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刚刚成立,,我要做未来五年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预测。
你们老板是在做梦吗?什么数据都没有怎么做预测?预算要根据事实数分析,除非是你数据分析师,懂得行业前景、政策前景、国际前景。
『贰』 近三年销售收入、成本及利润的结构、增长率与未来变动趋势怎样计算
首先,产品要分类。分别计算各自的收入成本利润,以此来粗略分析各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变动趋势。进行财务决策。
『叁』 利润源于明确未来运行方向及持续多长时间
21日和9日也是刚刚相差一年,低点和高点的时间几乎是一样的,只有一点点误差。
分时图实际上就是波浪,只不过能量是金融市场的能量,金融市场能量又是由星球以外的能量决定的,不管你信不信,就是这样的现象。杜威最大的观点就是不要去问为什么,要问如何,市场是如何走的。
股指日内短线密码,日内短期趋势都是每四天一个循环,每四天中都有N个转折点,N个转折点高点低点交替出现,每个转折点相对位置都是相同的,少数出现提前或延后,后市会暴涨暴跌,只有在1前后出现倒转,1的位置是最难找的,1的位置确定了,后面全都确定了,所以学这个密码很简单,首先是确定几个序列,第二,序列的起点在哪里,第三每个点的位置在哪里。
每天实战就要讲究策略,策略做不好,还是做不好。目前我用的策略有四个:第一用趋势定义法,顺势而为,不是所有点都去做。曾经我去做所有的点,结果收益一般,如果心态控制不好,涨跌都做,或者不遵守规律,时间不到就做,结果可能盈利一点点,赚20%-30%没问题。第二,先长后短,顺势而为。第三,把握提前或延后大机会。第四配合量价关系如指标。趋势定义法是最原始、最古老,永远不会失效的方法,用这个方法去判断牛熊的起涨点。上升趋势很简单,高点低点不断抬高就是上升趋势,当低点不创新低,高点创新高就是上升趋势开始;下降趋势亦然,当高点低点不创新低也不创新高,就是震荡。打个比方,在下降趋势当中的,1-10所有的高点都是逐渐降低的,所有的低点都是降低的,原来找高点低点是用肉眼去看,现在不用看,告诉你哪个点是低点,哪个点是高点,知道了时间点,去比较高低点就可以了。当出现低点不下降,高点上升,就是上升趋势,在上升趋势上只找低点去做多就可以了,高点是平仓点,就做单边顺势而为。比如9点半见低点,下午2点是高点,那么上升趋势中9点半建好仓后,两点钟高点平仓,等待第二天的低点再建仓。空单就不要做了,因为它是上升趋势。上升趋势有浅调整和深调整,事前是不知道的,所以会出错,顺势而为,总共就这么一点,还要去头去尾,就会亏损,亏损之后前面利润就没有了,那干脆就做个单边。比如昨天周五的大涨行情,就算你是看多也不一定赚钱,就是因为策略问题。用趋势定义法去做单边是很多投资者要学习的。最近四年我在美国的一家大陆子公司就业,学习他们的方法,在美国公司那边,目前60-70岁的人,他们还都在做单边交易。我记得美国的分析师和我说过,我见过做双边交易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做的好的人,大部分都是做单边交易。双边做好当然更好,但我们都不是天才,要把自己定义为普通人去做交易,普通人就只能做单边,双边就要亏钱。股指如果做错,一个月亏50%很简单,甚至亏光都可能。做单边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把单边的低点找好,那就更没问题了,等下个低点赚钱走掉就可以了,但做双边就有问题。平掉之后继续涨,做空,亏钱,把赚的钱全还回去了,一回调把空单平掉又亏钱了,一平掉又上涨,又亏钱了。
刚才是用单边去做的,第二是用提前和延后去做。这是螺纹的日线图,6正常,7应该涨到这个地方,结果7提前了,所以要暴跌,熊市来临,7要跌到8的地方,8反弹到9,9应该在这个地方,结果又提前,赶紧建空单,从这里我知道要跌到9然后再跌到1。2、3、4、5正常,6又提前,跌到7的地方,8又提前,跌到9的地方。在整个下跌趋势当中,都是高点提前,不做双边做单边,只找提前的做就可以了,正常的点也可以做,到2的地方做空,3平仓,4做空,5平仓,6提前到这个地方,把空单建进去,然后7平仓,8提前,建空单,到9平仓。如果两边做,这个做多单,到这里亏损,3做进去到这个地方,赚一点点,5做进去到这里又亏损,两次亏一次赚,在这段时间你基本还要亏钱,如果你这里做进去,8提前,又下跌,做了这么大利润又还回去一半。所以知道这个密码之后,上升趋势中只找低点,只做多,下降趋势只找高点去做空。原来用量价分析方法时你不知道高点低点在哪里,所以很难顺势而为,当知道高点低点在大概的时间,就知道顺还是不顺,顺多久,如果还有两三根K线就不要做了。
第三个方法就是利用量价结合的方法,下面有高抛低吸的指标。黄金的高点低点,高点提前可以做一把下跌,在反弹的时候可以按照指标做。当出现低点的时候,同时量价指标也在低位的时候,比如点5,5的低点是绿后3的位置,刚刚指标也在低点的位置,这个时间点可以做多单。看再这里,这个地方是3,3是低点,但是指标不在低位,你不要做也可以,你去寻找量价关系与时间共振的关系来提高成功概率,不是所有点都做。5做一下,6在高点,从6-7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所以你可以做,7在这个地方,对下来也刚刚在低位,可以做个多单,8可以不做,因为指标不在高位,通过这种方式也是可以的。不用放弃你原来的量价分析方法,原来的量价假如说有四五成的成功概率,加上时间,你的概率就变七八成了,不要完全放弃你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现在我已经不用了。
总之一句话,量价到了,就可以建仓,成功概率很高。这是股指期货,5高点对下来,高位指标,6低点对上去,7指标是在低位,但是价格并没有涨,而是跌,这叫指标钝化,因为时间没到,时间在8这个地方,价格还没有跌,所以钝化。8到了,再钝化,叫背离。所以说当时间到了,指标背离建仓,当时间到了,指标到低位也可以建仓,时间不到,不管背不背离,都不能建仓,所以这不是指标问题,因为你只研究50%量价,而没有研究时空。10低点,1高点,高点没有到,就不做,下降趋势中只做高点就可以了。3低点不做,4不做,这个地方延后了,低点延后因为下降趋势中,高点提前会暴跌,跌到1的地方,这个地方指标背离,可以建仓。大家可以看一下,前面是高点提前和低点延后都是下跌,不会出现低点提前,3在蓝后1的地方,低点已经出现了,创了2的高点,3低点提前会暴涨,后面就做涨,从3的地方只做涨不做空,找低点做多就可以了,这就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与我们所说的预测不是一回事,顺势和时间是两个不同的分支,但是可以并用的。后面一段3-10,3低点提前,高点延后,只要提前就可以买多,时间到了也买。在实战交易中怎么做?我们在头一天收盘后,把第二天高点低点的时间画出来,我一般是早上画的,因为晚上没有第二天的界面,早上才有。比如说今天,早上九点钟会出现界面,我们事前知道分时图上的高点和低点,高点是在9:45-10:00,因为有15分钟K线的误差,所以在这个区间会见到高点,下一个低点是11:00-11:15,再下一个高点是下午2:00-2:15,你可以按照密码在这个图上标上去,这有很大区别,不标上去会手痒,标上去弄粗一点,不到时间就不做。比如说9:45准备高抛,那在9:40就坐到电脑前,填好单子,最后就等确认就可以了。到9:45就观察进场点,是9:46还是10:00,这就讲究技巧,不讲究技巧还要亏钱,因为9:46你建的空单,结果高点在10:00,9:46-10:00还有二十个点涨幅,做空就会亏二十个点,尽管后面会跌下来,但是以你的心态,早就止损止掉了。
当天高点在这里出现,我在讲这个分时图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是一个高点,那为什么不在这个高点建仓,这就是时间问题。我也不知道这里有一个双头,有些时候是左肩到预测的时间,有些时候是右肩到预测的时间,所以不要急,一定要等到时间窗,不等到时间窗就不建仓,除非有明显的提前和延后的机会。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高点是2:15,但是这个怎么看也不像高点,其实这是一个双头形态,这是左肩,这是颈线位,这是右肩,这个区间是在颈线位出现的。所以我告诉大家,我们所说的东西不是分分秒秒在一个点位出现的,双头有可能是左头或右头,头肩底有可能出现在颈线位。所以我们不能说这个方法学会了就知道10:01最高点,2:01最低点,我没那个本事,如果你要学这个,我做不到,但是可以通过量价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进出场精确度。
再看这张图。9:45是低点,1:00是高点,9:45-10:00区间这里做了一个双底,结果双底都在里面。然后10点后是一个震荡市,有几个高点,这里有高点,这里有高点,我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高点,但是根据事前画出来的,我要到下午1点再开空单,我宁可少赚一点,等到这个区间,因为真正的大跌从这里开始,提早去买卖,心态一定坏。所以在这个地方你去建空单就可以了,高点在这个地方。
再看另一张图(因涉及个人交易隐私,本图省略)。这是我昨天的交易流水。在开盘之前我已经把低点9:45-10:00这十五分钟区间画出来了,高点是1:00-1:15,下一个低点是在第二天早上,所以昨天是有两个转折点,一个低点和一个高点,所以我在9:45-10:00我事前就知道是做多,特别是目前日线是上升趋势,肯定是做多为主,不轻易做空,所以我在9:45会密切关注这个点去建多单。到1:00-1:15我会把多单全部平掉,但是一般做单边我不会反向做空,我会等到下一个低点,也就是明天早上。我做了三单,9:56建多单,1:03平仓,第二次开多单是2:25。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没做好,昨天做多也不会赚钱,所以我觉得操盘手真正的难度在这里。我知道9:45-10:00是一个低点,9:45对下来的指标并没有在低位,再下去就反弹了。很多人都会追涨,但我不会,我会等到指标下来,指标在9:56打到这个地方,我在这个地方把空单确认。我用在一分钟的高抛低吸指标,这个指标的成功率大概是50%-60%,还有40%-50%错是因为时间的问题,所以我把量价关系指标与时间对上去。我在这里找一分钟进去,进场点很重要,进场点不对,心态就不一样,赚钱的心态和亏钱的心态完全不一样。进去之后并没有涨,马上还要跌3个点,亏钱,进去之后平仓要到一点钟,除非你错了,达到你的止损点十个点或者十五个点,可能是你判断错误,或者低点延后。如果没有意外,没有达到你止损点十个点或者十五个点的时候,你就是拿着,拿到下一个高点,所以说你知道低点,我不告诉你高点在哪里,你也会亏钱,在这个震荡过程中,我估计你进进出出很多次,最终盘面上是亏钱的。我就告诉你后面还有一个小时是涨的,你也不会赚钱,因为它震荡涨上去的,甚至可能到11:00才开始拉起,拉到一点钟,在1:03我就平仓了,因为我的指标已经达到高点了,平仓后我没有反向开仓,因为日线现在是上升趋势。十五分钟也是高点低点不断抬高,所以不能做空单。大家可以看到,其实我平仓平掉是2460,最高点要涨到2465,上面还有五个高点我没有做到,但是我在1:03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会有第二个高点,所以当到1:00,达到我指标所在的位置我就平仓,获利了结。平仓后的下一步工作不是盲目开仓,而是等下一个低点,如果你反向做空,60%的概率是做对的,做空之后也是赚钱的,这段下跌其实也很厉害的,我没有做,原因就是因为我事前定好策略是等下一个低点,下一个低点在第二天的早上,当天没有低点。很多人就看,下午拉这么大,你还敢到第二天早上,一般情况下,如果我有事情,我今天做一单,如果赚4-5个点,我就去做别的事情去了。昨天我还待在这边,有时候没事情我就待着看盘面,当这个低点,下跌,我抛掉了,就很开心。这个低点之后,我认为还会下跌到明天早上,我没有多单,我就等,结果后面拉起来了,市场在半小时内创了高点,上升通道会出现低点提前,那么什么时候进?这时候最考虑心态,这时候感觉要涨,一追进,一调整,十个点没了,不值,结果又是低点。追高,下跌,止损,止损再起来,要不要追?不追,继续涨。所以看对了也没用,心态就体现在这里。创新之后你别急,高位没有达到低位,不急,等他下来在这个低点的时候,这个地方赶紧做进去,这叫低点提前,这个地方进去之后你不能保证一定涨。买进去后,低点提前要涨到低点应该所在的地方,就是明天早上,再下一个高点就是明天的中午,所以买进去涨了之后,我就把电脑关掉去休息了,不用管。在这种低位进去之后,你就是下来也非常有限,所以我只要手机看看有没有出现大的异常变动就可以了。
国债15分钟图的密码也有,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就不细讲了。
下面我们总结几点:
第一:时间是量价时空四大要素的核心。量价是市场的外在表现。掌握了时间密码,结合你的量价趋势跟踪的方法,会大大提高你的成功率。
第二:长期趋势(月线)密码是4年一循环,中期趋势是1年一循环,短期趋势是4月一循环,日内趋势是4天一循环。每个品种都存在特有的序列和密码,而且一旦找到密码后,永远不会改变。
『肆』 企业未来盈利能力是怎样估算的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内容,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
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要关注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重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关注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注意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往往只通过对企业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比较,直接来评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六、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七、重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
八、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
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的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九、不能仅以历史资料评价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它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关。
『伍』 盈利预测是什么意思呢
盈利预测是指预测主体在合理的预测假设和预测基准的前提下,对未来会计期间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等重要财务事项做出的预计和测算。
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论改进企业报告》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对未来信息的关注,信息使用者要求提供有关企业未来经济活动和有助于预测、评估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指标和有关信息。”盈利预测信息反映了企业在预测期间内可能达到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水平,提供了对企业未来合理预期的相关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是极为有用的会计信息。
Watts and Zimmerman(1986)在《实证会计理论》中也论述了盈利预测能够传递有关现金流量的信息,可以作为未来现金流量的替代。盈利预测信息的有用性还表现在:有助于降低公司管理当局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上减少用于信息生产、传播、分析和解释的资源耗费,以及信息管制和私人搜集信息的成本;有助于防止内幕交易,从而消除一些投资者利用优势地位获取未公开信息而做出侵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能弥补会计信息的效用与用户的决策之间的差距(蒋义宏,2002)。
『陆』 如何预测公司的未来盈利水平
一种是根据A公司以前营业收入数据,利润率数据,再根据经济景气推测将来的营业利润。再看版是否有权竣工投产项目当年已超过资本回收期进入盈利期,及其公司公告的该项目产生的年收益率,与利润相加就可得到一个预测利润。散户做这点功课就可以了,可参考F10财务报表和报表中在建项目投入情况
『柒』 利润表为什么可以预测企业未来利润和现金流量
利润表之所以可以预测企业未来利润和现金流量,是因为不同时间段利润表,以时间为横轴,以利润表相关资料为纵轴,利用趋势外推法,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及未来利润。
趋势外推法的基本假设是未来系过去和现在连续发展的结果。当预测对象依时间变化呈现某种上升或下降趋势,没有明显的季节波动,且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函数曲线反映这种变化趋势时,就可以用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
趋势外推法的基本理论是:决定事物过去发展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该事物未来的发展,其变化,不会太大;事物发展过程一般都是渐进式的变化,而不是跳跃式的变化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依据这种规律推导,就可以预测出它的未来趋势和状态。
趋势外推法首先由R.赖恩(Rhyne)用于科技预测。他认为,应用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
(1)选择预测参数;
(2)收集必要的数据;
(3)拟合曲线;
(4)趋势外推;
(5)预测说明;
(6)研究预测结果在制订规划和决策中的应用。
趋势外推法是在对研究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发展作了全面分析之后,利用某种模型描述某一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以此规律进行外推。为了拟合数据点,实际中最常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模型,如线性模型、指数曲线、生长曲线、包络曲线等。
『捌』 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考核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未来趋势
对的。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对所实现的净利润以及以内前年度未分配利润的容分配或者亏损弥补的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它主要揭示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情况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
通过利润表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可以分析判断企业损益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玖』 如何估算企业未来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内容,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 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要关注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重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关注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注意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往往只通过对企业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比较,直接来评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六、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七、重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 八、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 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的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九、不能仅以历史资料评价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它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关。
『拾』 近三年销售收入、成本及利润的结构、增长率与未来变动趋势怎样计算
主营收入
销售增长率
1、什么是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增长额与回上年销售额之间答的比率,反映销售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额
=(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
2、销售增长率分析
(1)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扩张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
(2)该指标越大,表明其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3)销售增长率的趋势分析和同业分析
3、销售增长率与资金需求关系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