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债市,股市和银行利率的关系
当利率上升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较好,期待得到更高的利息收入,从而更加青睐于短期债券的投资,即商业银行会得到更多的投资,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长期债券,以及基于长期投资的行业,如保险、基金将获得较少的投资,利空消息。
另一方面,当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货币供应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央行就会扩大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使利率下调。这时,理性投资人会更加青睐于长期投资,如长期债券,基金,保险行业。那么,短期债券的投资会减少,商业银行获得的投资也会减少,利润也会随之下降。
债券的价值就是债券的票面利率(以及本金)。由于债券市场有持续性(每年国家和企业均在市场上大量发行债券),因此,投资者可以认为在任何时间段均可以买到国债,基于以上情况,投资者在选择债券的时候主要考虑当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是否符合市场认可的价值。
例如:近期国家加息了,由于以前发行的(固定利息)债券利率不调整,为使市场认可某以前发行的债券品种的交易价格,该债券只有通过调整收益率的办法(即交易价格发生变化)来适应市场的价值定位。
(比如:2年前发行的七年期国债和当年发行的五年期国债,他们到期日基本相同,而到期时国家是按照面值来支付债券本金的,由于2年前发行的七年期国债票面利率较低,因此它只能通过价格下跌来弥补其实际的收益率,使新投资者购买这两种品种获得的实际回报率基本一致)。
当然也有例外:浮息债,由于债券的利率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因此,加息时浮息债就不一定会下跌。再如:某企业发行的企业债,企业倒闭了,该债券的价值都将变为“零”,不管市场此时是否降息。
债券的价格由三个主要变量决定:
债券的期值,可根据票面金额、票面利率和期限计算;
债券的待偿期限,从债券发行日或交易日至债券到期日止;
市场收益率或称市场利率,应该是与该种债券风险相同的其他金融资产的市场利率。
债券的交易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动,若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反之,市场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
在解释两者的关系之前,我们须了解投资者如何从债券投资中获利。例如当投资者购买一份10年的美国政府债券,他等同于借出金钱予美国政府达10年之久。在今后10年里,美国政府会定期依票面息率(coupon) 支付利息予投资者,并于支付最后一期利息时偿还票面价值(par value) 。当债券投资者一直持有债券至到期日,期间可获定期利息,到期时亦可收回票面价值的现金。如果投资者在债券到期之前沽货,便可按当时的债券价格获利(如价格上升)。
债券价格主要受市场的供求影响。一般而言,当利率预期下降时,债券价格上升,这是因为有更多投资者会选择用手头上现金购买债券去收取固定的票面息率。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便可赚息赚价。因此,当投资者预期利率的中长期走势是下降的,可考虑增加债券基金的投资。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市场利率的相互影响,如下:
如美国经济增长快速,则市埸利率向上,可为经纪降温;
如美国经济增长稳定,则维持现行利率;
如美国经济增长放锾/衰退,则市埸利率降低,可刺激投资,发展经济。
此外,中长期债券孳息率的走势通常可反映市埸对利率走势的预期。当债息低于目前利率,便可反映债券市埸预期利率不会上升,甚至可能会下跌。根据历史给我们的经验,债券孳息率会较联邦基金利率先行一步。例如于2000年中,债券孳息率先下跌,而联邦基金利率于2001年1月才开始下跌;于2003年中,债券孳息回升,而联邦基金利率于2004年中逐步上升。当债券孳息率如2000年时开始下跌,联邦基金利率便有可能会跟随。
B. 利率上升,对股票价格会有什么影响
一般理论上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
利率对于股票的影响可以分成三种途径:
一是利率变动造成的资产组合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存款收益率,投资者就会对股票和储蓄以及债券之间做出选择,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通过资产重新组合进而影响资金流向和流量,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股票价格。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可能从股市转而投向银行储蓄和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减少股票需求,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票市场资金供应增加,股票价格将上升。
二是利率对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的估值水平。
贷款利率提高会加重企业利息负担,从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进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红派息降低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必然会下降。相反,贷款利率下调将减轻企业利息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可以增加股票的分红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红派息增加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将大幅上升。
三是利率变动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
股票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资产在未来时期中所接受的现金流决定的,股票的内在价值与一定风险下的贴现率呈反比关系,如果将银行间拆借、银行间债券与证券交易所的债券回购利率作为参考的贴现率,则贴现率的上扬必然导致股票内在价值的降低,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股指的变化与市场的贴现率呈现反向变化,贴现率上升,股票的内在价值下降,股指将下降;反之,贴现率下降,股价指数上升。
C. 利率和估值究竟什么关系
利率和估值究竟是什么关系?
是低利率在支撑高估值吗?
很多人认为,当前A股估值水平迟迟降不下来的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目前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可以支撑股市估值维持高位。
从A股历史来看,利率与估值并不存在稳定的反向关系
检验A股历史上利率水平(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A股剔除金融的PE估值的对应关系之后,发现两者并没有呈现出稳定的反向关系,而是时而正向、时而反向,并不稳定。
利率和估值同向时期,是“投资时钟”主导的时代
从“投资时钟”的逻辑来看,当经济进入复苏和过热周期时,股市的盈利和估值水平会同时提升(戴维斯双击),而当经济进入衰退和滞胀周期时,股市的盈利和估值水平会同时下降(戴维斯双杀)。而从利率的角度来看,当经济经历复苏及过热的时期,往往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反映资金成本的利率水平就会上行;而在衰退和滞胀周期时,利率会下行。
利率和估值反向时期,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
02-05年,利率上行而估值下行,源于实体经济过热反而对股市资金形成了“虹吸效应”;14-15年,利率下行而估值上行,源于货币政策宽松和改革预期提升为股市提供了增量资金
海外经验来看,利率和估值的关系也并不稳定。海外利率与估值同向的时期,同样也是“投资时钟”主导的时代
美国98年10月至12年10月,美国股市与经济走势吻合,估值与利率先上后下,走势基本同向。日本93年9月至08年10月,泡沫破灭后估值长期下修,两段阶段性的反弹机会也均出现在经济弱改善的时期,整体利率与估值同向下移
海外利率与估值反向的时期,背后的原因更为复杂
美国“滞胀”时期,利率向上、估值向下;美国“里根新政”及“新经济”时期,利率向下、估值向上;美国“量化宽松”时期,利率向下、估值向上;日本地产泡沫后期,利率先上后下、估值先下后上。
结论:“投资时钟”回归之前,利率和估值或将维持反向,但风险偏好的变化会影响到两者的传导关系
中国“存量经济”的格局短期内很难被打破,宏观数据很可能在长时间内窄幅波动,这时候“投资时钟”是无效的。因此预计利率和估值的反向关系还将持续,不过风险偏好的变化会影响他们之间的传导关系。
D. 下面的利率与股票价值的关系这段话怎么理解阿,用公式怎么表示阿谢谢!
股票的价值是由未来的现金流加成的,但是未来的现金流还需要折现成现在的价值
由于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一块钱和一年后的块钱在价值是是不能等同的。如何把一年后的一块钱和今天的一块钱在价值上进行比较呢,那就要把一年后的一块钱折成今天的价值,这叫折现。公式是:
一年后一块钱在今天的价值=一年后的一块钱/(1+折现率)
二年后一块钱在今天的价值=二年后的一块钱/(1+折现率)^2(注:平方)
三年后一块钱在今天的价值=三年后的一块钱/(1+折现率)^3(注:立方)
依次类推。
在进行折现时,折现率一般采用当前的市场利率,如同样期限的贷款利率等;或用资金的实际成本作为折现率。
E. 股票的估值是怎么计算的
合理估值一般是按银行利息计算出来的,按照国外20的市盈率(即5%的股息率,高于银行专利息率)为合理属估值。
当然了,在中国国内,大盘股15倍的市盈率,中小企业25-30倍的市盈率。
至于如何算合理估值,我是这样认为的:
每股净资产+每股资产公积金+年每股收益x合理的市盈率=合理的股价 (合理的市盈率也要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来给出)
一般低估的股价,就算短时间不涨。但我个人认为,最多两年就能达到合理估值。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拿住了。
F. 股市与利息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利率对于股票的影响可以分成三种途径:
一是利率变动造成的资产组合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存款收益率,投资者就会对股票和储蓄以及债券之间做出选择,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通过资产重新组合进而影响资金流向和流量,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股票价格。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可能从股市转而投向银行储蓄和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减少股票需求,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票市场资金供应增加,股票价格将上升。
二是利率对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的估值水平。
贷款利率提高会加重企业利息负担,从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进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红派息降低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必然会下降。相反,贷款利率下调将减轻企业利息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可以增加股票的分红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红派息增加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将大幅上升。
三是利率变动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
股票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资产在未来时期中所接受的现金流决定的,股票的内在价值与一定风险下的贴现率呈反比关系,如果将银行间拆借、银行间债券与证券交易所的债券回购利率作为参考的贴现率,则贴现率的上扬必然导致股票内在价值的降低,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股指的变化与市场的贴现率呈现反向变化,贴现率上升,股票的内在价值下降,股指将下降;反之,贴现率下降,股价指数上升。
我国股市的发展表明,指数涨跌与利率升降不能简单比较,利率只是影响股市的因素之一,而不是惟一决定因素。因此,我们不能惟利率升降是从,要具体分析,何况即使利率上升,股市也并不是就完全没有投资机会。
G. 为什么存款利率下降,股票估值期望就高呢这背后是什么逻辑呢
存款利率下降,多数人考虑钱放在银行里会贬值,会把银行存款取出来进行投资。投资的第一个方向当然是股市,房地产价格那么高。
H. 股票内在价值和利率的关系
我们的股市就是政策股市
I. 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与企业利润增速之间的关系
股票估值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影响的因素很多,没有全球统一的标准。对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种,依据投资者预期回报、企业盈利能力或企业资产价值等不同角度出发,比较常用的有这么三种方法。
股票市场估计的技巧如下:
1.资产报酬率 也叫投资盈利率,表明公司资产总额中平均每百元所能获得的纯利润,可用以衡量投资资源所获得的经营成效,原则上比率越大越好。资产报酬率=(税后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式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股本报酬率 指公司税后利润与其股本的比率,表明公司股本总额中平均每百元股本所获得的纯利润。股本报酬率=(税后利润÷股本)×100%式中股本指公司光盘按面值计算的总金额,股本报酬率能够体现公司股本盈利能力的大小。原则上数值越大约好.
3.股东权益报酬率又称为净值报酬率,指普通股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股东权益)×100%股东权益或股票净值、普通股帐面价值或资本净值,是公司股本、公积金、留存收益等的总和。股东权益报酬率表明表明普通股投资者委托公司管理人员应用其资金所获得的投资报酬,所以数值越大越好。
4.每股盈利 指扣除优先股股息后的税后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每股盈利=(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总股数)这个指标表明公司获利能力和每股普通股投资的回报水平,数值当然越大越好。
5.每股净资产额 也称为每股帐面价值,计算公式如下:每股净资产额=(股东权益)÷(股本总数)这个指标放映每一普通股所含的资产价值,即股票市价中有实物作为的部分。一般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的股票,每股净资产额必然高于其票面价值。
6.营业纯益率指公司税后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表明每百元营业收入获得的收益。营业纯益率=(税后利润÷营业收入)×100%数值越大,说明公司获利的能力越强。
7.市盈率又称本益比,是每股股票现价与每股股票税后盈利的比值。市盈率=(每股股票市价)÷(每股税后利润)市盈率通常用两种不同的算法,市盈率(1)使用上年实际实现的税后利润为标准进行计算,市盈率( 2)使用当年的预测税后利润为标准进行计算。市盈率是估算投资回收期、显示股票投机价值和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数据。原则上说数值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