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市一直跌落最终损失的是谁的钱
损失的钱当然就是前期那个上涨的时候赚的钱呀。
② 今天股市每个帐户平均亏多少钱
基本上每个账户亏9%左右
③ 假如我10元买的股票跌到5元时卖了,那损失的钱到哪去了
假如我10元买的股票跌到5元时卖了,那损失的钱到哪...选择一种股票筛选器,可以考虑各种比内率,市场规模容和其他因素。一旦你有一些潜在的潜在客户,你可以深入研究一下最有可能为你的投资组合做出最佳补充的股票。交给驿站站长格冷贝先生。
④ 常听说股市崩盘之后,几天内损失多少多少亿。请问,损失了的钱到哪儿去了,真的是蒸发了吗
1、股市不创造价值,只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所以股市中有人亏损就一定会版有人赚了。从宏观看权,股市是个零和游戏。社会的资金进出股市,进入多,股市涨;退出多,股市跌。但无论涨跌,社会资金或财富总量是不变的,只是股票和资金的持有人通过交易变换一下位置。所以股市的钱不会蒸发,股民亏损的钱一般都变成了国家和企业的基础设备投资,还有的钱到了少数主力或庄家的手里了。
2、崩盘是指现有的股民全部被套,没有新股民入场,当被套的股民开始只知道割肉卖股票,而不肯买股票时,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持续下跌,最终造成股市关门,即崩盘。
引发股市崩盘的直接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②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③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④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
⑤ 今天股市一共损失多少钱
我20w
⑥ 股市里股价一直跌蒸发掉的价值,亏的钱到底进谁口袋了
二级市场的股价和房价是一个道理。如果股价上涨,大家击鼓传花,专股票市值越来越大,大属多数人都是赚钱的,你说大家是赚的谁的钱?房价连续大涨,买房的人都是赚钱的,你说赚的谁的钱 ?其实是蛋糕越做越大,所以大家都在赚钱,享受泡沫。下跌也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是亏钱的,就是亏多亏少的问题。因为市值越来越小,蛋糕越来越小,所以大家都是亏钱的,挤泡沫。希望采纳。
⑦ 股票跌了,损失的钱哪里去了
在高位卖了的人口袋里(100元卖)
⑧ 股市大跌,股民亏损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⑨ 为什么股市中亏损的例子比比皆是,却很少看到赚钱的例子
中国人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明的人,但是我们会发现普通中国人在股市上没有几个占到便宜的。也许大家会说,这是中国股市比较“奇葩”。但如果放大到世界范围,会发现人们在利益面前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一、低估了股市这个市场(对股市认识不足):
1、股市给人一种错觉或者误区:认为只要低买高卖就行了!
股票交易给人的感觉就是买和卖这么简单,没做过股票的人总觉得只要我买了股票等它涨就行了,只要等到比买价高卖出就能赚钱,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想赚钱低买高卖这句话放在任何一个交易行为中都是正确的,但在事实操作中,行情总能让你忍无可忍,做出低卖高买的决定,于是就这样亏钱了!
2、对股市的风险认识不足:
在没进入这个市场之前,总以为这里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没有一点的风险意识,更谈不上敬畏市场!而一旦出现亏损时,这买之前和买之后心理的落差实在太大,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很脆弱,不堪一击,然后溃不成军!最后即使有行情也无力回天!
3、股市是一个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行业:
股市看似简单,买卖谁都会,只要有一点钱,谁都可以进来,可以说是零门槛,所以很多人高高兴兴的进来了,进来抢钱了,殊不知,股市是一个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行业,“成活率”非常非常的低!
二、高估了自己:
在没进入股市之前,对自己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
虽然在进入这个市场之前也听过很多亏损的例子,但总觉得自己比那些人聪明,别人亏钱是因为他们笨,自己一定能比他们厉害,赚钱对于自己来说是小菜一碟,自信心爆棚!
对于新股民,在做股票交易之前,请问:有几个知道什么是股票,什么是证券?怎样辨别股票的优劣?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这样进来了,然后就想着怎么赚钱,世上有这么好的事?
对股市零认识、零经验,无异于一个电脑不装杀毒软件进行“裸奔”一样,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这样都能赚钱,那这世上还有穷人吗?
所以,对于亏钱的朋友,你可以抱怨,可以痛恨这个市场,但也请你多自我反省一下,你真的了解这个市场吗?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关注金向标,做你的投资风向标。
⑩ 常听说股市崩盘之后,几天内损失多少多少亿。请问,损失了的钱到哪儿去了,真的是蒸发了吗
1、股市不创造价值,只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所以股市中有人亏损就一定回会有人赚了。从宏观看,股答市是个零和游戏。社会的资金进出股市,进入多,股市涨;退出多,股市跌。但无论涨跌,社会资金或财富总量是不变的,只是股票和资金的持有人通过交易变换一下位置。所以股市的钱不会蒸发,股民亏损的钱一般都变成了国家和企业的基础设备投资,还有的钱到了少数主力或庄家的手里了。
2、崩盘是指现有的股民全部被套,没有新股民入场,当被套的股民开始只知道割肉卖股票,而不肯买股票时,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持续下跌,最终造成股市关门,即崩盘。
引发股市崩盘的直接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②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③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④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