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天安智谷上海长兴科创中心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上海天安智谷上海长兴科创中心
城市:上海
楼盘位置:长版舸路1659弄
开发商:天安智谷(权上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产权年限:50年
建筑类型:多层,小高层,
其他交通方式:轨交:轨交崇明线预计2020年开通,将设立“长兴岛”一站
自驾:沪陕高速(长江隧桥)-潘圆公路-兴甘路
公交:长兴3路、长兴2路、长兴4路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76426.2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20.37%,共82栋楼,停车位2257个(含机动车位1158个、非机动车位1099个)
周边配套:医院:长兴人民医院(在建)、兴岛医院、长兴医院(在建)、长兴镇卫生服务中心
商业:前卫商业街,信筑广场,辛泓广场,凤凰镇广场,东渡规划商办用地,渔港综合功能区
银行: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元沙分理处)、上海农商银行ATM、中国光大银行ATM、中国光大银行(长兴岛支行)
内部配套:规划商业面积约3000方
楼盘图片: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
⑵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评
在上海的高职院校中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⑶ 上海建工集团的科技创新
1预制装配式住宅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规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程、店招店牌结构设计图集 2008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
2地下立体交通工程箱涵顶进置换管幕施工工法 国家863计划
3城镇绿地生态建设综合技术示范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4特大型深基坑环境影响控制及地下连续墙侧向成墙工法研究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
5双向同步逆作法建造施工技术研究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
6大型地下剧场建造技术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
7大型港务工程中的新型自立式复合地墙关键技术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
8压气法和盖挖法等新工法及在外滩地下通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
9复杂斜交网格高层结构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
10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温度效应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
11海底PE管道边敷边埋施工工艺及设备研究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计划
1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高速铁路建设重大施工装备研究 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
13软土大断面人车兼容、顶盾合一矩形隧道掘进设备 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
14盖挖法施工技术试验平台的建设 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
15建筑改造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1上海南浦大桥工程——1995年(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金茂大厦88层——1999年(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3东海大桥(外海超长桥梁)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2007年(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4上海广播电视塔施工工艺及设备的研究与应用——1996年(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5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成套施工技术与设备研究——2000年(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6上海科技馆重大工程建设与研究——2002年(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7
大口径薄壁管道浅海敷设施工技术研究——2003年(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8上海卢浦大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05年(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9现代化体育场施工技术的研究——2006年(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10常导高速磁浮长定子轨道系统设计、制造和施工成套技术研究——2006年(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⑷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要是干吗的呢
创业中心里面大多是小老板开的公司,雇佣少量的工人。在创业中心开公司,可以享受政府的很多优惠政策,挺好的。
⑸ 为何上海推进科技创新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吴强在致辞中提出将上海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创新高地
12月6日,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召开第11次全体会议,总结今年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研究推动上海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共同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应勇指出,明年将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本框架形成的一年。要坚定目标,坚持不懈,全力推进,更好地发挥创新辐射示范的引领作用。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我们要巩固优势,走在前列,加快上海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突出重点,加强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要充分发挥“三大任务一个平台”的主导作用,规划未来五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进攻方向,希望在国家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推动上海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临床医学研究、创新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⑹ 上海科创板新进展情况
张江高科抄(600895)总经理葛培健在2015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上透露,备受关注的上海股交中心科创板(科技创新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已定于12月28日开板,目前已有约2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公开资料显示,张江高科持有上海股交中心23.25%股份。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11月22日披露,科创板已经于11月20日获批,目前制度规则、创新机制、系统建设、配套政策等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⑺ 上海2010年创新计划项目
各行各业都有项目的,总数很多。如: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科技项目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围绕重大工程、地下空间、交通信息、公共安全及生态环境等领域,以应用为导向,以集成创新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期限
(一)城市建设工程领域
专题1、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围绕大直径长距离隧道施工难点,开发隧道施工新型装置与技术工艺,形成沉降控制在2cm内的单管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控制标准及工法;研制全回收外置式盾构进出洞止水装置,满足30m深盾构施工需求;解决平交改立交无障碍施工技术,应用于铁路改建工程施工。
研究内容: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控制技术,单管双线地铁隧道施工精度及变形控制标准;外置式冻结套箱止水工法施工工艺,高流速渗漏地下水快速冻结机理及控制技术;地下立体交通工程箱涵顶进双重置换管幕工艺及工法。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
经费资助额度:本专题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400万元
专题2、建筑工程地下空间施工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开展大基坑施工技术研究,解决多重组合式基坑群施工方法和承压水控制技术,形成多重组合式基坑群安全施工风险评价体系;编制超深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和锚杆回收率超过90%设计规程;掌握框架替代临时支护结构不少于85%逆作法关键施工技术;研制单元组合式土方水平运输设备,提高运输效率30%。
研究内容:多重组合式基坑群安全施工技术,建筑室内振动噪声检测和监测系统;超深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施工技术,可回收式锚杆支护技术;超大型地下空间框架逆作法关键施工技术、技术经济分析与风险评估;逆作法长距离土方高效运输工艺与设备。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
经费资助额度:本专题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
专题3、商飞配套跑道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商飞配套跑道特点,开发滩涂围垦跑道大面积地基处理工法和施工工艺,实现跑道垫层以下6m范围内地基标贯击数当量值不小于8击,满足跑道对地基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研究内容:飞机跑道不均匀性地基处理涉及技术及工法、地基监测、检测及控制技术。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
经费资助额度:本专题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二)环境领域
专题1、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
研究目标:提出基于青草沙原水的饮用水常规和深度处理优化工艺,解决生物活性炭选择、运行控制与循环利用方式等应用技术,使水厂出厂水耗氧量(CODMn)小于1.5mg/L,AOC小于50μg/L,净水用活性炭综合使用量节约20%,并依托水厂形成综合示范;研制节能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组合工艺,中试规模≥5m3/d;研制新型滚筒式污泥清洗装置;掌握多功能排水管道检测设备关键技术,研制多功能排水管道检测设备;提出短时强降水天气,消除城市积水的综合治理措施。
研究内容:青草沙原水特征污染物识别,常规工艺的适应性与高效吸附和膜技术为核心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生物活性炭处理效能优化,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稳定控制技术研究;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组合脱氮工艺及运行模式优选;污泥淘洗技术,新型通沟污泥清洗装置;排水管道混接点检测技术,管道流速流量测定、水样采集技术,排水管道多功能检测样机研制;中心城区蓄排协同高标排水系统技术。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
经费资助额度:本专题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600万元
专题2、植物景观构建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掌握辰山植物园华东植物区系的主要群落景观类型及构建模式,解决其营建关键技术,满足辰山植物园发展和提升需要。
研究内容:辰山植物园华东植物区系湿地植物群落景观结构与特征分析,华东区系植物群落构建技术研究。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
经费资助额度:本专题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专题3:机动车空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机动车污染排放,掌握不同燃料不同运行工况排放特性,建立替代燃料机动车道路尾气排放数据库;建立“机动车实时排放-空气污染预警”系统,对机动车排放严重的时段路段进行实时动态显示和预警;开发符合工程要求的隧道空气污染物治理成套装置及净化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净化材料的运行成本降低10~15%,在隧道中完成12万m3/h风量的中试。
研究内容:替代燃料机动车瞬态排放特性检测及环境影响研究;机动车实时排放空气污染预警研究与示范;12万m3/h风量隧道空气污染物治理的关键技术及高性价比净化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
经费资助额度:本专题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600万元。
专题4:城市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围绕建设100万吨级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市政垃圾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的目标,掌握废弃物的处理工艺及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并实现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建筑废弃物分选及预均化技术,建筑废弃物再生的物理特性的研究,采用再生集料混凝土的配比及设计方法;生活垃圾热裂解装置连续运行及废水废气处理工艺的关键技术。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
经费资助额度:本专题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三)城市交通领域
专题1、综合交通枢纽、公交智能化运行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空铁联运、公交网络优化需求,建立多种交通方式旅客服务系统,实现7个长三角主要城市旅客及行李联运服务;解决综合公交枢纽内轨道与地面公交运行状态信息交互发布技术,并形成示范应用;研发基于GIS平台的公共交通网络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完成1条主干道路沿线公共交通线网优化。
研究内容:空铁信息管理与网络交互技术、多种交通方式安全联运模式及应用系统;轨道、地面公交运行状态实时采集技术、评价系统及数据共享、信息发布示范;公共交通客流分析、站点设置、站距、线路走向关系及区域性线网数学模型。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
经费资助额度:本专题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250万元。
专题2、客流检测与交通仿真系统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研发大尺度范围客流密度与分布检测技术,完成大型活动区域动态客流密度监测、预警分析检测系统;建立覆盖700km2范围的综合交通仿真系统,实现交通状态自动监测、预警和诊断。......
上海科委2010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物联网科技项目指南时间:2010-05-11 21:46来源:物联网时代-上海科技网 作者:上海市科委 关键词:物联网(1692)上海(69)指南(1)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上海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根据上海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上海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根据上海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期限
专题一物联网核心共性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以突破物联网核心传感器技术、短距离通信传输技术、异构网络融合等技术为目标,解决物联网发展中面临的卡位问题,促进传感网国际标准的建立,制定符合上海特点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推动产业创新联盟发展。
研究内容:
(1)研究多个传感器的单芯片集成技术,实现对度、压力、加速度等的感知,实现嵌入式的数字式标准输出。
(2)研究构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融合的集成测试验证环境和新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下的关键测试技术以及多种短距离通信方式下的邻频干扰问题和自组网方案的测试评估技术。
(3)研究物联网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物联网异构体系融合的关键技术,构建异构多网融合的新型体系结构。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物联网行业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煤矿安全、智慧医疗、航运信息化、物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行业应用,突破行业应用关键技术,解决物联网低功耗、大规模、低成本、高可靠性等问题,形成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并开展示范研究。
研究内容:
(1)研究隧道环境下自适应无线通讯组网技术、地下三维GIS集成快速建模技术和人员定位识别关键技术,结合大型煤矿开展物联网煤炭安全生产与运销管理的应用示范研究。
(2)研究综合多种传感方式实时健康监测技术,探索健康监护的新型服务模式,并开展基于现有医联工程资源的应用示范。
(3)研究位置传感、RFID传感综合集成和数据采集传输技术,研究适用于航运物流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技术,探索并开展国内城市到上海的起运港退税策应用示范。
(4)研究RFID技术在实验动物管理中的适用性,评估RFID标签、读写器对于实验鼠正常生理状况的影响,建立实验动物繁育溯源管理应用方案并开展示范应用。
(5)研究适用于家电全生命周期管理的RFID技术和解决方案,实现2至3个家电产品从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到维修、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精细化管理示范应用。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物联网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面向民生需要,攻关智慧区所需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形成完整、安全的智慧区体系架构,解决区安防、区信息化和区健康监控等一些列问题,研究建立智慧区地方标准,建立良性的物联网商业运营模式,并开展不低于10万户的区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
(1)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区体系结构和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智慧区服务与信息管理平台和图形显示技术,研究个人身份、位置、环境信息传感器技术和轻量级节点通信协议,研究区安防、门禁、抄表、人员监控等技术,探索形成智慧区商业模式,开展大规模应用示范。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条件
1、申报单位应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
2、申报单位要有不低于1:1的配套研发经费。
3、专题二和专题三要求由企业牵头。
4、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
5、国内外合作项目必须有合作协议或授权协议,涉及许可研究、专利等,申报时需附许可研究批件复印件、有关知识产权批件复印件等。
6、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7、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8、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9、所有附件要求上传到网上。
三、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上海注册的法人可从“上海科技”网站下载申请表。
为全面贯彻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市区(县)联动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区(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企业创新创业环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10年度市区联动项目指南。
一、建设目标、内容与执行期限
专题一:培育创新热点、支撑创新集群发展的区(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二期)
建设目标:聚焦各区(县)创新热点培育和创新集群发展的需求,着力建设和完善区(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以下简称“创新服务中心”),有效提高基层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在采集企业需求、集聚科技资源、提供创新服务、辅助政府管理、优化创新决策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政府科技公共服务效能。
建设内容:依托市区(县)联动,整合现有各类科技创新服务资源,进一步推进各区(县)的创新服务中心建设,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优化科技公共服务供给,切实提高市、区(县)科技公共服务的联动性,提高企业需求采集的有效性,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推送的针对性,形成以科技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撑与保障。项目执行期间,应承担以下建设任务,并实现相应的服务功能:本区(县)范围内的科技企业统计工作、技术合同登记受理和办理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受理和跟踪服务、创业综合服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受理和跟踪服务、科技政策宣传、研发平台服务分中心建设和服务、创新驿站建设和技术转移服务、创新集群调研工作等,并参照市科委制定的创新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成相应的考核指标。
执行期限:2010年5月——2011年4月
专题二:科技企业统计与服务通道建设
建设目标:在完善科技企业统计工作平台及科技服务信息推送渠道的基础上,为区(县)科委及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采集需求、集聚资源、开展服务提供网络支持,并为创新集群分析、创新能力评价、科技管理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持。
建设内容:继续开发、建设并维护“科技企业统计与服务通道”系统,满足全市科技企业统计和区(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的信息网络支撑需求。“科技企业统计与服务通道”应实现科技企业统计、企业成长跟踪、创新能力评价、创新集群分析、向企业推送科技服务信息、企业创新需求采集和反馈等功能,并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相关服务的正常推送。
执行期限:2010年5月——2011年4月
专题三:促进创新集群发展的机制创新探索与实践
建设目标:围绕创新热点的培育和创新集群的发展,充分发挥有关中介服务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展相关机制的创新,通过具体的探索和实践,有效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建设内容:支持相关中介服务组织或行业协会,围绕创新热点培育和创新集群发展的需求,在科技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科技成果应用示范、自主创新产品展销、技术转移扩散、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开展相关机制探索,形成相应的工作方案并付诸实施。
执行期限:2010年5月——2011年4月
二、申请条件
1、专题一申请条件:申请单位应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基础和工作经验。前期已承担过创新服务中心(一期)建设项目的单位,可予优先考虑,并根据一期建设情况的绩效评价结果,确定支持强度。所在区(县)科技主管部门应承诺对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2、专题二申请条件:项目申请单位应当拥有专业的系统开发和运行维护能力,具有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丰富经验,熟悉科技企业统计工作,并具备与相关部门就企业基本信息共享和利用协调合作的渠道。
3、专题三申请条件:申请单位应当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行业协会或公益性中介机构,具有专职工作人员。申请单位所提出的机制创新方案应紧扣该创新热点培育和创新集群发展的需求,并拥有开展相关机制创新实践和方案实施的基础条件;相关区(县)科技主管部门承诺对机制创新的方案实施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的,可予优先考虑。
三、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并在上海注册的法人可从“上海科技”网站(http://www.stcsm.gov.cn)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3、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4、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2009年9月9日,截止日期为2009年10月9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4份,并通过“上海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10月10日至10月15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30—下午5:00。所有书面文件请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6、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上海科技”网(http://www.stcsm.gov.cn),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陆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四、联系方式
课题资料送达地址:中山西路1525号技贸大厦802室(邮编:200235)
联系人:胡伟家、韩元建
⑻ 上海是如何定位世界科创版图新坐标的
这是属于上海科技的高光时刻:第一架国产大飞机,第一台出口欧美的大型医疗设备,第一款用于智能手机的人工智能芯片。
这是考验上海创新智慧的果敢探索:科技创新板正式开板,数据无条件按序向社会开放,首提“用人主体自主权”,在制度上开辟通道。
奋楫争先,时不我待。上海,正以科创中心建设为载体,努力成为全球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全球创新人才交融、成果交易、信息交换的重要枢纽地;创新资本、创新机构、创新平台的重要集聚地,走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知变、应变,激发制度创新“满盘皆活”
被认为是规则、秩序和法制意识最强的城市之一,这些会不会成为创新的障碍?央企、地方国企、外企比重过高,会不会是科创的掣肘?成本高企如何吸引创新企业?
敢于在制度“放活”上先行先试,让有为政府激活有效市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上海要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高“创新浓度”,提升创新的“便利性、宽松性和包容性”,形成创新的“场效应”。
既管得好,又减少行政干预,创新的节奏就会加快。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选择116项行政许可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提高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将19项财政科技专项优化整合为四类;增强科研单位经费使用自主权,把科研计划项目劳务费资助总额由20%提高至30%。
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科研运营高级物流经理谭嵘说,过去进口一只小白鼠,要三级审批,拿证就要一个月,进口活体动物还需隔离检疫30天不能做实验。现在这周申请、下周就能拿到,不会与全球研发脱节。
拥有80条GMP生产线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正在浦东加紧建设。天慈国际董事长李函璞说,制药创新共享平台一期工程将于2018年完工,全球科学家“一起来造药”的创新共享模式将率先在上海成为可能。
资源开放,增加托底服务,创新的活力才会持久。上海市政协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贵州等有开放数据平台的省市中,上海不仅开放的数据最多,而且下载量最大。
“数据是未来最重要的资源,而最大的拥有者是政府。”商汤首席执行官徐立说,政府数据无条件按序开放,研究数据负面清单管理,对于科创型企业是重大利好。
在秩序中创新,在规则中突破,这是上海独有的气场。上海要将资源禀赋发挥到极致,将制度空间利用到极致。复旦大学教授朱春奎认为,上海已经到了创新与扩散并重的阶段,将逐步过渡到以扩散为主的阶段,“只有这样,才会辐射周围强大的经济圈”。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陆军荣认为,既不是德国模式,也不是硅谷模式,上海走的是将技术与模式创新结合、本地和开放创新结合、产品和市场创新结合、主体和平台创新结合的一条新路。
聚才、用才,增强人才高峰“磁场引力”
全球科创中心怎么建,并无既定范本可循,抓住“人”这个核心是根本。上海力求不断完善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新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
为配套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出台“人才20条”并持续完善“人才30条”,首次提出“用人主体自主权”,将科研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出入境政策10条措施已正式实施,使上海引进海内外人才更加便捷。
向“外脑”引智,凸显上海的“国际范”。近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费林加走进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办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手续。不久,他将与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一起,成为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
依托重大项目引智,凸显上海的“辐射力”。今年6月,上海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为规划在青浦投资建设新的研发中心及配套人才公寓,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加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融合创新。
以机制“引智”,凸显上海的“溢出性”。2016年度业绩考核中,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成为首批受益者,将人才引进的费用,等同于利润“抵扣”了125万元。变成本为利润的“巧算法”,缓解转制院所人才引进的成本压力。
既要有领军者,又要有满天星。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说,下一步上海将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构架体系,进一步增强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全力落实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各类资源更好地向创新集聚、在创新上发力。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上海正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⑼ 求中译英翻译: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353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1号楼1121室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353号杨浦科技创业内中心1号楼容1121室
Address: Room 1121, Building 1, Yangpu Science & Technology New Venture Creation Center, No.353, Guod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⑽ 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是同一家机构吗
从规范角度讲,没有上海科技创业中心这一机构,而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是上海市科委系统的直属事业单位,是上海市孵化协会的挂靠单位、国际孵化器的牵头单位。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创建于1988年4月,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直属的非盈利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也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的挂靠单位以及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的牵头单位。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致力于“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家”,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科技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作为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的依托单位,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政策优势。中心直接投资建设了“杨浦”、“慧谷”、“科汇”、“集成电路设计”等10多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孵化服务体系,推动上海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中心是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IBI)的牵头单位,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采取“一器多基地”的模式组建,现已包括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漕河泾、张江、杨浦、慧谷、上大科技园等6个具有国际企业孵化条件的孵化基地。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致力于广泛开展与国际知名孵化器的交流和合作,已同法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10多个国家的孵化器或相关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地处上海南站附近,钦州路100号,电话:64839009。
http://www.incubator.sh.cn/cn/defaul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