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托罗拉为什么被联想收购 国际营销学案例分析
中国IT企业海外收购优良资产
“奏响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号角”这样的振奋人心的口号我们几年前经常在喊,中石油中石化这类型能源型企业动辄砸几百亿银子收购国外的厂商油田,导致国内的企业一蜂窝而上,每个行业的领导型企业如果不进行一两场几十亿规模的海外并购,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做汽车配件的要收购国外企业、卖火腿的也要收购、生产饮料的也要收购外国企业,有时候很多企业为了收购而收购,而不考虑收购后如何进行整合甚至为什么要收购。在数年的盲目收购后,每年年底,我们都会在一些财经媒体看到这样的新闻“中国企业去年海外并购额达2000亿 7成亏损”。
时至如今,中国需要几场有分量、有质量的海外收购来警醒行业,告诉那些盲目目的企业:收购到底应该怎么玩!
近十年来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管是医学还是文学,还是经济或者交通,几乎每一个重要的领域中国都大幅路后于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甚至欧洲和日韩国家,但惟独IT互联网这个行业,中国和美国地位较为接近,并且从收入规模和产品上来说已经领先欧洲国家。全球几大IT制作企业大部分在中国,十大互联网企业也有三家在中国,这个行业的发展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国真的成了世界老二,当欧洲和东南亚等国的互联网被亚马逊、facebook、yahoo入侵,本土企业被打的抬不起头时,在中国IT互联网领域(尤其是民用领域)基本是国货的天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按此推断,真正的优质资产收购的重担留在了IT互联网企业的肩膀上。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在2010年3亿美元投资了俄罗斯的DST,后来DST大获成功,腾讯也因此成为了俄罗斯互联网的背后大佬之一;联想2004年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部门,后来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电脑公司;UC优视公司在印度投资1.7亿美元,现在成为了印度第一大手机浏览器厂商…… 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中国IT企业在海外进行高端科技领域的投资或者并购,这类型投资并购和传统企业“你便宜我就用你的”思路不同,一旦站稳脚跟,很难被竞争对手通过价格战影响。
联想此次收购摩托罗拉,相比之下的确算一起“高大上”的收购,用相对来说低廉的价格取得了一线国际厂商的品牌、研发生产体系、人才、专利等等优质资产。联想的三次收购(2004年收购IBM的PC部门、2014年收购IBM的低端服务器部门、2014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部门)相信也会对中国企业海外化布局和收购带来一些启发。
2. 联想失败融资案例 后来怎么处理了
在国内银行与融资贷款除了关系以外,中小企业是最不屑的一部分,因为一般没有担回保,没有资产答,没有信用,没有很好的市场订单,没有很好的管理系统,都是减少银行及所谓银主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原因,熟人借贷,变成无奈的选择.
3. 有没有我国上市公司因盲目融资,后经营失败的案例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并购,无论是大鱼吃小鱼还是快鱼吃慢鱼,都是企业发展生存的重要手段。在并购活动中,人们却失去了“理性”,成功率低的并购不断发生,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仔细分析,这种现象并不是缺乏“理性”所致,而是由更高层次的“理性”主导者:成功率低,意味着风险大;而风险大的事,一旦成功其收益也就大;别人不成功,并不意味着我也不成功;昨天不成功,并不意味着今天不成功;权衡之后,还是值得一搏的。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取得了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只是完成了并购目标的一半。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目标,在收购完成后,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现结合企业并购的实例,分析一下并购最终失败的原因。
一、 并购后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整合
企业完成并购后面临着战略、组织、制度、业务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整合。其中,企业文化的整合是最基本、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工作。
通过并购得到迅速发展的海尔集团提出自己的经验:在并购时,首先去的地方不应是财务部门,而应是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心。
如果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企业并购以后,被并购企业的员工不喜欢并购企业的管理作风,并购后的企业便很难管理,而且会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2004年1月,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组建TTE公司,共同开发、生产及销售彩电及其相关产品和服务。2004年4月,TCL并购法国阿尔卡特,组建手机合资公司T&A。
然而并购未能达到TCL预期综合效益提高的目标,相反TCL集团2004年的净利润减少了一半,直接导致集团亏损的就是TTE和T&A的不良业绩。
TCL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诸侯分权。李东生向来习惯于分权,他看中业绩,很少过问各子公司的管理细节。所以TCL注重迅速采取行动,员工加班加点是正常现象。这种“分权”文化造就了TCL昔日的繁荣。而在汤姆逊,受法国文化影响,员工注重生活品质,重视闲暇时间,认为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据称李东生在法国时曾在一个周末召开会议,却发现所有的人都关闭手机。李东生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存在文化差异下的“诸侯分权”带来的后果:对汤姆逊大量职位进行调整,由TCL派人员担任主要职位,导致被下调的原法国管理人员高度不满。2004年底到2005年3月份,法国员工的高层经理基本离职,市场和销售的一线经理也相继离职,TCL陷入空前困境。
2004年,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并购的3年时间里,联想的销售额逐步增加。2008年,联想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利润出现大幅亏损。截止2009年3月31日,其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同比下滑8.9%,净亏损2.26亿美元。2009年初,联想进行人事调整,用纯中国团队经营海外市场,联想前期聘用的很多海外人才相继离职,这显示出联想跨国并购后企业文化面临较大冲突。遭遇“文化门”的上海双龙联姻也是如此。
二、决策不当的并购
企业在并购前,或者没有认真的分析目标企业的潜在成本和效益,过于草率地并购,结果无法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合理的管理;或者高估并购后所带来的潜在的经济效益,高估自己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能力,结果遭到失败。
2001年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并购德国第三大银行德累斯银行。安联以240亿欧元收购了德累斯银行大部分股份,使其资产达到了1万亿欧元。兼并德累斯后,安联无可奈何地发现,银行经营风险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德累斯银行所借贷的许多小公司在当时不景气的国际环境下愤愤宣告破产,安联保险不得不用其自有资金去弥补银行经营中的亏损,从而导致自有资本金下降,信用等级随之下调。另外,分属于保险和银行两类客户互相渗透的方式也没有得到德国法律的支持。
让诺勒悔之晚矣的是,本来拥有庞大资产传动装置的安联集团,在并购之后将其30%都用做资产投资,而另外大部分资金更是花在了流通渠道等的建立上,这样,一旦市场不景气,可支配的资金便捉襟见肘,根本无法抵御重创。2002年,安联集团共亏损25亿欧元,其中9.72亿欧元来自德累斯顿银行。尽管前9个月售出的51亿份养老金保险合同中,只有7.4万份是通过德累斯顿银行出售的。由于德累斯银行的持续亏损,安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没有经过仔细考虑的跨行业兼并,就如同不合胃口的菜肴一样,消化能力跟公司的规模乃至决心有时并不成正比。
三、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
当企业想以收购股票的方式并购上市公司时,对方往往会抬高股票价格,尤其是在被收购公司拒绝被收购时,会为收购企业设置种种障碍,增加收购的代价。
海尔收购美泰,从美国最大的白色http://www.zhao-kao.com/2-xiangmuguanli家电制造商惠而浦加入美泰竞购战,提出13.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后,价格就开始不断攀升。海尔选择了退出。惠而浦先后三次提高收购价格,最终以总报价23亿美元得到美泰的肯定。
实例不胜枚举,近几年从2009年,中铝与澳大利亚力拓的195亿美元“世纪大交易”失败。2010年,腾讯竞购全球即时通讯工具鼻祖ICQ失败。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业务失败,被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低于华为报价的12亿美元收购成功。2010年,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失败。2011年,上海光明食品收购美国健安喜股权和收购法国优诺公司股权案均无疾而终。无不警示我们:并购风险很大,我们应慎之又慎。
4. 联想收购IBM案例分析
您好,看到您来的问题很久没自有人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1,提问要尽量完整清晰不要有生僻的字,回答者一点都不知道你的情况如果你的问题也不清楚的话回答者就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就谈不上回答你的问题了。
2,提问时不要一次性提很多相同的问题,提相同的问提让人看着很有压力很烦恼,甚至会认为你作弊的。所以一个问题提一次请出简明即可。
3,提问者应该尊重回答者,别人不是你的奴隶必须为你解决问题,所以提问时请注意文明用语!尊重他人的劳动。
4,不要问一些太简单的问题,不要明知故问,这是浪费回答者宝贵的时间啊!且不要问一些涉嫌违规的问题。
5,不要涉及尖端科学
,问问里只是一些普通的人,如果你提得问题连科学家都没有答案,很难在这里问出答案来
?
6,可以多交一些知识渊博的网友,以前的一些较难的题,如果有人回答对了,可以和回答者成为好朋友,经常保留着联系,有问题了可以互相探讨的!
您可以不采纳我的答案,但请您一定要考虑下我的建议哦!
谢谢采纳!祝你得到满意的结果!
5. 能否给出几个用股票换取资产式并购的案例,最好能说说交易结构。谢谢!(除去联想并购IBM的案例)
您好!
您的问题比较特殊,可以咨询联想后台工程师,联想有专门的工程师为您解决问题,微信服务咨询:http://support1.lenovo.com.cn/lenovo/wsi/weixin.html
其他问题也可以在这两个论坛比较全,
Idea论坛:http://lenovobbs.lenovo.com.cn/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Think论坛:http://thinkbbs.lenovo.com.cn/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呢。
6. 你认为当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是成功的案例吗
从最近联想盈利的情况下,这次收购算是成功的吧..至于没有合并在一起,那只是中美之间文化,公司管理比较复杂..不过,联想当年收购IBM PC部门,也算是为国争光呀..应该给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