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股份如何分配
创业项目点子谁提出?比如这个项目具体是哪个行业的怎么做啊等等。然后是金钱和技术,因为资金投入的多不代表只提供技术就不能得到多的股份,因为技术是一个行业的关键。
股份不能只按资金投入的多少来分配的。
你以后注意的问题比如关系到知识产权拉,知识产权归谁所有啊等等。再就是你承担多少风险?如果说能让风险承担尽可能少的话股份少也没关系,因为只要项目做的好,盈利自然会多,做人不能太贪婪。
以后股份会重新分配,这是自然的。因为人力上比如前期是3人合伙,后期T掉1人,股份当然要重新分配了。
另外建议你们认真仔细商量,合伙人之间要互相信任,有话直说,少搞小动作,要顾及整体利益,而不要贪图小便宜和个体利益。因为你们是一个集体!集体利益提升,个体利益自然会提升!过分追求自己利益会影响整体利益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
选择合伙人的时候,要看信念或者价值观是否有统一的地方。这关系到以后的管理和经营理念。道不同不相为谋。有的人追求利益,有多人追求的是过程是信念!
2. 马云创业初期持股比例有谁知道是多少
在创业初期,马云是一人独大的,之后随着融资扩大、股权的不断稀释,才降到了现在的8.9%。马云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本人的不可替代性。
1、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招股书的时候,首次披露了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以机构持股来看,日本软银集团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达34.4%。雅虎第二,持股比例为22.5%。二者合计57%。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股比例仅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为3.6%,而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
2、1999年3月,马云凑够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网站正式上线。Invest AB副总裁蔡崇信听说阿里巴巴后,飞赴杭州洽谈投资,在和马云谈了4天后,决定辞职加入阿里巴巴。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从软银等国际投资机构融资2500万美元。
3、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5年10月23日,《2015信中利·胡润IT富豪榜》发布,51岁的马云及其家族以1350亿元资产蝉联中国IT业首富,在13年里财富增长540倍。
3. 创业公司 股东之间关于股权以及分红比例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首先你要明确你和你同学是投资人和管理人的双重身份。
所以你们的收益来源于内两部分:容
一部分是作为投资人享有最后净利润按股权比例分红(投入比例不一定是股权比例,双方协商定。)
另一部分是你们作为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
因为你们目前是初创公司,又没有盈利,很大概率是不会分红的,所以只享有管理人员工资是很正常的,低于销售人员工资也是常见的。因为你享有的是将来公司做大了以后带来的预期财富,通俗点说就是眼光放长远一点。
如果你想增加自己的收入。建议如下:
1、如果你是管理上付出得多一点的,可以要求按管理或技术入股,比如你们现在投入比93%:7%,但是公司经营管理更加依赖于你,或者你付出精力更多,可以适当要求更多话语权。不过这点首先得清楚认识到自己再管理团队中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2、提高管理人员工资,但是作为初创公司,这样可能不太明智,只能说眼光放长远。
3、增强自身在公司的管理能力,能做到公司缺你不可,那你就不用担心收入了。
4. 企业老板必知2:如何计算创业合伙人股权比例
公司股权分配比例按照所持股份进行分配,持股多少,比例多少,持股越多,比例越高,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比例还可以各个股东之间协商确定,公司股权分配比例按照所持股份进行分配,持股多少,比例多少,持股越多,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还可以通过收购的方式来不断提升,甚至可以达到控股的股权比例,但是如果通过收购方式增加股权的,法律另有规定,收购达到百分之三就要公告,收购达到百分之三十,就要对其他股东的股权公告收购不按照持股份额来确定。
另外,公司股权持有人分配方面,科学的股权架构一定是由创始人、合伙人、投资人、核心员工这四类人掌握大部分股权的,无疑,这四类人,对于公司的发展方向、资金和管理、执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创始人在分配股权时,一定要照顾到这些人的利益,给予他们一定比例的股份。
5. 马云创业初期持股比例是多少
在创业初期,马云是一人独大的,之后随着融资扩大、股权的不断稀释,才降到了现在的8.9%。马云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本人的不可替代性。
1、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招股书的时候,首次披露了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以机构持股来看,日本软银集团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达34.4%。
雅虎第二,持股比例为22.5%。二者合计57%。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股比例仅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为3.6%,而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
2、1999年3月,马云凑够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网站正式上线。
Invest AB副总裁蔡崇信听说阿里巴巴后,飞赴杭州洽谈投资,在和马云谈了4天后,决定辞职加入阿里巴巴。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从软银等国际投资机构融资2500万美元。
3、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5年10月23日,《2015信中利·胡润IT富豪榜》发布,51岁的马云及其家族以1350亿元资产蝉联中国IT业首富,在13年里财富增长540倍。
(5)创业股东占股比例分析扩展阅读:
截止2017年6月9日,软银持有阿里巴巴股权29.2%,为第一大股东。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权15%,为第二大股东。虽然马云及合伙人只持有公司的少数股份,但却有绝对的控制权。
在公司成立之初,为了防止大权旁落,阿里合伙人与软银、雅虎达成了一整套表决权拘束协议,以进一步巩固合伙人对公司的控制权。
阿里巴巴之选择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就是因为马云及团队实行的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相当于同股不同权。也就是说,美国的雅虎以及日本的软银虽为第一、第二号股东,但是没有权利决定阿里巴巴走向,只可以享受阿里巴巴的分红收益。
6. 创业期公司股东之间应该怎么设计分红比例
这种情况下,首先你要明确你和你同学是投资人和管理人的双重身份。
所以你们的收益来源于两部分:
一部分是作为投资人享有最后净利润按股权比例分红(投入比例不一定是股权比例,双方协商定。)
另一部分是你们作为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
因为你们目前是初创公司,又没有盈利,很大概率是不会分红的,所以只享有管理人员工资是很正常的,低于销售人员工资也是常见的。因为你享有的是将来公司做大了以后带来的预期财富,通俗点说就是眼光放长远一点。
如果你想增加自己的收入。建议如下:
1、如果你是管理上付出得多一点的,可以要求按管理或技术入股,比如你们现在投入比93%:7%,但是公司经营管理更加依赖于你,或者你付出精力更多,可以适当要求更多话语权。不过这点首先得清楚认识到自己再管理团队中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2、提高管理人员工资,但是作为初创公司,这样可能不太明智,只能说眼光放长远。
3、增强自身在公司的管理能力,能做到公司缺你不可,那你就不用担心收入了。
7. 几个朋友合伙创业,如何分配股权
最近打算跟同学创业,期间思考了很多问题,其实,我能想到创业中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也算不容易了,这都得益于平时看新闻并积极思考的结果……
我最先纠结的一件事是:我和同学如何分配股份?期间请教了某个创业公司的 CEO,跟他聊到夜里1点多,当我问他:“我跟同学都占 50% 行吗”,他直接回答:“绝对不行,一个公司必须要有一个占大头的,一个说得算的,也就是老大,否则跟风险投资没法谈……”
后来看一些资料,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投资人的持股不建议超过30%;
2,创始团队开始持股的不能超过3人;
3,初创团队中大股东能保持不低于60%的股份,因为低于50%的股权经不起稀释;
4,初创公司的股权设计:
1)忌讳江湖方式处理,结构与利益不明细;
2)忌讳股权平均或分散,没有“带头大哥”作为决策中心;
3)忌讳股权比例配错,非关键人员拥有大股权比例。
在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创业时,共同创始人之间的股份分配,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按照出资额、技术和智慧成果来进行权衡的。
出资额:在天使投资和创投机构比较密集的科技业,大量的创业项目是从一开始就拿到投资的,创始人几乎没有放钱进去,或者即使放也是名义上的非常少一点点钱。
技术:互联网业是一个创新频度高、小企业成长快的行业,同时互联网技术的演进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互联网技术的门槛,与硬件为主导的传统科技业相比,是日益降低的。因此随着互联网公司的不断涌现,独有的技术专利和技术机密在互联网行业越来越难形成竞争的门槛。
智慧成果:互联网业是一个拼进化速度的行业,因此一个绝佳的创意或既有的智慧成果,如果没有配上强大的执行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是很容易死得很惨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共同创始人之间,影响股权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经验和资历的丰富度。设想:十年从业经验、有过创业背景的 A 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 B 共同创业。
对公司未来成长的贡献。设想:一个偏渠道运营、技术门槛不高的互联网公司,有商务推广背景的 A 和有技术背景的 B 共同创业。
获取资源的能力。设想:与大量业内优秀人才交好、熟悉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容易获得风投机构信任的 A,和一直埋头苦干、鲜少抬头看路的 B 共同创业。
对产品/用户/市场的精通和了解。设想:一个做互联网消费级产品的公司,有在腾讯四年的负责核心产品运营经验的 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项目管理经验的 B 共同创业。
热情、专注、坚定的程度。设想:疯狂地花时间去思考/研究/打磨/优化产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怀疑他也能坚持下去的 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动、执行力超强的 B 共同创业。
人格魅力、领导力。设想:A 和 B 共同创业,谁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动团队的士气、给大家持续注入愿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也能保持团队的凝聚力。
来自上海知志者回答
8. 创业股份如何分配
股权架构的六大模块:
1:发起人股东必须控股51%;
2:创始人股东不超过7个(以单数为主),每个不超过5%;
3:战略股东:最多不超过5%;
4:资源股东:不超过5%;
5:团队股东—你的高管最多不超过10%;
6:投资股东不超过10%。
其实就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按公司职务贡献发放对应的工资
二、按出资金额:按出资金额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