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海外媒体报道,标致雪铁龙(PSA)集团发表声明将再进行30亿欧元贷款,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冲击。目前,标致雪铁龙(PSA)集团可使用的信用及贷款总额度为60亿欧元。面对疫情,通用、福特等车企也通过申请信贷来保障自身财务的稳定性。
据了解,3月20日,福特汽车宣布应用154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包括134亿美元的企业信贷安排以及20亿美元的补充信贷,确保其现金流稳定。
3月24日,通用汽车也采用16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用来维持自身3月份在财务上的稳健。26日,FCA集团宣布申请35亿欧元的信贷额度,使用期限为12个月。
4月初,戴姆勒集团在上周与四家国际银行已签署一项120亿欧元的信贷额度,充分保障自身在财务方面的自由。日系车企丰田汽车此前也申请了1万亿日元的信贷额度。
从各个车企申请信贷业务来看,疫情致国内外车企在财务上的压力也是倍增。由于海外疫情状况不明朗,4月份汽车制造的市场颓势很难得到改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疫情防控下房企境内外融资计划继续井喷
继1月完成融资总额激增,特别是境外融资大爆发后,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境外融资大幅回落,40家典型房企完成融资总额大跌。不过,从整体房企发布的融资公告情况看(包括已完成发行和已公布计划但尚未完成的),在销售承压及偿债压力的背景下,2月房企境内外融资规模继续井喷。
同策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477.90亿元,环比下跌60.34%,主要原因为境外美元债的减少。其中,债权融资金额390.01亿元,占房企融资总量的81.61%,环比减少65.03%。在已披露的数据中,优质房企的融资成本有所下降,多数低于6.5%,在融资环境险峻的情况下融资优势凸显。
尽管受疫情影响,40家典型房企已经完成融资总额大幅减少,但是从整体房企发布融资公告的情况看(包括已发行完成和计划尚未完成的),2月全行业境内外融资规模继续井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统计,2月以来,房企发布的美元融资计划再次超过100亿美元。不仅海外融资加速,更在国内大量发布数百亿公募债等计划,多家房企发行了过去很少见的短期债。
“房企都担忧销售压力,对于加大融资力度,大部分融资成本虽然增加,但境内外的融资额增加,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链压力。”张大伟说,特别是预期2、3月份销售放缓,带来资金压力将越来越大,房企最近在增加一切融资手段,尽量大额度融资,长短期、境内外、成本高低的融资全面井喷。
华泰证券根据Wind发债数据统计也显示,境内债方面,2月在短融中票的带动下,发债规模363亿元,同比增长50%,终结同比五连降;境外债方面,1月高峰后2月回落,1~2月累计发行1523亿元,同比增长3%,已占去年发行量的28%。另外,1~2月,高评级地产债发行占比由去年全年的45%跃升至64%,“融资集中度”提升趋势再度强化,同时,优质房企发债成本大幅降低。
华泰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团队认为,2020年房企境内债到期压力提升,三季度开始连续6个季度到期量超过1200亿元,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销售回款的冲击,需要政策适度对冲。从数据上看,地产融资改善已经在付诸实践,“融资集中度”提升趋势下龙头房企优势更加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出台的纾困房企稳地产政策中提出对符合条件房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住建部2月26日发通知推动企业开复工时也表示,鼓励商业银行对信用评定优良的企业,在授信额度、质押融资、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支持。
不过,同策研究院研究员陈朦朦认为,虽然整体流动性宽松、贷款利率下行等政策有助于缓解地产融资压力,但融资窗口仅为短期放松,并不意味着地产融资环境的长久改善。同时,作为房企重要资金补充的美元债发行因疫情影响而减少,将使得中国房企融资更加艰难。短期来看,各大房企应把握融资窗口,拓宽融资渠道,为未来做足资金储备。
Ⅲ 谨慎应对疫情影响,捷豹路虎中国融资50亿元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捷豹路虎在华首次开启融资。
近日,捷豹路虎中国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浦发银行等五家银行组成的中国银团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这是捷豹路虎中国首次与银团的合作,根据协议,中国银行团将给予捷豹路虎中国50亿元人民币的三年期循环信用贷款额度。
受新冠疫情的冲击,捷豹路虎在今年一季度的全球销量出现了30%的下滑,同时关闭了部分工厂。标准普尔曾预计,若捷豹路虎持续减产,每个月将消耗掉10亿美元的现金。也正是由于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捷豹路虎将2020年的销量预期由此前的51万台下调至45万台至46万台。
外界普遍认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捷豹路虎中国的现金流肯定也受到了影响,所以此次融资一方面缓解了捷豹路虎中国的资金紧张局面,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捷豹路虎中国未来的长远规划投入储备资金。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目前豪车市场复苏势头明显,4月豪华车市场销量为20.3万台,同比增长21%,远超过主流合资品牌-4%以及自主品牌-11%的同比增速。受市场整体回暖影响,捷豹路虎在华销量也随之增长。官方数据显示,5月,捷豹路虎在华销量同比增长38.3%,环比增长24.2%。而在此之前的4月,捷豹路虎在华销量增长也超过了40%。虽然捷豹路虎方面并没有公布销量的具体数字,但是连续两个月的高同比增长说明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复苏势头已经非常明显。
对于目前的良好势头,捷豹路虎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财务官于钧瑞表示:虽然从目前来看,捷豹路虎中国的市场状况在逐步恢复,豪华车市场整体也出现向好的趋势,但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市场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捷豹路虎中国对于豪华车市场全年的走势依然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
据悉,捷豹路虎在中国的产能已经完全恢复。同时,为了进一步刺激市场,捷豹路虎中国将在下半年陆续推出三款新车。其中,全新路虎卫士将于6月在华发布并开启预售,7月正式上市。路虎发现与捷豹F-PACE也将在年底迎来中期改款车型的上市。新车型的上市,有望刺激捷豹路虎在华销量的进一步攀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政策对冲部分疫情影响,2月以来房企融资额仍环比大降近七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后不少房企的正常经营被迫延后,融资活动同样一度中止。虽然2月中旬后房企逐步恢复发债,但从发债量来看,2月房企发债量同比下降已成定局。
亿翰智库统计显示,截至2月24日,房企2月份已经发行的信用债融资(包含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为113.2亿元,同比下降14.2%,较1月下滑68%。
不过多家机构均认为,房企资金需求一直都在,只是由于今年受疫情影响复工推迟,导致融资总额下降。随着房企陆续复工,整体融资环境向好,预计3月份融资金额会逐步回升,但资金紧张的企业依然存在高风险。
房企发债大幅下滑
2月份以来,房企信用债和海外债的融资规模明显下降。
据亿翰智库统计,截至2月24日,房企2月份已经发行的信用债融资(包含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规模113.2亿元,同比下降14.2%,较1月下滑68%。其中,海外债融资规模海外债发行总额28.8亿元,同比直降67.1%,较1月份下降74%。
克而瑞数据则显示,截至2月19日,统计已发行债券及部分企业正在进行的发债,2月份房企发行债券共有13笔,合计约182亿元,预计整个2月房企发债量会达到388亿元。
在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林波看来,疫情倒逼房企按下海外发债的“暂停键”,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海外债的偿还压力并不小。2019年12月以来,就有多家港股房企通过配股融资偿还海外债。如2019年12月30日,富力配股2.73亿股,拟募集37.35亿港元用于偿还境外债务融资;1月22日,首创置业通过配股融资净额约24.9亿元,将用于偿还其境内及境外计息债务。
“假设不考虑2018年及以前发行的海外债是否用于偿还2020年到期的债务,2019年1月~2020年2月,房企海外债融资总额为824.2亿元,而2020年即将到期的海外债总额235.7亿元,覆盖到期债务的3.5倍。整体粗略来看,2020年暂时不存在到期海外债无法偿还的压力。”林波表示。
融资环境整体向好
除了债券发行,多家企业的境内债券注册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近日,碧桂园、阳光城、金地等房企发行的公募债券均显示“已受理”或“已反馈”。
“未来随着这些债券的注册完成,在短期内可对因疫情影响的融资进行快速补充。”林波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据传非标融资有放松迹象,资管新规过渡期或将会延长。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2月7日发布会上的表示,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同银保监会做一些技术上的评估。可见,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确实是有可能的。
此外,配股筹资也或得到更多关注。自1月9日融创宣布配股筹资70亿港元、计划用于一般营运资金,紧接着新城控股、世茂房地产多家在港上市房企宣布配股。
对此林波指出,在房企偿债压力整体较大的背景下,部分房企通过港股市场的配股方式筹集资金以缓解部分资金压力,配股也成为上市港股房企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弱势房企风险仍大
2月房企融资降幅明显,一方面源于春节前明显放量,另一方面则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
但2月1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放松了再融资的条件。
“预计房地产企业的再融资会有所促进。这也预示着融资环境不可能更紧,实际操作还可能会有放松。” 林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接下来地产融资领域,不论是借新还旧还是非标融资,都会比去年缓和不少。
不过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不应过度解读多地帮扶措施对房地产的影响。
2月中旬以来,无锡、厦门、福州、西安等多座城市出现了“定向宽松”的政策,但并没有深度触及限购限贷等关键层面。这一波政策旨在纾困企业,指向延长缴纳土地款和延期缴税、顺延开竣工时间、放松销售条件等,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一季度整体销售、新开工以及土地成交等增速,大概率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行,这直接会导致行业和企业销售回款、投资支出均下行,轧差后对单个房企净内部现金流影响尚未可知。
“资金链本紧张、偿债压力大、一季度到期债务高、严重依赖存货去化的企业,依然面临很大风险,疫情对销售的制约,反而可能增加融资难度,抬高资金链风险。”中金证券指出。
Ⅳ 应对后疫情经济 全球车企融资超万亿
彭博社近日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今年前四个月,全球主流汽车企业及零部件供应商共发行了约亿美元的债券,并筹集到1110亿美元的贷款总额,折合人民币总额超过1万亿元,创下了该行业债券发行及筹集贷款的历史新高。
根据上述报告,美洲实施融资的汽车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均为最高,共计有32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展开融资,除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主机厂,还涵盖固特异、AutoZone等零部件企业,累计融资规模达500亿美元。其中通用汽车是美洲乃至全球汽车产业最大的借款方,该公司共筹集了216亿美元的贷款,发行了55亿美元规模的债券。
戴姆勒集团是欧洲汽车产业的最大借款方,该公司从欧洲地区8家银行共新获137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并向公众发行33亿美元的公司债券,此外大众集团、宝马等主机厂,以及安波福、法雷奥、李尔等零部件企业,共筹集了470亿美元的贷款,并发行了190亿美元的公司债券。此外,欧洲车企还计划融资70亿美元。
亚洲车企中,融资规模最大的是丰田。仅4月,丰田汽车就从日本多家金融机构中筹集到116亿美元的贷款,与此同时,丰田汽车还计划发行278亿美元的公司债券。此外,斯巴鲁、三菱、爱信、电装等日本企业及双龙汽车等韩国企业共获得130亿美元的贷款。
对于上述融资情况,美股对冲基金分析师张恺向表示,从融资名单来看,欧洲车企和零部件公司受疫情影响大于亚洲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彭博社的调研报告并没有列出我国汽车产业公司的融资情况。张恺认为,疫情将导致亚洲主要汽车企业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至少提高15%-20%,对于中小型企业,融资成本可能会提高30%。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Moody's)曾降低中国部分车企的信用等级及预期,该公司认为疫情将导致中国及全球主要市场的汽车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拖欠率升至历史高点,并预计在未来六个月内,汽车制造商信用恶化会对资本市场带来额外的风险。
小编注意到,近日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吉利汽车均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加大融资力度。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影响,但车企仍需高度关注现金流,尤其是上游抗压能力较弱的零部件企业的现金流状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疫情下的“资本宠儿”:20家车企获融资,自动驾驶领域火热
[亿欧导读]?2020年2月,共有20家业内公司更新了投融资信息,涉及到的细分领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动驾驶(5家)、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4家)、汽车流通(3家)、智能网联(2家)……
此外,从融资金额上来看,在全行业20家完成融资的企业中,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仅在本月便完成3笔融资,并凭借共计159亿元融资位居榜首。截至目前,蔚来累计公开总融资额已超500亿元。如今,迈入2020年的蔚来,正设法自救,打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02部分企业融资情况简介
吾众汽车科技获600万元投资,深耕江浙汽后市场
2月7日,吾众汽车科技宣布,2020年1月获得杭州泰方投资的6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料显示,吾众汽车科技是一家新型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聚焦服务于5-30万辆私家轿车保有量的城市和城镇,主要业务涵盖洗车美容、维修保养、钣金喷漆、车辆改装、车险代办、事故车维修等。自创始之初,吾众汽车科技便重点探索区域连锁经营模式,目前已经构建由标准社区门店+钣喷中心组成的服务连锁层级和体系。
Turo获3000万美元融资,数位名人股东加注P2P共享汽车
2月7日,P2P共享汽车独角兽Turo宣布,已从曼哈顿风险投资公司(ManhattanVenturePartners)和Allen&Co.那里获得3000万美元的F轮融资。不过,Turo的扩张计划却受到了限制。Turo首席营销官AndrewMok表示,只有将重点放在那些租车至少一天的客户身上,公司才有利润可讲。
作为新一轮融资的部分“代价”,这家公司增加了几位名人股东,其中包括NFL球星拉里·菲茨杰拉德(LarryFitzgerald)、NBA球员维克多·奥拉迪波(VictorOladipo)和说唱歌手Chainz。对此,Mok表示,“让这些人加入进来,将真正有助于品牌推广,使品牌变得更具有知名度。”
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获8.56亿美元融资
2月25日,据外媒报道,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从日本投资者处获得融资8.56亿美元,其中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投资7.06亿美元,日本IT服务公司TIS投资1.5亿美元。Grab表示,将利用这笔资金为东南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保险以及理财产品。
仅1个月完成3笔融资,蔚来开启“疯狂”融资模式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安徽省及合肥市领导均出席签约现场,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
据悉,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同时,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第二生产基地。
就在本月,蔚来曾宣布完成2笔累计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这意味着,仅在2020年2月,蔚来便已获得3笔融资,融资额共计159亿元。
小马智行获丰田4亿美元投资,估值超30亿美元
2月26日,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据了解,小马智行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小马智行表示,此次合作关系的加深,有利于双方将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平台及技术更加深入进行融合。未来,二者将利用双方技术、知识及服务,为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驭势科技获新一轮融资,博世再加码中国自动驾驶
2月26日,驭势科技宣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有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驭势科技称,2020年将持续开放融资,为公司发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吴甘沙表示,驭势科技为物流、出行两大领域提供无人驾驶技术,与博世合作将帮助公司实现产品和服务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客户。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驭势科技,总部位于北京,专注研发无人驾驶关键技术,曾获创新工场、真格基金、青山资本、西科天使基金等机构的投资。目前,公司还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浙江设有创新试制中心,在深圳、广西、成都、郑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疫情下,如何解决企业的现金流和融资问题
大家面临的都是同样的问题,
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Ⅷ 疫情当下,丰田给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投4亿美元!加码自动驾驶落地
从市场看,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初创企业造成了经济压力,但也给其提供了一次实战的机会。现在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载物无人驾驶车辆穿梭于包括医院、街道、商铺和住宅区等限定场景,为疫区人民及时送去必要的物资和补给。
在载人领域,实现不需要司机和安全员的无人驾驶,是包括小马智行在内的行业先驱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此次疫情的爆发也让人们意识到,真正的无人驾驶一旦实现,将会令出租车成为乘客出行中专属的私密空间,从而有效减少病毒人传人的情况,提升乘客安全。
而对于全球巨头丰田汽车来说,自动驾驶的本地化还是需要投资本地企业,此时联姻小马智行,是明智之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比亚迪公司融资存在的风险
摘要 由于疫情原因,汽车行业需求大大下降,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自身尚未得到普及,这就导致了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大幅下降,第一季度市场份额由2019年的第二名掉落至第八名,同时原计划2020年6月份上市的王朝系列产品推迟到第三季度上市。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以生产电池零部件发家的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同样遭遇滑铁卢,比亚迪市场占有率第一季度从2019年同期的15.1%下滑到4.9%,下滑了68%。
Ⅹ 疫情概念发酵:小马智行、驭势科技获巨额融资
文/白杨
今日,国内两家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几乎同时宣布了融资喜讯。驭势科技(UISEE)公布在B轮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小马智行(Pony.ai)也宣布获得丰田投资的4亿美元融资。
事实上对自动驾驶行业而言,好消息还不止于此,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近期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获得融资较为密集,多家投资机构和行业巨头,正在与Momenta在内的几家自动驾驶科技企业洽谈中,更多好消息还在路上。
行业内的投资,除了资金上的支持,将来还有可能是技术上的协同发展。驭势科技告诉Autolab,“博世将自动驾驶技术划分为高速公路、城市、限定场景三大领域,驭势科技目前发力的限定场景自动驾驶,跟博世有很好的契合性,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沟通各种可能性,我们期待和博世在未来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真正为产业界赋能。”
博世与丰田的主动出击,也为国内车企敲响了警钟,是否应该赶上这波节奏,抢滩登陆优质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毕竟高瞻远瞩也是成为国际车企的必修课,近水楼台不得月,笑话就闹大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