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欧莱雅并购小护士案例分析

欧莱雅并购小护士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7 22:38:37

1. 1.欧莱雅和宝洁各使用的是什么目标市场策略其优缺点有哪些

1 保洁公司采用应该是避强,并集中力量进攻某一个目标市场,这种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进攻力,集中精力以点盖面。但是这样会失去一部分市场,风险挺大的。
而欧莱雅则全面渗透市场来挑战保洁,这样可以是产品对每个人群都有用的,但是对市场渗透相对较慢,不能集中资金
2 我感觉欧莱雅是打算与保洁进行全面的正面对视,但是保洁回避了部分市场进攻,而是采取快速渗透,欧莱雅从上面的资料看就是想面向各层人的。
3 加强渠道,电视广告,以低价格高促销的战略快速杀入市场。同时看其他对手怎么做。

2. 高盛集团收购了哪些大公司

1、福建南孚电池 ------------ 美国吉列公司
2、河南双汇肉制品 ------------ 美国高盛集团
3、黑龙江哈尔滨啤酒 ------------ 美国AB(百威啤酒)
4、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美国约翰迪尔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时英博
6、四川双马集团 -------------拉法基
7、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
8、G华新 -------------HOLCHIN B.V
9、G东睦 -------------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10、华润锦华 -------------华润轻纺
11、桦林轮胎 -------------新加坡佳通轮胎
12、江苏无锡威孚 -------------德国博世
13、西北轴承 -------------德国FAG公司
14、锦西化机 -------------德国西门子
15、TCL国际电工 -------------法国罗格朗
16、上海轮胎橡胶 -------------法国米其林
17、上海贝尔 -------------法国阿尔卡特
18、深圳赛格三星 -------------韩国三星康宁
19, 德龙钢铁-----------俄罗斯第二大钢铁企业Evraz
20.统一石化----------英荷壳牌
21.娃哈哈--------达能
22。乐凯---------日本
还有:1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2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3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4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5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6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7 苏泊尔(12.89,-1.10,-7.86%,吧):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8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虽然还打着福建产什么的旗号,但股份并不在我们手上,而今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也为数不多了。不仅如此中国许多民族品牌都大量的引入外资,为外资对我们民族企业的收购埋下隐患!
民族企业也需要一些精神,也许我们可以去参看一下日本和韩国的企业。
二战后的日本是百废待兴,索尼公司也是其中之一,当索尼开发出一款半导体收音机产品销往美国时,当地的经销商说:“你们索尼没什么名气,但美国人都知道我们的牌子,贴我们的牌子我能一下子给你10万美金的订单。”当时索尼所有的流动资产也没有这么多。但创始人盛田昭夫经过认真考虑,拒绝了这个要求。二三十年过去以后,人家问盛田昭夫你在商业史上、你在索尼发展史上最好的商业决策是什么?他说我最好的商业决策就是拒绝10万美元的订单,从而树立了索尼的品牌。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人那种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民族气节,做品牌,也必须有一种精神在里面。

3. 小护士的发展简史

对于本土著名化妆品品牌小护士,2004年月8日是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该品牌易主后的全新产品这天首次闪亮登场。
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集团在北京宣布收购“小护士”,这是欧莱雅集团作为世界第一大化妆品公司在中国的首次收购行为,此举曾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小护士”品牌还会继续存在吗?
短短不到4个月后,欧莱雅集团在上海给出了答案。
4月8日,欧莱雅集团在上海世纪公园举行仪式,由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先生宣布,推出加入欧莱雅集团后的新一代全新小护士与卡尼尔护肤系列“清泽”和“亮白”系列产品。欧莱雅集团还表示,要把小护士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护肤品牌。
据介绍,全新小护士清泽系列运用卡尼尔研究中心独创的高科技冷萃取方法,蕴含100%纯鲜果萃取精华,不仅保湿,还能更深层地补充精华养分。而全新小护士亮白系列,则运用了卡尼尔研究中心高科技双重加压萃取方法,从新鲜柠檬中提炼出最具美白功效的精华活性成分,肌肤将由内而外焕发亮白光彩。
全新小护士新品的成功推出,实现了欧莱雅集团去年底收购该品牌时所作的承诺。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在收购小护士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保留小护士这个品牌,并且要依托卡尼尔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将小护士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小护士创立于1992年。据AC尼尔森的调查统计,小护士的品牌认知度高达99%,2003年的市场份额达4.6%,是中国第三大护肤品牌。
欧莱雅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欧文中先生在评价小护士的收购时说:“收购小护士品牌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为欧莱雅集团加快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增长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遇。对欧莱雅集团而言,中国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
倡导专业护肤的小护士,始终坚持以品质塑造美丽。小护士一丝不苟地致力于“传播正确的美容护肤观念,创造女性健康美丽肌肤”的事业,是众多女性探讨护肤经验的知心朋友。“以最合理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这是小护士一直不懈的追求。

4. 小护士是什么时候被欧莱雅收购的

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集团在北京宣布收购“小护士”

5. 强生收购大宝,分析一下如何对大宝进行营销

从“打死不认”到“沉默不否认”,再到《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前两天向所有媒体发文表示完成对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的收购,这项被日化行业称为近年来较昂贵的“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然而,其引来的业内焦点话题却远没有散去。

疑虑一 大宝“外嫁”后会被“雪藏”吗?

“大宝啊,天天见”,当脍炙人口的广告名言还在人们耳边回响的时候,大宝的身份已经演变成为强生(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回想小护士、奥奇、紫罗兰等曾经知名的民族品牌被国外品牌收购后,最终都销声匿迹的结局,人们确实有理由为大宝的未来担心——大宝,还
能天天见吗?对于这种担心,相关人士大多表示,“现在谁也说不好,但大多数民族品牌在收购后不是被外资同类品牌所取代,就是被‘雪藏’,最后淡出人们的视野。”

对此,强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吴人伟回应说:“大宝是中国市场上非常优秀的品牌,也是我们所尊重的一个品牌。我们计划借助强生在市场营销、研发和产品创新领域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大宝品牌。”而前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曾明确表示,“大宝方面不是卖厂,不会放弃大宝这个品牌。”

专家点评 外资加长“短腿”兼容低端市场优势

营销专家娄向鹏指出,跨国企业发动收购主要有几种目的:一是借助收购进入某个新的市场或行业;二是直接消灭竞争对手;三是看中被收购品牌的某些优势。而尽管市场份额逐年萎缩,但大宝品牌在消费者中依然具有较大影响力,大宝在全国,特别是二三级城市和农村市场拥有数千家超市及商场专柜,产品销售网络比较完善。而对于外资日化品牌来说,这一市场区域一直是其“短腿”。从弥补产品线的角度出发,强生保留大宝品牌,目的在于兼容这个品牌在低端消费市场的优势。

疑虑二 何以在《反垄断法》实施前被放行?

一场持续了近一年半的收购拉锯战为何在《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前结束?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审批后的企业不会用《反垄断法》再去追诉,所以有众多大宝化妆品使用者认为,强生收购大宝有避开《反垄断法》之嫌。对此,强生方面表示,“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于7月30日宣布完成收购,此时,该收购已获得了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并完成了必要的收购程序。”

专家点评 关键是法律程序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马一德律师表示,外资并购也是鼓励企业以依法的形式做大做强,《反垄断法》一个审查的关键就是看是否会影响到国计民生。化妆品是个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不同于凯雷收购徐工,属于国家重工业”,在相关法律手续都健全的情况下,“很难说谁能构成垄断”。

疑虑三 23亿收购款多为员工安置费用?

有关大宝被收购后 “员工安置”问题也一直是个焦点。有消息人士称,强生支付的23亿元主要用于大宝员工安置。“大宝有一个特点,残疾员工没有下岗的,这也是大宝发展比较艰难的原因之一。”强生方面表示,收购之后的大宝员工依然是原大宝母公司——北京市三露厂的雇员,继续服务于大宝品牌,其作为国有企业员工的权利和福利将被完整保留。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公关经理何焰解释称,“部分服务于大宝品牌的员工将有机会获得在新大宝长期工作的岗位,如果被解雇,可以回三露厂,继续养着。”晨报记者 高利华

相关链接: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北京市三露厂成功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结果。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其SOD蜜系列产品市场份额一度高达15.76%,曾连续8年获得全国市场产销量第一名。

记者观察 “强内功”应对外资“渗透战”

近年来,中国日化行业在经历了外资的猛攻之后,似乎找到了一种“平衡”——中高端消费市场是外资品牌的天下,本土品牌则占据低端消费市场。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接连出现,随着外资品牌所熟悉的一线城市市场饱和度提高、销售增速放缓,外资企业开始从“一元”走向“多元”,加强了对中国低端消费市场的渗透,无论是欧莱雅收购小护士,还是强生收购大宝,都证实了外资新一轮的攻势已经开始。

目前,中国日化行业的企业数量达4000家左右,但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并不多。值得关注的是,与跨国企业极为成熟的多元化品牌战略相比,许多本土日化企业仍固守于单一品牌策略,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要想抵御这场“渗透战”并坚持下去从而进入反攻,本土品牌需要拥有前瞻性的眼光和足够的耐心。从企业研发、供应链管理、营销方式等“内功”修炼开始,也走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

麦肯锡公司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青少年虽然也青睐时尚产品和著名品牌,但有88%的人表示更信赖中国本土品牌;与此同时,一些国际日化品牌被频频曝光存在质量问题或虚假宣传,这也会让消费者的认识更加全面、理性。对于本土企业来讲,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消费环境,如果再加上本土企业强炼“内功”,奋起直追,发展机会一定会产生。

事实证明,一些扛住了外资品牌冲击的本土品牌,正尝试着向高端消费市场反攻。例如,上海家化旗下的时尚中草药个人护理品牌佰草集,已成功进入全球高档化妆品零售商丝芙兰的销售网络,并将在欧洲的近300家门店销售;隆力奇也开发出了自己的中高端品牌并开始被市场接受。

双方的“渗透战”一定会长久而激烈,谁是最后的赢家还需拭目以待。(北京晨报 高利华)参考资料:转载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8/10/content_9113552.htm

6. 小护士的品牌并购

并购初步
2003年12月11日,在事先没有透露任何风声的情况下,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在巴黎和北京同时宣布:欧莱雅集团已正式签订了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的协议。对于具体成交额,双方都讳莫如深,且作为收购条件之一,小护士品牌的拥有者李志达今后将退出化妆品行业。一时间,关于小护士命运和欧莱雅企图的各种猜测充斥业界。12月23日,欧莱雅中国公司总裁盖保罗与记者和消费者进行了对话,正式对此做出了回应。
并购是一步棋
关心此次购并的人士在网上提出了很多犀利的问题,盖保罗对此一一作答。对于长达4年的收购计划终于落实,盖保罗告诉记者,欧莱雅看上小护士,是因为小护士在中国市场已经差不多达到了100%的知名度,品牌质量非常好,同时它的价格非常合理,收购小护士表明欧莱雅将全面进入中国大众护肤品市场。
欧莱雅收购小护士以后是否打算将它推向国际市场?盖保罗表示:欧莱雅对小护士品牌感兴趣最主要的是考虑到在中国市场上的情况和需求,但他相信,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公司也会考虑把它推向世界。关于李志达以后不能继续从事化妆品行业,盖保罗澄清说,这里边有一点小小的误解,欧莱雅并没有要求李志达先生终身退出化妆品行业,只是要求他在一定的期限之内,不要介入到化妆品行业,而这在商业合同中是很正常的。因为在一个有限的期限之内,双方不应该互相竞争。
盖保罗认为,小护士品牌和欧莱雅公司有着共同的竞争对手,现在两个公司强强联合,可以更有力地抗衡竞争对手,扩大在护肤品市场的占有率。他说,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了像兰蔻、赫莲娜、碧欧泉这样的高档产品,而收购小护士品牌,会让更多大众化的消费者享用到欧莱雅的产品。
扩张将会继续
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包括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薇姿等多个品牌,但在全国超级市场的调查中,玉兰油、大宝和小护士基本上占据前三名,欧莱雅的品牌只占极少部分。欧莱雅是否还有收购其他中国品牌的计划呢?盖保罗的回答是,尽管遭到质疑,但是欧莱雅仍继续走它的并购之路,他说,欧莱雅最近又增加了在巴黎上市的日本植村秀的股份,欧莱雅对亚洲人的皮肤、头发的性质非常关心,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对植村秀以及现在小护士的并购,表明了欧莱雅集团对亚洲市场的关注,今后公司会关注市场所有的信息和动向,关注市场上最好的品牌,完全也有可能以不同的形式与这些品牌进行合作。
至于并购的目标,自然是着力于欧莱雅和宝洁、联合利华在中国的竞争。盖保罗表示,目前化妆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有的竞争对手都非常强大,它们很多都是国际性的知名公司,拥有强有力的科研以及市场开拓能力。最终在这个竞争中取胜的是能够以最好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产品的公司,欧莱雅有信心去面对这个竞争。

阅读全文

与欧莱雅并购小护士案例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元人民币对英镑 浏览:794
万云股票 浏览:758
红蜻蜓股票行情 浏览:56
股票福建板块 浏览:784
股票有个xd 浏览:499
广州财金投资咨询 浏览:340
自动下单股票软件 浏览:385
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走势 浏览:507
汉天下融资 浏览:109
170000韩币换算人民币 浏览:197
孟加拉2值多少人民币 浏览:194
贵金属微信骗局吗 浏览:579
澳元200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898
链农融资情况 浏览:784
外汇买3手怎么买 浏览:264
稳定增长股票 浏览:145
融资租赁香港上市 浏览:153
和信理财是非法集资吗 浏览:631
平安银行贷款协议 浏览:273
外汇win系统 浏览: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