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市上下震荡以时间换空间了,这个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呢
这个无法计算,因为形态分析没有正确的标准答案,而且行情走势,震荡与趋势,应该内是交容替进行的!但没有什么规律,我曾经用趋势角度的方法统计过很多市场的日线级别的趋势与震荡的比例,震荡行情基本占据了交易时间的一半,另一半是趋势,又分上涨和下跌.为了证明统计是合理的,我把统计视觉化,也就是上升趋势显示黄色,下跌趋势显示蓝色,震荡趋势显示绿色.
效果如图.
② 股市的行情周期是
中国股市的运行周期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这一规律与通行的江恩理论、费波那兹数列等理论都有所不同,中国股市的周期规律是在特殊的市场形态、不成熟的投资主体以及偏重投机的投资理念等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心理周期、市场周期共同作用的产物。中国股市存在着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就波段行情而言,笔者发现中国股市存在着30个交易日,也就是大约一个半月的波段循环周期。笔者在对近10年来的股指走势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这一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实证检验吻合率超过95%,特别是最近一年来的实证检验过程中,这一结论的验证吻合率更是接近100%。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股市的这一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早在市场刚有了一点规模的时候就已形成,而且在漫长的市场变迁中居然一直没有改变,足以见得这一周期规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之深刻。
波段周期描述:1、一个完整的波段周期的时间跨度是30个交易日,一般来讲误差不会超过两天,在同一周期内股指运行的大方向保持不变。2、在波段周期的涨跌规律上,一般来说除了较极端的牛市和熊市外(如去年下半年的暴跌),相邻波段的涨跌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上涨、盘整、下跌三种形态通常不会接连出现,至于具体波段是涨是跌还是盘整,则必须依据基本面的情况加以判断。
③ 判断股市大盘走势,要看多少分钟线
在日K线图中一般白线、黄线、紫线、绿线依次分别表示:5、10、20、60日移动平均线,但这并不是固定的,会根据设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也可以在系统里把它们设为5、15、30、60均线。
关于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MA)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移动平均线定义:"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价格的算术平均线;"移动"是指我们在计算中,始终采用最近n天的价格数据。因此,被平均的数组(最近 n天的收市价格)随着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们计算移动平均值时,通常采用最近n天的收市价格。我们把新的收市价格逐日地加入数组,而往前倒数的第n+1个收市价则被剔去。然后,再把新的总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 计算公式:
MA=(C1+C2+C3+...+Cn)/N C:某日收盘价 N:移动平均周期
移动平均线依计算周期分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 和长期(如60日、120日)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依算法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线型加权移动平均线、阶梯形移动平均线、平滑移动平均线等多种,最为常用的是下面介绍的算术移动平均线。
一)、移动平均线所表示的意义: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
预示股价将上涨:黄色的5日均线上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上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黄金交叉。
2、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黄色的5日均线下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下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走多头排列的均线可视为多方的防线;当股价回档至移动平均线附近,各条移动平均线依次产生支撑力量,买盘入场推动股价再度上升,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在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呈空头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可以视为空方的防线,当股价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便会遇到阻力,卖盘涌出,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跌作用。
7、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转为下降出现最高点,和由下降转为上升出现最低点时,是移动平均线的转折点。预示股价走势将发生反转。
(二)、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短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7、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则中第三条和第八条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
第四条和第五条没有明确股价距离移动平均线多远时才是买卖时机,可以参照乖离率来解决(将在中级学校中详讲)。
(三)移动平均线的买进时机:
1、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上穿 10 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显现多方力量增强,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压力线,后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是买入时机。
2、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三条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显现说明多方力量强盛,后市上涨已成定局,此时是极佳的买入时机。
3、在强势股的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4、在多头市场中,股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而未跌破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仍向右上方挺进,说明股价下跌是技术性回档,跌幅不致太大,此时为买入时机。
5、在空头市场中,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恐慌性抛盘不断涌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乖离率增大,此时为抢反弹的绝佳时机,应买进股票。
(四)、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
1、在上升行情中,股价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动平均线上升趋势有走平迹象,说明空方占有优势,已突破多方两道防线,此时应卖出持有的股票,离场观望。
2、股价在暴跌之后反弹,无力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说明股价将继续下跌,此时为卖出时机。
3、股价先后跌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有向右下方移动的趋势,表示后市的跌幅将会很深,应迅速卖出股票。
4、股价经过长时间盘局后,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开始向下,说明空方力量增强,后市将会下跌,应卖出股票。
5、当6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趋势转为平缓或向下方转折,预示后市将会有一段中级下跌行情,此时应卖出股票。
这是移动平均线,分别是(5、10、20、60)日均线
平均线的目的主要是用来判定股票的走势。
股价的运动常常具有跳动的形式,平均线把跳动减缓成较为平坦的曲线。
计算平均线的方法有许多种,最常用的是取收市价作为计算平均值的参考。比如你要计算十天的平均值,把过去十天的收市价格加起来除以十,便得到这十天的平均值。每过一天,分子式加上新一天的股票收市价,再减去倒第十一天的收市价,分母不变,便得到最新的平均值,把平均值连起来便成为平均线。
平均线的形状取决于所选择的天数。天数越多,平均线的转折越平缓。
一只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资金量的大小决定,庄家动用的资金量越大,日后的升幅越可观。那么,如何估算庄家仓位轻重呢?下面有几种方法:
1、根据吸货期的长短判断。对吸货期很明显的个股,简单算法是将吸货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货期,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吸货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吸货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因此,若投资者看到上市后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黑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不经过充分的吸货期,其行情难以持续。
2、根据换手率判断。在低位成交活跃、换手率高、而股价涨幅不大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量”与“价”似乎为一对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价”必会紧紧跟上“量”的步伐,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
3、根据大盘整理期该股的表现来分析。有些个股吸货期不明显,或是老庄卷土重来,或是庄家边拉边吸,或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货,难以明确划分吸货期。这些个股庄家持仓量可通过其在整理期的表现来判断,长城电工去年上市后逐波下行,吸货期不明显,5-6月份的拉升明显属于庄家行为,7-9月份大盘调整,而该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区,跌幅小于大盘,庄家介入程度深;再看该股流通股达8000多万,对这样的偏大盘股主力亦“调教”自如,持筹量可见一斑。
4、根据上升过程中的放量情况判断。一般来说,随着股价上涨,成交量会同步放大,某些庄家控盘的个股随着股价上涨,成交反而缩小,股价往往能一涨再涨,对这些个股可重势不重价;庄家持有大量筹码,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
1、超跌反弹和抢反弹:股票大幅下跌,跌到了某个支撑位,有向上反弹(就是向上涨)的要求,就叫超跌反弹;此时买入股票,等反弹了就卖,就叫抢反弹,反弹不是反转,涨了几天还要向下跌,所以要“抢”。
2、指标股、权重股、权重指标股:这几个概念相似,是指总股本非常大的股票,因为总股本大,在股市中所占比重很大,所以他们的涨跌对整个股市影响很大。象中国银行就是一个标准的权重指标股,他站的权重达25%,他每涨跌1分钱,大盘涨跌1个点。
3、箱体震荡:股票的价格在一定的范围上下波动,就象一只股票箱。
4、中国银行后市看法:有可能跌破发行价,小散户最好不要碰他。
]如何知道一只股票第2天是高开,还是平开,还是低开?
这个也不能说算是预测,只能说是推测罢了:
如果今天能量很大比如是昨天的3倍以上,大幅度收阳(没有涨停),但不能有明显的上影线,那么第二天高开的概率将是相当大的。如果上影线在末期形成而且很长,那么低开的可能比较大,如果低开更应该着手介入
今天的量比开盘较低,到只到收盘时量比总体看是逐步增大趋势的话,第二天低开的概率极底,高开的可能也很大,如果开盘量比较大,但能量不能持续,到收盘时候也没能重新放量的话,注意明日低开
尾盘突然爆量拉高,那要看拉高的成交情况,如果成交扎实,一般第二日不会低开,但如果是急速拉高,成交不扎实,那么很可能是诱多……
这里只是简单的叙述并没有包含很多较复杂的情况。
请大家教教我在这么多的股票里如何选择一只,总不能每次都靠别人推荐
要自己选股票其实非常简单,你要是有很多钱,就选高价股贵州茅台或苏宁电器。你要想信高价股因为能在高价立足就必然是各方面都无可挑剔。其次如果你的钱不是很多,就应选价格便宜的股票,此时就要慎重一些,看这只股票的每股净资产是多少?每股赢利的多少。净资产收益率比去年有没有增长?还要了解公司有没有外债,有没有诉讼?公司是什么产品?有没有增长潜力?然后还要看看最近时期股票价格的走势,是在历史的低位?还是高位?
可以去排行榜里找,按量比排行,量比在1.2-2.0之间,涨幅在2%-4%之间,这种股票一般有较好的涨势
委比:某品种当日买卖量差额和总额的比值。
委比是衡量某一时段买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委买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买入下三档的总数量。委卖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卖出上三档的总数量。委比值的变化范围为-100%到+100%,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卖盘而没有买盘,说明市场的抛盘非常大;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买盘而没有卖盘,说明市场的买盘非常有力。当委比值为负时,卖盘比买盘大;而委比值为正时,说明买盘比卖盘大。委比值从-100%到+100%的变化是卖盘逐渐减弱、买盘逐渐强劲的一个过程。如某一时刻,股票G的买入和卖出委托排序情况如下:序号 委托买入价 数量(手) 序号 委托卖出价 数量(手)1 3.64 4 1 3.65 6 2 3.60 7 2 3.70 6 3 3.54 6 3 3.75 3 4 3.50 6现在委托买入的下三档的数量为17手,卖出委托的上三档数量为15手,股票G在此刻的委比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 100%=(17-15)/(17+15)×100%=6.66%委比值为6.66%,说明买盘比卖盘大,但不是很强劲。
委差:某品种当前买量之和减去卖量之和。反映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正数为买方较强,负数为抛压较重。
委比是(委买-委卖)/(委买+委卖)
委差是委买-委卖,负数表示卖盘多。
谁说放量上涨好了?没人这么说过啊……
但有时量是敲出来的,有时在某些关键位置放量的概率较大。
很多能缩量走出很远、很高的股票,往往在启动时已经放出过巨量,这种情况被理解为主力控盘程度高。
量价关系的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见的类型,即低量低价、量增价平、量增价涨、量缩价涨、量增价跌和量缩价跌等六种;另一类是比较特殊的类型,即地量地价、天量天价、无量空涨、无量阴跌、底部放量和顶部对倒等六种。
1、低量低价
低量低价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成交量非常稀少的同时、个股股价也非常低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低量低价一般只会出现在股票长期底部盘整的阶段。
当股价从高位一路下跌后,随着成交量的明显减少,股价在某一点位附近止跌企稳,并且在这一点位上下,进行长时间的低位横盘整理。经过数次反复筑底以后,股价最低点也日渐明朗,同时,由于量能的逐渐萎缩至近期最低值,从而使股票的走势出现低量低价的现象。
低量低价的出现,只是说明股价阶段性底部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不能作为买入股票的依据。投资者还应在研究该股基本面是否良好、否具有投资价值等情况后,才能做出投资决策。
2、量增价平
量增价平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而个股的股价却几乎维持在一定价位水平上下波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平既可以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各个阶段,也可以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各个阶段之中。同时,它既可以作为卖出股票的信号,也可以作为买人股票的信号。区别买卖信号的主要特征,是要判断“量增价平”中的“价”是高价还是低价。
如果股价在经过一段时间比较大的涨幅后、处在相对高价位区时,成交量仍在增加,而股价却没能继续上扬,呈现出高位量增价平的现象,这种股价高位放量滞涨的走势,表明市场主力在维持股价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在悄悄地出货。因此,股价高位的量增价平是一种顶部反转的征兆,一旦接下来股价掉头向下运行,则意味着股价顶部已经形成,投资者应注意股价的高位风险。
如果股价在经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下跌后、处在低价位区时,成交量开始持续放出,而股价却没有同步上扬,呈现出低位量增价平的现象,这种股价低位放量滞涨的走势,可能预示着有新的主力资金在打压建仓。一旦接下来股价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头向上,则表明股价的底部已经形成,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该股
④ 股市行情转折时间怎么计算
反转的魔力理论,可以找出一些很经典的转折点出来。你可以随便找一张图,按上面的方法去画,你会很惊讶的。
⑤ 股票市场中的时间节点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出来每月的时间节点的请具体详细说明 感谢~~高人指点
时间节点是一个很抽象和应用很广泛的概念,通俗的说就是某个大环境中的一个点或者一段,好比公交车线路中的一个站台。 比如在工期计划,或者工作计划等里面体现较多。 以工期计划为例,时间节点可以代表工程的某个阶段或者某个里程碑的点,而此阶段或这个里程碑之前的工作需要在某个时间之前完成,这就是工程中经常提到的时间节点。 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譬如某软件的开发工作需要在某时完成,调试工作某时完成,销售推广某时完成等,都是时间节点。
计算公式:
此方法是克拉克(Clarke)与怀特(Wright)于1964年提出该方法以求解车辆巡回问题,其思想在于按节省值(较短路径与原路径之差)由大至小排序,在车辆容量限制下,依序将对应的两顾客点排入路径中,直至所有顾客都被排入路径为止。该方法的实质要求就是节省路线成本 。
Solomon于1983年将此法应用于求解时间窗约束的车辆巡回问题,关键在于当节省值较大的两顾客点被排入路径时,除需考虑车辆容量限制外,更需要考虑到时间窗的限制,也就是时间窗上界较早者,应优先被配送,并检验其时间可行性,此方法的优点是提高车辆的利用率,而两节点间的节省值的计算公式与意义如下所示:
s(i,j)=d(i,0)+d(0,j)−d(i,j)
其中d(i,0)代表顾客i至场站的距离,d(i,j)则代表顾客i至j的距离。计算两节点i与j间的节省值s(i,j)时,应先计算原路径中各往返路径的总和,再以之与较短路的总路径和相比较。
主要步骤:
1、先以一部货车负责一个客户,几个货车就负责几位客户为条件,对于其路线的成本作其个别的运算,计算其个别成本。
2、将其路线组合后计算总成本后,将路线互相掉换。
3、通过上面二步,再进行一次运算,并统计所有的组合可能及结果,看其最低的成本路线是何解。
⑥ 股票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我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上证综回合指数:以答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⑦ 如何计算股票时间窗
时间之窗
在一些股市和汇市的评论中,我们常听到时间之窗这个名词,时间之窗可能很多朋友都了解其含义,但如何正确地应用时间之窗,并不是所有朋友都了解,今天和大家谈谈时间之窗的正确应用。
时间之窗是周期的一种应用方法,周期的使用,不同的学说和不同的技术分析工具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波浪理论中应用的周期是以菲波纳奇数例为基础的,而江恩理论里面,周期的划分和应用又有他独特的界定。我们常说的时间之窗实际是波浪理论里面常用的菲波纳奇数例,菲波纳奇数例是一个最简单的数字123为基本数列的,把这个简单的数例的后两位数字不断相加, 1+2=3 2+3=5 3+5=8 5+8=13 8+13=21 13+21=34 21+34=55 34+55=89 55+89=144就可以得出菲波纳奇数例3、5、8、13、21、34、55、89、144……以至无穷。
那这个数例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在分析价格走势时,都希望能提早发现走势的拐点,也就是顶底,而实战中,一些重要的顶对顶的时间、底对底的时间、顶对底的时间,底对顶的时间大都出现在这个数例的数字上,比如我们常看到一个价格走势的顶对应前面的一个高点经常是34天55天,或者13周21周等等,或者一个趋势从最低点启动,在13周、21周、34周或者55周的地方趋势结束。所以在一个趋势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就会密切注意那些可能出现拐点的时间,一般就把那些容易出现拐点的地方称作时间之窗,时间之窗基本上就成了菲波纳奇数例的代名词。
时间之窗的基本理论不难理解,但它的实战应用却有一定的技巧。
首先,时间之窗的周期分析是从属于波浪理论里面的一种方法,波浪理论中的三要素形态、比例、周期其周期的分析要结合波浪形态来看,当价格走势走到一个时间之窗附近,我们必须首先观察走势形态是否有顶底形态,如果波浪形态上有顶底的可能,那如果再有时间周期配合那出现顶底的概率就非常之大,但如果形态上没有明显的顶底形态特征,光有个时间之窗出现,不能完全作为判断顶底的标准,因为波浪理论中形态、比例、周期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
第二,时间之窗的周期原理并没有硬性规定适用在那个时间等级的趋势里面,那就是说,大到月线,小到5分钟图,我们都可以应用菲波纳奇数例来寻找顶底,那我们到底以哪个为准呢,一般来讲,大小周期要配合使用,因为大周期中会套小周期,它们其实并不矛盾,比如21天的周期,那正好是五周的周期,只不过是第五周的第一天上就是第21天上出现顶底的可能就更大一些罢了。所以在应用上,我们应该是先研究大的形态和大的时间周期,然后再用小周期找到价格趋势可能出现反转的具体时间。比如,本月是距离前一个高点的13个月,现在价格在上涨,那这个月可能会出现一个顶部,如果价格在下跌,那出现底部的可能就比较大,比如我们从大形态和大周期上看到本月月线可能要出现一个顶部,那具体是那一周呢那我们就要用周线推算,可以从上个高点推算下来,如果推到某一周是55周那,这周出现高点的可能性就较大,或者从13个月之前那个高点后面出现的一个最低点推算,看到这个月的哪一周是个重要的时间周期,找到具体那周是两个大周期的交汇点,同时再从日线上找,看这周中的那一天与前面的短期内的走势的高低点是个对应的周期点,这样就可以基本判断出来在那一天可能出现转折点。
第三,使用时间之窗,要注意不要提前,最好滞后,比如这周是个重要的时间之窗,而且价格形态上有可能出现拐点,但如果我们周一就入场去找顶或者找底,那如果顶底出现这个周的周五,那你想想,五天的时间,价格变化会有多么大的变化,我们无法承受价格上的那么大误差,今年6月初英镑对日元的那个高点,我们本来推算出来它是对应前面最高价的21周的时间,但我们在周初就做了空单,结果被它反复折腾几天,而且我在周五的策略里面还写到了,再熬过今天英日的空单就没事了,可恰恰是在周五晚上英日在消息刺激下瞬间打出205以上的高点,而且打掉我们止损就快速回落,结果那波行情我们错过了一大段。所以,用时间周期推算某个地方可能出现顶底,那最好等待走势出现恐慌盘后就可以基本确认顶底出现了,但如果没有出现恐慌盘,那就要小心,因为任何一次比较大的顶底都不会很温柔的出现的,在没有出现恐慌盘之前提前做单,极有可能在恐慌盘出现时,被扫掉止损。如果一个重要的时间之窗上出现顶底后再进场操作,那就不会再出现扫掉止损回头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以已经出现的顶底做止损点,相对操作难度就降低了。
第四,菲波纳奇数例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局部调整形态结束的时间(因为大型调整本身就可以形成趋势了),比如局部价格走势出现调整,那它到底要调整多长时间呢,在研判调整形态的同时,我们可以用分时图的时间周期去数,如21个小时,34个四小时等等,如果一个调整形态的落点正好出现在分时图的一个小的时间之窗上,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形态和时间的汇合点作为入市点。另外,有时候价格的调整是以盘整来完成的,那盘整的形态要持续多长时间才能突破呢?这也可以用小的时间之窗来推算,比如日线级别的小型盘整带经常是盘整5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