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货在天津港吗
行内5年回复仅供参考
一般进口都在天津新港,流程为报检(查验)-报关-交税(查验)-放行。这几个流程。
倒柜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种, 一般进口货物如果因为查验等原因在港区存放太久,就会产生倒柜、平移到堆场, 这时候就会产生这个倒柜费用。、
没太明白你说入库的意思 是入码头堆场仓库? 一般如果你需要拆题就会在码头堆场仓库拆箱放到散货车送货。
有问题欢迎继续问。
⑵ 谁能告诉我关于天津港的详细信息,特别是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所需人才类型(回复翔实准确另有加分)
一部分:天津港基本情况
天津港位于华北平原海河入海口,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天津港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代,自唐代以来形成海港。1860年正式对外开埠,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港口之一。塘沽新港始建于1939年,建国后经过3年恢复性建设
,于1952年10月17日重新开港通航。
天津港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47平方公里,规划到2010年港口陆域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目前,天津港航道可进出20万吨级船舶,水深-17.4米。天津港主要分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四大港区,天津港集团公司所属公用泊位76个,岸线长度15.6公里。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五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作业为主;东疆港区为天津港正在建设的新港区,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港的主体,目前拥有总资产210亿元,员工2万人,下属二级企业和单位共计63家。在2006年全国500强企业评选中,位居第409位,港口行业第二位。
第二部分 天津港特点
1、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是在淤泥质浅滩上人工挖海建港、吹填造陆建成的。随着港口治理泥沙回淤技术的发展,人工港在深水化建设上的优势逐渐显现,为天津港跻身世界深水港行列奠定了基础。
2、天津港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北京经海运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0%以上经天津港下水。天津港也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综合运输成本最低。随着我国经济由南向北的梯次发展,天津港在北方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3、天津港经济腹地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天津港能够服务和辐射的范围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52%。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对腹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强。随着环渤海经济的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天津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天津港依托优势明显。天津港所依托的天津市城市载体功能强大,现代交通体系比较完善,金融、贸易、保险、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为天津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
5、天津港对外联系广泛。天津港处在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地位,距离日本、韩国的海上运距最短,距中亚、西亚的陆地距离最短,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临近内陆国家的出海口,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天津港的国际交往广泛,目前已同世界上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每月集装箱航班400余班。
6、天津港是货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港。根据市场的需求,天津港已形成了以集装箱、原油及制品、矿石、煤炭为“四大支柱”、以钢材、粮食等为“一群重点”的货源结构,是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焦炭出口港,第二大铁矿石进口港,中国北方的集装箱干线港,并已跻身全国油品大港行列。
7、天津港的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通过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天津港的港口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在全国港口中位居前列。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连续装卸船设备,南疆港区采用的10公里长皮带长廊煤炭输送技术创世界之最。建立了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及电子口岸,可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口岸“一站式”服务。
第三部分 天津港“十五”成就
近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港口规模不断扩大、港口等级显著提高、港口功能日臻完善、布局结构更趋合理、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人文环境和谐共融、核心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基本建设投资由“八五”时期的年均5亿元到“九五”时期的年均7亿元,再到“十五”时期的年均26亿元。“十五”时期,天津港累计投资129亿元,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完成了对老码头的改造,港口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可满足世界最先进集装箱船舶及主流干散货船舶进港的需要。相继完成了10万吨级和15万吨级航道建设,港口等级由5万吨级提高到15万吨级,创造了在淤泥质海滩建设深水港的先例,跻身国际深水港之列。
天津港生产也呈现跨越式发展,从1952年重新开港时年吞吐量74万吨到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用了22年;从1000万吨到2000万吨用了14年;从2000万吨到2001年突破亿吨用了13年。从1亿吨到2004年实现2亿吨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与北方其他港口吞吐量之间的优势明显增加。2005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居世界港口第6位。集装箱完成480万标准箱,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16位。天津港总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的比重由“九五”末期的7.6%提高到8.4%。
第四部分 天津港未来发展规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天津港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市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天津港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天津港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港。“十一五”时期,天津港将投资367亿元,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等级、完善功能,增强天津港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快码头项目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重点建设北港池16个集装箱泊位、30万吨级原油码头、10万吨级LNG码头、南疆大型专业化煤炭及矿石泊位等,到2010年天津港吞吐能力达到3.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0万标准箱,满足国内外货物大进大出的要求。
二是加快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港口等级。重点建设深水航道、防波堤等项目,完善天津港集疏运体系。25万吨级航道工程2007年完工,航道水深将达-19.5米,届时只要能进入渤海湾的船舶天津港都能接卸。
三是加快物流项目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建设26.8平方公里南疆散货物流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干散货和液体散货物流中心及贸易基地。建设7.03平方公里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形成与南疆散货物流中心相呼应的又一重要物流基础平台。建设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工程,形成港航企业聚集,航运市场要素活跃,配套服务完善的特色航运CBD。
四是开发建设30平方公里的东疆港区,拓展天津港未来发展空间。建成后的东疆港区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加工区、综合配套服务及预留发展区“三大区域”,具有码头装卸、集装箱物流、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旅游“五大功能”。 将东疆港区的一部分辟建成为东疆保税港区,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业务,成为我国发展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到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准箱,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级,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国际深水港;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环渤海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成为世界一流大港,为天津的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⑶ 天津港出口什么货物比较多
服装 鞋类 电子产品 机电产品
⑷ 天津港的区位优势和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天津港有着来独特的区位优自势。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北京经海运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0%以上经天津港下水。天津港也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综合运输成本最低。随着我国经济由南向北的梯次发展,天津港在北方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⑸ 青岛港比天津港有哪些优势
青岛港、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优势比较纵观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可以总结出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如下特征:足够水深的航道、泊位,发达的腹地经济,足够面积的码头陆域及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完善的服务设施与先进的管理系统、稳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规范。因而,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自然条件、腹地经济水平、港口硬件水平、港口软件水平、集疏运能力、体制及政策法规。
1.自然条件。青岛港是我国少有的天然良港。另外青岛港位于亚欧、亚美和亚澳三大国际主航线,海上交通方便,是我国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枢纽港。天津港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也是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而非天然港,存在泥沙淤积的问题,自然条件远不及青岛港。
2.腹地经济水平。青岛港腹地工业发达,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采掘、冶金等工业。腹地内矿产资源、建材资源、海产品、农副产品较为丰富。2007年青岛港的直接经济腹地GDP为340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腹地GDP为2.4万亿元人民币。
天津港腹地的工业发展以煤炭、电力、冶金、石化、建材等重化工业为基础,机械、纺织、食品、电子产品等轻工业为龙头,以商贸、科技、交通、邮电、旅游、对外贸易及金融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07年,天津港的直接经济腹地GDP为4937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腹地GDP为2.7万亿元人民币。另外,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3.港口硬件水平。青岛港航道平均水深-12.3米,泊位水深-15米,是国内乃至全球难得的深水良港。青岛港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铁矿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接卸码头。青岛港口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大型的新型桥吊,可以装卸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可以全天候停靠第六代及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舶。2009年,前湾港区还将建成8个深水集装箱专用泊位,最大泊位水深达-20米,整个建成后整个前湾港区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1300万标准箱。
天津港岸线长度15.6公里,共有泊位85个,2007年新建航道水深-19.6米,通航等级达25万吨级,可进出25万吨级油轮、20万吨级散货船以及10万吨级以下船舶和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连续装卸船设备,南疆港区采用的10公里长皮带长廊煤炭输送技术为世界之最。天津港自2003年起投入巨资154亿元改善港口硬件条件,力争在2010年建设成为设施一流的国际大港。总体看来,目前天津港在硬件条件上稍逊于青岛港,不过天津港相对而言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赶超。
4.港口软件水平。青岛港拥有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EDI信息中心。港口采用了美国VAVIS公司最先进的动态码头作业控制系统SPARCS和自主研发的TMS码头管理信息系统,构成了公司安全、灵活、强大的码头核心生产操作系统。另外,青岛港在2007年,首创采用基于刚性滑触线供电的RTG“油改电”技术,实现了利用市电通过刚性滑触线对轮胎式设备的移动供电。
与青岛港类似,天津港也下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于2006年开始全面运行口岸集装箱运输EDI的传输标准化工程,在全国沿海港口EDI标准化进程中位居前列。但与青岛港相比,天津港计算机应用领域还应进一步增强,各个部门独立的信息系统应加以统合,以满足港口整体协作的需求。
从港口软件建设上来看,现阶段青岛港发展水平高于天津港。
5.集疏运能力。青岛港交通较为发达,公路运输通过济青、青银高速公路和同三线等与全国公路网相联通,铁路运输通过胶济线、胶黄线与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大动脉相连接。除此之外,青岛港内设管道与淄博-青岛、龙口-莱州、龙口-烟台、烟台-威海等干线及其相关的支线输气管道相连接,形成了网络化管道输气系统。在航空方面,青岛机场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空港,货物网络日臻完善,能够为青岛港提供及时高效的运输服务。总而言之,目前青岛港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枢纽,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航空多渠道的综合运输体系,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畅通的集疏运网络。
天津港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铁路交汇,京哈、京沪、京津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并外接全国铁路联网,公路成网,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津晋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辐射状公路网络,天津港己与10个国际港口结为友好港;管道纵横,有直通北京的航空煤油管线,有连接大港油田和天津石化的原油和成品油管线,并可通过天津至沧州的管线与中石化原油管网相通;航空发达,天津建有以货运为主滨海国际机场,空运便利。
因而从集疏运能力角度评估,天津港稍优于青岛港。
6.体制和政策法规。青岛不仅是我国先期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而且有国家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保税区、国际空港,并可以设立外资银行和合资商业零售业等。青岛是国家给与优惠政策最为集中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有效推动了青岛港成长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的经济贸易口岸。
天津也是我国先期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享有青岛所享有的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国务院于2006年8月批准设立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了我国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的全部优势,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岛港稍逊一筹。
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在现阶段,青岛港、天津港的权重系数非常接近,青岛港只是稍占上风而已。这说明两港基本上旗鼓相当、势均力敌,都有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实力。那么,应怎样做才能战胜对方一展宏图呢?
与天津港相比,青岛港的优势在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一流的软硬件设施。而劣势在于腹地范围较小、腹地经济类型较为初级,集疏运网络与天津相比仍欠发达,最重要的是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青岛港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出击:
1.压低港口费用,争夺天津港货源。目前我国各大港口货运量激增,将来港口之间的竞争就是建港成本的竞争,由于青岛港是天然良港,建港成本远低于天津港,在此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青岛港可以考虑通过打“价格战”,挤垮天津港。
2.优化产业结构,扩展经济腹地。青岛港应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以工农业初级产品、矿产品出口为主的局面,建设临港工业区,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青岛港应积极改善集疏运条件,打通通往中原、西北腹地的便捷通道,踊跃建设内陆集装箱中转站,延伸港口功能,扩大港口腹地的货源。
3.为多渠道筹集港口建设资金,青岛市可以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或合资建设港口,为鼓励港口工业园区、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青岛市可考虑实施全部或部分减免税收的政策。
反观天津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着手提高自身竞争力:
1.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引入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全港统一的物流信息网络。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公开、高效的口岸物流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口岸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提升口岸物流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口岸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运用各种物流新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口岸物流技术水平。
2.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在硬件设施上超越青岛港。目前港口深水化、装卸高效化是大势所趋,天津港若想与青岛港一争高下,需进一步加强港口深水码头、深水航道的建设,装备先进的装卸设施,力争早日走进装卸 “秒”时代。
3.建设东疆保税港区,拓展天津港未来发展空间。东疆保税港区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业务,通过开办这些高附加值物流业务拓展天津港盈利空间,开拓天津港未来发展的新天地。
⑹ 请问,如果我想在天津港货源,比如铁矿粉,这个该怎么弄呢
你是在国外购买铁精粉到天津港上岸过港还是购买贸易公司由国外进口的现货呢。你的意图和动机没有表述清楚,你的想法是什么也没有表述出来。
⑺ 天津港的产品有哪些
青岛港、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优势比较纵观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可以总结出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如下特征:足够水深的航道、泊位,发达的腹地经济,足够面积的码头陆域及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完善的服务设施与先进的管理系统、稳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规范。因而,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自然条件、腹地经济水平、港口硬件水平、港口软件水平、集疏运能力、体制及政策法规。
1.自然条件。青岛港是我国少有的天然良港。另外青岛港位于亚欧、亚美和亚澳三大国际主航线,海上交通方便,是我国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枢纽港。天津港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也是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而非天然港,存在泥沙淤积的问题,自然条件远不及青岛港。
2.腹地经济水平。青岛港腹地工业发达,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采掘、冶金等工业。腹地内矿产资源、建材资源、海产品、农副产品较为丰富。2007年青岛港的直接经济腹地GDP为340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腹地GDP为2.4万亿元人民币。
天津港腹地的工业发展以煤炭、电力、冶金、石化、建材等重化工业为基础,机械、纺织、食品、电子产品等轻工业为龙头,以商贸、科技、交通、邮电、旅游、对外贸易及金融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07年,天津港的直接经济腹地GDP为4937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腹地GDP为2.7万亿元人民币。另外,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3.港口硬件水平。青岛港航道平均水深-12.3米,泊位水深-15米,是国内乃至全球难得的深水良港。青岛港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铁矿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接卸码头。青岛港口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大型的新型桥吊,可以装卸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可以全天候停靠第六代及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舶。2009年,前湾港区还将建成8个深水集装箱专用泊位,最大泊位水深达-20米,整个建成后整个前湾港区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1300万标准箱。
天津港岸线长度15.6公里,共有泊位85个,2007年新建航道水深-19.6米,通航等级达25万吨级,可进出25万吨级油轮、20万吨级散货船以及10万吨级以下船舶和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连续装卸船设备,南疆港区采用的10公里长皮带长廊煤炭输送技术为世界之最。天津港自2003年起投入巨资154亿元改善港口硬件条件,力争在2010年建设成为设施一流的国际大港。总体看来,目前天津港在硬件条件上稍逊于青岛港,不过天津港相对而言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赶超。
4.港口软件水平。青岛港拥有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EDI信息中心。港口采用了美国VAVIS公司最先进的动态码头作业控制系统SPARCS和自主研发的TMS码头管理信息系统,构成了公司安全、灵活、强大的码头核心生产操作系统。另外,青岛港在2007年,首创采用基于刚性滑触线供电的RTG“油改电”技术,实现了利用市电通过刚性滑触线对轮胎式设备的移动供电。
与青岛港类似,天津港也下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于2006年开始全面运行口岸集装箱运输EDI的传输标准化工程,在全国沿海港口EDI标准化进程中位居前列。但与青岛港相比,天津港计算机应用领域还应进一步增强,各个部门独立的信息系统应加以统合,以满足港口整体协作的需求。
从港口软件建设上来看,现阶段青岛港发展水平高于天津港。
5.集疏运能力。青岛港交通较为发达,公路运输通过济青、青银高速公路和同三线等与全国公路网相联通,铁路运输通过胶济线、胶黄线与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大动脉相连接。除此之外,青岛港内设管道与淄博-青岛、龙口-莱州、龙口-烟台、烟台-威海等干线及其相关的支线输气管道相连接,形成了网络化管道输气系统。在航空方面,青岛机场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空港,货物网络日臻完善,能够为青岛港提供及时高效的运输服务。总而言之,目前青岛港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枢纽,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航空多渠道的综合运输体系,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畅通的集疏运网络。
天津港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铁路交汇,京哈、京沪、京津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并外接全国铁路联网,公路成网,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津晋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辐射状公路网络,天津港己与10个国际港口结为友好港;管道纵横,有直通北京的航空煤油管线,有连接大港油田和天津石化的原油和成品油管线,并可通过天津至沧州的管线与中石化原油管网相通;航空发达,天津建有以货运为主滨海国际机场,空运便利。
因而从集疏运能力角度评估,天津港稍优于青岛港。
6.体制和政策法规。青岛不仅是我国先期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而且有国家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保税区、国际空港,并可以设立外资银行和合资商业零售业等。青岛是国家给与优惠政策最为集中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有效推动了青岛港成长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的经济贸易口岸。
天津也是我国先期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享有青岛所享有的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国务院于2006年8月批准设立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了我国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的全部优势,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岛港稍逊一筹。
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在现阶段,青岛港、天津港的权重系数非常接近,青岛港只是稍占上风而已。这说明两港基本上旗鼓相当、势均力敌,都有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实力。那么,应怎样做才能战胜对方一展宏图呢?
与天津港相比,青岛港的优势在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一流的软硬件设施。而劣势在于腹地范围较小、腹地经济类型较为初级,集疏运网络与天津相比仍欠发达,最重要的是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青岛港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出击:
1.压低港口费用,争夺天津港货源。目前我国各大港口货运量激增,将来港口之间的竞争就是建港成本的竞争,由于青岛港是天然良港,建港成本远低于天津港,在此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青岛港可以考虑通过打“价格战”,挤垮天津港。
2.优化产业结构,扩展经济腹地。青岛港应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以工农业初级产品、矿产品出口为主的局面,建设临港工业区,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青岛港应积极改善集疏运条件,打通通往中原、西北腹地的便捷通道,踊跃建设内陆集装箱中转站,延伸港口功能,扩大港口腹地的货源。
3.为多渠道筹集港口建设资金,青岛市可以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或合资建设港口,为鼓励港口工业园区、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青岛市可考虑实施全部或部分减免税收的政策。
反观天津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着手提高自身竞争力:
1.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引入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全港统一的物流信息网络。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公开、高效的口岸物流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口岸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提升口岸物流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口岸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运用各种物流新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口岸物流技术水平。
2.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在硬件设施上超越青岛港。目前港口深水化、装卸高效化是大势所趋,天津港若想与青岛港一争高下,需进一步加强港口深水码头、深水航道的建设,装备先进的装卸设施,力争早日走进装卸 “秒”时代。
3.建设东疆保税港区,拓展天津港未来发展空间。东疆保税港区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业务,通过开办这些高附加值物流业务拓展天津港盈利空间,开拓天津港未来发展的新天地。
⑻ 天津港的发展史是如何发展的
1.古、近代天津地区因港兴城的历史回顾
从历史上看,天津是一个因港而建、由港而兴的城市。由于天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的历史变革,造成天津港区中心的3次历史变迁,而每一次变迁都在天津历史上引发了因港兴城的历史过程。天津港不仅催生了天津城,而且港区变迁拉动天津发展重心的转移。
唐《通典》将位于永济渠、滹沱河和潞河三水汇流的入海处,称为三会海口,即现今的军粮城一带。因守卫边境地区的军事需要,三会海口成为唐代向北部边境各地转运军粮的必经之路,使这里成为具有泊船、装卸、中转和仓储功能的天津最早的海港。由于三会海口港的兴盛,促使当时的军粮城成为一个繁华的港口名镇。这是天津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因港兴城的历史过程。
从金朝开始至元、明、清的700多年间,中国出现了南北统一的盛势。而且这几个朝代均定都北京。由此,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各项所需用品,从全国各地筹运至京都。直沽(今三叉口至大直沽一带)骑河临海,位于南北运河交汇入海河的三叉河口,河船、海船在此处向京城转运货物较为方便,又因此处地势较高,适于兴建各种陆上建筑,遂成为漕运枢纽。从元朝起,直沽港开始兴盛。1316年元朝特设“海津镇”,天津步入了邻港筑城,以港兴城的起步阶段。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因直沽是海运、河运及商船往来之要冲,令在三叉口西南侧筑城设卫,调沿海诸军士屯守,并赐名“天津”。至清初,继承明制,战事不多,国力强盛,漕运进一步发展,当时自天津城西北角经北大关至天后宫一带,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屋瓦鳞次,店铺林立,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繁华的商业区和城市经济活动中心。直沽港的兴盛,使天津成为京都附近一个大型的门户城市。
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埠。此后,英、法、美3国开始在天津紫竹林租界一带沿河筑港,紫竹林港区开始繁荣。由于外国航运业的侵入,使天津港口的规模和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传统的漕船运输逐渐被大型轮船取代;河运为主逐渐被海运取代;单一的漕粮为主货类逐渐被多样的外贸件杂货(洋货)取代;主权港沦为殖民性港口。此时,由于直沽港河窄淤浅,大型轮船不能上溯,兴盛了700多年的直沽港区逐渐失去了转运的功能开始衰落,港区中心开始东移至紫竹林一带。随着紫竹林港区和对外贸易航运的发展,带动了天津各业的兴旺,拉动城市重心向租界地区转移,最终促成了近代天津城市的基本景象,即以租界中心地带解放路两侧为主的商务办公区;以五大道为主的豪华住宅区;以小白楼和劝业场为主的商业区。天津在开埠后的80多年间,一跃成为国内第二大城市,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港口水运通衢五洲,广联四海功能的发挥。
为了适应航运业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港区向海河下游东移至入海口处是一个必然趋势。导致天津港区逐渐东移的直接原因有:(1)1900年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占领塘沽后,为停泊军舰、运送物资和军队,各国开始在塘沽地区相继构筑码头。(2)自1886年开始,海河出现了几次严重淤浅,促使中外航商在海河入海口处塘沽构筑码头。当海河淤浅时,船舶可在塘沽接卸。(3)1880年,清政府在塘沽开办北洋水师大沽船坞;1888年京山铁路修至塘沽并由此延伸到天津,为塘沽地区发展近代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1914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等人在塘沽筹建我国第一家生产精盐企业--久大精盐厂,后来又建起亚洲第一家碱厂--永利碱厂(今天津碱厂)。塘沽近代工业的发展客观地要求发展港口。(4)日本侵略中国时期,为掠夺华北资源,在海河口北岸的沉积海岸上开始修建塘沽新港。日本人原计划修建一个年吞吐量为2750万t的港口,由于侵略战争的接连失利,计划再三压缩,到日本投降时,工程量仅完成修订计划的30%。1945年国民党政府接收后,也只能维持残局,再由于国民党军队撤离时的破坏,新港变成了百孔千疮的死港。
2.新中国成立后港口管理体制的演变和港口对天津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
2.1 1984年以前天津新港的发展和港口管理体制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新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港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新港分别于1951年至1952年,1958年至1961年实施了2期建设工程,不仅使新港得以恢复使用,而且扩建了码头泊位、库场,完善了其他配套设施,为港口生产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较好条件。尤其是,为实现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要在三年内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于1973年3月开始的第3期大规模建港工程,使新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为其成为北方第一大港奠定了前提条件。自此,天津港区中心开始定位于塘沽的海河口。紫竹林港区日渐衰落。1977年12月30日天津海河“四新桥”(现名光华桥)建成,海河断航,紫竹林港废弃,当年繁华的港区被改造成海河带状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港与其他沿海港口一样实行中央管理体制。根据1954年1月政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港务局归交通部海运总局统一领导,港口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港口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由交通部负责港口的生产、经营、建设以及主要人事任免等事项。1958年6月至1961年5月,天津港曾下放河北省政府管理(此间天津市下放河北省为省辖市)。1961年5月,中央为了加强对经济的调控力度,重新将港口划归交通部直接领导。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特别是受港口行业特殊管理体制的制约,天津的港口与城市在体制上处于分离状态。虽然新港的建设、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港口未能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融为一体。这一时期港口与城市的互动发展,特别是港口拉动城市发展的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种状况大体持续到1984年。
2.2 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港口对城市发展重心的拉动作用
1984年6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天津港实行体制改革试点的批复》精神,天津港下放天津市政府管理,将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港口领导体制改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以收抵支,以港养港,”的财政管理体制。从发展进程和实践来看,这种管理体制相对于中央管理体制来讲,具有的优点是:(1)将港口与天津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市场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港口向社会的全面开放,为旅客、货主、船公司提供全面服务,推动了港口由封闭型生产向开放型经营管理转化,从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多功能服务转化;(2)使港口在基本建设上既可以得到交通部的直接支持,又可在港口与地方的诸多关系上得到天津市政府的支持,有利于港口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港口与地区经济的融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天津港实行这一管理体制改革的10多年中,港口现代化建设在泊位数量、吞吐量等硬件和软件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港城关系得到了较好的协调。港口拉动城市发展的引挚作用开始发挥,在天津发展的历史上又一次掀起临港兴城的壮丽过程。(1)经广泛调研、论证天津市政府决定在港口西侧原塘沽盐场3分场地界上辟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港口拉动天津经济发展中心战略东移的序幕由此启动。(2)1991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港区内建立天津港保税区。(3)1994年2月,天津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天津滨海新区”,确定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以港口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区。该宏伟目标已基本经实现。
港城互动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天津经济发展重心的战略东移,为天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奠定了基础。1997年12月20日至21日原国务院总理李鹏考察天津,并正式宣布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功能定位,即“天津市是环渤海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经过10多年的实践,特别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港城协调发展关系仍不明晰。(1)港口究竟是中央所属还是地方所属关系不清。名义上是以地方为主,但实际上仍是属于中央政府。由于权力分割,职责不明,谁也代表不了国家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实际造成所有者主体“缺位”;(2)港口行政管理职能不到位。天津市政府只是在行政管理上对港口有一定的影响,即天津市政府仅对港口的人事、公安和财务实行管理权,而重大投资和经营决策权仍由中央政府决定。港口管理权下放不彻底,使城市难以全面履行对港口的行政管理和监督,致使港口的生产经营不能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港口的需要。因此,港口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
2.3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港口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资源的地位得到突显
2001年11月,国务院决定对“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进行新一轮改革。其核心是将“双重领导”的港口改为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并实行政企分开,加强港口的行政管理,促进港口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港口生产力。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港口法》立足于港口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着眼于我国港口的长远发展,确立了中央宏观调控、地方政府进行具体管理的港口管理体制,实行“一城一港一政”。以法律形式将港口管理模式确定下来。根据《港口法》的规定,港口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交通部作为中央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港口实行统一的宏观管理;天津市港口管理部门按照“一港一政”的原则依法对港口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港口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依法从事经营。在新一轮改革中,天津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不断地得到贯彻实施,2004年6月3日天津港正式挂牌成立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港口企业集团。这标志着天津港从计划经济时期政企合一的单位,转制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特大型企业。
在新一轮改革进程中,天津的港城关系发生了可喜变化,为“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效应的发挥提供了法制保障。天津市政府从全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地指出,港口是全市的核心战略资源,天津港的功能和等级影响乃至决定天津的城市定位,必须摆上突出位置加快发展。天津市于2003年5月27日和2004年8月6日专门召开了两次港口建设工作会议,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对港口及其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揭开了天津港城关系发展史上新的篇章,为天津港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港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前提保障。
⑼ 你好!我是做物流的,请问我要怎么样才能在天津港口里面找到一手货源呢
天津港口做货运代理的大小企业有上万家,竞争相当激烈。要想揽到货源,一是你公司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是要有优势的运价,赢得客户的信赖才会有长久的客户。
⑽ 我们公司做进口的,我们的货物一般在天津港,谁能给我说说倒柜和入库的区别啊,谢谢大侠们赐教
行内5年回复仅供参考
一般进口都在天津新港,流程为报检(查验)-报关-交税(查验)-放行。这几个流程。
倒柜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种, 一般进口货物如果因为查验等原因在港区存放太久,就会产生倒柜、平移到堆场, 这时候就会产生这个倒柜费用。、
没太明白你说入库的意思 是入码头堆场仓库? 一般如果你需要拆题就会在码头堆场仓库拆箱放到散货车送货。
有问题欢迎继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