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限售股上市什么意思利好还是利空
就是以前不准上市流通的股票现在容许上市流通了,相当于股票的盘子扩大了,属于利空消息。
❷ 股票股权质押贷款融资如何办理个人股票质押起点、利率分别是多少限售股流通股质押率有区别吗过户吗
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大宗交易平台,将需要质押的股票直接过户给信托公司然后约定到期回购条款。
个人股票质押起点为但是股票市值350万,质押率为45%左右,主板股票高于中小板股票,ST类股票和上一年度亏损的股票不在质押范围内!
融资成本根据融资标的和融资规模确定,一般在年息11%-12%左右,
期限可以分为半年期、一年期和两年期、到期后可以选择续期;资金一周内可以到账。
限售股票质押贷款需要限售期在一年半以内,同时贷款期限要大于限售期限;
如果是非过户质押起点为5000万,一般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机构办理,需要成立专门的信托账户,办理时间大约需要20个工作日左右。
在下是负责信托质押贷款的,如果有需要可以和我沟通!
❸ 限售股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证监会对限售股的交易有什么规定
你好,限售股就是指在限定时间内和条件下限制出售的股票。限售股解禁期满后可以上市流通,其性质就由限售股变成了流通股。
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限售股(此部分限购股已经基本完成解禁)
由于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持股成本差距悬殊,为了保障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并维护市场稳定,非流通股在通过对价获得流通权的同时,中国证监会对非流通股上市设定了限售时间和条件,这也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限售股的由来。根据2005 年9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的规定:
(1)股改后上市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自股改方案实施之日起,12 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大非”),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的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 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 个月内不得超过10%。
IPO形成的限售股
IPO 限售股包括IPO 原股东限售股和IPO 机构配售股两部分。
对于IPO 原股东限售股的上市流通问题,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有着类似的规定。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对于IP0 股份的上市,交易所规定:
(1)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自IPO 股票上市之日起36 个月内不得上市流通;
(2)IPO 时已发行的股份,IPO 股票上市之日起12 个月内不得上市流通。
对于IPO 机构配售股的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监会规定:
(1)IPO 股票数量在4 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 个月;
(2)对于网下询价对象配售股票,其持有期限不应少于3 个月,持有期从IP0 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
再融资形成的限售股
再融资形成的限售股主要由定向增发认购股份和公开增发网下机构配售股份两部分。
对于定向增发认购股份的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监会规定:
(1)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 个月内不得转让;
(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战略投资者认购的股份,36 个月内不得转让。
对于公开增发网下机构配售股份的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增发,主承销商可以对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并在发行公告中明确机构投资者的分类标准。公开增发网下机构配售股份的限售期通常为1 个月,但是向其控股股东配售股东的限售期却从6 个月到36 个月不等。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❹ 限售股解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限售股呢融资融卷又是什么意思呢
你好,股票解禁,就是限售股的限售期结束了,变成可流退股市。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首发限售股
公司IPO申请上市,首发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属于首发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锁定36个月。上市后6个月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普通股东(非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也不存在突击入股情况: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锁定一年。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锁定一年,离职后锁定半年。
二、增发限售股
增发限售股,是已经上市的公司,通过增发新股的方式融资进行非公开增发,这部份股票也有限定期。
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三十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解禁,就是以上两类限售股锁定期已满,解除禁售。解禁会增加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增加股票实际供给,肯定是利空。但解禁股并不是一解禁就可以直接套现卖出,需要按照减持股份相关规定进行减持。
根据2017年新修订的《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会公告〔2017〕9号)及深沪交易所相关细则,持有公司IPO前发行股份的所有股东均都被纳入监管范围(修订前仅限制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要遵守相关减持规定。主要规定包括:
(1)集中竞价交易退出:任意连续90自然日内减持数量公司总股本1%。(2)大宗交易退出:任意连续90自然日内减持数量公司总股本2%,而且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股份。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
❺ 限售股可以质押么
限售股可以质押。
限售股具有可让与性。股权质押旨在设立权利质权,其目的在于变卖质物获得的价款质权人可以优先受偿。因此,权利的可让与性是权利质权的核心。立法规定禁止转让的权利不得设定质权可以防止质权人在行使质权时因权利不能转让而导致设定质权的目的落空。
限售股并不是不能流通,它本质上还是流通股。特别是如果质权人行使质权时限售股已经可以转让,则实际上并不妨碍质权的实现,也就不会造成质权人在行使质权时的目的落空,因此不应该影响质押合同和质押权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关于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份质押合同及红利抵债协议效力问题请示案的复函》(2004年4月15日 [2002]执他字第22号)就支持这种观点,认为
“《公司法》第147条规定对发起人股份转让的期间限制,应当理解为是对股权实际转让的时间的限制,而不是对达成股权转让协议的时间的限制。
本案质押的股份不得转让期截止到2002年3月3日,而质押权行使期至2005年9月25日才可开始,在质押权人有权行使质押权时,该质押的股份已经没有转让期间的限制,因此不应以该股份在设定质押时依法尚不得转让为由确认质押合同无效”
根据此《复函》,限售股的限售期限先于行权期限结束的,应当认定质押合同有效。
不存在质押的可能的法定限售股。
一是《证券法》45条规定,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在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六个月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由于是禁止买卖,且禁止时间较短,除非事前持有,否则一般不存在质押的可能。
二是《证券法》45条同时规定: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的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五日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由于是禁止买卖,且可能会涉及内幕交易,因此不存在质押的可能。
三是根据证监会《证券公司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第10号----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和股权变更》,存在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的证券公司,其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增资或者变更股权的,应当承诺自持股日起六十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证券公司股权,其他股东应当承诺自持股日起三十六月不转让所持证券公司股权。
不存在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的证券公司,入股股东应当承诺自持股日起四十八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证券公司股权。
❻ 员工股权激励限售股可以作为融资融券担保品吗
1、个人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不得从普通账户提交到信用账户作为担保物。
2、机构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若已解禁流通,并且在我司担保证券范围内证券,是可以从普通账户划转到信用账户充抵担保物。其中,机构客户持有未解除限售股份部分不得提交到信用账户作为担保物。
❼ 含有限售股的流通股可以当融资融券担保物么
个人和机构持有的限售股不能用作融资融券担保物,也不能在信用账户融券卖出该只证券。
❽ 原始股 和 限售股 有何区别
1、概念不同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2、时间限制不同
购买原始股,一个途径是通过其发行进行收购。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公司发起人认购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由于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一年内不得转让,社会上出售的所谓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
限售股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3、性质不同
原始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与自然人股。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自然人股是一般个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该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限售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场俗称为“大小非”。所谓“大非”指的是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所谓“小非”指的是小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内。
❾ 为什么现在公司发行股票还要有限售股,不全部上市流通
在IPO过程中的部分股份限售是国际惯例。在IPO过程中,美国、英国、香港等成熟资本市场都会对控股股东、战略投资者持有的股份有6-12个月限售期,以减少公司股票供给,缓解市场压力,增强投资者信心。这一做法已经成为市场惯例。这种限售股的存在既不会导致不公平,也不是导致价格高的罪魁祸首;当然也并不代表不是全流通发行。
另外,我们国家的股市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管理层认为,限售期的要求,有利于维护公司股东结构和管理上的相对稳定。限售股要求本身是为了保护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