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自贸区发展成果有哪些
自由贸易园区是指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在货物监管、外汇管理、税收政策、企业设立等领域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的特定区域,包括:自由港、自由经济区、对外贸易区等类型。如果设立上海自贸区,这样上海成为我国深耕亚太,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中国经济升级起示范作用。
对于在沪金融机构来说,自贸区的设立将带来更多业务,市场也可以扩大到为国际资本市场提供金融服务。不过,随着机遇并存的,将是国际金融机构同台竞争的冲击。“竞争会使金融机构更强大,最终与国际机构接轨。上海自贸区的获批,影响的不仅是目前正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流通和金融创新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包括深圳市乃至整个广东,都要考虑跟上。重庆、舟山、广州、厦门等地都在争夺设立自贸区的机会。
上海明确定位国际金融中心,也将成为航运中心,设立自贸区有其深厚的基础。而前海是“立足于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因此,前海该做的是,积极引进香港的人才和专业机构,在服务行业做好配套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机制,帮香港机构打开内地市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浦东自由贸易区”成立,且得到实施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的前提下。现时大陆通过香港市场和港币这个缓冲区试水全球货币市场,而不至於令人民币直面外币冲击。但若自由兑换进入内地,则人民币能否经受得住海外资本的恶意做空,恐怕还是未知数。
前景:上海自贸区也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自贸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即在这个区域之间的相关贸易管理是相对宽松的,自由化程度高。跨到这个自由贸易区,就等于走到了国际市场。因而一个地方设立自贸区,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
推动上海中心建设,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上海自贸区很可能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离岸金融和航运服务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会促使上海成为继伦敦、鹿特丹之后另一大转口贸易港,对我国的外贸也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2南海问题,由于以前我们的国力军力不及,致使越南.菲律宾大肆开发,并妄想成既定事实。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我们的海空力量足以捍卫我们的海疆,此时,一贯充当老大的美国和跟屁虫小日本儿坐不住了,唯恐南海不乱,极力把水搅浑,越南.菲律宾也像打了鸡血,感觉有了大靠山,到了近似疯狂的程度,令国人义愤填膺!
我国政府态度很明确,南海问题,由当事国解决,美国日本无权干涉...应采取各个击破,目前的奥巴马已经焦头烂额,信任度跌至百分之四十,安倍晋三屡屡向中国是好,最近我方频频地大动作的海空实弹演习,各军兵种密集的的联合军演,为打赢将来的信息化战争,做好了一切准备,叫做: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我们深信,合围已经瓦解,美国的图谋不会得逞,越南已经收敛了很多,菲律宾应该吃炮弹
㈡ 上海自贸区变得如何了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设立开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广东、天津三地自贸区,对政府职能转变、金融改革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三方面改革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观察,以期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更多样本和经验借鉴。
企业的投资信心,同样来自于上海自贸区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与华领医药研制的小分子化学药不同,勃林格殷格翰的客户都是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生物医药生产线成本更高、投入更大。而研发企业大多为以人才为主的轻资产企业,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资金建厂简直不可思议。因此,在这个领域,“卖青苗”现象非常普遍,即研发成果出来后,无法自己生产,只能微利卖掉,眼睁睁看着新药上市后的巨大利润落入他人的腰包。
有了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这样的现象就可以避免了。“研发机构只需支付委托生产费,就可以使用我们的高质量厂房。”罗家立说。
除了让研发生产对接更为紧密,“药品质量也有了完整的责任人。”沈建华表示,“我们也可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龙头,并通过其在药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参与和监管,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药品监管新模式。”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由上海自贸区推动的制度创新,如今已在全国显现出改革红利。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已受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注册申请381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表示。
在“放”的方面,将重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争取将全部市场准入事项和全部441个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改革,使备案、告知承诺成为主要的改革方向。第一批116项审批改革成果今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已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第二批改革也已启动。
在“管”的方面,重点推进落实“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监管协同机制,争取推广到新区涉及审批监管的所有领域。目前“六个双”已在浦东新区经济领域涉21家监管部门实现全覆盖,年底前实现在108个监管行业、领域全覆盖。
在“服”的方面,重点推进“三全工程”,即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如今,104项企业准入区权事项全部实现“全网通办、一次办成”,74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基本实现171项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政务信息将于2020年实现“全域共享”。
“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是上海自贸区改革的使命所在。”沈建华说,为双创多设路标,不设路障,成为自贸区监管部门的共识。
会越来越好。
㈢ 上海自贸区发展状况如何
2020年,算是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第6年,应该说是第7个年头了。其各经济产业领域都实现了回快速发展:
自贸答区仅占浦东新区1/10的面积,却创造了浦东新区3/4的经济总值;
占上海市1/50的面积,却创造上海市近1/5的产值;
据相关统计,在上海自贸区120.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7年实现了13500亿元的外贸进出口总值。
㈣ 2017年中国的成就
1、1月5日:中国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发射成功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广播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多频段、宽带高速率数据传输试验验证。
2017年1月5日23点18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长征火箭第245次发射。
2、1月20日:中国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实验成功
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牵头研制的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载荷是2012年在中科院支持下启动,2016年8月16日实验载荷搭载“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升空。
2016年12月28日至2017年1月15日开展了首轮在轨测试,实现了星地距离1000公里以上,低仰角(20度左右)情况下,下行单路通信速率5.12Gbps,并成功进行了图像传输,图片清晰;同时也进行上行PPM调制直接通信,通信速率20Mbps。
星地相干激光通信载荷总指挥陈卫标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试验,在轨测试的完成,表明该载荷已具备持续开展双向激光通信实验的能力,对我国高速相干激光通信技术来说,具备里程碑的意义。
3、4月12日:中国实践十三号卫星发射成功
实践十三号卫星是中国首颗高轨道高通量通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研制。这颗卫星首次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信息传送能力大大增强,其通信总容量达20G以上,比以前有十倍左右的提升。
4、5月1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建成开放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位于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D09地块,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将全面综合地反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况,同时介绍1851年以来世博会历史及2010年以后各届世博会的情况,并为与世博会相关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2017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5、5月5日: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㈤ 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带来了什么
幸运的是,自由贸易区扩大了,广东、福建和天津的自由贸易区陆续挂牌。许多自由贸易区的存在导致了每一个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和学习的存在。
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所有自由贸易区的创新速度都会更快。而且学习的状态会使每个自贸区很容易移植其他自贸区的创新措施。下一步,上海自贸区将与其他自贸区一道迎来创新高峰。
㈥ 上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的成果
他的成果就是 浦东新区。
但是我要说一下上海的缺点:他对待别的城市不是用欣赏的眼光。虽然别的城市也有类似的毛病,但我希望从上海开始,学会去欣赏别的城市,这次不要落在北京后头。
㈦ 上海自贸区对我们生活的直接影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或者失去什么。
最直接的就是你可以买到很多国外原装版的免税产品,譬如很多人说的可以买到进口的外国货价格还便宜——这就意味着你不用特地去香港购物什么的了。
如果上海自贸区开放程度够深的话,对于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有一两拨千金的作用的,但是迈出这一步很难。
㈧ 上海自贸区带来哪些新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自贸区方案获批强化了市场对自贸区带来的行业转型升级预期。在此背景下,受益于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物流、地产、商贸等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是更高层次的自由贸易,比如跨国企业的资金账户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外资金融业务的管制放开和随之而来的服务技术的引进等,也就是要素贸易的开放。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货物状态监管等将促进贸易改革,将有助于厂商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消费者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能吸引各国货物到自贸区集散转口,有助推动自贸区航运物流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自贸区依赖的港口吞吐量上升,进出口总额上升。这有利于自贸区内的物流和贸易类企业,参股相关公司的园区公司将直接受益。此外,更多类型的公司进入自贸区,极大地丰富自贸区的商贸和产业类型,企业和消费者的增加有助于促进园区公司的商业物业和商品房的销售,利好房地产板块。
伴随新的试点区域逐步扩大,开放促改革的‘制度红利’有望辐射至全国。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在相关行业中,与自贸区直接相关的贸易、航运、港口、物流、建筑、地产、金融等领域将最为受益。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东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长三角地区是个突破性的利好,江苏也将获得明显的发展红利。自贸易区将为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江苏的企业打开窗口,不但利于出口还能把国际新技术引进来。尤其是江苏的装备制作业、新能源行业等,今后利用好自贸区的窗口优势,有利于引进国际最新的技术。
上海本地制造业相当发达,远胜香港;两翼的苏、浙两省都是制造业发达的省份,腹地的皖、赣、两湖、川、渝等省市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也在快速发展,足以为上海货物贸易发展提供长久支持。上海自贸区转口贸易的发展将进而给其两翼和长江沿岸的港口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并带动该区域发达的出口加工业升级。
一位港航业内人士说:上海港已经将长江沿线的众多大港收在旗下,像武汉、九江、江阴、南京、重庆、宁波、连云港等大港,上海港都占有大量股份,所以上海自贸区的开设不仅仅是上海的问题了,而是涉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利益,涉及到长三流域城市商品的转运、外销、进口等。
重庆商界人士分析说:重庆加工业、国际贸易业、服务业等行业将面临一个新机遇,但金融、物流等行业在短期内将受冲击。
上海自贸区对其它申请成立自由贸易区的地区(包括重庆)而言,短期内的影响是相对负面的。相关产业面临上海自贸区的竞争,或者会损失一些发展的机会。短期内这些地区(包括重庆)的现代金融服务、物流、商业贸易、餐饮旅游等行业可能会受到一些冲击。因此也需提前制定一定的应对措施。当然,重庆企业也有一些利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