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解释股市为什么股价一会涨一会跌,而且要跌基本都一起跌
股票价格从两方面分析,宏观主要从政策方面----如果这段时间政策对这个行回业利好,那大多是会升的答,只是公司不同股价波动自然也有差别.当然不排除极个别公司股价下跌,那它肯定是出了重大问题的,这个可以每天关注新闻.
还要从行业和公司方面,行业处在成长阶段,那公司股价普遍好转;若行业不景气,那普遍是跌的.公司主要是看具体你相中的公司的三大财务报表.
微观方面就提到常见的的各种技术分析了.因为每家公司存在各种问题,有人进场有人出场.当大家都看好或有利好消息时,一股脑拥进来供不应求股价就升上来了.反之,一样.但虽然每时每刻都有波动,但好的公司你可以从可K线图上看出上升的趋势.
B. 为什么中国股市怕涨,而美国的股市却怕跌
我们的股市是想涨不给涨,稍微涨一点又打压下来,永保3000点不倒;
而美国的股市不同,美股就是想跌不给跌,稍微跌一点就出政策利好拉升回去,所以美国都是涨少跌多,走长期牛市,而A股是无底洞,走长期熊市,两大市场截然相反。
为什么我们的股市怕涨?根据A股市场最真实的情况,其实我们的股市怕涨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为融资而存在的市场
我们的股市怕涨的真正原因是怕散户赚到钱了,各个散户都赚钱就没有韭菜,没有接盘侠了,怎么发行IPO呢?怎么帮助上市公司圈钱呢?
2、股市赚钱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美国股市是价值投资,而且美国股民很多都是炒股的,而且这些股民大部分都是靠股市来收入的。
既然美国股民大部分都是靠炒股来收入,维持家庭开销,如果美国股市出现大跌,国民失去收入就等于让美国经济倒退,自然不允许美股下跌。
总之我们的股市是怕涨,控制了上涨,即使上涨也是为了下跌。而美国股市跟我们股市恰恰相反的,美股怕跌,控制了下跌,下跌是为了更好的上涨。所以这就是两国的股市真实情况,两大股市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C. 为什么我的股票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炒股,通过买股票的方式赚钱,这是一种投资渠道,这个投资渠道本身是很多人都可以选择的,他没有什么准入门槛,只要你有一笔闲余的资金,你愿意去做就可以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在这个投资渠道都能赚到钱,这涉及到心态的问题,涉及到专业知识的问题。
普通人想通股票,你就需要做的是一个大方向上的投资,看好一个行业,比如如果你是半年前投资的话,你最明显的应该看好哪个行业医疗啊,那些制造医疗设备的公司企业集团,他们的股票肯定会飞速上涨的呀,你找一下规模比较大的,没有值得他疯狂加仓,等他半年你肯定能赚到钱,但现在这个机会已经过了。
D. 为什么股市中的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是一涨都涨、一跌都跌的呢
股票和海潮类似,来也有涨潮源落潮的规律。争先恐后奔向同一方向就是大潮来临。
股市是社会政治经济的晴雨表,当国家、政府出现重大政治经济变化时,这种情况就愈加明显。大家一旦明白情况,不约而同都是奔向一个方向,这就形成了一涨都涨、一跌俱跌,逆潮流而动就会被淹没,谁也不愿等死。
加上期指和融资推波助澜的作用,浪涨起来欢声雷动,浪落下去鬼哭狼嚎。操作甚至就在几分钟之间。
当各种相关股票指数出现交汇点时,是多空争夺的关键时刻,就好像已经站在悬崖边上,人人如同惊弓之鸟,空方胜就扔空快逃命,多方胜就抢筹作本钱。
受不了这种刺激,要么远离股市等待大局明了,要么作个闹潮儿半仓冲浪。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E. 为什么股市涨几天一定会跌一下
股市涨几天,有些股民已经有获利,随时卖出兑现,因为有这样的一个预期,所以很多机构在股票反弹几天的时候,也会适当高抛,降低成本,当然对于机构非常看好的股票,他们卖出的数量会很少。而一旦回调到5日或10日均线又买回来。
股市涨几天一定会跌一下,不仅仅是中国股市有这样的现象,国外股市也是这样。
最根本的原因是,持股人的满足度不一样,每个股东都是一个主体,每个人的心里想法不一样造成的。
这一的情况,如果一定要说有规律,也会有,但规律是无常的,一般涨三天,回调两天也是正常的,有的涨5天,回调三天。也有的连续涨7天,要想绝对把握这样的规律不可能的。
F. 为什么中国股票都是一涨全涨一跌全跌
这和人的特性不是很一样吗?
别人干么我也跟着干么,特别是在工作上,殊不知对自己是好是坏,只知道别人都那样干!--盲目跟风是吧? 但是真正成功的人你绝不会知道他在干么!!
G. 中国的股市为什么暴跌物价为什么一直涨
大盘之前上演了绝对的疯狂,短时间内连续的大涨大跌,演绎的很精彩,但是背后的东西缺值得人注目.每次大涨都是一些不疼不痒的利好来维持股市的运行.靠这种非实质性的边缘性利好消息来维持的这种短时间的大涨能够持续多久,值得考虑哟.油气涨这点价这种利好,对油气企业的巨额亏损来说不具备实质性的作用,这也是短线游资在狙击,后市仍然不是很乐观,而近3个交易日大盘再次出现被5日和10日线双线压制的情况,下个交易日2830是大盘上方的压力点位,是这连续几个交易日横盘运行即将变盘的关键时间点,如果后市能够维持逐渐放量突破10线压制并站稳(有利好消息配合是最好的),还有看高3000点的机会,但是如果大盘再次在冲击10线失败后弱势下探,建议逢高降低仓位了,大盘有再次破位下行考验2500点的可能.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如果非要谈下面有什么支撑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实最强的支撑位已经失守了。当然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而后市如果再次发出一些非实质的利好政策,不排除仍然是为了新股着想的而不是广大投资者。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H. 为什么股票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I. 为什么股市涨几天一定会跌一下
股市的定律就是有涨有跌,造成短期下跌的就是短线客;
一般短线专客入场后,等属上涨了一波,短线客就选择获利出逃,出逃的人一多,再加上上涨了一波别人也不愿意高位介入就出现了下跌。
根本原因就是涨跌都是有买卖方决定的,股价比较低的买的人多就涨了;涨了一波之后价格偏高买的人少了,卖的人多了就下跌了。
J. 中国股市:周一是大涨还是大跌
中国股市抄一般看三大指数,其中以上证指数最为代表性。
周一上证指数收盘报3068.01点,跌0.11%,深证成指收盘报10330.63点,跌0.75%,但创业板收盘报1753.05点,跌1.67%,整体可以算是大跌;
周二是大涨,毫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