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洋工程前景怎么样
前瞻网摘要: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初步统计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总量的1/3。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元,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2011-2015年中国海洋工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新订单达到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0%。
5月9日开钻的“海洋石油981”开钻水域在中国南海水域距香港东南320公里处,开钻井深1500米。国际上一般将水深超过300米海域的油气资源定义为深水油气,1500米水深以上称为超深水。而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的海上油田水深普遍小于300米,大于300米水深的油气勘探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海洋工程行业研究小组认为,对于南海深水油气开发,需要国家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投资及专项支持,为海洋工程装备企业提供了市场起步的重要机会,同时,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应抓住机遇,快速提高钻采水平。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积极的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2020年销售收入要达到4000亿元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
“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工程深海战略将加速推进。2011年底,中海油服与中集集团旗下烟台来福士子公司签订了最新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2012年5月,“海洋石油981”及“海洋石油201”相继开钻,表明了我国海洋工程深海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B. 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前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数学、力学、船舶及海洋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方法;具有船体制图,应用计算机进行科研的初步能力;熟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建造法规和国内外重要船级社的规范;了解造船和海洋开发的理论前沿,新型舰船和海洋结构物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电器、液压、气动和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掌握轮机工况检测、轮机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等基本技术;
3.具有操纵船舶动力装置,覆行船舶监修、监造职责的初步能力;
4.熟悉有关海船运输安全方面的公约和法律法规;
5.了解海洋运输船舶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三周)、船厂实习(三周)、上舰实习(二周)等,一般总共安排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我们学校这个专业是王牌专业,毕业生不到大四就会签很多人,就业绝对没有问题,是个很好的专业,而且现在国家对于海军国防建设投入也很多,前景很好。
C.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引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怎样的
仅对钻井平台有所了解,对于题主问题,先铺垫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再总结回答。
只说目前比较主流的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Jack Up),半潜式钻井平台(Semi),钻井船(Drill Vessel)。
先说共性,虽说这几种平台的工作海域,造价等差别不少,不过最基本的功能都是要实现海上钻井,所以
1. 都有独立的钻井系统。
对于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海上平台钻井包承包商只有三家:NOV,Aker
Solutions,TTS(Cameron)。其中在半潜跟钻井船梯队中NOV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5-75%,Aker占20%左右,自升平台中NOV,Aker不分伯仲(NOV之前更倾向于400Feet
jack up, Aker 更倾向于300Feet)。
近几年,由于中国对海工市场的重视,以及新型融资方式对国外油公司,以及投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国内接手了巨额的海工订单(以Jack
up为主,Raffles除外),所以不少国内行业人士对钻井包的高额利润也都眼红,目前鄙人所了解的国内海上平台钻井承包商主要是两家:TSC跟宏华,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尝试海上钻井包的合同承包。
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家公司,TSC成立了十多年了,最初也是从宝鸡,宝石这些路上钻油设备供应商中寻求的技术方案,借鉴主流海上钻井平台供应商经验,大部分钻井设备诸如泥浆泵,大绞车(不带补偿),转盘等自己生产,高端钻井设备(顶驱,分流器,铁钻工等)购买集成的方式进行市场拓展,目前已经交付的平台有8-9个了,但是仅限于自升式平台。宏华是国内老牌陆上钻油设备供应商,效益与口碑都特别好,目前开始涉足海上钻井包供应,产品水平与TSC相差不大,供货范围也基本一致,而且近两年宏华专门做了一个船厂,建了一个25000吨龙门吊,专门吊装Semi的deck
box
用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市场定位跟TSC是有区别的。总体来说,这两家新崛起的国内钻井平台供应商设备主要特点:造价低,工期无保障,报修率高,参数达标率(尤其是吨位)差,笨重(陆上石油设备特点,不需要考虑平台的承载能力,一般都会超重),高技术设备无能力生产(比如
Top drive, iron roughneck, Diverter, drilling chair and display, manifold
system, etc ).
除了这些必备的钻井设备之外,还有第三方设备,比如说水泥单元,基本上国际上都被斯伦贝谢垄断,而且这都是油公司自己选,他们不差钱,鄙人目前未见其他企业成功涉足过海上水泥单元系统。
固控系统如振动筛一般大家都选Mi-Swaco(已经被斯伦贝谢收购),不过近几年Derrick家的产品也很不错,市场占有率也一直在攀升。
D. 海洋工程装备的产业格局
海洋工程装备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须具内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容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也在向深水高技术平台的研发、建造发展,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
E. 海洋工程装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海洋工程装备的上市公司有:
1.江钻股份:江钻股份主要从事油用钻头、矿用钻头、麻花钻头、硬质合金、金刚石复合片、油用设备、高分子材料及器件、木业、纸业、天然气、精细化工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
2.杰瑞股份:杰瑞股份所购油气区块都是油气资源的探矿权,目前该区块尚未进入开发阶段。在未来2-3年处于勘探期,公司每年可以获得成功的勘探井生产的油气产品的销售收益,不会对公司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勘探阶段结束,才可以预估资源的全部价值,每桶探明可采储量价值约为6美元以上。
3.机器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研制,主要完成潜水器本体的航行控制和自动控制功能。机器人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供应商,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名字命名的高技术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交通自动化系统等,其中,RD120-A点焊机器人、RH6-A6kg弧焊机器人产品、SIA-AGV-0T800全方位运输型AGV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4.中海达:中海达推出了多波束海底成像系统工程样机,可用于海底探矿。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基于高精度GNSS技术系统工程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高精度测量型GNSS产品系列、超声波数字化测深仪系列、GIS 数据采集系统、海洋工程应用集成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等,可广泛运用于测绘勘探、国土规划、海洋开发、数字农林业等国民经济40多个领域。
5.宝德股份:宝德股份是国内唯一一家可生产3000米到12000米全系列交流变频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企业,也是是我国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系统行业最具竞争力、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公司专业从事石油、冶金及专用设备等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及系统成套正在积极开拓海工装备市场,岩气的发展将拓宽公司产品的业务领域,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技术储备。
6.银邦股份: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谋划在海洋装备等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和商业推广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合作的战略方向。
7.中集集团: 集团的海洋工程业务基本确定了以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及海洋特种工程船三条主产品线的定位,完成并发展了由烟台、海阳、龙口及海洋工程研究院组成的“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战略布局。海阳来福士公司能够年产相当于2艘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模块。龙口来福士已经具备年产4艘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能力。集团下属子公司中集来福士(持股88.58%)及其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商之一。
8.中海油服: 公司是中国近海最具规模且占主导地位的综合油田服务供应商,操作着中国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主要分为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勘察服务四大板块。公司拥有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备的近海工作船队。在国内工作船市场上,公司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控制着超过60%的市场份额。作为中国近海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近海工作船服务和物探勘察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在市场上拥有和操作规模最庞大和功能最广泛的大型装备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可服务于整个中国海域的油田服务市场。
F. 海洋工程学的是什么就业前景如何
现在貌似中国没有专门的海洋工程这个专业,全名叫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回生没有什么答区别,基本是学船舶,貌似天大在本科就有分海工和船工,其他学校没听说。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分方向了,如果你是学海洋工程方面的,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就业前景挺不错,毕竟国家现在在振兴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六个方向,其中一个就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其他的为航空工程、过程装备等)。中国还是很靠政策扶持的。
至于要学什么,其实,本科是没什么区别的,毕竟海洋工程主要就是海上钻井平台、浮式储油等等,说白了,就是固定浮着的船。而研究生学的差别就挺大了,有些是钻研锚链、有些学定位、有些学管路铺设之类的,比较杂。
好好学啊,加油~
G. 海洋工程装备的工程装备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快速发展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外海洋装备需求的增长,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抓住市场高峰期的战略机遇,承接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订单,实现了快速发展,能力也明显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国内最大、设计最先进的30吨浮式生产储油轮装置FPSO,当代先进自升式钻井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平台等一批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
前海洋油气开发(特别是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世界油气开采的重点领域,海洋石油开发推动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随着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海工装备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海工装备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海工装备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海工装备行业中的翘楚!
H. 海洋工程装备的未来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为海洋开发提供装备的战略性产业,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内海洋工程容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这一产业的重要性,并开始抢占这一领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我国应该加强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进入世界海洋工程产业第一阵营,为我国海洋开发和参与海洋国际竞争提供利器。
I.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现状与发展、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内,可以考虑,但是要倾向于高技术及新型产业如海工工程、FPSO、LNG等
J. 未来几年海洋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21世纪以来,中国造船企业抓住机遇,承接了相当数量的海洋工程装备,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了国内外石油公司和工程承包商的认可。中国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国内最大、设计最先进的30吨浮式生产储油轮装置FPSO,当代先进自升式钻井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平台等一批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
目前,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较强的建造能力,产品开发由低端近海开始向高端深海逐渐突破,市场开拓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并重的方向发展。中国特殊国情为海洋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十二五”规划也为中国海洋工程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从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来看,中国或将成为下一个全球海洋工程制造中心。综合而言,中国海洋工程正如旭日东升,前景不可限量。
前瞻网发布的《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四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1、中国较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
石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战略地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年来,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一路飙升,由1993年的6%一路到2009年突破50%警戒线,再到2012年的56.4%,中国新增石油可采储量已不足当年消耗量的50%。预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原油需求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国内产量将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这将使中国的能源供应问题更加突出。
海洋石油资源丰富,将成缓解供需的重要突破口。中国海上石油资源丰富,已发现300多个可供勘探的沉积盆地,面积大约有450多万平方公里。近海已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10个,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台湾西部盆地、南海珠江口盆地、琉东南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和台湾浅滩盆地。已探明的各种类型的储油构造400多个。
2、持续的海工装备利好政策
作为海洋开发提供技术装备支持的战略性产业,海洋工程产业备受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2006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系列、《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其中,《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海工装备认定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要的一环。
2013年8月,由国务院印发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提出了6项支持政策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对海工装备产业带来大大利好。
3、持续增长的油气开发投资
“十一五”期间,中国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投入达1200亿元。“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海洋工程列入优先发展的五大高端装备领域之一,中海油宣布其在“十二五”期间的海洋油气开发投资额为2500-3000亿元,考虑到中石油等其他石油企业的投资支出, “十二五”期间中国海洋油气开发年均投资额有望超过60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开发30多个海洋油田项目,目前全国范围内,规划和在建的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已有20多个,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和改造10多艘FPSO。
4、船舶行业的战略性转移
中国船舶运力过剩,增长空间不大。2012年,三大主流船如干散货船、运油船及集装箱船的运力过剩,过剩量分别约为1亿吨、0.40亿吨和180万标准箱,预计这部分过剩运力消化大约分别需要8年、10年和3年以上。
同时,中国船舶的船龄结构偏低,重置比例低。2012年,集装箱船船龄5年及以下占比约60%;船龄6-10年22%;船龄11-20年占比12%;20年以上仅为6%。以30年船舶使用寿命来算,未来的重置比例还不到5%。
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国内主舶制造企业已经把海工装备当着未来发展重点。以振华重工母公司--中交集团为例,其收购世界著名海工设计公司F&G,表明中国企业海工收购步伐加决。海工装备无疑将成为船舶行业未来增长极。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