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10大案例的介绍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10大案例》是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志毅。
Ⅱ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关于阿里巴巴的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试用并购的相关理论对案例中涉及的并购行为评价
求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案例,且由于人力资源整合的问题导致成功或者失败,一...达能收购哇哈哈-失败宝洁收购大宝-成功 ...案例一威斯特与伯顿 原大连电机厂...
Ⅲ 跨国企业并购案例(十万火急)
联想并购IBM PC部门
——国际化战略的最终产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最初日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承接了欧美产业的转移,但随着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制造工厂,中国开始大量承接欧美的产业转移,并与日韩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但有一点,承接的过程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以代工的形式,有的则是以并购的形式,买断对方的品牌、技术和渠道,来进行自己的全球化扩张。总之企业的全球化,海外并购还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强大,海外扩张势在必行,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当西方的大企业正不断“软化”的时候,中国的企业更像“硬骨头”。中国企业的崛起,海外并购无疑是全球化的一种捷径,联想做的是比较好的,就像柳传志所说,“我们希望能做一个英雄,而不要做一个市场的鲁莽好汉。我们现在确实敢吃螃蟹了,但我们想把螃蟹吃了吸取营养,而不是中毒。”
当PC行业面临同质化、价格白热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的时候,个性时代就来临了。惠普正是凭借“个性掌控世界”打通商用与消费的区隔,在外观设计、个性化方面做足文章,从而一举超越戴尔成为PC行业老大。戴尔的直销模式代表着网络营销,联想的分销模式代表着合作营销,而惠普则代表着更先进的订制营销。在PC行业,联想还像一个创新技术的跟随者,若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巨头,就要在研发、设计、创新加大码力,还有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相信其未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Ⅳ 收集21世纪中国跨国并购案例
看看易界网整理的案例吧:
光荣与梦想:回顾2014年中国企业十大跨境并购交易
1. 弘毅投资PizzaExpress 助力后者开拓中国市场
2014年7月12日,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宣布斥资约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5.5亿元)全资收购英国餐饮品牌Pizza Express,并将在未来帮助该品牌深耕中国市场。
入选理由:该笔交易成为了欧洲餐饮行业过去五年中金额最大的并购案。
2. 黑马安邦保险斩获纽约华尔道夫酒店
2014年10月6日,安邦保险与希尔顿酒店集团共同宣布,安邦斥资19.5亿美元从希尔顿集团手中收购了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49-50街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大楼。有意思的是,不久之前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前就选择了华尔道夫酒店进行路演,因而该酒店为中国人所熟悉。
入选理由:从金额来说,这是中国保险企业跨境并购最具典型和最大的交易之一。
3. 中国人寿的伦敦之旅
2014年6月,中国人寿保险和主权基金卡塔尔控股公司联合宣布以总价7.95亿英镑(约84亿元人民币)收购伦敦地标性摩天楼——位于金丝雀码头的10 Upper Bank Street大楼。在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将持有10 Upper Bank Street大楼70%股权,卡塔尔控股将持有20%股权。
入选理由:该笔交易为去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房地产业的最大一笔交易。
4. 复星收购CSS
2014年年初,复星国际以10亿欧元的报价成功收购了葡萄牙国有银行葡萄牙储蓄总行旗下的保险业务子公司(Caixa Seguros,简称CSS)80%的股份。2014年复星跨境收购在酝酿多年后出现井喷,涉及金融、医疗、零售等多个行业和领域,而这是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
入选理由:2014年中国金融领域跨境并购的最大一笔交易。
5.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
2014年1月30日,联想宣布以29.1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是联想继收购IBM PC业务后又一项重大的国际化发展举措。而摩托罗拉在攀上联想这个新东家之后,能否老树开新花,令人拭目以待。
入选理由:该交易为2014年度国内TMT行业跨境并购中交易金额最大的一笔,即便在中国各行业跨境并购交易排名中也能排上第二名,仅次于中铝矿业收购Las Bambas。
6. 中油燃气的加拿大收购
2014年6月20日,中国石油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COG Acquisition Co以2.355亿加元收购Baccalieu Energy Inc.。交易代价将以现金方式,并透过公司内部资源拨付。入选理由:全球的矿产资源一直受到国内企业的青睐,而该笔交易为中国矿业过去10年对外收购的最大手笔。
7. 中粮2014并购之路
2014年3月23日,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荷兰知名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在荷兰正式签署协议,以12亿美元的最终价收购Nidera 51%的股权。同年10月28日,改交易完成交割。作为投资控股型企业,目前中粮集团旗下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四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粮屯河、中粮地产和中粮生化三家内地上市公司。在此交易后,中粮也就此成为Nidera的控股股东,成为可以与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四大国际垄断粮商相匹敌的大粮商。
入选理由:该交易为过去十年中,国有企业在农业领域的最大一笔跨境并购交易。
8.中国国家电网收购案例
2014年7月31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意大利存贷款公司(CDP Reti)在意大利总理府签署协议,以24亿欧元(约合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全资子公司能源网公司35%股权。交易完成后,国家电网公司将在意大利存贷款能源网公司董事会5名成员中指派2名董事,并派出2名财务管理人员,并在目标公司意大利输电网公司和意大利天然气网络公司的董事会中各指派1名董事。
入选理由:这笔交易是过去十年中国在电力燃气行业最大的跨境并购案例,也是至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意大利最大的一笔投资。
9. 三胞进军英伦打造A股史上最大境外收购
2014年4月,三胞旗下子公司南京新百以2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公司House of Fraser 89%的股份,成为第一家进入英国百货业的内地买家。而剩余股份则由英国最大体育用品零售商Sports Direct创始人,迈克·阿什利(Mike Ashley)持有。
入选理由:三胞集团的收购是中国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上市公司境外直接收购,同时也是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一笔零售业境外投资。
10. 中国蓝星收购案例
2014年11月24日,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43.4亿挪威克朗(约合6.40亿美元)收购挪威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REC太阳能公司(REC Solar)。蓝星为每股REC股票支付108.50克朗,较该股上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5.9%。并购后,中国蓝星计划将REC太阳能与以发展太阳能产业为目标的埃肯公司(Elkem)合并,后者是公司在2011年以20亿美元购入的,创造当时中国企业在欧洲最大的一起工业收购案。
入选理由:此项收购为在2014中国跨境并购交易额中排名第九大交易,在化工业中排名第一。
Ⅳ 有没有高人分析一下对于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原因有什么对策
西方人更信仰自由与民主,但中国人更信仰和平与民生。两种信仰虽然没有根本矛盾,但在表象层存在尖锐的矛盾。在求得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
具体一点说:
信仰自由民主的人,可能会选择船坚炮利去获取财富,他们信奉弱肉强食,并且,还会认为: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弱者自强,最终达成竞争后适者生存的效果,通过优胜劣汰来让人类更加优秀。他们弘扬竞争,而竞争是不择手段的,最终变得越来越虚伪。
而信仰和平与民生的人,则完全不认同这种强盗逻辑,认为人人平等,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是目前看似没什么用的人,也能在特定环境中,发挥其作用。我们不可以去掠夺,不可以去伤害他人,应该在和平的气氛下相互合作,各展所长,各取所需,达成双赢,最终共同进步。
总体上,对自由民主的信仰,正在不断为历史证明其缺陷,和平与民生正在逐步成为人类的共识。但这一周期可能相当长,想要达成全人类共同和平发展,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而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失败,只是其中的表象之一。
具体到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结合信仰差异。信仰自由民主的人,其实要的是实力。如果你的实力强到让他恐惧,他一定会温顺的服从,但如果你的实力只能让其嫉妒甚至蔑视,那就一定会给你找麻烦。因此,想要海外并购顺利,本质还是能否自立自强,而不是浮夸的吹嘘自己强大,也不是钱多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并购本身,就是在增强自己的实力。因此,总结而言,我们要继续努力,在矛盾中求得对立统一,艰难地走向让自己实力足够强大的目标。
Ⅵ 求企业融资或投资的经典案例分析
1,2004年,盛大网络登陆纳斯达克,投资盛大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获得了高达1400%投资专收益。
2,2005年,无锡尚德在纽属交所上市,部分私募股权投资人退出后获得最高约50倍的投资回报(龙科,高盛,英联)。
3,2006年同洲电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背后的私家股权投资机构所获回报统计是:5年30倍(深圳创新投)。
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1.中国移动收购来巴基斯坦运营源商
2.吉利并购沃尔沃
3.中国投资公司入股美国黑石集团
4.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
5.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
6.中国平安保险收购欧洲富通集团股权
7.中国国家电网成功竞购菲律宾电网运营权
Ⅷ 中国企业,最好是民企,跨国并购的失败案例 2011年以来的,最好
失败案例一般不会放出来说,并购一般要求并讲究在过程中严格保密,所以你知道中企在看一家外企,但是不知道看的是哪一家外企,如果最后交易失败,一般也就会对外宣布谈判失败而不会公布是哪一家。仅仅是那种前期就被爆料除卖方和买方的,最后失败后,才会对外确认是否报价。2011年青年汽车收购萨博失败是很著名的失败案例,各方面报道和资料网上也多,你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