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上汽乘用车的薪酬改革
之所以也会有这次薪酬改革是因为上汽这个公司这两年的经济效益不好,所以支付不了原本的员工的工资,需要用改薪酬的方式来让他们的损失没有那么多。
⑵ 车险 上海 改革试点方案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中国保监会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在天津等12个地区启动商业车险改革第二批试点工作。通知指出,各财产保险公司应按照《中国保监会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及《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相关要求,及时拟定、报批新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并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201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天津、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青海、宁夏、新疆等十二个保监局所辖地区现行商业车险条款、费率。
⑶ 中国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大汽车企业是哪些
中国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飞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中国的三大汽车企业,分别是吉林长春的中国一汽、湖北十堰即现在的东风汽车公司和上海安亭的上海汽车集团。
3.上海安亭
2001年9月28日,上海市政府在嘉定区安亭镇全面启动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中国汽车工业三大集团之一的上海汽车集团坐落在这里。上海国际汽车城毗邻江浙两省,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规划占地面积100平方公里,包括汽车贸易区、汽车研发区、汽车制造区、赛车区、汽车教育区等功能区。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就坐落在这里。标志性的汽车场馆有: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上海国际F1赛车场。
上海安亭是集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贸易、展示、服务、运动于一身的综合性汽车城。
⑷ 上汽大众2004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改革
200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由“井喷”向平稳增长的重大转折,让上海大众这艘巨型战舰迷失了方向。所以进行由技术领先到用户导向的改革。
2004年1月,上海大众的日子还非常好过。当月帕萨特销量突破1万辆,且供不应求。然而,仅仅3个月后,汽车市场增量的大幅下滑,却一下子打乱了上海大众的节奏。结果,到2004年年底,库存上升至创纪录的12万辆,其中,不合理库存高达9万辆。更让企业没有想到的是,为保证当年业绩而向经销商压库的拯救措施,差点将上海大众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市场销量变了,企业产量自然应及时调整,上海大众2004年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库存?这还要从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销售体系说起。
20年来,技术领先一直是上海大众经营理念的核心,由此派生出来的“质量是上海大众的生命”等口号,更是早已融入了上海大众品牌的DNA。对技术和质量的高度重视,加上长期以来以集团客户为主、偏重批发的销售模式,让上海大众对市场变化不够敏感,与竞争对手相比,经销商对私人客户的市场推广能力也不够强。此外,长期以来,上海大众产销分离,销售由上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承担。两个法人单位之间冗长的信息交流和决策流程,严重制约了市场信号的传递,这也是在2004年4月市场发生变化后,上海大众的生产部门没能在最短时间做出调整的原因之一。
“必须树立用户导向的理念!”看到上述弊端的陈志鑫,2005年对上海大众的营销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首先,推行产销一体化,将原来上汽销的人事、财务与上海大众完全合并,零售、网络、市场、售后服务等部门,也尽可能与上海大众的部门实现一体化运作。其次,进行流程再造,对销售体系的组织结构、运作流程、人员配备等进行了大幅调整。如今,通过DMS网络,每天哪家经销商卖了多少车、库存有多少、第二天需要什么车等信息,上海大众与各地的分销中心都一目了然。如此一来,上海大众由过去企业推动的库存式销售,真正变成了终端经销网络拉动的直销,库存数量也降低到正常的3万辆左右。
⑸ 上海车险改革试点方案
车险改革后,不出险或出险很少的车主保费会更便宜;而出险多的车主,保费会更贵!新方案中
出险2次,保费上浮25%
出险3次,保费上浮50%
出险4次,保费上浮75%
出险5次以上,保费翻一倍
新车在上一年没出险,保费享85折优惠
连续2年没出险,保费享7折优惠
连续3年没出险,保费享6折优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⑹ 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发前中国汽车发展史
东风轿车:1958年由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研制,开创了中国轿车生产的先河。这是一款曾令全中国人民兴奋不已的轿车。商标是一条腾飞的金龙,代表东方巨龙的发达和自强,与车头前毛泽东主席手书的“东风”两字相互辉映。毛泽东同志乘坐了这辆轿车后,曾高兴地宣布:坐上我们自己的小汽车喽!
上海牌:建国后上海生产的最早的轿车。曾是中国仅次于大红旗的行政用车。60年代上海里弄新娘子出嫁,一部上海牌轿车做婚车能引起全弄堂的轰动和羡慕;桑塔纳的诞生让它走完了历史旅程。
CA770:1965年一汽生产的红旗CA770型三排座高级轿车。这款气宇轩昂,气势不凡的车,在老百姓心目中曾具有崇高的地位,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许多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至今记得,每当红旗牌轿车行驶在马路上,行人都会向它行“注目礼”。最终这款承载了无数政治荣光的车因“不够经济”停止生产。
北京212:由北京汽车厂生产。曾是供部队高级指挥员使用的越野车。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长时期受到了部队和地方百姓的欢迎,一度影响巨大。被誉为能征服任何路面的、物美价廉的中国越野车先驱。合资改进后产品予以新概念“新城市猎人”,包括BJ2020VB、BJ2020VE两种车型。
桑塔纳:中国第一款合资生产的轿车,由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出品。因好用、皮实成为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好品质车的象征。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依然生命力旺盛,可见对中国轿车市场影响之深远。
捷达:一汽大众的主力车型。自落户于中国的那天起,始终坚持优秀品质和质朴的造车理念,在国内不断地创下了多项第一。目前在市场上仍保持领先地位。
夏利:1987年天津市汽车工业公司最先生产。国内最早进入家庭的主力车型之一,也是国内出租车市场保有量最大的车型。八十年代,夏利轿车以其出色的性能成为当时的低端商用车和少数富人的私家车,在大街小巷,“红色夏利”是当时一道靓丽的风景,至今已经超过100万辆。
富康:1995年开始在中国武汉合资生产的富康轿车其实就是雪铁龙ZX的翻版,由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出品。是最早进入中国家庭的的家用轿车之一。8年多来,累计生产了大约30万辆。曾以实用征服了第一代私家车用户。但如今喜新厌旧的老车主却开始嫌它有点儿土了。
奥迪A6:四个连环圈圈标志的黑色奥迪,是中国人眼里公认的豪华车。而奥迪与一汽集团共同生产的奥迪A6,至今仍大量装备政府机关,成为中国当代豪华轿车的杰出典范之一。
POLO: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出品。以时尚造型影响了中国当代白领。也是中国第一辆与世界同步推出的家庭轿车。活泼而又灵动的俏皮造型,富有力度而自信的线条,赋予了她一张富有青春活力而极具亲和力的面孔。巧妙迎合当代都市白领追求时尚的心理。成为汽车时尚的一个标志元素。
CA10:1956年7月13日,这是一个让中国人自豪的日子,12辆解放CA10下线。
首批生产的解放CA10原型车为前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吉斯150,不过,一汽人并没有将前苏联的散件直接拿来组装,首批车就有一半的重要零件是自己生产的,再SKD组装而成。该车空车重3·9吨,载重4吨,马力达到90匹,四行程的六缸发动机,最高速度可以达到65公里/小时。
奥迪100:在1988年,奥迪公司授予中国一汽代号为“C3”的奥迪100生产许可证,并于当年组装499辆汽车。1991年,一汽大众正式开始生产奥迪100,当时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务车市场的需要。由于技术先进,外形漂亮,在当时供不应求。官车市场的巨大容量为奥迪带来丰厚了的利润,也确立了奥迪100的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成为新一代“官车”的代表。
中国第一汽车:中国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始建于1953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名奠基.
东风汽车:也称“二汽”是1969年才开始在湖北的十堰市建造的,它生产“东风牌”卡车、“富康牌”轿车以及后来的“爱丽舍”轿车等等。二汽原属国务院计划单列管理,九十年代改名东风汽车公司,有员工12万人。
从地域上看,二汽所在的十堰市位处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交界,深入中国腹部;从地形上看,群山环抱,只有一条铁路和公路通进来。套用欧阳修的文章,“环堰皆山也”,非常适合描述二汽所在的十堰市。
建设二汽,最早于1952年底提出,但正式开始建设,已到1969年,其间经历了前后17年、“两下三上”的漫长波折。
北汽-------------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先驱之一,集北京汽车工业五十年之大成;是北京五十年汽车工业发展的浓缩;是北京汽车民族品牌的代表。
北京汽车:北京汽车制造厂创建于 1958年,由朱德委员长亲自题写厂名,是国家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后,兴建的第二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2001年按现代企业制度创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中文简称 “北汽有限”、英文简称“BAW”)。
上海汽车集团:600104,公司简称“上海汽车”。2006年经过重组,上海汽车成为目前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整车上市公司,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65.5亿股,合并总资产864亿元,职工总数3.3万人,公司目前控股股东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公司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乘用车制造商、最大的微型车制造商和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2006年度以134.4万辆的整车销量,居全国汽车大集团之首。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9日,集中了世界500强企业上汽集团与汽车产业链相关的资产和业务,旗下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和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开发、投资及配套服务,2005年共向中国及海外市场销售整车超过105万辆。
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上汽汽车)于2006年2月22日正式成立。上汽汽车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份)和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各投资60%和40%组建,初期投资为36.8亿元人民币。
目前,上汽汽车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将同步建设上海和仪征两个生产基地,中期规划将形成年产轿车及变形车30万辆和发动机40万台的生产规模。截止到2010年,上汽汽车计划推出RV车、中级车、紧凑型车等5个平台超过30款车型,混合动力车也将在其间推出, 从而形成与国际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相同步的、价格从6.5万元至30万元、覆盖主流乘用车领域各个细分市场的宽系列产品线布局。
上汽(集团)股份投资18亿元建立的上汽工程研究院将和上汽海外研发中心将共同成为上汽汽车 的技术研发基地,致力于自主品牌新产品研发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为上汽汽车自主品牌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上汽汽车作为国际化品牌的经营者,将依托上汽集团20多年合资合作所积累的技术、制造、采购、营销和管理优势,以国际化的视野,创造性地集成全球优势资源,以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满足消费者高品位需求,以优秀的国际合作团队,打造中国汽车领导品牌,进而成为全球汽车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编辑本段]公司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汽车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与整车开发紧密相关的零部件(包括动力传动、底盘、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与汽车业务密切相关的汽车金融。
[编辑本段]集团下属
公司下属主要企业:乘用车分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申沃,上汽通用五菱、韩国双龙汽车等整车企业;汽车齿轮总厂、联合汽车电子等与整车开发紧密相关的零部件企业;以及上汽财务公司等汽车金融企业。
[编辑本段]大事记
1955年12月 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成立。
1958年03月 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与上海市动力设备制造公司合并,成立上海市动力机械制造公司。
1958年09月 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小轿车,命名“凤凰牌”。
1960年01月 上海市动力机械制造公司更名为上海市农业机械制造公司。
1964年02月 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轿车,至1975年形成5000辆年生产能力。
1964年12月 上海牌SH-760型轿车开始成批生产,年产量为50辆。
1969年04月 上海市农业机械制造公司更名为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
1978年11月 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开始企业性公司试点。
1982年06月 上海轿车项目代表团赴西德访问,与德国大众签署桑塔纳轿车试制协议。
1983年04月 第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
1984年10月 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中国银行上海信托咨询公司与西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
1985年03月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1990年03月 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更名为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
1991年11月 为集中力量发展桑塔纳轿车,上海牌轿车停产。
1993年08月 上海桑塔纳达到年产10万辆能力,国产化率突破80%。
1995年04月 上海大众与德国大众、巴西大众联合开发成功桑塔纳2000型。
1995年09月 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更名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1995年10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签定基础协议。双方计划在上海建立一个汽车合资企业和合资技术开发中心以及其他相关项目。
1997年01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合营合同与章程。
1997年03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签署合营合同与章程。
1997年06月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11月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发行3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7.02元/股,股票代码600104。
1998年12月 上海通用项目建成,别克新世纪下线。
1999年01月 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江苏省仪征市汽车工业公司联合组建的“上汽集团仪征汽车有限公司”合同签约仪式在扬州举行。
2001年03月 上海汽车首次实施配股方案,向原股东每10股配售3股,共配售4.2亿股,配售价8元/股。
2002年10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参股通用—大宇项目正式获得国家批准,通用大宇汽车科技公司在韩国汉城正式宣布成立。
2002年11月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广西柳州举行挂牌。
2004年03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与辽宁省、山东省的有关企业正式签署沈阳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山东大宇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各拥有沈阳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和山东大宇汽车发动机公司25%的股份,上海通用汽车持有50%的股份。
2004年07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2003年度117.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首次进入《财富》杂志世界五百强排行榜,列第461位。
2004年10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签署了收购双龙汽车公司48.92%的股份的合同。
2004年12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实施改制重组,设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控股股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每10股送3.4股的比例向全体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使所持非流通股股份取得流通权;随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改承诺,在二级市场投入10亿元资金按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股改后的59.8%增至67.7%。
2005年12月 上汽实现整车销售105万辆,提前两年完成年产100万辆目标。
2006年07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2005年合并报表143.6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再次跻身《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行列,排名第475位。
2006年10月 上汽正式发布了首款自主品牌中高档轿车荣威(Roewe)750。
2006年11月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共同签署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汽车全球合作伙伴协议》。
2006年12月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正式完成向控股股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32.7503亿股A股的相关股权变更工作,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整车上市公司。
2007年06月 经国务院国资委和上海市国资委批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持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83.83%股权划转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拥有,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成为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与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在重庆举行了成立揭牌奠基仪式。
2007年07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合并报表18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02位。
2007年09月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汽车。
2008年07月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2007年度合并报表22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73位,第四次入选世界500强,排名比上一年度上升29位。
荣威(Roewe)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车品牌,于2006年10月推出。该品牌下的汽车技术来源于上汽之前收购的罗孚,但由于品牌“罗孚”的使用权被福特汽车公司从宝马手中买走,因此上汽不得不自推品牌。
荣威的品牌口号为“创新传塑经典”,表达了上汽以国际化的视野、创新的理念传承国际汽车的先进技术,打造国际品牌新经典的决心和信心。
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股份”)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荣威的品牌口号为“创新传塑经典”,表达了上汽以国际化的视野、创新的理念传承国际汽车的先进技术,打造国际品牌新经典的决心和信心。上汽还同时宣布,其继承了英国经典车型核心技术的首款产品,将于本月24日正式亮相。据了解,上汽与其海外(欧洲)研发中心共同开发的该款产品,在品质、技术含量、环保标准等各方面对原产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传承与重塑。至此,上汽打造的中国第一个中高级国际汽车品牌已正式进入商业化运作阶段。
上汽集团、上汽股份董事长胡茂元认为,上汽的“十一五”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大型汽车集团。打造自主的国际品牌,是上汽朝着实现这一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并将使上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汽集团副董事长、上汽股份总裁陈虹表示:上汽始终遵循高起点、国际化、跨越式的发展策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是我们的使命。以高起点的产品为基础,“荣威(Roewe)”是一个具有全新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的中高端品牌,它的发布是上汽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
据悉,“荣威(Roewe)”品牌将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其目标客户是有知识、有修养,事业发展成功,勇于创新突破,积极向上,追求品味的消费者。 “荣威(Roewe)”品牌将为消费者创造出优雅尊贵、自信进取且富有内涵的品牌体验,同时,上汽也力求以基于Rover(罗孚)75平台核心技术开发而成的“荣威(Roewe)”的首款产品为消费者传递“经典、创新、自主掌控”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以“成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汽车企业(集团)”为自身发展目标的上汽股份,其自主品牌命名充分体现了上汽“高起点打造国际化品牌”的差异化战略思路。中高端轿车市场是集中考验企业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且含金量最大的市场领域,自主品牌在此领域的突破,是中国自主汽车工业健康发展所必须跨越的一步。上汽直接选择中高端的品牌定位,直面全球汽车巨头强势品牌的激烈竞争,令人期待,同时也充满了挑战。
荣威(Roewe)品牌命名诠释
荣威(Roewe)品牌命名中西融汇,开放而不失于内敛,雍容而不失于自信,充分阐释了上汽集团以自主掌控、自主创新的信念,传承世界先进技术,全新塑造中国的国际品牌之决心与信心。
荣威: 荣威(Roewe)中文命名诠释
“荣威”的中文命名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深厚的中国文化积淀,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经典、尊贵的气度。其中,“荣”,有荣誉、殊荣之意,“威”,含威望、威仪及尊贵地位之意。荣威合一,体现了创新殊荣、威仪四海的价值观。
荣威(Roewe)外文命名诠释
外文命名“Roewe”源自西班牙语Loewe,蕴含“雄狮”之寓意,以“R”为首意在传达创新与皇家尊贵之意。Roewe按照英语习惯发音[’ru:ivi],同“荣威”的中文发音相似;如按照西班牙语习惯发音[’reui],则带有中国“如意”的韵味。最后,“WE”暗含“我们”之意,体现众志成城的精神与信念
荣威(Roewe)品牌标识诠释
荣威(Roewe)品牌的商标图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经典、尊贵、内蕴的气质,并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构图形式相融合的创意思路。这与其即将向公众亮相的首款产品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经典盾形徽标 整体结构是一个稳固而坚定的盾形,暗寓其产品可信赖的尊崇品质,及上海汽车自主创新、国际化发展的坚强决心与意志。
色彩感观 以红、黑、金三个主要色调构成,这是中国最经典、最具内蕴的三个色系,红色代表中国传统的热烈与喜庆,金色代表中国的富贵,黑色则象征威仪和庄重。
核心形象 以两只站立的东方雄狮构成。狮子是百兽之王,在中国宫廷大殿、私家豪宅的正门前,左右分别蹲座着石雕或铜铸的雄赳赳的狮子,气宇轩昂、凛然而不可冒犯,代表着吉祥、威严、庄重。在西方文化中狮子也是王者与勇敢精神的象征,其昂然站立的姿态传递出一种崛起与爆发的力量感。双狮图案以直观的艺术化手法,展现出尊贵、威仪、睿智的强者气度。双狮图案以直观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尊贵、威仪、睿智的强者气度。
符号寓意 图案的中间是双狮护卫着的华表。华表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图腾符号,不仅蕴含了民族的威仪,同时具有高瞻远瞩,祈福社稷繁荣、和谐发展的寓意。
图案下方用现代手法绘成的符号是字母“RW”的融合,是品牌名称的缩写,同时“RW”在古埃及语中亦代表狮子。此外,图案的底部为对称分割的四个红黑色块,暗含着阴阳变化的玄机,代表了求新求变、不断创新与超越的企业意志。
⑺ 上海车险商业险改革
二次商改的主要内容是?
本次改革后,在不考虑交通违法系数折扣的情况下,车险最低折扣率将由目前的0.4335进一步下调至0.3825,部分地区低至0.3375,深圳和北京甚至低至0.294和0.255。
二次商改对客户有什么影响?
驾驶习惯好、赔付少的车险客户车险费率将会更优惠。此次费改将有60-70%客户享受到车险费率再次下降。
二次商改的目的是?
车险费率二次改革,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进一步让利给市场,依靠市场化手段降低商业车险费率水平,惠及千家万户。
二次商改的范围是?
二次商改覆盖除摩拖车拖拉机外所有机动车辆保险商业险业务。
二次商改与一次商改的变化点是什么?
二次商改主要调整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未涉及条款变化。
交通违法系数会与保险折扣挂钩吗?
目前执行交通违法系数与保险折扣挂钩的有:上海商业+交强;北京交强险+商业险;江苏商业险;深圳商业险。
商保报价折扣和出险次数挂钩?
NCD系数反映车辆历史出险次数情况,NCD系数直接参与商业险费计算,NCD的变化影响商业险保费计算结果。
商改前已经买了保险,商改后要加保其他险种,保费如何计算?
商改前投保的,商改后进行批改,仍然使用原费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⑻ 2016-2017年上海汽车保险新规定,车险费率改革怎么买划算
凡是行驶证、号牌齐全,并经车辆管理部门检验合格的车辆,都可以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车辆保险的手续按如下办理:
1.个人车辆办理投保时,应携带驾驶员本人的身份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介绍信以及有关投保车辆相关的证件。
2.若是从事个体营运的车辆还应携带营业执照、准运证等证件,到保险公司办理。经验明证件后填写车辆投保单,并将投保车辆开到指定地点进行必要的检查,符合保险条件后,由投保人确定起保时间,并核收保险费。
3.保险有效期以一年为限,也可以少于一年,但不能超过一年。期满后可以续保,并重新办理手续。保险单一式两份,投保人应妥善保管本人的一份保险单和保险费交纳收据,如在保险期限内出险,将以此作为索赔依据。
4.单位车辆投保,除携带必要的证件外,尚须开列出投保车辆的型号、牌号、行驶证号等清单。保险公司将视情况对车辆进行检查,然后办理投保手续。
⑼ 上海全面实行一业一证改革,哪些企业将是重点排查对象
前段时间,上海宣布实行一业一证改革,之后将会有哪些企业将是重点排查对象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月28日起,在上海网通一局综合门户设立“一业一证”栏目,全市综合行业牌照统一申请入口开通。通过网上“一业一证”栏目和网下“一业一证”专门窗口,上海企业的开业手续可以实现“只办一次,只填一张表,一次完成”。
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系统建设中的数据共享。构建并迭代升级“一业一证”在线应用系统,实现便捷查询、智能填表等功能。并引导和鼓励市场参与者在线申请。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机制,共享市场主体的电子牌照、处罚、信用等数据,为审批和监管提供支持,提高质量和效率。对颁发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实行电子化管理,及时收集到市电子许可证库中。广泛推广电子亮卡在市场主体中的应用。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内容了。
⑽ 2016年6月1日起上海车险改革,我的车未出过险,保费会涨价吗
新规则对没出险的车优惠比较大,连续几年没出险,商业险最低低至基准保费的4折。对出险车辆,保费上涨也比较高,最高是基准保费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