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过后,冷链行业的发展趋势会如何
有段时间因为在有一些冷链货物中发现了新冠无症状的患者,国家立即封存了冷链货物,所幸当时的冷链货物没有流入到市场。那么疫情过后,冷链行业的发展趋势会如何?
所以冷链食品不会因为疫情的原因而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市民们不要恐慌,冷链食物只是在疫情期间发生的一个意外而已。如果在疫情过后肯定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毕竟现在主要是受国外的影响,因为有很多冷链的食品都是经过国外而来的,我们在这个时期多注意一点就是了,没有必要说去抵触这些食品,国家在这方面还是做到很仔细地检查的,放心吧。
Ⅱ 冷冻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速,中产阶级还在扩增,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步伐在加快,并且生鲜电商带动的国内农产品、冷链食品的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重塑,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公布资料显示,2015-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19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91亿元,同比增长17.5%。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Ⅲ 冷库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冷库总容量增速放缓
近年来,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冷库设计与建设市场也步入行业发展的快车道。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8年,我国冷库总容量保持在10%以上增速平稳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国冷库总量达到5238万吨(折合约1.3亿立方米),新增冷库容量为488万吨,同比增长10.3%。由于我国冷库市场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过度阶段,很多旧冷库面临淘汰整顿和拆迁,因此从增速上来看,近年来,我国冷库容量增速有所放缓,预计2019年,我国冷库容量将达到5814万吨。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Ⅳ 目前中国的冷链市场如何,未来发展趋势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国物流运行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今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额184.8万亿,同比增长6.9%。社会物流总费用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物流业总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总体来看,物流运行呈现“一降、两优、三升”的特点。“一降”,是物流成本稳中趋降;“两优”是指物流需求结构和供给能力持续优化;“三升”是指物流市场价格、企业效益和行业景气度有所上升。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工业品物流总额168万亿,同比增长7%,工业物流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品物流占社会物流总额的92.5%,仍是社会物流的主要需求来源。同时,新旧动力加快转换,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物流需求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3.4%和11.6%,增速高于工业品物流总额6.7和4.9个百分点;高耗能物流、大宗商品物流需求延续回落走势。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3.1%,增速较工业品物流总额低3.9个百分点。
消费驱动物流增长特征明显
前三季度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0.7万亿元,同比增长30.8%,消费物流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16年,网络购物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6%,网络购物与电子商务日趋繁荣,带动电商物流和快递业务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电商物流指数中,总业务量指数平均为138.5点,同比增长40%。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73.9亿件,同比增长29.8%,快递业进入日均亿件时代。
我国目前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1500~2000 亿,未来会随着食品产品总量的增长和居民消费中易腐食品占比提高而持续扩张,且可以合理预期目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冷链运输率未来也将增长。预计冷链物流市场规模2020
年将达到4450 亿,对应五年复合增速20.4%,且垂直细分市场存在蓝海机会。预计冷链物流市场规模2020 年将达到 4450 亿,对应五年复合增速20.4%,其中初级农产品为4270 亿,速冻食品178 亿。
当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逐步从追求规模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成本要素驱动向效率提升、创新驱动转变,从单纯降低物流成本向降本与提质协同发展转变,加快释放行业发展新动能。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互联网与物流业深度融合,智慧物流迎来发展机遇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推动物流数字化、在线化、协同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智能革命”改变物流市场格局。
要进一步坚持创新“驱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形成势头,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我们应该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新路径,积极配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物流需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Ⅳ 冷链物流的行业优缺点
冷链物流行业优势:
第一,冷链物流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不会影响到食物的营养和味道, 同时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存储期限;
第二,冷链物流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不同地域之间的食物输送非常的方便,食物在运送到目的地时仍然很新鲜。
第三,冷链物流为食品的安全输送提供了保证,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
而冷链物流可以实现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
冷链物流行业弱势:
第一,目前我国此行业的标准落实不到位,很多企业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自律性差,行业发展举步维艰。
第二,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导致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
第三,冷链物流理念推广薄弱,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价格也相对偏高。而人们往往倾向于廉价的违规产品却并不知情,由此也给冷链物流的发展添加了阻碍。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Ⅵ 什么是冷链行业
冷链物流是指为保持食品新鲜的品质或其他产品(医药等)的效能以及减少运输损耗,在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坏节,货物始终保持一定温度的一种物流运输方式,由预冷处埋、冷链加上、冷链储存、冷链运输和邮送及冷链销售几方面构成,涉及冷库、冷藏午、保温盒、冷藏陈列柜等设施,冷链物流行业需要规模化企业的不断投入,通过完整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来协调订单处理、运输、配送、承运商管理、运力管理、返单管理、应收应付管理以及退货管理等业务环节,加强企业的整体联动效应来降低消耗成本,从而形成合理、高效的冷藏链。
冷链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20世界30年代初,发达国家制冷技术快速发展,美国和欧洲相继建立了食品冷链体系。50年代出现了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冷冻食品,随后的几十年里,欧美国家基本完善了各类低温食品冷藏链。目前,日本、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中国的冷链物流产业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2001年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成立后,冷链物流基础工作全面展开,但行业仍然处于萌芽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的提高,冷链于2008年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政策规划和行业标准也陆续出台。2018年,冷链进入3.0时代,实现多方面的转型升级。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Ⅶ 中国的冷链市场目前是什么行情
参考仲量联行最新研究报告《扩容提质促蝶变: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现状与展望》,我们可以知道在过去 10 年中,易腐食品的冷链 流通率从 15% 上涨到了 30% 以 上,而生鲜产品的货损率从 30% 降低到了 20%。同期人均冷藏容量增加了 14 倍。然而,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仍然很 不成熟,设施标准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