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分析谈判背景中的政治方面

分析谈判背景中的政治方面

发布时间:2020-12-27 05:13:52

❶ 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和思想角度分析齐景公接受晏婴建议的原因

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和思想角度分析其警官接受的建议,这个是根据当时这东西社会各方面的体质还有个方面的内容所决定的也是有他当初的想法和当初的各方面考虑

❷ 重庆谈判的背景与原因

一、背景:

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结束之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美国支持下,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欲争夺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建立全国性的独裁统治,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热切要求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要求相矛盾。

和平、民主,成为战后中国的关键词,蒋介石正是接过这些口号,作为邀请毛泽东来渝的重要理由,他在给毛泽东的电文中就有:“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

二、原因:

共产党一方面对国民党抱有幻想,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另一方面为了揭穿蒋假和平的阴谋。而且当时共产党还没有做好打内战的准备,谈判可以做为一个有利的缓冲。

(2)分析谈判背景中的政治方面扩展阅读

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

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是重庆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此外,谈判还达成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实现政治民主化;党派平等合法;释放政治犯等协议。

❸ 商务谈判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商务谈判的可行性分析包括:
(1)收集信息,分析资料。
要版做可行性分析就权必须有可作为分析依据的资料,这就需要先去获取资料,这个过程也就是收集信息的过程。在准备过程中,信息资料的收集越是全面,分析的力度也便会透彻,那么准备也就越充分,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了。
这个信息通常包括市场方面的信息,政治法律方面的信息,还有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来自谈判对方的信息,比如对手的文化背景、公司背景,有无实力,谈判习惯等等,对对手进行透彻的分析,往往可以在谈判桌上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不到最后一刻,信息的收集就不能停止,直到谈判开始,也要确保自己所做准备的信息是最可靠的,还未被“新变故”替代的可用信息。如果信息随日新月异的市场发生了变化,那么就要随时根据最新信息调整自己的谈判策略与方针。
(2)对自己进行有效分析。除了要分析对手的信息,还有对自己进行理性的判断与分析。在谈判前的准备阶段时,不妨常问问自己:“我有哪些实力?”“我有哪些弱点?”,从个人和公司的角度去分析,正确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公司,这样才能在谈判中扬长补短,彰显实力,赢得最大利益。

❹ 怎么分析原因。政治方面应从什么角度考虑的分析。

从社会背景,国家外交方面

❺ 商周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

政治制度:

商周实行【分封制】一: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秘灭商,建立周朝后,实行大分封。

二:分封制的推广:周公东征后,为稳定东方,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

三:目的:为巩固奴隶主的国家政权。

四:内容:(1)分封对象: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 国,拱卫王室。

(2)主要诸侯国:鲁,齐,燕,魏,宋,晋等。

(3)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并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4)诸侯等的再分封 :受封诸侯在自己的疆域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对土地再分封。

五:历史影响:(1)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2)西周开发了边地,扩大了统治区域。

(3)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宗法制】

一:主要目的: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二:核心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三:权利与义务:诸子可获土地,庶民,奴隶等,形成下级贵族臣服于下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四:双方关系;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五:历史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六:最大特点:(1)嫡长子继承王位。(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经济制度:西周实行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

一: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二:目的: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

文化:

(1)夏商周均为青铜时代。商,西周为青铜的繁盛时代。

(2)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❻ 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会议 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会议召开有什 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京举行
政治军事背景:当时把蒋总统赶到台湾但是蒋总的一百多万部队还在中国境内作战,那也只是败兵之势。会议的召开宣布了共党接手中国境内的所有管理,歼灭残余敌对势力。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将正式由中国共产党一党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党派一律铲除消灭。但是我们宣传上面还是要说多党派共同执政,什么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等等其他无党派,那都是舆论需要。其实只要一党执政就好了。什么事情自己说了算。
会议的主要内容:
这次会议代行了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决定了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会议选出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同时选举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人。会议还选出了由180人组成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
纪年采用世界公元;10月1日为国庆节。
毛泽东在会议上宣布,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前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于9月30日举行了奠基典礼。
意义:中华民国正式沦陷,

❼ 重庆谈判是在什么样的政治背景下发生的

抗日结束。
国共两军,国南,共北。要求谈判当时,国要求共享一国。
但是将部下要将退位下野。

❽ 试从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发生的时代背景,双方的立场及结果影响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

北平谈判抄(1949.4.1--4.20)
背景:三大战袭役取胜,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已经大势不再
目的:蒋介石的缓兵之计,毛泽东想迅速结束战争(提出了八项条件),李宗仁想划江而治
结果:1949.4.20 国民党方面拒签

重庆谈判(1945.8)
背景:抗日战争刚结束,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国民党内战准备尚不充分
结果:签订双十协定,这是人民力量的胜利,中共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再要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可以说,这两次会议是解放战争一个头,一个尾,对比明显,国民党由盛而衰,共产党不断壮大,一个会议有结果,一个会议破裂

❾ 商务谈判过程中要做哪些方面的信息准备

收集信息,分析资料。
要做可行性分析就必须有可作为分析依据的资料,这就专需要先去获取资料,这属个过程也就是收集信息的过程。在准备过程中,信息资料的收集越是全面,分析的力度也便会透彻,那么准备也就越充分,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了。
这个信息通常包括市场方面的信息,政治法律方面的信息,还有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来自谈判对方的信息,比如对手的文化背景、公司背景,有无实力,谈判习惯等等,对对手进行透彻的分析,往往可以在谈判桌上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❿ 涉外商务谈判与一般国内谈判有哪些不同这其中哪一项最为重要这一问题被法律称作什么问题

涉外商务谈判是跨越国界的谈判,谈判的根本区别源于谈判者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及谈判活动与谈判协议履行的环境的差异。国内商务谈判双方通常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于共同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在谈判中,谈判者主要应考虑的是双方公司及谈判者个人之间的某些差异。而在涉外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于不同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中,这种差异不仅形成了人们在谈判过程中的谈判行为的差异,而且会对未来谈判协议的履行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比较而言,由于上述背景的差异,在涉外商务谈判中,谈判者面临着若干在国内谈判中极少出现的问题。
(一)语言差异
在涉外商务谈判中,语言问题及由此而引起的其他问题始终值得引起谈判者的注意。即便是在使用同样语言的国家,如使用英语的美国、英国,在某些表达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语言差异,特别是在两种语言中都有类似的表达但含义却有很大差别时,以及某种表达只有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时,极易引起沟通上的混淆。如在中国,政府管理企业的方法之一是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及企业规模等评定企业的等级,如“国家级企业”、“国家二级企业”等,在美国则没有这种概念。简单地将“一级企业”、“二级企业”解释为‘ first class enterprise”和“ second class enterprise”,很难让对方理解这种表达的含义,起不到在国内谈判中同样表达所能起到的效果,并且有可能使对方产生误解,如将“二级企业”理解为“二流企业”。在拟定谈判协议时,语言差异问题更值得予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沟通方式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群有其所偏好和习惯的沟通方式。涉外商务谈判中的双方经常属于不同的文化圈,有各自习惯的沟通方式。习惯于不同沟通方式的双方之间要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往往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高内涵文化国家,如中国、日本等,人们的表达通常较为委婉、间接;而在低内涵文化国家,直截了当的表达则较为常见。高内涵文化的谈判者比较注重发现和理解对方没有通过口头表达出的意思,而低内涵文化的谈判者则偏爱较多地运用口头表达,直接发出或接受明确的信息。来自这两种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在进行谈判时,一方可能认为对方过于鲁莽,而另一方则可能认为对方缺乏谈判的诚意,或将对方的沉默误解为对其所提条件的认可。沟通的差异不仅表现为表达方式的直接或间接,还表现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人们在表达过程中动作语言(肢体语言)运用上的巨大差异。有些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动作语言;而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则不习惯在较为正式的场合运用幅度较大的动作语言。值得注意的是,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一样,动作语言同样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同样的动作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完全不同,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含义。对动作语言认识和运用的差异,同样会给谈判中的沟通带来许多问题。
(三)时间和空间概念上的差异
大量研究表明,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人们的时间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就谈判而言,有些国家或地区的谈判者时间概念很强,将严格遵守时间约定视为“一种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如在美国,人们将遵守时间约定看成是商业活动及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准则之一,比预定时间提早到达经常被视为急于成交的表示,而迟到则会被看成是不尊重对方,至少也是不急于成交的表示。但在拉丁美洲或阿拉伯国家,如果这样去理解对方在谈判桌上的行为,则可能很难达成任何交易,这些地区或国家的谈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时间概念。
空间概念是与时间概念完全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安全距离。在与一般人的交往中,如果对方突破这种距离,就会使自己产生心理不适。有关研究表明,在某些国家,如法国,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相互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较短,而一般美国人的心理安全距离则较法国人长。如果谈判者对这一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使双方都感到不适。
(四)决策结构差异
谈判的重要准则之一是要同拥有相当决策权限的人谈判,至少也必须是与能够积极影响有关决策的人员谈判。这就需要谈判者了解对方企业的决策结构,了解能够对对方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存在着很大不同,商务活动中的决策结构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在国内商务活动中一贯的眼光去评判对手,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在有些国家,企业本身对有关事务拥有最终决策权,而在有些国家,最终决策权则可能属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企业的认可并不意味着合同一定能合法履行。而同样是在企业拥有决策权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决策权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注意到不同国家企业决策结构差异的同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介入国际商务活动的程度和方式。政府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干预包括通过制定一定的政策,或通过政府部门的直接参与,来鼓励或限制某些商务活动的开展。在通常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对国际和国内商务活动的介入程度较高,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不介入企业的国际和国内商务活动。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意大利、西班牙及法国,某些重要的经济部门就是为政府所有的。当商务活动涉及国家的政治利益时,政府介入的程度就可能更高。 20世纪 80年代初跨越西伯利亚的输油管道的建设问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时某一美国公司的欧洲附属公司与苏联签订了设备供应合同,但美国公司及其欧洲附属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政府分别介入的情况下,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美国政府要求美国公司的附属公司不提供建设输油管道的设备与技术,而欧洲国家的政府则要求公司尊重并履行供应合约。争议最终通过外交途径才得以解决。由于涉外商务活动中可能面临决策结构差异和不同程度的政府介入,因而涉外商务谈判可行性研究中的对手分析远比国内商务谈判中的有关分析复杂,在某些情况下,谈判者不仅要有与对方企业谈判的安排,而且要有与对方政府谈判的打算。
(五)法律制度差异

基于不同的社会哲学有不同的社会发展轨迹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往往存在着很大区别。要保证谈判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谈判协议能够得以顺利实施,正确认识法律制度的差异是不可忽视的。与此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仅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不同国家法律制度得以遵照执行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在涉外商务谈判中,谈判者需要遵守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法律制度,同时,还必须充分理解有关的法律制度,了解其执行情况,否则就很难使自身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护。
(六)谈判认识差异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参与谈判的目的及所达成的合同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如在美国,人们通常认为,谈判的首要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与对方达成协议,人们将双方达成协议视为一项交易的结束,至少是有关这一交易的磋商的结束。而在东方文化中,如在日本,人们则将与对方达成协议和签署合同视为正式开始了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对达成协议的这种理解上的差异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待未来合同履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的态度。根据完成一项交易的解释,双方通常就不应修改合同条件,而若将签署协议视为开始合作关系,则随着条件的变化,对双方合作关系做某些调整是十分合理的。
(七)经营风险的差异

在国内商务活动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因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变化而可能导致的国内市场条件的变化。在涉外商务活动中,企业在继续面临这种风险的同时,还要面对远比这些风险复杂得多的国际经营风险,包括国际政治风险,如战争、国家之间的政治矛盾与外交纠纷、有关国家政局及政策的不稳定等;国际市场变化风险,如原材料市场和产成品市场供求状况的急剧变化;汇率风险,如一国货币的升值或贬值等。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这些风险一旦成为现实,就会对合作双方的实际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会对合同的顺利履行构成威胁。因此,谈判者在磋商有关的合同条件时,就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并在订立合同条款时,考虑采取某些预防性措施,如订立不可抗力条款,采用某种调整汇率和国际市场价格急剧变化风险的条款等。
(八)谈判地域差异

在面对面的国际商务谈判中,至少有一方必须在自己相对不熟悉的环境中进行谈判。由此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长途旅行所产生的疲劳、较高的费用、难以便捷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等。这种差异往往要求谈判者在参与国际谈判时,给予更多的时间投入和进行更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涉外商务谈判成功的基本要求

以上我们分析了涉外商务谈判与国内商务谈判的异同。从这一分析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涉外商务谈判与国内商务谈判并不存在质的区别。但是,如果谈判者以与对待国内谈判对手、对待国内商务活动同样的逻辑和思维去对待涉外商务谈判对手,去处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问题,则显然难以取得国际商务谈判的圆满成功。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除了要把握在前面几章中所阐述的谈判一般原理和方法外,谈判者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更充分的准备

涉外商务谈判的复杂性要求谈判者在谈判之前要做更为充分的准备。一是充分地分析和了解潜在的谈判对手,明确对方企业和可能的谈判者个人的状况,分析政府介入(有时是双方政府介入)的可能性,及其介入可能带来的问题。二是研究商务活动的环境,包括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环境等,评估各种潜在的风险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拟定各种防范风险的措施。三是合理安排谈判计划,解决好谈判中可能出现的体力疲劳、难以获得必要的信息等问题。

(二)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谈判者对文化差异必须要有足够的敏感性,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和风俗。西方社会有一句俗语,“在罗马,就要做罗马人”( In Rome, Be Romans),其意思也就是中国的“入乡随俗”。在涉外商务谈判中,“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子里”是不够的,谈判者不仅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而且要善于理解对方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任何一个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谈判人员都必须认识到,文化是没有优劣的。必须尽量避免模式化地看待另一种文化的思维习惯。

(三)具备良好的外语技能

谈判者能够熟练运用对方语言,至少双方能够使用一种共同语言来进行磋商交流,对提高谈判过程中双方交流的效率,避免沟通中的障碍和误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阅读全文

与分析谈判背景中的政治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为什么会低开 浏览:549
理财一般包括哪些 浏览:866
苏宁与京东的价格战 浏览:213
pr融资 浏览:963
投资管理公司章程 浏览:241
2013中国外汇储备结构 浏览:21
阿合马理财措施不包括 浏览:453
找工雷达投资 浏览:188
红卫融资一期 浏览:225
期货品种日均持仓数据 浏览:473
光大银行理财可靠吗 浏览:593
韩元128000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8
借贷宝内部贷款一万的额度 浏览:298
8元人民币兑韩币 浏览:621
个人外汇结算账户结汇 浏览:109
美元与黄金价格反向变动 浏览:177
菲律宾350比是人民币多少 浏览:53
云南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招聘 浏览:343
在生铝锭价格 浏览:63
驻马店太平洋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