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自贸区负面清单
自贸区负面清单,即《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到目前为止,回我国对外的管理一直采答用的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模式,即“正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制订的目录中,列出了我国鼓励、限制、禁止外商进入的行业,所有的外商投资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自贸区负面清单是给不开放的行业和受限制的商业活动列一个清单,明确告诉对方那些领域和行业是限制或禁止外商活动。那么,只要未列入名单的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目前自贸区内实行的是2015版的负面清单,共有15个门类、50个条目、122项特别管理措施。
B. 不要给网址
三地同一天挂牌,与先行的上海自贸区,由南到北,“连点成线”,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新格局。在战略上,自贸区升级后,通过抱团产生溢出效应,可以争取全球竞争新优势,积极参与重大贸易谈判和全球贸易规则制定
4月21日,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完成揭牌,第二批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作为自贸区的“准生证”,国务院也正式发布三地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和上海自贸区深化改革方案。同时,四地统一适用的负面清单也正式亮相。
自贸区进入了2.0时代,这意味着中国自贸试验将由过去上海一枝独秀,变成四朵金花齐放的新局面。四个自贸区功能定位有哪些同异?此次的负面清单有哪些变化?随着自贸区的辐射、扩容,“排头兵”上海自贸试验区又将如何发展?
四地各有定位
上海自贸区正式运营已一年半有余,“试验田”果实丰硕:基本建立负面清单模式,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41.3%,启动实施跨境人民币(6.1981, 0.0046, 0.07%)结算、双向资金池等金融新业务,将监管重心从资质审批转移到日常监管。
随着第二批三大自贸区的挂牌,“试验田”由一块增至四块。“四个自贸区从北到南,在东部沿海地区呈线状分布,构筑起各具优势、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在全国范围内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探索途径。”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四个自贸区各有定位:广东自贸区立足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天津自贸区立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福建自贸区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上海自贸区将继续在推进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等方面担当“领头羊”。
此外,自贸区还将辐射带动周边。其中,广东自贸区将通过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发展综合服务区等,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和内陆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天津自贸区则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口岸协作等机制辐射带动内陆发展。福建自贸区将着力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创新两岸服务业合作模式,辐射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上海自贸区将通过建设长三角区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助推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
负面清单瘦身
负面清单是彰显自贸区开放与透明的最大政策工具。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就发布了负面清单,2014年更新后由190条减少到139条。国务院办公厅此次发布的统一适用于四个自贸试验区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前两个负面清单相比,进一步缩小了限制的范围,调整幅度达到12.2%。
在上海自贸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徐明棋看来,新版负面清单表示了中国向外开放更进一步的姿态。有分析认为,四大自贸区负面清单“统一”,利于形成负面清单制度全国推开的“可复制、可推广”作用,有益于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扩大开放。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观察,此次负面清单的表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限制性和禁止性的表述方式外,新版负面清单多了一些允许性的表述,表述方式显得更为灵活。针对新版负面清单与2014版的表述差别,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主任陈波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实际上,负面清单并不针对特定区域,而是要复制和推广到全国,负面清单也包括国民经济全行业,并不是地区性的。表述的区别在于正规化的问题,原来负面清单的表述依据是外商产业投资指导目录,这一目录从法律角度讲是规定,现在要从法律的角度,体现的是规范化。
这与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的说法不谋而合,“比负面清单长短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外资的管理由审核变为备案,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上的行业和企业都可以进入,这一变化是革命性的”。
上海自贸区再出发
与其他自贸区总体方案相比,上海自贸区深化改革方案对自贸区在3年试验期之后的发展作出了明确规划。据《国际金融报》记者观察,在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诸多举措中,资本项目可兑换最受市场关注。
关于上海自贸区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的措施,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表示,上海对资本项目可兑换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是建立自由贸易账户,这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才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现在完成了第一步,正在走向第二步的路上。第二步我们已经形成了工作方案,现在正在报批的过程当中。”
据沈晓明介绍,这一次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改革,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新的动力。沈晓明指出,在整个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创新改革的过程当中,把握三个原则:第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第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第三是坚持风险可控、稳步推进;将继续按照这三个原则,积极、审慎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项金融领域关键的改革。
C. 什么是自由贸易区负面清单自贸区负面清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版面清单)(2013年)》(以权下简称“负面清单”)公布。其中国列明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内对外商投资项目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采取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准入措施。
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上海自由贸易区负面清单中规定:禁止投资新闻网站、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互联网文化经营(音乐除外);禁止投资新闻机构;禁止投资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业务;禁止投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业务。
D.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实施有哪些经济意义
自由贸易区负面清单主要是针对那些特种行业,需要办理前置许可证的行业有限制有注册资本要求,金融证劵也是有要求的
E.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内)(2013年)
,内容过容于庞杂,请登录政府网站查看: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12344/u26ai37036.html
F. 上海自贸区发布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什么是负面清单管理
概 念:经济领域的禁区以清单方式列明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凡是与外资的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
G.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有哪些经济意义
负面清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更好地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没实施负面清单前,政府没有规定不能做的,也不一定就可以做,还是要过审批这一关。有了负面清单后,凡不在清单以内,只需要备案而不用审批,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是为顺应世界经济大潮,负面清单促进政府宏观管理改革与创新。负面清单从根本上和制度上实现简政放权,真正把权力一放到底,政府管理体制上的变革跨出了重要一步,负面清单非常具有向全国推广的意义。
作为破冰一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意义大于经济驱动意义。把改革开放放在第一位,把制度创新放在第一位,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内涵。在对外开放上,就是要进一步思考,政府如何管理市场、服务市场、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在政府职能转变上,就是要探索如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何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便捷性等。这不仅是上海自贸试验区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避不开的问题。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变成一场新的制度改革的起点。通过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变革,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可能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除了与国际接轨外,自贸区改革还承担了国内改革的重任,而作为其发力点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还可以起到倒逼行政管理改革的作用。而这与国务院今年以来积极推进的行政职能改革,不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H.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有哪些经济意义
负面清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更好地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没实施负面清单前,政府没有规定不能做的,也不一定就可以做,还是要过审批这一关。有了负面清单后,凡不在清单以内,只需要备案而不用审批,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是为顺应世界经济大潮,负面清单促进政府宏观管理改革与创新。负面清单从根本上和制度上实现简政放权,真正把权力一放到底,政府管理体制上的变革跨出了重要一步,负面清单非常具有向全国推广的意义。
作为破冰一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意义大于经济驱动意义。把改革开放放在第一位,把制度创新放在第一位,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内涵。在对外开放上,就是要进一步思考,政府如何管理市场、服务市场、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在政府职能转变上,就是要探索如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何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便捷性等。这不仅是上海自贸试验区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避不开的问题。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变成一场新的制度改革的起点。通过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变革,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可能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除了与国际接轨外,自贸区改革还承担了国内改革的重任,而作为其发力点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还可以起到倒逼行政管理改革的作用。而这与国务院今年以来积极推进的行政职能改革,不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I. 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内容是什么 全文,链接均可
负面清单是什么?
负面清单是指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专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属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
详细内容见链接 :
http://www.zj.xinhuanet.com/finance/2013-09/30/c_117566700.htm
J. 什么叫做“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1,正面清单是指政府允许的市场准入主体、范围、领域等均以清单方式列明。
按照正面清单管理模式的相关原则,市场主体就无法进入这些领域或 业态,这就严格限制了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自由。
即便减少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也可能 会在法律的空白领域设置大量变相许可,
如核准、备案、达标、验收等,从而规避行政许可 法定的相关原则,使得实践中各种不予备案、不予验收等措施仍然会通行无阻,限制了市场 主体的行为自由。
2,负面清单是相对于“正面清单”而言的一种国际通行的外商投资管理办法,即投资领域的“黑名单”,
遵循“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明确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外,其余所有领域都对外资开放。作为国际投资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采取采用了这一外资管理模式。
拓展资料:
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制定主要由上海市完成,制定过程中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了大量梳理,分类方法参照了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国民经济行业分为18个门类,89个大类,419个中类,1069个小类,负面清单按小类进行限制,共制定了190条管理措施,涉及国民经济行业1069个小类中的17.8%。
在上海自由贸易区,负面清单内投资按原有办法管理,清单外的投资按内外资一致的原则推行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实行动态管理模式,以后可能会随着改革的发展进行调整。
按照规定,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后,对清单以外的领域,外商投资项目将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将改为备案管理。
如此一来,原本一般投资项目承诺29天办理完结,新规则下企业拿到营业执照、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等最快只需4天,企业办事效率将大大提升。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出,与之相伴而来的则是监管重心和监管体系的变化,政府职能将从注重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这需要形成综合监管体系。
对这样一个综合监管体系,要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在试验区内运作,与之相关的信息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汇集、共享。
二是要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三要建立综合执法体系,改变原来部门相对分割的执法格局,形成一个综合执法的格局。四是要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管。五是要建立综合评估机制。六是在风险防范上要建立反垄断和安全审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