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析加拿大农矿产品的出口倚重温哥华港的原因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部农、林、矿产品的主要集散中心。天然良港,冬季不冻,外港英吉利湾开阔,内港巴拉德湾口窄内宽,由西向东延伸32公里,港区面积 温哥华广场与五帆建筑130平方公里,水深12米以上,可供远洋巨轮出入。港口设备完善,专用的谷物码头和集装箱、散装货码头沿岸排列,长达10余公里,并建有巨大的谷物仓库。全国出口谷物的40%以上在此外运。1982年港口吞吐量5165万吨,居加拿大首位;主要出口谷物、木材、纸浆、鱼品、面粉等,进口咖啡、可可、糖、茶、钢铁、水泥等。有定期航线通往亚洲、大洋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与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纳奈莫之间有定时汽车轮渡往返。陆路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和公路通往全国各地,并与美国西雅图等城市直接联系。建于菲沙河北侧支流河口岛屿上的国际机场,为加拿大重要航空中心之一。
2. 分析温哥华港成为加拿大最大港口的原因
原因有:温哥华港与北美西海岸其他港口相比,与亚洲之间的海上距离最短,使其在缩短航行时间与降低海运成本方面独具优势。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上方便快捷的海陆空联运网络,为温哥华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港口位于横贯加拿大东西的大陆桥的西端。公路与加拿大、美国各地相通;铁路可达美洲大陆各地。大部分码头位于布拉得·英利特湾 BURRARD INLET沿岸,坐落在温哥华的市中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码头上有铁路及卡车作业,集装箱多式联运站与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线相连接,并与横跨大陆桥的铁路系统接轨,双层集装箱专用列车可将货物及时运往加拿大和美国内陆的大部分地区。码头上最大可泊25万载重吨的船舶。在码头费方面采取奖励制度,并对集装箱货物的码头使用费实行简化,对输出货物的集装箱实行低收费,对空箱则不收费,保持了在北美西岸的竞争能力。是加拿大西部的工商业、交通、科技和文化的中心,主要支撑工业有造船、木材加工、造纸、汽车、鱼类加工、纺织、飞机制造及石油加工等。
3. 分析温哥华港成为加拿大最大港口的原因
自然原因:纬度较低有洋流经过气候温和常年不冻利于航运
人文原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距离矿产区较近产品出口便利
4. 温哥华港的自然环境
该港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东南-西南风。1月平均气温为2.5℃,7月平均气温为17℃。每年7~10月多雾,有时可延续数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10Omm。大潮潮高为1.9m。
5. 温哥华的温哥华港
温哥华港位于巴拉德湾和弗雷泽河三角洲之间,与温哥华岛隔岸相望,靠近美国华盛顿州。早在19世纪70年代,温哥华原为伐木工人的居住地,当时称之为格兰维尔,直至1886年才更名为温哥华。巴拿马运河于1915年正式通航后,加拿大西部地区生产的大量谷物和木材,通过温哥华港,沿着北美西部海岸一路南下,再经过巴拿马运河向东,进入大西洋,再运往欧洲。于是,温哥华迅速发展成为繁荣的海港城市,人口在150万以上,商业、金融业、航海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均很发达。此外,还有捕鱼、食品、印刷、金属构件和造船等工业。温哥华港拥有规模宏大的海港码头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谷物装卸设施。温哥华港的交通非常发达,有加拿大国家铁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跨越加拿大的BCR大铁路和伯灵顿北部大铁路等四条铁路和多条公路线,可直接从温哥华港口码头通向加拿大和美国的内陆腹地,港口旁边有国际机场。
作为世界上天然深水良港之一的温哥华港,港口码头分布在南起加拿大和美国接壤的国界罗伯特海岸(Roberts Bank),沿着加拿大太平洋西海岸,一直北上延伸233公里,抵达印第安阿穆(Indian Arm)和布拉湾(Burrart Inlet)北岸的海岸线上。温哥华港口码头对于世界上任何船舶,包括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均没有船舶水尺的限制。而且,拥有在北美大陆西海岸港口中服务范围最广泛、最发达的铁路运输服务网络。
温哥华港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多用途综合性港口,每年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着290亿美元以上的货物贸易。温哥华港口为加拿大国内提供了62000个工作岗位,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16亿美元。
6. 温哥华港的经济发展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门吊、可移式吊、集装箱吊、铲车、装卸桥、卸货机、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为100吨,可移式吊达250吨,还有直径为250~860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使用。港区仓库容量达170万吨。装卸效率:小麦每小时装2000吨,原油每小时2500吨,圆木每工班装500立方米,谷物每小时装1000吨。本港最大可泊25万载重吨的船舶。温哥华为了吸引集装箱货物,早在1991年7月就开始在码头费方面采取奖励制度,并对集装箱货物的码头使用费实行简化,将原来按价格收费改为按集装箱的长度收费,只简单地将集装箱分为40ft以上和不足40ft两种情况,对输出货物的集装箱实行低收费,对空箱则不收费,以保持在北美西岸的竞争能力。199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49.4万TEU,比 1993年增长13.8%,1992年货物吞吐量为6300万吨,比1991年减少10.5%,其中散货为5340万吨。主要出口货物为小麦、机械、纸浆、铜矿、粮谷、面粉、林木产品、煤、肥料、焦炭、鱼、水果及硫磺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盐、茶叶、水泥、钢材、糖、铁及磷酸石等。在节假日中元旦及劳工节为无工作日,其它节假日可提供工班,但要付保险费。
温哥华港正在兴建一个新的集装箱码头,面积达3.5万平方米。该码头具有一个电脑控制的集装箱运输中心,码头上有铁路及卡车作业,并与横跨大陆桥的铁路系统接轨,通过支线铁路可进入美国。年吞吐能力约50万TEU,这座新码头预计在1995年底可投入营运。我国航运业是温哥华港的主要顾客,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集装箱运量占该港集装箱吞吐量1/10,1992年达4万TEU。在太平洋航线中,中远公司是第一个先挂靠温哥华港再停靠美国西雅图和塔科马港的船公司。
7. 求分析温哥华的区位条件帮忙分析下温哥华为什么成为加拿大最大港口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你的第一问应该是问温哥华冬季气温高于渥太华才对。 第一题: 1.温哥华位于科迪勒拉山系的西侧,为盛行西风带的迎风坡,受海洋的影响大,也阻挡的北冰洋的冷空气 2.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3.渥太华处在内陆地区,且地势较平坦,受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影响大 第二题: 1.温哥华为临海城市,且有天然的港湾,港阔水深,有利于船舶的停泊和行驶 2.温哥华有铁路线与加拿大内地,交通便利 3.亚太地区是温哥华重要的贸易对象,温哥华临近亚太地区 4.加拿大的资源物产丰富,而国内需求量较小,可大量出口
8. 温哥华港的详细数据
温哥华港,加拿大西海岸大商港、位于该国西南温哥华市北部的一个狭湾内,北纬49.17'、西经123.07'。船舶出入港经乔治海峡、胡安-德富卡海峡。距西雅图126海里,距鲁珀特太子港447海里,至旧金山812海里,至上海5100海里,至天津5330海里。有铁路经卡尔加里、温尼伯至东部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有许多支线铁路通西部工农业生产基地。港区有内外港之分。内港在利翁海门以内的东西向狭湾两岸,狭湾长20多公里,主要港区在西部南北两岸,有7~15米水深的码头20多座,泊位60多个,码头线总长12公里有余。其中杂货、集装箱码头分布在南岸的丰年纪念码头(3个泊位水深12.2米)和温特尔姆码头(3个泊位水深15.5米)。
1990年,集装箱处理量是32万余标准箱。谷物粮仓容量91万余号(3344.5万蒲式耳)。外港除指海上锚地外,还有深水煤输出专用码头,位于内港正南约30多公里的罗伯茨滩(Roberts Bank),有一个长274米低潮水深19.5米的20万吨级泊位。最近,港务局决定将在今后3年内投资1.1亿美元在此建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50万标准箱两个泊位,1995年建成。全港1988年货物总吞吐为7132万吨,包括煤炭出口2360万吨,谷物出口约1000万吨等,散货占全港总吞吐的86%,近两年有所减少,1995年为6645万公吨。1985年与我国大连港结为友好港。港市人口56万,约29%是华人,包括郊区在内为130多万,加拿大第三位人口集中区。工商业发达,是加拿大西海岸金融贸易中心。工业有木材加工、造纸、修造船、水产加工、石油炼制、机械等。
9. 温哥华港的介绍
温哥华港位于加拿大(全称:加拿大CANADA)西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1SHCOLUMBIA)省南端的弗雷泽(FRASER)河口,在巴拉德(BURRARD)湾内,濒临乔治亚(GEORGIA)海峡的东南侧,是加拿大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小麦出口港之一。
10. 温哥华港的其他相关
位于北美西海岸中部的温哥华港,现有27座码头,其中散货码头17座,件杂货码头5座,集装箱码头3座。已经成为加拿大最繁忙的枢纽港,同时还是北美航线上的第三大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可达7000多万吨。1999年,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TEU。大部分码头位于布拉得·英利特湾 BURRARD INLET沿岸,坐落在温哥华的市中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座集装箱专用码头中的VENTERM码头占地76英亩,集装箱堆存能力为9200个重标箱和3000个空标箱,集装箱年通过能力为34万标箱。投入使用只有3年的三角洲(DELTAPORT)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可达60万标箱,目前理箱量以两位数的速度逐年递增。
近年来,温哥华港的集装箱业务发展很快。90年代初,码头泊位只能挂靠第一、第二代集装箱船,现在已可停靠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集装箱运量也从90年代初的32万多标箱发展到1999年的100万标箱,比1998年增长了16%,今年预计将达到120万标箱。
为此,温哥华港再次投资扩建面积为25公顷的作业区,增建卡车进出港的闸口,扩大港区铁路设施及集装箱堆场,以满足业务增长的需要。改扩建项目计划于2001年完成,届时,温哥华港的集装箱作业能力将再提高25万标箱。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作业能力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温哥华港的发展。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上方便快捷的海陆空联运网络,为温哥华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码头上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站与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线相连接,双层集装箱专用列车可将货物及时运往加拿大和美国内陆的大部分地区。
与北美西海岸其他港口相比,温哥华港与亚洲之间的海上距离最短,使其在缩短航行时间与降低海运成本方面独具优势。因此,在加拿大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与中国的贸易发展中,温哥华港起到了重要的沟通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