徐工重卡;另一款为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来自南通皋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小编注意到,这是南通阜开燃料电池牵引车第二次亮相工信部公示,上次公示是在第326批,产品型号为DYC4180A0FCEV。
除此之外,这批牵引车新品有哪些看点呢?请看第一商用车网报道。
看点一:三一道依茨发动机再亮相三一高端牵引车横空出世
本批公示中,三一重卡上榜的4款牵引车,均是搭载自制的三一道依茨发动机。引人注意的是,三一高端牵引车的“横空出世”——产品型号HQC42503S1S13F和HQC42503S1S12E的两款牵引车,与目前已上市的车型外观相比有明显的区别,采用全新平台驾驶室,看起来更加时尚和硬派,且配置方面也更加高端,智能化特征明显。
除开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南通皋开此前还推出了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在燃料电池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的兴趣,以及研发实力。下一步,将会有什么动作呢?
结语
除开以上这些亮点,在产品信息方面,各家企业牵引车都有标注“可选装ETC车载装置”,有些车型还标注“供电方式为非直接供电”。这是因为,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下发了一个关于调整《公告》产品准入相关要求的通知,通知中明确,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请的卡车产品应该选装配置中增加ETC车载装置,供用户自主选装。
该通知设置6个月过渡期,自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过渡期内,车辆产品选装的ETC车载装置,可采用直接供电方式,也可采用非直接供电方式,并在《公告》参数中进行备案。自2021年1月1日起,新申请产品准入的车型应选装采用直接供电方式的ETC车载装置。由此可看出,国家大力普及ETC、提高物流效率的决心。
责任编辑:李秀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如何选择国内MES系统厂家,哪家最让人放心
MES系统作为承上启下的车间级综合信息系统,得到了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运用MES系统的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追溯与跟踪、物料信息的及时反馈、及时防呆防错等信息化功能,为企业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性能的生产制造能力。
对于目前国内的MES系统来说,充斥着一些尚未成熟的MES软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在MES系统的选型工作造成了困扰。那么如何选择好的MES系统供应商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国内做的比较好的MES厂商!
一、效率科技
深圳效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软件研发和集成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公司自2007开始从事MES系统相关项目研发,拥有成熟的MES研发团队和实施团队,产品E-MES系统,属于自主研发的产品,适用于离散加工装配制造企业,包括电子、服装 、塑胶、磨具、机械装备制造、工程机械制造、五金冲压、SMT、无人机、汽车零部件、家电装配等行业。效率科技E-MES系统支持多种数据库和多工厂模式,提供了高效的接口调用能力,可以与主流的ERP系统相集成,同时具有全流程可配置灵活性,支持企业的二次开发。
二、宝信软件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BM2制造执行系统,主要针对钢铁、化工、制药等行业。依托于宝钢股份控股的关系,在钢铁行业有着较多的实施经验。同时拥有ERP系统和MES系统,同时提供基于云平台的增值服务,包括开发平台租赁、移动生产驾驶舱、报表工具、中小企业产供销业务平台等。
三、数夫家具
数夫家具软件国际有限公司,产品数夫MES系统,主要针对家具行业,拥有一系列针对家居行业的信息化软件,主要包括工厂端(ERP系统、MES系统、APS系统、仓储系统、估报价系统等)、营销端(CRM系统、电商管理系统、商机报备系统等)以及管理平台(数据系统平台、SaaS平台等),数夫家具的特点非常明显,拥有行业深耕的精神理念,完全服务于家居行业。
四、亚控科技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KingFusion3.5,主要针对塑胶注塑等行业,也是在MES行业内做的比较久的一家公司。亚控KingFusion3.5拥有全组态的特性,软件之间的互通性比较好。
五、成翰科技
深圳市成翰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成翰MES制造执行系统,主要针对日用化工行业,产品模块化设计,分为WMS系统,QMS系统、SPC系统、看板、安定系统及APS系统。公司成立于2005年,在行业内也是拥有悠久历史!
『肆』 紧急救援无人机哪家公司好有没有人可以介绍个实力比较强劲的公司
沃飞长空的紧急救援无人机性能强劲,参与过各种重大险情的救援活动,而且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经常出现在各类救援演习活动当中,如果有相关需求可以去沃飞长空的官网了解一下∞
『伍』 谁知道做燃料电池市场预测包括哪些方面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亿华通(688339.SH)、潍柴动力(000338.SZ)、大洋电机(002249.SZ)、深冷股份(300540.SZ)、雄韬股份(002733.SZ)、东方电气(600875.SH)、南都电源(300068.SZ)、美锦能源(000723.SZ)、全柴动力(600218.SH)、长城电工(600192.SH)、上汽集团(600104.SH)、蠡湖股份(300694
.SZ)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趋势预测
行业概况
1、定义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氢燃料电池由于其燃料气来源丰富、效率高、无噪声、无污染的优点,将在未来为节能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是目前各个国家重点进行研究的发电技术。
依据氢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的不同,可将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
2、产业链剖析:氢燃料电池产业中游包含较多参与者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原材料、中游集成以及下游应用端组成,产业链较长,参与方众多。具体来看,氢燃料电池产业上游主要是膜电极、双极板、各类管阀件与传感器、储氢瓶等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制造行业;中游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电堆集成行业;下游各大应用领域包含交通运输中的乘用车、商用车;固定发电中的家用或者电站用发电机及其他特殊领域等。
我国氢燃料电池上游的主要制氢企业有和远气体、潞安环能、中国石化,循环系统企业主要有雪人股份,而电堆及系统主要企业有清源股份、长城电工,质子交换膜制造企业有东岳集团、南都电源等;而中游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企业有亿华通、潍柴动力、大洋电机、美锦能源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依随技术的发展而进步,氢燃料电池发展始于1958年前后,并在1958-1970年前后取得燃料电池技术的基础性及探索性研究;而到1970年前后,氢燃料电池相关研究技术达到高潮,在此过程中,科研所等相关机构积累了丰富的燃料电池堆及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经验。1980年以来,中国氢燃料电池研究进入缓慢成长时期,行业处于技术研发低潮。而自90年代以来,部分技术先进国家已经取得技术上的巨大进展,并且一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准商品化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燃料电池研发再次进入高潮;到目前为止,氢燃料电池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稳重求进
氢燃料电池产行业仍处于不断摸索的时期,因此,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影响较大。发展燃料电池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规范、指导氢燃料电池产行业发展。2020年,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将燃料电池的稳定供给纳入未来发展愿景中。近几年,国家铁路局、国务院、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了《“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指出氢燃料电池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意义;且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目标下,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将帮助中国尽早完成两大目标。因此,近两年的燃料电池相关政策倾向于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层面。
行业发展现状
1、成本构成:电堆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
氢燃料电池系统由燃料电池组和辅助系统组成。燃料电池堆是核心部件,它负责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提供汽车动力支持。四个辅助系统主要是供氢系统、供气系统、水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力通过动力控制单元传到电动机,在电池的辅助下,在需要时提供额外的电力。从成本来看,氢燃料电池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燃料电池电堆,其成本占比接近50%。
2、需求市场:装机量受疫情和补贴退坡影响而下降
2018-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呈波动下降态势。从装机功率来看,2019年是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较好的一年,政府为发展新能源行业而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进行鼓励和扶持;2020年,受疫情和补贴退坡的影响,中国燃料电池装机量仅为87MW,其中约80MW使用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目前,氢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复苏时期,2021年上半年装机量超过50MW。
3、供给市场:供给端较为活跃,发展态势较好
目前,氢燃料电池行业内主要研发生产企业有亿华通、上海重塑、国鸿氢能、江苏清能、大洋电机、众宇动力等。其中,亿华通和国鸿氢能产能较高,均达到10000台/年以上;其余企业产能也均达到2000台/年以上。整体来看,行业氢燃料电池产能产量状况较好,供给端表现较为活跃,行业态势较好。
4、下游应用:下游应用市场进入商业化初期
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销量有所下滑。截止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1177辆,保有量7352辆,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逐渐被市场认可接纳,氢燃料汽车进入商业化初期。
5、市场规模:目前市场规模接近16亿元
根据亿华通每年氢燃料电池销售价格及销量进行测算,2018-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呈现波动态势。2019年受到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加持,氢燃料电池下游交通运输领域得到高速发展,市场扩张规模超出正常范围;自2020年以来,氢燃料电池市场受到疫情和补贴退坡的影响,市场规模大幅跳水。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接近16亿元。目前,行业正在逐渐回归正轨。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中东部区域相关企业较多
从区域竞争格局看,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企业分布集中在中国中东部。山东、江苏、安徽和北京一带上市企业相对较多;其中,江苏省代表性企业较多,有蠡湖股份、越博动力、腾龙股份、先导智能。另外,产业链相对成熟的行业龙头亿华通布局在北京。
2、企业竞争:CR5集中度较,竞争压力较大
从装机量排名来看,2020年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爱德曼、亿华通、国鸿重塑、探索汽车、潍柴动力。五家企业的氢燃料电池总装机量占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的69%,集中度较高,行业内竞争压力较大,头部品牌聚集效应明显。
其中,爱德曼装机量最多,占比约为20%;其次是亿华通,装机量占比超过15%;而国鸿氢能和上海重塑合资成立的国鸿重塑表现也较为亮眼。综合来看,目前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主要竞争者有亿华通、爱德曼和国鸿重塑等五大巨头。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未来发展趋势:交通运输领域是发展突破口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大会课题组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国氢燃料电池未来前景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领域、储能领域和工业及建筑领域。其中,交通运输领域是氢燃料电池应用的主要突破口,以交通运输领域为起始点,向着储能、工业、建筑领域逐渐拓展。
从氢能未来应用体系的发展路径来看,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将率先实现投产并进行应用,且氢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重卡等车型将在2030年前取得与纯电动车型相当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赢得市场消费者的青睐。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陆』 锂电池涨价,新能源如何发展氢燃料电池会是好选择吗
氢燃料电池更有前景,锂电池有污染,氢燃料电池通过氢氧结合产生动能,无污染。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各有优缺点。细分下来,两者在充电/加油时间、污染程度、续航里程、充电站成本、电池成本等方面各有优势。例如,氢燃料电池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充电,但即使锂电池过度充电,通常也需要一个多小时。比如特斯拉V3过充,虽然可以有极快的充电速度,但不代表一般情况。
改造成锂电车后,电池超过200公斤,为此需要加强车身结构,形成恶性循环。因为能量密度低,需要大容量锂电池,车重增加会降低电池寿命。因此,为了达到目标电池寿命,需要增加锂电池的容量。污染程度和续航里程就不用说了,是氢燃料电池的优势。锂离子电池一直难以突破续航里程的瓶颈,同时也带来了污染。但由于锂电池更加成熟,其充电站成本和电池成本远低于氢燃料电池。根据研究,一个加氢站的建设成本约等于五个锂电池充电站的建设成本(不包括后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