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内源性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
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企业融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类。不同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在一定的融资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主要是选择适宜的资本结构,又称融资结构。
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不同资金来源渠道之间,以及通过不同来源渠道筹集的资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率关系,包括总资产与负债的比率、不同股东持有的股本的比率、不同债务之间的比率等。
(1)内源融资的计算扩展阅读
内部融资的优点
1、自主性
内部融资来源于自有资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约和影响。
2、融资成本较低
公司外部融资,无论采用股票、债券还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比如券商费用、会计师费用、律师费用等。而利用未分配利润则无需支付这些费用。因此,在融资费用相对较高的今天,利用未分配利润融资对公司非常有益。
3、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权
未分配利润融资而增加的权益资本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权,同时还可以增加公司的净资产,支持公司扩大其它方式的融资。
4、使股东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如果公司将税后利润全部分配给股东,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相反,少发股利可能引发公司股价上涨,股东可出售部分股票来代替其股利收入,而所缴纳的资本利得税一般远远低于个人所得税。
『贰』 怎样从财务表中计算内源融资和外援融资数额相当着急
计入的科目不一样吧,内部的一般计入往来款科目,外部的计入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
『叁』 如何知道一个公司的内源融资比例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版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权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积累(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
内源融资理论从资本结构的“MM理论”发展而来。基于不对称信息对融资结构的影响,企业融资的优选顺序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票融资。
至于内源融资比例,按照定义进行计算即可!
『肆』 内源融资的具体数据在财务报表上怎么找到或者怎么计算
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栏中短期借款和交易性金融负债是筹资,非流动负债版栏权中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是筹资,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栏中的实收资本(股本)是筹资,那资产负债表中的筹资总额就是这六项的和。股权融资的有实收资本(股本),债权融资的是前面的五项。
内源筹资的留存收益也在资产负债表中,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项
『伍』 融资成本该怎么计算
1、融资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融资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
2、一般而言,企业融资成本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俩部分,由于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贷款金额(筹资数额)较少,企业的信誉较低,在融资过程中支付的其他费用(筹资费用)相对较高。
(5)内源融资的计算扩展阅读:
一般情况下,融资成本指标以融资成本率来表示:融资成本率=资金使用费÷(融资总额-融资费用)。这里的融资成本即是资金成本,是一般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着重分析的对象。
但从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来看,这样的分析和评价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理财的需要,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考虑融资的几个其他相关成本。
首先是企业融资的机会成本。就企业内源融资来说,一般是“无偿”使用的,它无需实际对外支付融资成本(这里主要指财务成本)。
但是,如果从社会各种投资或资本所取得平均收益的角度看,内源融资的留存收益也应于使用后取得相应的报酬,这和其他融资方式应该是没有区别的,所不同的只是内源融资不需对外支付,而其他融资方式必须对外支付以留存收益为代表的企业内源融资的融资成本应该是普通股的盈利率,只不过它没有融资费用而已。
其次是风险成本,企业融资的风险成本主要指破产成本和财务困境成本。企业债务融资的破产风险是企业融资的主要风险,与企业破产相关的企业价值损失就是破产成本,也就是企业融资的风险成本。
财务困境成本包括法律、管理和咨询费用。其间接成本包括因财务困境影响到企业经营能力,至少减少对企业产品需求,以及没有债权人许可不能作决策,管理层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
最后,企业融资还必须支付代理成本。资金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会产生委托一代理关系,这就要求委托人为了约束代理人行为而必须进行监督和激励,如此产生的监督成本和约束成本便是所谓的代理成本。
另外,资金的使用者还可能进行偏离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行为,从而产生整体的效率损失。
『陆』 说明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区别
内源融资指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回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答。而外源融资则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
一般而言,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企业外源融资分为直接融资为主或以间接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等的制约。
外源融资的优点是资金来源极其广泛,方式多种多样,使用灵活方便,可以满足资金短缺者的各种各样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特别重要的是,它是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重要融资方式,没有外源融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也就不复存在。
『柒』 如何计算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你以前怎么算的,能否帮忙说一下,
『捌』 内源融资的利益
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有利于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对于企业家来说,最难的是寻找到既忠诚又能干的经理人,其中的问题之一是激励机制。企业家通常采用股票期权来激励经理人。在此基础上,如果增加企业负债,经理人会具有更大的激励。其影响机制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表述更为直观。假设企业股本分为集权股(a)和经理股(b),总股本为a+ b,经理所占的股份为b/(a+b),公司的债务融资金额为m,同时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为q,债务利息率为p(通常情况下p≤q),则经理人的股权收益率为: ∏=b/(a+b)[(a+b)×q+m×(q-p)]=b×q+b/(a+b)×(q-p)×m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债务融资量m的增加,经理人的股权收益也趋增。运用破产理论来分析,企业债务增加,其破产概率将会加大,经理人要保住现有职位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如果企业通过银行信贷获得债务融资,银行作为债权人,承担着贷款风险。那么,银行有可能为了自身资本的安全而参与到企业投资决策或企业监督中,典型的如日本治理模式所采取的主银行制。这样,便存在一种外在压力迫使企业优化自身治理结构。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银行必须是产权明晰的银行,其治理结构应该是健全和完善的。
股权融资
通过股权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稀释,外部力量的引入有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在集权股稀释的过程中,企业利用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为企业融通永续发展的资金,可以极大地增强竞争实力。同时,企业受到外来的监督和约束,为健全企业制度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此外,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变现自己的股权,从而为成员退出企业提供制度平台。比较而言,股权融资的前提是发育健康和监督到位的证券市场,而且应该是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机制发育相对成熟之后的选择。
『玖』 股东增资算内源融资吗
当然属于外源来融资。
这个内外源是指公司本身的内外,而一般股东和公司本身是独立的,这也是公司法“有限责任”的精髓。
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上市公司发行新股,那原股东购买的部分是否要单独拿出来呢?显然是不需要的。
综上,外源融资。
不明白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