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奔驰的漏油事件对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在4月11日的西安奔驰漏油事件后,奔驰官方微博似乎就失去后续消息了。车叔查阅了一下,发现官微在4月13日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内容大意为事件正在调查,将会尽快达成多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并且不断优化客户体验。
4月11日的奔驰漏油事件总共有暴露出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汽车出现重大故障,经销商在前期仅表示更换发动机。这对消费者来说,很难接受,毕竟刚买到的新车就要换发动机,任谁也不会同意。另一个则是行业内早已存在的金融问题,贷款服务费过高,而且不透明。这两个问题在此次奔驰发布的公告中,可以说是解决了。第一,汽车主要总成或零件损坏需要更换的,消费者可以直接选择换新车。第二,购车的各个收费项目将会公开透明,在经销商各自的网站上公示,消费者可以选择和拒绝。
2. “西安奔驰”发酵中又曝“郑州奔驰”,4S店为何屡屡蒙骗消费者
可以肯定的是,在一个时期内,4S店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特别是奔驰4S店,他们将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维权诉求,这就是奔驰女车主事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围绕在奔驰车上的所有问题,都会被扒出灰,正所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我一直认为,在消费者领域,套路最多的就是房子和车子这两个领域,之所以套路多,是因为它们都是消费者支出中的大件,很多人终其一生买套房,辛苦多年换辆车,但是“买的没有卖的精”,越是小心翼翼,到头来越容易被涮,天下所有走过路都没有4S店的套路深。
4S店之所以敢坑骗消费者,我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市场监管施之以宽,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就像此次奔驰事件一样,这名女车主在之前的维权过程当中,既打过110报警,也打过12315投诉,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坐上奔驰车的发动机引擎。如果工商和消协在女车主有诉求时第一时间出面,帮助其维权,我想也不会有后来的极端行为。
纵观整个事件,我坚持认为,这不是奔驰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4S店的霸蛮欺客,是他们态度的傲慢。车辆有问题是小概率事件,这个消费都都能够理解,你只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给人家该退则退,该赔则赔就行了,大家都按照君子协定来。可看看你们,就是一推二拖三踢球,人家女车主给了你们五次机会,你们仍然在那打太极,这不是逼着老实人发怒嘛。
所以说,希望借助此次事件,真正挫一挫4S店的傲气,让他们真正铺下身子为消费者服务。
3. 奔驰汽车金融公司被罚80万,难道真的是管理有问题吗
9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一份北京银保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公开表显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因存在“对外包活动管理存在严重不足”,违反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于9月2日被北京银保监局给予合计8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新华网4月15日报道,对于媒体热议奔驰女车主被收取“金融服务费”问题,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已要求北京银保监局对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通过经销商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等问题开展调查。银保监会表示,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奔驰新车“漏油”何以闹到全国尽人皆知品牌商誉价值何在
网传消息显示,有位女士购买一台CLS300,办完所有手续之后,开车回家,行驶大约10公里左右,仪表盘出现故障提示,后送检发现发动机漏油。
【店大欺客的傲慢】
无论是主机厂还是经销商,对于已有案例的问题,居然再次发生交付到客户手上问题爆发,虽然能理解,但这也显示了“服务”意识还是贯彻的相当不彻底。
按照正常的客诉流程,发生这种问题,即便客户没有投诉到400,4S店也会和主机厂联系,申请支持的,包括技术支持/资金(善意索赔)支持。
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如果能协商出解决方案,其实是最低的成本,没准三五万搞定,等客诉升级,事态进一步扩大之后,没准儿十万都搞不定了,而且品牌声誉、经销商信誉和形象在自家人眼里难道真的不值钱?
当场调换一辆新车,经销商和主机厂共担税费/保险/车辆贬值等损失,在这么大体量的品牌方和经销商眼里算事儿吗?
只是到了现在,客户还愿意接受调换一辆新车吗?而且品牌声誉和经销商信誉,经销商的服务、技术水平都遭受到相当大的质疑了,这岂能以金钱衡量?
写在最后:
六十多万的购车预算了,买个V6吧,车标其实真不值那么多钱!因为在主机厂和经销商心里,他们都不觉得自己品牌声誉、商誉值多少钱呢……
5. 西安奔驰事件如果发生在美国,结果又会怎样
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很多人有钱之后都会想着购买一台汽车,因为在当下的交通工具对比来看,汽车是非常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在这个时间段内也是购买了汽车。但是现在中国汽车的大环境有些不太稳定,首先是中国的海南省在2019年3月1号正式实施了燃油车禁售,同时国六排放标准将会在今年的7月1号正式实施,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中国汽车环境不佳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我们也想再重申一下,我们国家也是一个法制国家,很多事情也是要靠法律去解决,现在的4S店有些目无王法,刚开始是把矛头指向了汽车的售后,当消费者去修车的时候漫天要价,而现在竟然把目标指向了在售的新车,让人们感到非常的痛恨。所以西安奔驰事件表面上看起来是奔驰汽车、4S店和女车主之间的矛盾,其实深究起来和中国的一些法律条令不无关系,如果中国也能够像美国这样有着非常严格的法律条令,针对4S店的欺骗进行非常严厉的处罚,相信4S店今后的做法会收敛很多。
6. 奔驰又翻车了!女子手持大喇叭喊话维权,奔驰的质量果真这么低劣吗
日前一女子在郑州某家奔驰4S店买了一辆奔驰车,但是没开几天,该女子开车行驶在路上时发现行车故障,灯一直闪烁,因此在回到郑州后,车主急忙联系奔驰4S店换车。但是奔驰4S店经过了几次协商后,始终坚持该车辆属于已经售出状态,只能修不能换。因此车主气愤不过,拿着扩音喇叭到奔驰4S店喊话维权,最后4S店与车主均报警处理。这已经不是第1次奔驰出现维权丑闻了,早在2019年时,西安有一名购入奔驰的女车主就发现其新买的奔驰漏油,在多次与奔驰4S店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最终无奈只得坐在奔驰车引擎盖上,在4S店内大哭大闹,以求维权。但是奔驰的质量真的那么差吗?我觉得并不是。
一、以上维权案例仅是个例,除奔驰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品牌也有类似的情况最近维权最多的汽车品牌当属特斯拉日前某女子购入特斯拉三天就要换零件,因此也选择拿大喇叭进行维权,可以看出以上的这种维权信息属于个例而非普遍现象。因此我们不能通过个例现象就宣判一家汽车品牌死刑。
7. “奔驰漏油”事件的影响力有多大
人们关注的就是焦点,特别是在网络的时代下信息传递的速度完全是瞬间而至,最近大多数消费者都在关注一件事情引擎盖上的哭泣,各种网络段子也频频出现,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为即将到来的生日买辆豪华气派的奔驰车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这本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但是66万的奔驰却发生了漏油状况,这还是在店内发生的,不知那家汽车4S店有多大,车轮旋转了几圈,之后便是有理有据的维权方式,也让人们再一次明白了高学历下的高智商,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得到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对于买车这件事情不管是买新车或者是二手车总是要小心谨慎,一不留神就有进坑的风险,显然这不是良好的买卖环境,诚信是全球贸易下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那么奔驰“漏油”后,对奔驰的影响有多大?车友:谁还敢信奔驰?
奔驰事件如今已经是沸沸扬扬,对于奔驰汽车整体销量影响是不必多讲的,这点是能够理解的, 正常思维下买车过程中,刚刚付钱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那么换一新的产品显然是正确的做法,这样做显然就不会再有之后的奔驰引擎盖事件,显然商家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选择的另一种让任何消费者都不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推诿,这样的做法让消费者对于奔驰商家的好感度大大降低,生怕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虽然奔驰是一线豪华品牌,开奔驰不仅优秀的驾乘体验还是身份面子的象征,那么奔驰别网友调侃之后是否还能留下多少面子身份象征,显然有待观察。
作为国内一线豪华品牌的扛把子品牌,在漏油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对于奔驰汽车的质量问题产生了严重的质疑,汽车毕竟是交通工具,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对于人身安全也是有极大安全隐患的,汽车从生产到销售是要经过多次检查的,那么一款漏油的车这么到了销售阶段还没有被发现,这样的质量把关似乎太儿戏了一些。这点显然值得思考。
8. 未知全貌,可以置评【辩论】
立论、攻辩、自由辩论环节等都可以参考
【未知全貌,可以置评】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立论,我方就此辩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不能”和“可以”在词性上来说是一对反义词,说明我们的辩题存在着根本性的对立。但我们在定义方面仍可达成共识,“未知全貌”的意思是不知道事物的全部面貌,“置评”的意思是加以评论。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论证未知全貌,可以置评。
第一,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已知全貌的理想情况难以实现,但我们仍可对事物进行初步、适当的评论。研究表明生活中百分之八十的事情是我们未知全貌的,我们要达到完全了解事情过程以及当事人心理变化的标准所消耗的时间成本非常高,显然不现实。全国几亿人参加的高考即通过一场考试定大学,一场考试显然无法知道一个人的全貌,但它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立德树人、选拔人才的目标。即使有机会了解到全貌,但我们认知的事物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并非完完全全的全面理解,人们常常会选择自己想看、想听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二,因未知全貌而失去发言权,扼杀了置评所带来的监督、促进等积极作用。对于一件事或人,大多数人处于未知全貌的状态,如果大多数人都保持沉默,事件缺少关注度,就现实情况来讲,这件事或人的全貌难以重见天日。据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从概率上来讲,网络舆论的正面影响更大。前段时间的奔驰车漏油事件火爆全网,店家的态度由不予理睬到积极解决,中间多了个网络舆论,这正是网民置评所得到的积极舆论作用。
第三,把握事物的关键即可置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我们不用把每一个人或事都刨根问底、知全貌,也可以置评。轰动全国的男童弑母案,无论我们去怎样了解事情的起因,整件事情的关键在于故意杀人,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也许他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或者正确的教育引导,这些次要因素值得我们去探讨,但仍然无法改变男童应受惩罚和整件事情性质的事实。
综上,我方坚定的认为,未知全貌,可以置评。
附:
1.对方辩友认为未知全貌不能置评的原因是评论可能会不正确不符合真实情况对吧?
那反之,对方辩友的意思即“已知全貌,可以置评”?
请问对方辩友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知全貌呢?
对方辩友判断全貌的标准似乎有些不够严谨,对方辩友所理解的全貌不正是我们所说的事物关键部分吗?
难道……扣细节
难到已知全貌后的置评就一定正确吗?一定利大于弊吗?你们这是自相矛盾呀
千人千面,每个人的三观都不一样,即使对待同一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在没有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正确与否并不明显,记得在几年前,同性恋这三个字还是被人耻笑的存在。几年过后的今天,大多数年轻人已经认为同性恋这种事情是应该被尊重的。对方辩友用正确与否作为可不可以置评的标准实在令人遗憾。
2.对方辩友在没有全面理解我方的观点的情况下却仍然作出了评论,请问对方辩友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您方的辩题,而默认了我方可以置评的观点呢?
3.请问对方辩友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的假设时,他是否了解到了整个银河系的全貌呢?警察在破案时,真的了解事情的全貌吗?正是因为在未知全貌下置评,作出适当的初步评论才给了接下来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方向。
由于时代的局限,在那个时代的教科书上就是地心说,并且地心说的结论在那个时代带来的也有进步性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对方辩友不能否认未知全貌置评的正面效益呀,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有些片面呢?
4.Q: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生活中百分之八十的事情都是我们不能全面了解的数据是从哪来的?
A:在网络的搜索引擎上查找的数据,如果对方辩友没有看到只能说对方辩友的赛前准备不够充分噢~
5.Q:挖掘事情的真相是政府机关的事,他们会秉公办理,不需要媒体带节奏和热度,请问对方辩友是不是政治信仰有些偏颇呢?
A:我们相信政府,不否认他们会秉公执法,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们扣帽子。公民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公民的合法权益,请问对方辩友所说的政治信仰问题是不是有些片面理解呢?相比对方辩友不让公民置评,到底谁有政治信仰问题?还有一点,对方辩友对置评的理解不够全面,置评并非负面抨击,正能量事件同样需要媒体、公民的置评以达到宣传效果。
6.Q:对方辩友请问你对网络风向一变再变的现象怎么看?
A:那是极少数,我们要将概率,不能以偏概全。置评尽管随着事态的发展会存在偏差,但是在当时的情况来讲仍有一定的宣传进步意义。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网络舆论变化也反映出了接近事物全貌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
7.Q:网络上的键盘侠怎么看待?
A:首先键盘侠不一定是贬义词,请对方辩友多多了解键盘侠的定义再来提问。其次我们经常看韩国某艺人因为一些行为导致键盘侠围攻,最后得了抑郁症,但是中国一些公众人物作出的一些事把观众给整郁闷了,这不就是中国的键盘侠说少了吗?键盘侠,铁肩担道义,妙笔做文章,笑天下可笑之人,骂天下该骂之士,常言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左邻右舍。
8.Q:怎么看待网络上的人不明是非乱带节奏给别人造成了伤害?
A:概率。什么是自由,说对了叫自由吗?说错了才叫自由,就要有说错的权力,有句话叫做“越变越明”,如果我们都不辩了,没有思想的交锋了,新思想、正确的思想从何而来,说大点,没有评论的声音社会怎么发展?马克思说过“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就有了两个思想。”思想就应该置评出来。有立场就意味着一定有反对的声音,不能因为有反对的声音就怯于发声。如果都等着知全貌的专业人士来说,观众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9.Q:难道对方辩友认为已知全貌的标准难以达到,就可以在未知全貌的情况下随意置评,甚至也不管是否为给他人带来伤害呢?
A:首先未知全貌的置评并非会给人带来伤害,其次伤害有正义的伤害,比如一个奸商被曝光受到的经济伤害这就是正义的伤害,一辩稿已经说明了近七成的网络舆论为推动政府解决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请对比辩友不要抓住一些小概率事件来以偏概全,最后如果因为未知全貌而不置评保持沉默,这个社会会变得冷漠压抑。
9. 为什么说宝马可以让女人在车里哭,而奔驰可以让女人在发动机盖上哭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呢,这句话原出自于Maurizio Gucci——gucci家族第三代传人Maurizio的前妻Patrizia,Patrizia从小被母亲教育要嫁入豪门,她有一句名言是,“我宁可在劳斯莱斯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这句话确实像咒语一样,伴随着她一生,她确实是在劳斯莱斯里哭了一辈子。
至于奔驰可以让女人在发动机盖上哭就是最近被发酵成国家大事的西安奔驰漏油事件。一女子盘腿坐在奔驰车引擎盖上,情绪激动地对4S店工作人员大声哭诉其糟心购车的经历。女子自称是研究生,首付20万的奔驰车子,还没有开出4S店,发动机就漏油了,在多次沟通之后,4S店方面仅仅同意更换发动机,不能够换车、退车,一直在被敷衍(多次与4S店沟通解决,却被告知无法退款也不能换车,只能按照“汽车三包政策”更换发动机),所以才有了“大闹4S店”这一出。
10. 奔驰车漏油事件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消费权益
1、人身、财产安全权。《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2、知悉权。《消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3、自主选择权。《消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选择提供商品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4、公平交易权。《消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求偿权。《消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法》第十二条规定,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受教育权。《消法》第十三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8、受尊重权。《消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法》第十五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