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哪些公司对养老养生产业比较了解有相关规划经验
养老养生抄规划对公司的地域性没太大要求,主要还是需要看规划经验,养老养生产业其实已经谈了有些年头了。有远景设计研究院养老养生专家谈到说养老养生前景是比较好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及思想观念的转变,其越来越被老年群体认可,各设计院的相关规划经验不断丰富,同时也在借鉴国外相关成功作品。
❷ 上海9大产业具体都哪些
新能源、
民用航空制造业、
先进重大装备、
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制造业、
新能源汽车、
海洋工程装备、
新材料、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❸ 上海的产业特点有哪些
主要是规模经济性较强,产业关联度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例如:汽车、装备制造、钢铁、化工等
❹ 上海的主导产业是什么 为什么选择其作为主导产业
上海的主导产业是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信息产业、集成电内路等作为全市容的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技术含量,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它产业具有巨大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作用,代表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
❺ 上海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为什么
《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于2006年1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1号文件正式发布。规划纲要围绕国家战略,立足上海实际,对上海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作了战略部署。今天,《规划纲要》全文向社会正式公布。整个规划呈现四大亮点:
确立标杆:以知识竞争力为测度的区域科技创新标杆。“知识竞争力”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地区将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转化为知识经济产出以及社会财富的能力。将“知识竞争力”作为测度上海科技创新的标杆,为动态观测、持续跟踪全球主要都市(地区)竞争力的变化及差异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视角。参照“知识竞争力”这一标杆,根据自身基础和上海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上海确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的目标。
突出主线:“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定位上,在确保一定科学发现作为必要战略储备的前提下,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路径上,在若干优势领域内聚焦有限目标,持续增强上海自主创新能力;抓手上,将战略产品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两个重要突破口;载体上,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联合攻关。
聚焦重点:以四大战略需求为标志的科技引领工程。上海重点围绕健康(Healthy)、生态(Ecological)、精品(Advanced manufacturing)和数字(Digital)上海建设的战略需求,实施引领工程(“引领”与英文Head相对应,四个字母分别为四个上海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规划纲要按照“11个应用方向——33个战略产品与功能——相关关键技术”的脉络部署。
突破瓶颈:以三机制一体制为重点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规划纲要针对制约上海创新能力发挥的瓶颈,提出以“三机制”与“一体制”为核心的上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任务,即重点围绕核心资源形成机制、企业动力激活机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以及科技统筹管理体制的建设。
❻ 上海重点发展产业有哪些
金融
❼ 上海六大支柱产业是什么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是上海六个重点工业行业。
2018全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更趋协调、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是经济平稳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6%,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新增就业岗位58.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预计城镇调查失业率在4.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
二是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4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
三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方案的98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0.2%。四是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7)上海产业规划扩展阅读
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完成32679.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实际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根据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679.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增长8.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2018年工业增加值869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81.49亿元,增长3.3%;
❽ 上海以什么产业为主,发展趋势是哪些行业
第三产业
因为第三产业是衡量一个城市和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专,第三产业是创造GDP的重要途径属
还有就是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和地域限制的问题 搞工业或农业显然是不合适也不现实的
发展趋势么.....主要就是服务性的行业 对资源消耗少 经济价值高的行业
我是学政治的 相信我!
PS 如果你对英语有兴趣 建议你学同声翻译 很有前途
❾ 想清楚的了解上海产业结构,包括产业分布区域,最好工业分布区域要具体明确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从全国经济的地位,还是证券市值的占比,长江三角区域都具有绝对的龙头优势,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出台,将开启A股市场区域板块的新时代。分析人士指出,无论从全国经济的地位,还是证券市值的占比,长江三角区域都具有绝对的龙头优势,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出台,将开启A股市场区域板块的新时代。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出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全新的宏观考虑,区域振兴规划的频繁出台。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一共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部地区崛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11个区域振兴规划,几乎是之前4年的总和。最新版《规划》提出要完善定期会商制度,继续完善上海、江苏、浙江的两省一市“省市长”定期协商会议机制,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峰会的作用,充分发挥现有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等合作机制作用,推进落实三方共同明确的有关合作,完善长三角合作的制度建设。经济地位举足轻重新年伊始,我国区域振兴规划又传利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已经上报国务院审议,即将出台。分析人士指出,前期已批复的区域振兴规划在经济振兴上取得了积极效果的同时,也极大提升和盘活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区域版图。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从全国经济的地位,还是证券市值的占比,长江三角区域都具有绝对的龙头优势,因此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出台,将开启A股市场区域板块的新时代。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身处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加快朝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对周边城市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从两省一市的经济发展状况看,前三季度,江苏省生产总值(GDP)为23915.2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各省市GDP排名第三名;浙江实现生产总值为158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占各省市GDP排名第四名;上海市生产总值为10214.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占各省市GDP排名第七名。两省一市的前三季度GDP总计达49958亿元,占全国同期生产总值的22.94%。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此举的意图不仅是要使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全面开花”,从更深层次来说,也是在试图扭转中国过度依赖外贸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的即将公布,意味着中国新一轮的区域改革试验也由此进入到一个深化的阶段。市场版图全面盘活从两省一市的证券化程度看,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和WIND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家数(A股)为1722家,流通总市值达到145632亿元。其中,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家数为161家,流通市值为20281亿元;浙江省上市公司家数为139家,流通市值为4700亿元;江苏省上市公司家数为126家,流通市值为5122亿元。整体来看,两省一市上市公司家数为426家,总流通市值达到30103亿元,两项分别占上市A股的24.74%和20.67%。由此可见,以两省一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观察长三角上市公司,会发现很多的“第一”。有曾经名列“A股第一高价股”的 中国船舶(行情 股吧);有国内最大钢铁上市企业宝钢股份;有国内最大规模的汽车上市企业 上海汽车(行情 股吧)。据介绍,由于地缘因素,长三角资源型企业较少而制造型企业优势比较明显,自主创新型企业较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金融、物流等服务型企业的发展提速,产业结构将呈现“三、二、一”的发展格局。这一格局在长三角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上得到了体现。除了传统产业机械设备(29家)、纺织服装(16家),信息服务和设备、医药等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家数较多,两大领域的公司数分别达到25家和27家。而作为第三产业的建材、商贸、
❿ 上海市七大产业是什么
这七大行业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七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