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中信证券后市分析
短线技术指标都看空,个人看法是有可能跌破11.50的前期底部。主因是大盘反弹无力,大盘也要创新低,作为券商板块的权重股,跟大势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㈡ 深度解析中信证券,是机会还是陷阱
一半的一半
㈢ 谁帮我做一下中信证券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啊 谢谢了
基本mian:今年创设989和997创收了不少,佣金收入很好!
技术面,现在在震荡上行,长线可以持有!
㈣ 2014年中信证券K线图分析
定增助力资本中介和国际业务发展
2014-12-28 00:00
事件: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5亿股H股,本次发行对象为独立于公司、非公司关连人士的10名以内的投资者。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日前5个交易日公司H股收盘价均值的80%。新募集资金的70%将用于资本中介业务,20%将用于跨境业务发展和平台建设,10%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报告摘要:
此次融资规模或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左右。按照公司港股最新的收盘价27.75元作为参考,最高发行价选取收盘价,最低发行价选取收盘价的80%,则中信有望通过此次港股定增募集266-333亿元资金。若考虑杠杆水平及后续可能的债务融资,按3季度4倍杠杆计算,则公司业务规模(资产端)有望扩大1064-1332亿元。
从偏融资型向做市交易型转变,公司资本中介业务量价齐升。截止目前,公司资本中介业务的规模为1900亿,随着两融规模的扩张以及其他两融类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资本中介业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也因此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公司测算的资金缺口为1500亿),此次股本融资计划将有效缓解资金端矛盾,促进资本中介业务量上获得快速提升。同时公司的资本中介业务正逐步从偏融资型逐步向偏做市交易型转变,该业务的收益率水平也将获得较大的提升。
从跨境业务走向国际业务,公司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相比国际投行,公司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国内客户资源,相比较国内同行,公司的优势体现在其国际化水平和品牌优势,基于此,公司制定了明晰的国际化路径,即从国内企业的跨境业务逐步向全面的国际业务过度。当前中信已完成对里昂的收购,建立了重要的国际化平台,积累了大量的海外机构客户。此次定增募集资金的20%将用于跨境业务发展和平台建设,此举必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契合当前两大投资主线:一是加杠杆,做大资产负债表,提升ROE水平,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融资渠道和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在资金配置上也有更多更优的选择余地;二是“一带一路”所掀起的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新浪潮,为国内投行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作为国际化水平第一的国内券商,公司已经制定了明晰的国际化战略,并初步搭建了国际化业务平台,因此公司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最大受益券商。基于此我们继续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14/15年EPS为0.75/0.87元,维持买入评级。
㈤ 中信证券的争议事件
2015年8月25日晚间,新华网报道称,中信证券徐某等8人涉嫌违法从事证券交易活动已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次日,有媒体报道称,徐某即为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总经理徐刚。
8月27日,财新报道中信证券另外被要求协助调查的7人中还包括了两名执行委员会委员葛小波和刘威、权益投资部行政负责人许骏、证券金融业务线行政负责人房庆利以及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梁钧。
在7月至8月的股灾救市行动中,中信证券拿出大笔自有资金,在众多券商中表现踊跃,被市场一度称为“国家救市御用护法”。
分析:本次被要求协助调查的8人中,有3人为中信证券高管,位居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券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徐刚等8人此次被调查,有可能涉内幕交易。 2015年10月20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已被证监会撤销证券业务许可。
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前身是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12月更名为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11月26日晚间,中信证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消息称,中信证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其中提及: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中信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及全体履职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中信证券公告称,公司将全面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同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针对互换业务虚增万亿,中信证券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时表示,出现相关问题是因为公司系统升级造成了对外报送个别信息的错误,主要涉及互换业务2015年4月-9月新增规模和终止规模的数据错误,但存量规模数据是正确的。
上述负责人称,公司在发现相关问题后,已于2015年11月初进行了数据更正。公司互换业务规模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
㈥ 作业:中信证券的分析,主要业务,员工要求,客户定位
北京的朋友,可以直接与我联系预约最大化有利。
1,中信证券回是最强和最答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创新综合类AA级券商,2009年年底,中信证券总资产为206,700,000十亿元,净资产为61.6十亿人民币,是京城最大的证券公司。
2,优质券商中信证券,中信证券,真诚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收取的佣金的基础上是最合理的,可以做不超过任何其他证券公司是高的,因为客户的中信证券体积排在市场的前三名,即使因此,一个合理的最低可能凭借我们庞大的,足以支持我们的客户群的交易系统的维护和专业团队的R&D支出的佣金。中信证券是首批类AA级集成创
㈦ 请从宏观,中观,微观,及技术分析角度对中信证券这只股票进行分析,要求分析内容在2013 年以后~~
这太多了,10的话就只有评论一下!这个股票,短期还要跌!
㈧ 中信证券的前景好不好
一、投资亮点 1、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2006末,公司净资产达到123.10亿元,净资本为105.78亿元,成为国内资本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大。 2、公司作为纯粹的券商股,公司的业绩与证券市场活跃程度直接相关,随着股市复苏,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公司的经营业绩回升明显。 3、公司整合万通证券的投行班底,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部",专门针对中小企业项目,未来中信证券有望增加中小项目的承销数量,在大扩容的预期下公司有望继续获得超常规发展,而随着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工具的推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更是有了明显的预期。 4、2006年,公司担任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IPO项目的主承销商,说明公司在IPO上的竞争力。 二、负面因素分析 1、随着国内证券公司资产质量改善,开始进入正常经营轨道,国内传统业务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利润率随竞争激烈也将逐渐走低。 2、商业银行在资金及销售网络上具有极大优势,而这些优势已经在债券、短期融资券承销等业务上,给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 三、综合评价 公司作为纯粹的券商股,公司的业绩与证券市场活跃程度直接相关,随着股市复苏,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公司的经营业绩回升明显。但随着国内证券公司资产质量改善,开始进入正常经营轨道,国内传统业务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利润率随竞争激烈也将逐渐走低。中线潜力不大,建议观望。
㈨ 中信证券行情分析软件
自己慢慢找
㈩ 如何从“区位优势”的角度分析中信证券这只股票
中信证券的实际控制抄股东为中信集团,中信集团是央企中的一大财团之一,可谓财大气粗,位高权重,掌握的资源也非常多。中信集团的金融业务涵盖各个方面,券商作为中信集团的战略布局之一。
中信集团的高层还是比较有能力的战略目光的,看的比较长远,其区位优势当然是投资国内市场了。首先,中信证券可以通过中信集团掌握第一手信息,在资本市场上打的就是信息不对城战。
其次,目前中信证券已经成为上市券商中的龙头,其具有丰厚的客户资源优势,加上大股东的强力支持,其地位暂时不会被取代。
第三,国家新政策对券商自营进一步放开,中信证券作为风向标,相信其会做的更好。中信集团还有很多其他金融业务,不排除随着政策的改变将来有资产整合和注资的可能。
第四,金融行业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央企的人才储备也比较充足,央企的垄断优势自然明显强于地方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