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理优势摆在这里,经济发展比较快速,而且上海现在就已经是我国的金融中心
北京是政治中心,政治中心是不可能成为金融中心的
㈡ 上海与北京的金融业谁更强
首抄先要看你想做那一块,金融的范畴提示挺大的,商业银行还是投行券商,经常项还是资本项,个金还是公金,前台营销还是产品以及后台。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1、笼统而言,在上海做金融会优于北京,在北京更多的是跑政策而不是做金融。(当然更好的选择是香港...)
2、做产品或者资金,那四大行总行是个很好的选择,四大行的资金部、投行部或者金融市场部,中行的国际业务等,混三年出来非常抢手。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资本项下政策都出自北京,自营资金也大都在总行,平台高见识广,对新人而言积累经验抬高眼界很有帮助,总而言之装逼一流。但有一点请注意,如果屌丝出身,别指望在四大行总行有较快的晋升。
如果只是一般的从客户经理或者运营起步,那真没啥区别。
3、券商投行方面,北京和上海基本算差不多,北中信南国君,上海这边有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还有一些中型券商都不错。
4、基金公司不太了解,买方门槛高,北京上海区别不大。
5、最后一点,上海的商业氛围更浓一些,长远来看发展机会还是不错的,自贸区概念对贸易金融有一定的促进,未来资本项的放开对资本项也是利好。
㈢ 【就业困惑】北京上海有哪些知名的金融类企业哪类公司更适合我
行行出状元,真有本事的话可以同时在好几家任董事
㈣ 金融发展是去上海好还是去深圳北京好~
建议深圳,然后再学习。去香港或者出国。。为什么不考虑上海呢。。也内是不错,虽然我在深圳容 但我好几个同学都是去上海 还不错。。虽然说深圳很多金融公司都是北京的分公司 并不代表深圳不好。空气。人文。和谐 宽容 这都是要考虑的吧。。。北京霾。。。。不喜欢
㈤ 在你眼中,北京上海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我是南方人,对北来京上海广州深圳四自个一线城市认同它们各方面均领先于国内其它城市,中国30强城市我仅有4个不在那里生活过,别的小城市由于公司未开设或很少分公司,我也到过7个,一线城市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特别是就业创业环境是所谓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不能比的!只不过是历史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些强省会城市比深圳好,不比上海广州差!我是南方人,我自然不喜欢北京严冷的天气,所以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我最不会选择北京,我会选择深圳!
㈥ 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城市有哪些除了上海和深圳
**********************************************************************************
中国金融中心:
如果来讲客观自就是:北京
上海交易股票都在北京结算!!上海有融无金,北京有金无融!你可知道北京的银行可以和花旗,汇丰,并列的工行,中行,建行,北京是和纽约伦敦东京是并列的,上海也就和香港都是人家经济殖民!
北京金融业比上海高!不信你看产业结构!北京世界500强仅少与1东京2巴黎3纽约4伦敦5北京.
北京可是全球的总部,上海是北京伦敦纽约东京的分店你明白吗?
上海经济靠工业!工业算城市经济吗?你找明白人问问?
北京银行和保险在大陆控制力60%以上!
北京的上市公司拉动大盘!
北京没交易所因为特殊的国情,其实中国股票结算,登记,调控都在北京!
************************************************************************************
中国深圳和北京上海不是一个级别!
㈦ 为什么金融行业工资都非常高据说北京cbd和金融业高工资(高富帅)的人超多我朋友才进金融公司一年
国家对金融业监管不利,漏洞很多,这是社会主义特色的一大亮点,标准的中国制造。
㈧ 上海都有什么经济支柱啊,为什么GDP这么高
经济支柱:
1、金融:金融业占据2014年全市GDP的13.9%,仅次于工业、批发零售业。从2014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税收百强来看 ,42家金融企业入围,占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税收合计数的50%。
2、商贸:2017,自由贸易港建设首先会带动国际中转贸易、离岸贸易的发展,大大提升上海港国际转口贸易份额,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转型升级。
3、汽车:上海汽车工业的腾飞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大众轿车合资项目的成功,领汽车制造业一举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4、成套设备:成套设备是指为生产某些产品或完成一定任务及功能所必需的整套设备。如电站成套设备、炼钢成套设备、棉布生产成套设备、剧场舞台成套设备等。、
5、房地产:2017年1-10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05415百万元,同比增长3.7%;2016年1-12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70903百万元,同比增长6.9%。
GDP高的原因:实体经济领域,在上海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上海工业生产处于良好状态。工业领域,新动能正在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速高达29.6%,成为新兴产业中增长势头最迅猛的行业。
(8)北京上海新兴金融业扩展阅读:
市统计局介绍,从吸引外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大幅增长,是上海利用外资实现“双升”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本市第二产业签订外资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1倍;第二产业实到外资金额增长1.2倍。而第三产业实到外资结构继续优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实到外资均实现较快增长。
2018年以来,外资总部也在加快向上海集聚,上半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家,累计达到624家,新设外资研发中心8家,累计达到434家。
对外贸易方面,据统计,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6160.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其中,进口9788.96亿元,增长5.1%;出口6371.81亿元,增长1.8%。外贸增速相比一季度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稳定。
对于下阶段对外经济的走势,市统计局分析指出,虽然国际贸易关系紧张等因素可能对跨国投资产生冲击,但随着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实施,外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预计下半年实到外资、合同外资将有望继续实现增长。而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对进出口贸易的后续影响,上海将密切跟踪、加强研判、积极应对。
上海市统计局指出,今年以来上海总体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㈨ 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陆家嘴可以称为「中国的华尔街」吗
对于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陆家嘴是不是中国的华尔街,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辩证分析。
它是美国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所在地。两边都是古老的摩天大楼,主要集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洛克菲勒、摩根、杜邦等大型银行、保险、铁路、航运大公司。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总部以及商品交易所。华尔街是高度集中的金融和投资的象征,它承载了太多的荣耀。
尽管不能我国的北京金融街和上海陆家嘴不能完全与华尔街媲美,但我相信在中国史无前例的发展速度下,总有一天能达到我们自己的高度。
㈩ 北京上海的经济差距是什么
2018年1月北京和上海同时发布了2017年经济成绩单。同为超一线城市,二者经济实力一直就难分伯仲,各有千秋。
从城市定位来看,北京更偏重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其经济实力也很强;上海更偏重经济中心,但在文化方面也不示弱。
第七:财政收入
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42.2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430.8亿元,同比增长6.8%。
财政收入方面,上海还是挺厉害的,主要是上海的经济总量大。但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不仅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有中央税收返还和中央转移支付。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汇总表》显示,北京2017年预算数为700.46亿元,上海为525.28亿。
看来,在转移支付方面,中央还是更偏爱北京一些,毕竟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需要花钱的地方多。
第八:接待游客
这个指标主要是为了对比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相比之下,上海确实比北京更开放,上海入境的外国(包含港澳台)游客比北京多很多。
2017年,北京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392.6万人次,上海全年的数据没公布,但是截止去年11月,接待入境游客就达到801.6万人。
不过,两市有个共同点,从主要客源国来看,接待最多的外国游客都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
第九:人口
上海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北京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
两个城市都是人口超大城市,但去年北京人口下降了2.2万人,有人分析可能和疏散低端产业有关。
看完详细对比,很多人会发现,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可能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大,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齐头并进的。
如果要说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上,这主要是由两个城市的定位决定的,总体上孰优孰劣真的不好下结论。
声明:对比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两个城市的差异,拒绝无缘无故的地域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