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金融资本流向

金融资本流向

发布时间:2021-02-11 14:35:45

① 如何理解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

利率下降来,国内资本流出因为任何自投机金融资本均会寻求稳定的回报率,国内(为防止通胀)银行采取降低利率,金融资本就可能去寻找回报率更高的地方去投资,比如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者金融资本为回避下次银行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损失,也会将资金分流到其他国际资本市场。利率上升,资本投入流通的货币量变小,市场对资本需求仍然存在,外国资本可以以更高利率向市场投入,来满足市场需求,根本上是为了逐利。根本动力在于供求关系。

② (专家进)对外贸易顺差、FDI净值、金融资本流入相关问题

对外贸易投资数据是由海关统计的,FDI是由商务部统计的,金融资本流入数据是由外管局和银监会统计的。

国际金融中的“资本反向流动”是什么意思

从传统的贸易理论角度看,美国等发达国家是资本充裕的,因此,国际专的资本流向应该是由发达属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由大量的资本却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了发达国家,比如,南美洲每年都有大量的资本流入美国。
这就是“资本反向流动”

这个和里昂惕夫之谜有紧密的联系,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④ 经济不好的时候,多出来的钱会流向哪里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样,都有这样的疑惑,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经济大萧条,人们把钱从银行贷出来,银行明明是收利息的,结果银行破产了。人们把钱用来消费,本应该是刺激产业的发展,结果花钱的人破产了,产业也破产了。那么经济大萧条中钱到底都去哪儿了呢?

今天我们就以二十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为例,来讲讲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依靠着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全国性的销售分配网络、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和工业国家。到了1929年,已经达到平均每五到六个人就有一辆汽车的水平。民众生活富足,金融市场也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

当时的中国依旧处于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以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辆辆福特汽车川流不息。男士们西装笔挺,提着公文包出入大楼,女士们则穿着时髦的时装,在各大商场里留下他们美丽的身影。民众们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都是股票飞涨的消息,大家讨论的都是经济腾飞的画面,一夜暴富逆转人生的梦仿佛触手可及。



杠杆的存在确实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杠杆高了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就是因为杠杆抬高导致的。雷曼银行的杠杆达到了30多倍,这其中的资金链哪怕有一环断了,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也是近几年我国花大力气降杠杆的原因。

此外,我们要加速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全民养老、全民医疗以及失业救济制度。国家对企业的发展也要有一个权衡,把控好重要的关口,市场经济明显不是万能的,自由发展的结果只能使某些企业在某些领域一家独大,形成垄断。

还需要改进社会分配制度,减少和遏制通过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垄断来获得超额的收益。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下的普通人,我们无法干预国家政策的实施,但我们会从那些血淋淋的历史中得到足够的教训,该怎么做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是自己成为历史的受益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见证者或者受害者。

⑤ 2018年金融市场资本会不会流向美国

始于2月2日的美股大调整,在隔了一个周末后未见消停,日反而愈演愈烈,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度大跌近1600点,至收盘仍大跌1175.21点,单日下跌点数创历史新高。

2017年美国股市不断创出新高,但为何2018年2月份开局如此不利?在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共同举办“全球经济展望与经济风险形势分析”研讨会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给出了他的回答。

他认为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靠量化宽松推动,但是现在各国央行逐渐地将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但是欧洲央行或者日本银行退出量化宽松的速度和节奏可能要快于美联储。这种调整将带来债券、价格、股票市场以及资本流动的新变化,资本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逐步向美国流动,这导致人们对美国股市的预期发生改变。

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靠量化宽松推动

我一直在考虑,这一轮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出来的。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的生产、投资、贸易开始周期性复苏。特别在2017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快的增长态势,这个超出预期。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的?是周期性的复苏因素,还是这十年来科技的进步推动新产业新动能的出现?还是很多国家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想这些因素可能都有。过去十年,包括中国在内,在结构改革方面,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基本的推动方式没有变化。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达到6.9%,这其中0.6个百分点来自商品和服务的拉动。去年全球经济好转以后带动我们的进出口,进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增加了0.6个百分点。在2016年、2015年,中国经济外需的拉动作用是负的,去年是正的。国内需求去年只有6.3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里很大一块又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2017年1月-8月基础设施投资仍然增长了19.8%。所以,如果今年我们进一步地去杠杆整顿地方债务的话,这块由政策主导的基础设施减下来,那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受影响。

过去十年经济结构有很大变化,各国针对危机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很多调整,政策也有调整,但从根本来讲,最主要的还是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刺激的结果。实际上也意味着金融危机以后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的高杠杆,它的不良资产其实都是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转移到央行,央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日本央行大规模的购债,现在已经没有国债可买了。还有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地步。所以,其实是把私人企业部门的不良资产通过这种方式转移到央行,使得企业部门逐步修复资产负债表,经济出现了一个回升。

问题来了,这轮增长上来以后,央行就要考虑逐渐地缩减资产负债表,逐渐地将货币政策回归常规,为下一轮的危机做准备,也就意味着2018年或者2019年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跟2017年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的步伐。今年、明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步骤和节奏。如果它的缩表提高利率速度过快,经济增长速度会很快回落;如果节奏把握得好,可能当前经济复苏比较快的增长势头可以延续下去。我认为,世界经济这一轮的复苏是周期性的,很大程度上还是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的。

新兴经济体的收入情况可能还会得到提升

全球经济好转主要表现为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持续的复苏,欧洲和日本好于预期,新兴经济体同样也是好于预期。这里面除了印度相对确定以外,最主要的是俄罗斯和巴西这两个大的经济体前两年是衰退的,但去年都是恢复增长的。这样一来全球经济整个态势就比较好。

从今明两年的情况看,如果美元重新进入贬值通道,全球经济在复苏,需求变得增强,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还会稳步上扬,这样一来,新兴经济体的收入情况可能还会得到提升。所以,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可能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态势。但是2017年、2018年可能会是个高点,2019年速度可能会有所回落。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十年以后的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难得的大家比较喜悦的态势。一个就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金融危机这几年是最高的,另一个表现,全球的贸易量增长速度开始重新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当然,另外一个问题,2017年全球直接投资比出现了下降,这个值得注意。总之,世界经济确实处在危机以来的最好的时期,但同时财政金融风险方面可能会影响当前全球经济表现的重要方面。

中国要有自己的好。

⑥ 金融汇率是为了限制资本的流入,为什么不是资本流出请教大家。

金融汇率(financial rate)是用于非贸易往来如劳务、资本移动等方面的汇率。制定金融汇率主要是为防止短期投机资金流动对本国的冲击和增加旅游等非贸易创汇,金融汇率一般较贸易汇率低。

⑦ 资本一定会逐步流向美国吗

2018年,资本未必会逐步流向美国。

始于2月2日的美股大调整,在隔了一个周末后未见消停,5日反而愈演愈烈,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度大跌近1600点,至收盘仍大跌1175.21点,单日下跌点数创历史新高。

今年最大的问题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大波动,美联储连续升息,并且开始缩表以后,美元汇率并没有上去,反而下跌了。实际上美国经济这一轮中间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特别美国的股市2017年不断创出新高,但是2月2日道琼斯指数下跌2.54%,开始回落。美元并没有如大家预期的那样,美联储加息,美元利率水平上升,美元走强,相反开启了一个弱势美元通道,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的因素在于过去的一年可能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表现好于预期。所以,市场对未来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的期待可能要比美联储更强。也就是过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节奏基本上都已经反映到市场中去了。未来变化最大的,可能是欧洲央行或者日本银行退出量化宽松的速度和节奏要快于美联储。所以,未来可能全球美元和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有很大的调整,这个调整变化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的债券、价格、股票市场,以及资本流动新的变化。也就是资本流动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逐步向美国流动,可能反过来重新回到欧洲、日本,甚至包括一些经济表现好的新兴经济体。

这样一个变化会出现什么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现在还看不太清楚,但毫无疑问,市场的预期,日本欧洲可能也要逐步退出量化宽松,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力度有可能超过美国。所以,今年金融方面的一些波动可能要比2017年要大。2017年金融市场是比较稳定的,因为大家看得很清楚,欧洲和日本货币政策可能还滞后于美国,当时可能还没看到这两个经济体复苏的步伐,基础也很牢固,而且速度超出预期。所以,市场更多地关注美国,但是美联储的政策,包括它前瞻的引导都已经是反映到市场价格中去了。下一步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欧洲和日本。所以,金融市场的变化可能是今年值得关注的,可能会引起动荡。

这一轮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出来的。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的生产、投资、贸易开始周期性复苏。特别在2017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快的增长态势,这个超出预期。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的?是周期性的复苏因素,还是这十年来科技的进步推动新产业新动能的出现?还是很多国家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想这些因素可能都有。过去十年,包括中国在内,在结构改革方面,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基本的推动方式没有变化。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达到6.9%,这其中0.6个百分点来自商品和服务的拉动。去年全球经济好转以后带动我们的进出口,进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增加了0.6个百分点。在2016年、2015年,中国经济外需的拉动作用是负的,去年是正的。国内需求去年只有6.3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里很大一块又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2017年1月-8月基础设施投资仍然增长了19.8%。所以,如果今年我们进一步地去杠杆整顿地方债务的话,这块由政策主导的基础设施减下来,那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受影响。

过去十年经济结构有很大变化,各国针对危机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很多调整,政策也有调整,但从根本来讲,最主要的还是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刺激的结果。实际上也意味着金融危机以后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的高杠杆,它的不良资产其实都是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转移到央行,央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日本央行大规模的购债,现在已经没有国债可买了。还有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地步。所以,其实是把私人企业部门的不良资产通过这种方式转移到央行,使得企业部门逐步修复资产负债表,经济出现了一个回升。

问题来了,这轮增长上来以后,央行就要考虑逐渐地缩减资产负债表,逐渐地将货币政策回归常规,为下一轮的危机做准备,也就意味着2018年或者2019年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跟2017年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的步伐。今年、明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步骤和节奏。如果它的缩表提高利率速度过快,经济增长速度会很快回落;如果节奏把握得好,可能当前经济复苏比较快的增长势头可以延续下去。我认为,世界经济这一轮的复苏是周期性的,很大程度上还是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的。

全球经济好转主要表现为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持续的复苏,欧洲和日本好于预期,新兴经济体同样也是好于预期。这里面除了印度相对确定以外,最主要的是俄罗斯和巴西这两个大的经济体前两年是衰退的,但去年都是恢复增长的。这样一来全球经济整个态势就比较好。

从今明两年的情况看,如果美元重新进入贬值通道,全球经济在复苏,需求变得增强,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还会稳步上扬,这样一来,新兴经济体的收入情况可能还会得到提升。所以,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可能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态势。但是2017年、2018年可能会是个高点,2019年速度可能会有所回落。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十年以后的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难得的大家比较喜悦的态势。一个就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金融危机这几年是最高的,另一个表现,全球的贸易量增长速度开始重新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当然,另外一个问题,2017年全球直接投资比出现了下降,这个值得注意。总之,世界经济确实处在危机以来的最好的时期,但同时财政金融风险方面可能会影响当前全球经济表现的重要方面。

⑧ 为什么在国际金融中资本流入是贷方和会计不同会计中资产增加要记借方,

会计六要素金额的增减计借方或贷方是这样规定的:资产、成本和费用类科目内增加计借方,减少计贷方,费用类容期末无余额(全部结转至本年利润借方),资产类期末余额在借方,否则视为异常会计人员当查清原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科目增加计贷方,减少计借方,收入期末无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贷方)。
本年利润是个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因此也是金额增加计贷方,减少计借方。
收入和费用类科目期末余额都应该是零,把他们统一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中(称之为损益结转),本年利润反映的就是企业实际的利润总额,你可以认为这样做是便于更直观的反映一个企业的盈亏情况。
而收入很显然是利润的一个增加项,所以要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成本是利润的一个减项,所以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
或者你这样想,收入发生时计入贷方(借:现金等,贷:收入),结转损益时若想要收入科目余额为零,当然是从借方转出去(借:收入,贷:本年利润)。

⑨ 资金主要流向各占多大比例

由于公众的金融风险意识不断提高,而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
又不够健全,于是,广大储户在无法判定哪一家金融机构信用状况如何
的情况下,只好将存款转存到国有商业银行。大量存款资金重新回流到
以国家信用为背景的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对一些经营不错的非国有金
融机构造成了不应有的冲击;另一方面又会掩盖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
题,重新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延误国有商
业银行的改革。同时,还会将风险进一步集中到国家。
其次,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大量资金却在向经济效益低下的
国有企业集中,国有企业在融资渠道上具有垄断性优势。近年来,国有
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债转股、技改贴息以及上市等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得
大量资金。
在银行“惜贷”的同时,相当一部分资金却主要流向了房地产和股
票市场,而不是流向实物生产领域。一方面,在空置商品房规模不断增
大的同时,商品房价格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不断上涨。另一方面,
在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下滑的同时,我国股票市场却常常出现“井喷式
暴涨”局面。“资产价格泡沫”曾经使许多国家在经济过热之后陷入长
期萧条,而我国在低谷时期形成的资产价格“泡沫”就更值得警惕。一
旦“泡沫”破裂,通货紧缩将会进一步加剧

阅读全文

与金融资本流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期货每日交易时间表 浏览:730
一块钱英镑能换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226
古德理财投资公司 浏览:391
长江证券基金认购怎么撤回 浏览:148
me期货 浏览:756
公积金贷款1年 浏览:373
打新股票仓位 浏览:568
天涯推荐股票 浏览:999
股指期货最少多少资金 浏览:740
华枫投资 浏览:974
炒股炒外汇 浏览:922
港澳一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643
癌症银行贷款 浏览:150
短期理财渠道 浏览:813
段永基投资 浏览:251
中国外汇管制限额 浏览:288
股指期货后买基金 浏览:254
2880表价格 浏览:232
中林集团信托 浏览:193
在陆金所里投资安全吗 浏览: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