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燃煤发电融资

燃煤发电融资

发布时间:2021-04-17 08:32:24

①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的五大集团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是世界500强企业。
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经营电力产业为主,综合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依照[公司法],对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进行改建和规范,建立资本纽带关系,实行母子公司体制,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境内外投资设立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办事处等分支机构。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经营宗旨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市场需求,依法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坚持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改善产业结构,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电为主,综合发展,逐步成为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国华能注册资本200亿元,主要包括:电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销售,金融、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相关产业及产品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实业投资经营及管理。
中国华能从1985年创立第一家公司至今,历经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逐步形成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的“三色”公司理念和“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华能在全国26个省、市、区及海外拥有运营的全资、控股电厂130座,装机容量8896.7万千瓦,煤炭、金融、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产业初具规模。
中国华能坚持“综合实力行业领先”的发展方向,努力打造结构优势、体制机制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队伍优势,实现三大三强(即资产规模大、市场份额大、社会贡献大和盈利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有机统一,致力于建设一个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能源集团。到2010年,中国华能所有企业达到节约环保型企业标准要求,各项能源消耗指标和排放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可控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煤炭产能超过6000万吨/年。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53.9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经营集团公司及有关企业中由国家投资形成并由集团公司拥有的全部国有资产;从事电力能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电力设备制造、设备检修与调试;电力技术开发、咨询;电力工程、电力环保工程承包与咨询;新能源开发;与电力有关的煤炭资源开发生产;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实施以集团公司、分(子)公司、基层企业三级责任主体为基础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集团公司相继成立了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7个省发电公司,成立了湖南分公司、安徽分公司、河南分公司、山西分公司、江苏分公司、四川分公司、云南分公司、广西分公司8个分支机构和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等专业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拥有中国第一家在伦敦、香港上市,并于2006年在国内上市的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较早在国内上市的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在役最大火力发电厂——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和世界最大在役风电场——内蒙古赤峰赛罕坝风电场;拥有我国目前在役的第二大水电站——大唐龙滩水电站以及物流网络覆盖全国的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等。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役及在建资产分布在全国28个省区市以及境外的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达到4778亿元,员工总数增至102089人,发电装机规模突破了1亿千瓦大关,达到10017.23万千瓦,成为世界亿千瓦级特大型发电公司。2010年7月,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企业,居412位。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把集团公司建设成经营型、控股型,市场化、集团化、现代化、国际化,具有较强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知名能源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华电”)是2002年底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时组建的五家全国性国有独资发电企业集团之一。注册资本12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与电力相关的煤炭等一次能源开发;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截至2009年底,中国华电装机容量7550.73万千瓦,其中,火电6239万千瓦,水电1235.96万千瓦,风电75.43万千瓦,其他0.3432万千瓦;资产总额3300亿元人民币;2009年发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拥有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国产化程度最高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和国内首批60万千瓦级空冷机组、60万千瓦级脱硝机组,单机容量最大的39.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机组;积极开发建设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目前公司控股业绩优良的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黔源电力股份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华电金山能源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控股规划装机容量2115万千瓦的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装机容量800多万千瓦的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电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是:以创造经济社会价值为使命,以做强做大为方向,坚持电为主体、煤为基础、产业协同,坚持优化结构、建并结合、内外拓展,坚持改革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以电为主的国内一流能源集团。
中国华电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到2013年实现“1118”战略目标,即发电装机超过1亿千瓦,控参股煤矿产能超过1亿吨/年,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85%。
中国华电有着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具有实现发展战略的坚实基础。目前在役发电装机容量3079万千瓦,总资产1197亿元,分布在全国二十三个省(市、 区),其中火电占80.9%,水电占19.1%;现拥有百万千瓦以上电厂10家;控股业绩优良的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 控股装机容量230万千瓦的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公司发展规划,2010年公司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
中国华电控股的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燃料有限公司、华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华电招标有限公司、华电财务有限公司、华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华信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和华信保险代理公司,均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较大的发展规模,为公司以电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努力树立和维护诚信、高效、合作、服务、环保的企业形象,以创业创新、图强报国的企业精神,促进中国电力工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可靠、优质的能源。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以生产经营为基础,以资本经营为支撑,优化资产结构,以存量带动增量发展,以增量提升存量质量,不断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中国华电拥有邹城电厂等12家百万千瓦以上电厂。集团公司在确保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做好公司系统现有存量资产的生产经营工作。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创建华电优秀发电企业活动,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大公司内部改革重组的力度,提高现有存量资产运营效率,不断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和积累能力。
煤炭产业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华电燃料有限公司以保证发电燃料供应、服务基层发电企业为目标,对公司系统燃料进行统一规划、采购、管理、调度和供应。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截至2004年底,公司运行装机容量230万千瓦。
截至2006年底, 中国华电发电装机容量5004.6万千瓦,电源项目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区),拥有百万千瓦以上电厂16家。控股业绩优良的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黔源电力股份公司等上市公司;控股规划装机容量21150MW的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规划装机容量8000MW的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天然气发电机组2730MW;拥有正在建设中的内蒙辉腾锡勒等一批风电项目,并在核电领域取得了突破。根据公司发展规划,2010年中国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0000MW。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公司主要从事电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从事煤炭、发电设施、新能源、交通、高新技术、环保产业、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电力业务 相关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从事国内外投融资业务,自主开展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业务。
中国国电目前拥有16个区域和省级分公司、13个特大型子公司、两个科研机构,近二百家基层发电企业;拥有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和龙源电力1家香港H股上市公司;产业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员工人数11万余人。
截至2011年10月底,公司可控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大关,资产总额6168亿元,世界500强排名较去年上升72位,产业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员工人数超过13万。控制煤炭资源量240亿吨,年煤炭产量4700万吨。新能源发展独具特色,风电装机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潮汐发电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脱硫产业累计投运脱硫装置容量6199.3万千瓦,在建脱硫装置2579万千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点火技术,在国内1.72亿千瓦的装机上应用,并成功应用于韩国和俄罗斯燃煤机组,装机容量达22170.2万千瓦;自主研发的电站控制技术(DCS)推广应用1048余台(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电投)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经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集团公司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20亿元。
2009年,集团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2515亿千瓦时,煤炭产量4297万吨,电解铝产量11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3%、30%、147%。集团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2亿元,增长44.8%。利润总额31.65亿元,比上年减亏增利101亿元。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超额完成国资委考核目标和集团公司经营目标。集团公司可控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煤炭产能5015万吨,电解铝产能175.5万吨,清洁能源比例30%,居五大发电集团首位。资产总额3776亿元,资产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等地,拥有6家上市公司,拥有24个已建成的1000MW以上的大型电厂。
集团公司资产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电霍煤露天煤业股份公司5家A股上市公司;拥有在香港注册的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并通过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拥有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及致力于为香港提供电力的中港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承担流域开发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拥有在电力设备成套服务领域中业绩突出的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拥有大型煤炭企业中电投霍林河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白音华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2个已建成的1000MW以上的大型电厂;拥有控股的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共同控股的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和广西白龙核电项目,以及9个参股核电前期项目。

② 电力公司与发电企业的区别

电力公司与发电企业的区别如下:

一、业务不同。电力公司是指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即《供电营业许可证》,且从事供电业务的企业。发电厂又称发电站,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

二、性质不同。电力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而发电企业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私营企业。

三、竞争性不同。电力公司属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属于垄断行业。发电企业则实行市场化,是自由竞争的。

全国供电企业主要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构成,同时,还存在有地方水电、独立经营的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藏电力公司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山西省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新疆兵团和煤矿、油田、林场等自发自供企业。

而发电企业处理中国五大发电集团(指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外,还有很多小型发电厂。

电力公司与发电企业的关系是,供电企业按照并网协议向发电企业买电,然后再卖给用户。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十条规定,并网运行的电力生产企业按照并网协议运行后,送入电网的电力、电量 由供电营业机构统一经销。

并网协议就是指发电厂与电网之间、电网与电网之间在并网前,根据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

③ 跟电厂签订了一个供应电煤的合同,2000吨一结账。现在缺少周转资金,怎么办急急急,求融资高手

我有煤源,资金,可以商量合作 963828993

④ 中国的主要电厂、电站,各地的电厂、电站

根据楼上提供的网址: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
从各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电力生产的
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而在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低于G
DP的增长。我国的资源国情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水电、核电、风电所
占比重较少,电力结构发展不平衡。”十五”规划中指出,调整电力结构,促进产业
升级是21世纪初期电力工业的首要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整电网与电
源比例。二是调整东西部的电源布局,实施”西电东送”。三是调整电源中水、火
、核电的比例,加大水电开发力度,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等。四
是采用多种能源,引进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发展新能源发电。五是加大”以大代
小”和技术改造力度。

2002年全社会用电增长速度预计将达8.7%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国家近年来相继
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力供需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一是取消增容费的政策。
二是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重点用于在建国债项目和新开
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三是国家经贸委出台了推进城乡电网同价的规定。目前我国
用电水平仍然低下,人均装机0.25KW,人均用电1064KWH,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尚有2300万人没有用上电。根据电力行业”十五”规划,2005年电力装机容量要达
到3.9亿KW,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2000万KW。预计电力行业的增长可持续到”十五”
末期,平均增长率将在6%以上。估计2003年我国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将低于今年,但仍
将达7.5%左右。

更令人关注的是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和南方二大电
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已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表明我国电
力体制已进入实施阶段,我国发电市场的寡头竞争格局即将形成。目前深、沪两市
电力上市公司可以分为四类:(1)进入五大发电集团的上市公司(国电系);(2)进入
辅业集团的上市公司(辅业集团系);3地方独立发电上市公司(地方系);4非国电系
的国字号队伍。对于不同上市公司将面临不同的发展机遇。国电系:有望率先进行
资本运作与规模扩张;辅业集团系:处于竞争劣势;地方系:实力制约未来发展空间
;非国电系的国字号队伍:水电龙头股呼之欲出

在电改完成后,未来上网电价将呈现长期下降的趋势,各发电公司只有通过增加
发电量、压缩成本来保持业绩的稳定和增长。改革的过程将是市场结构、公司规模
、购并重组的变化过程,必将蕴含着相当的投资机会:资产重组概念股、低电价概念
股、坑口电站股、转型概念股值得关注。

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一、行业概况

1.1电力工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先行产业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
业。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电力工业先行的地位。从各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
长的比较来看,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
九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并且低于GD
P的增长,但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下,自1999年开始,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又
开始大幅回升,1996年发电量增长速度为7.2%,1997年为5.1%,1998年下降到2.1%,1
999年回升到6.5%,2000年达到11%,2001年为7.7%。同期GDP的增长率分别为9.7%、
8.8%、7.8%、7.1%、8%、7.3%(详见图1)。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先行产业
的作用,十分明显。

图表1:”九五”期间发电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

从电力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和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来看,发电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20.60%上升到2000年的41.72%,同期电能在终
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的4.81%上升到2000年的11.2%,电力行业已成为能源工
业中的支柱产业。电力工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的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
趋势。

1.2、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电力工业经过20多年的大规模建设,电力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
提高,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大机组成倍增长,电网的覆盖面和现代化程度不断
提高,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工业整体的电气化水平。

1978年我国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只有18台,2000年20万千瓦以上机组已有545台
共,是1978年的30倍。在大机组和大电厂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主力的同时,我国电网
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和加强。电力体制改革之前,全国已经形成华北、东北、华东
、华中、西北和南方6个跨省区电网,和山东、福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
南、川渝8个独立省区电网。全国各主要电网已基本形成500千伏和330千伏的骨干
网架,大电网已覆盖全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九五”期间,500千伏主网架开始逐
步取代220千伏电网,承担跨省、跨地区电力输送和交换任务。一批跨大区电网互联
工程前期工作已经陆续完成,2000年我国第一个大区间500千伏交流联网工程---东
北与华北联网工程建成.南方电网互联,实现了广西、云南、贵州季节性电能向广东
的输送。蒙西电网向京津唐、华中电网向华东电网等大网间的电量交流也大幅增加
。为三峡工程配套送出的输变电工程,自1997年开工建设以来,多个工程逐步完工,
为2003年三峡电力的发电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以三峡工程为中心的电网工程的
建设,将逐步实现全国联网。

1.3电源结构和资源分布不平衡,电能局部地区供应不足

到2000年底,我国水电、火电、核电、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7934万千瓦、23
753万千瓦、210万千瓦、34.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为24.8%、74.4%、
0.7%、0.1%。

图表2:目前我国电源结构比例

我国电力以火电为主,水电、核电、风电所占比重较少,电力结构发展不平衡。
但随着三峡电站2003开始发电,将大大提高水电装机的比重。秦山核电站、广东大
亚湾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商业化运营,结束
了我国长期无核电的历史。自1979年以来,我国在开发利用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新能源从无到有。电力结构不平衡的状
况在近几年,有了大幅的改善。三峡电厂即将蓄水发电以及近年来一批大型水电、
核电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对电力行业的盈利格局将产生较大影响,水、核电的发展将
挤占一定的火电市场空间,但火电为主的格局短期不会改变。电力行业十五规划目
标是:发电量2005年达到16140亿kWh,发电装机容量2005年达到3.55亿kW,电源结构
(到2005年)火电占72.4%、水电占24.5%、核电占2.4%、新能源占0.7%。

从我国资源的分布情况看,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其中华北
和西北两地区占总量的80%。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这两个地区的可开
发量占总量的82.09%,而开发率只有9.25%。在总量基本平衡的同时,当前各地区的
电力供需情况存在明显差异:2002年前三季度,在全国31个省市中,电力生产总值广
东省最高为479亿元,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分别为196、175、169和165亿元,五
省占总量的43%。东北电网、福建电网和海南电网电力装机过剩较多,华中电网和川
渝电网由于水电比重较大、调节性能差,丰水期电力过剩;华北电网、华东电网、
山东电网和广西、贵州、云南电网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浙江、上海和广东电网供需
平衡关系脆弱。预计”十五”期间,东北电网、海南电网供过于求的情况还将延续
;广东、浙江、河北南部等局部地区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十五”初期有可能加剧;
其他地区将基本保持供需平衡。

1.4平衡增长的趋势将延续

根据国家电力公司日前完成的一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今年上半年全
社会用电7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在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较好和党的十六大召
开等有利条件下,下半年电力需求可望继续保持上半年的增长态势。三、四季度累
计用电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9.0%和8.7%。全年全社会用电增长速度预计将达8.7
%左右,用电量达到15960亿千瓦时左右。上半年全社会用电增长是与国家近年来相
继出台促进电力供需政策措施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措施:一是取消增容费的政策。
二是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重点用于在建国债项目和新开
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三是国家经贸委出台了推进城乡电网同价的规定。随着”两
改一同价”工作的推进,目前我国农村各类电价尤其是农村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水平
下降明显,全国农村到户电价每千瓦时均下降了0.1元左右,有力促进了我国农村居
民生活用电的增长。

目前我国用电水平仍然低下,人均装机0.25KW,人均用电1064KWH,还不到世界人
均水平的一半,尚有2300万人没有用上电。根据电力行业”十五”规划,2005年电力
装机容量要达到3.9亿KW,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2000万KW。预计电力行业的增长可持
续到”十五”末期,平均增长率将在6%以上,估计2003年我国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将低
于今年,但仍将达7.5%左右。

二、行业发展导向及电力改革方案

2.1行业发展导向

我国的资源国情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能源的构成比例失调。”十
五”规划中指出,调整电力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是21世纪初期电力工业的首要任务。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整电网与电源比例。二是调整东西部的电源布局,实施
”西电东送”。三是调整电源中水、火、核电的比例,加大水电开发力度,适当发展
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等。四是采用多种能源,引进清洁能源(如天然气)
、发展新能源发电。五是加大”以大代小”和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火电600兆
瓦及以上的超临界机组,重点发展500兆瓦以上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加速发展
300兆瓦级抽水蓄能机组、核电600-1000兆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技术和燃气轮机技
术。六是加强电网调峰能力。

2.2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1985年之前政企合一
国家独家垄断经营阶段。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体制性问题造成电力供应严重短缺
。二是1985年至1997年,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实行了发电市场的部分
开放,以鼓励社会投资。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存在着政企合一和垂直一体化垄断
两大问题。三是1997年至2000年,以解决政企合一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成立了国家
电力公司,同时将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移交到经济综合部门。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
演变成垂直一体化垄断的问题。从这一改革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发现,改革的主
线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化、政企关系的逐步确立,以及集中解决不同时期存
在的突出矛盾。四是从2002年4月开冀行的电力体制改革,其目的就是要破除垂直一
体化的垄断,通过结构性重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市场条件下的电力监管
制度。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十二家涉及电力改革的相关企业和单位,已于2002年
12月29日正式成立。此次同时挂牌的十二家电改单位,包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国家和南方二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
团、华电集团、龙源集团、电力投资集团和大唐集团,四大辅业集团为水电规划设
计院和电力规划设计院两个设计单位,以及葛洲坝(相关,行情)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
总公司二个施工单位。南方电网公司由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和广东五省电网组
合而成。国家电网公司下设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华东(含福建)、
华中(含四川、重庆)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

新成立的五大发电集团资产占内地电力资产总额33.8%。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
对5大发电集团制订了较明确的资产重组方案。华能集团将增加部分水电资产和西
部地区发电资产,可控容量将达到3627万千瓦,权益容量1938万千瓦。中电投资集团
将拥有原国家电力公司在香港注册的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的资产,可控容量将达
2889万千瓦,权益容量为2196万千瓦。其余三家集团中,大唐电力拥有北京大唐发电
股份有限公司,可控容量3225万千瓦,权益容量2035万千瓦;华电集团拥有山东国际
电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可控容量3109万千瓦,权益容量2092万千瓦;龙源集团拥有
国电电力(相关,行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可控容量3043万千瓦,权益容量2035万千
瓦。在整个国电系统2万多万千瓦的发电资产中,没有进入重组的发电可控容量达4
053.51万千瓦,权益容量达3384.05万千瓦,占全部国电资产约20%。对于重组中设
立的辅业集团公司(包括区域公司、省公司设立的辅业集团公司),划拔的参股发电
资产权益容量920.01万千瓦,用于支持主辅业分离改革;为南方电网公司预留用于
保留或转让的发电资产可控容量276万千瓦(权益容量219万千瓦);国家电网公司保
留并转让的发电资产870万千瓦。

在五大发电集团之外,隶属于国家计委的国华电力、隶属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的国投电力(相关,行情)以及正在寻求上市的长江电力,这些公司将组成仅次于五大
发电集团的第二梯队。国华电力、国投电力的装机容量均在1000万千瓦以上,电源
布点比较均衡合理,在争夺新建电源项目上也有实力和影响力强大的大股东做其后
盾,在发电市场中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长江电力总股本为55.3亿股(原称为三峡电力
,考虑到开发长江的深远意义,后确认名称为长江电力)由三峡总公司(占总股本的8
9.5%)以电厂经营性资产形式出资,连同华能国际(相关,行情)集团(3%)、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3%)、中国核工业集团(3%),葛洲坝集团(1%)、长江水利委员会设
计院(0.5%)联合发起设立。所包含的三峡水电厂属于国家重点项目,其市场份额有
一定的保证,而且水电是今后我国电力发展的重点,因此可以说长江电力在发电市场
新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相比之下,地方性的发电企业在新市场格局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除了一些
已经有较大规模的地方性发电集团,如粤电资产管理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深圳
能源集团等,或者一些地方发电企业组织起来形成的发电集团,其它的小规模发电企
业在新格局中将很难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图表3:五大发电集团及辅业集团的资产情况一览表

竞争主体 装机容量 权益容量 旗下主要水电流域公司 旗下主要上市公司

(万千瓦) (万千瓦)

华能集团 3627 1938 澜沧江水电(56%) 华能国际(600011)
龙源集团 3043 2035 清江水电(34.2%) 国电电力(600795)
国电大渡河(90%) 长源电力(000966)
大唐集团 3225 2035 龙滩水电(65%) 北京大唐(H0991)
桂冠电力600236)
华银电力(600644)
华电集团 3109 2092 乌江水电(51%) 山东国电(H1071)
龙电股份600292)
中电投集团 2889 2196 黄河上游水电(87.1%) 漳泽电力(000767)
五凌水电(56.25%) 九龙电力(600292)
铺业集团 920 五凌水电(11.7%) 京能热电(600578)
小三峡水电(20%) 鲁能泰山(000720)
皖能电力(000543)
赣能股份(000899)
豫能控股(001896)
申能股份(600642)

在对水电公司的重组中,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划归华能;龙滩水电开发公司划
归大唐;乌江水电开发公司划归华电;清江水电开发公司和国电大渡河水电开发公
司划归龙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和五凌水电开发公司划归中电投。在对上市发
电公司重组中,桂冠电力(相关,行情)(600236)和华银电力(相关,行情)(600644)划
归大唐;龙电股份(相关,行情)(600292)划归华电;长源电力(相关,行情)(000966
)划归龙源;漳泽电力(相关,行情)(000767)和九龙电力(相关,行情)(600292)划归
中电投。京能热电(相关,行情)(600578)、鲁能泰山(相关,行情)(000720)、皖能电
力(相关,行情)(000543)、赣能股份(相关,行情)(000899)、豫能控股(相关,行情)
(001896)、申能股份(相关,行情)(600642)6家被划归辅业集团。

尽管均衡是此次分拆的原则,但综合各集团的容量、资产情况、人员情况,以及
各集团的电力资产质量、市场份额及增长潜力、运营成本和电源结构情况来看,中
电投(中电国际)和华能集团总体状况较好,未来发展潜力和竞争力较强,位居前茅;
龙源集团居中;大唐集团、华电集团次之。

电力改革也会带来一些风险,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发展的风险。我们
的电力体制改革是在刚刚告别电力短缺后进行的,并且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长时期
的高速增长,这一点决定了我们改革的环境根本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即使美
国也出现了加州的电力危机)。二是价格上涨的风险。从电价结构来看,终端用户的
价格是由发、输、配、售四个环节的价格叠加而成,而现行的输配电价格却不足以
覆盖其成本,处于亏损状态,”厂网分开”后可能会推动电价上涨。三是运行协调机
制的风险。实行”厂网分开”的结构性分离后,完整的产业链变成了分离的结构--
-发电公司、输配电公司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售电公司,产业链各环节能否协调运行
将成为一个新问题。

三、电力上市公司面临的不同发展机遇

随着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成立,我国发电市场的寡头竞争格局即将形成。上市
电力公司可以分为四类:(1)进入五大发电集团的上市公司(国电系);(2)进入辅业
集团的上市公司(辅业集团系);3地方独立发电上市公司(地方系);4非国电系的国
字号队伍。对于不同上市公司将面临不同的发展机遇。

3.1国电系:有望率先进行资本运作与规模扩张

”国电系”控股的10家电力上市公司除内蒙华电(相关,行情)、金山股份(相关
,行情)外其余8家将分别进入五大发电集团公司。改革后,这8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将发生变化,即由原来的省电力公司变化为全国性的发电集团公司,母公司资产规模
将扩大数倍,此类上市公司有望率先进行资本运作与规模扩张。特别是华电集团内
只有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龙电股份,该公司极有可能成为其国内融资窗口,当然也
不排除华电集团利用其在港上市的山东国电增发A股的可能。此外发电集团也可整
体上市,成为强势发电集团,这样注入国电系上市公司的优势资产就会减少,国电系
上市公司的发展速度就也将变慢。虽然中国石化(相关,行情)(H308)、中石油(H85
7)等公司上市使发电集团整体上市有先例可循,但电力集团资金流紧缺、资产缺乏
利润支持、非经营性资产分离的难度较大。而将上市公司作为集团对外融资的旗舰
,可为上市公司收购集团优势资产提供方便,发电集团成为投资控股公司,与所属上
市公司形成双赢格局。

对于国电系中为数不多的水电上市公司来说,因为本次改革指导思想之一是将
处于同一水电流域,但尚未进入水电流域公司的水电资产与水电流域公司重组进入
同一个独立发电集团。这样该水电流域资产今后进入相关旗下水电上市公司几乎是
必然的,这其中受益最明显的是桂冠电力(600236)。

竞价上网后,规模是衡量电力上市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国电系中全国性大
区域性大型发电公司如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将占领更多市场份额。那些原来资产规
模相对较小,购并潜力较为突出的上市公司,例如,桂冠电力、漳泽电力等值得关注
。长源电力、九龙电力更有可能做为壳资源公司,转向非发电业务。

3.2辅业集团系:处于竞争劣势

电力辅业是指电力设计咨询、施工制造、设备物资供应和科研教育等。进入辅
业集团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京能热电、山东鲁能、申能股份、皖能电力、豫能控股、
赣能股份等公司。这些公司被划拨进入辅业集团,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补?quot;主辅
分离”的改革成本。辅业集团主要以参股为主,对上市公司没有实际控制权,辅业集
团内上市公司主要是地区内的发电企业,从规模上不能和未来的各发电集团比拼,处
于竞争劣势。因此,辅业集团系上市公司或者选择和发电集团的内部整合被其收编
;或者相邻地区间的资源整合,如上海和安徽、浙江等地区间的合作,形成区域竞争
合力。关注申能股份、山东鲁能。

3.3地方系:实力制约未来发展空间

所谓”地方系”,是指地方政府投资的电力资产,地方电力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广
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区的上市公司。地方系的总装机规模并不小,但资产散
布在利益不同的各地方主体而无法形成合力,与国电系比起来自然无竞争优势可言
。但在目前国电拆分的初期,电力市场的竞争还是以区域电网内竞争为主,鉴于大多
地方性发电企业的大股东为地方政府居多,所以短期内地方独立发电企业不会受到
较大的冲击。但未来将实现全国性电网互联,跨区域电力交换成本逐步降低,个别尤
其是上网电价较高的地区的发电企业,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3.4非国电系的国字号队伍:水电龙头股呼之欲出

隶属国家计委的国华电力、隶属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国投电力以及明年第一台
三峡机组将投产并拟上市的长江电力等虽不属于国电公司系统,但一样身披国字号
战袍,各自实力及未来发展前景不容小觑,不过,这三家旗下仅有上市公司国投电力
(600886),尚处于主业转换过程中。以及通过”买壳上市”方式,从石化企业再造为
电力企业的湖北兴化。

长江电力若实现上市,则将成为水电龙头股。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
瓦,单机容量70万千瓦,共26台机组,分7年以每年4、4、4、2、4、4、4建设完成,共
需收购资金千余亿。按照15%--20%资金通过股权融资获得,作为一个融资平台,长
江电力将要在未来每年从股市募资30亿~40亿。而对于三峡总公司来说,一旦26台
机组全部注入长江电力,将会获得资产变现收入1200多亿元,同时还将持有长江电力
50%以上的权益。三峡总公司则将出售机组所获资金用于三峡第三阶段工程和滚动
开发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工程。而上述两个拟建工程,国家原则上不再拨付
建设资金,将由三峡总公司自筹资金。长江电力将分两步走实现自身战略计划:第一
阶段从2002年到2012年,总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树立国内一流独立发电企业地
位;第二阶段从2012年到2022年,总装机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确立世界一流清洁电
力公司地位。

四、电力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电力行业正处在从自然垄断向有序竞争的改革过程中,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将
被压缩。在电改完成后,未来上网电价将呈现长期下降的趋势,各发电公司只有通过
增加发电量、压缩成本来保持业绩的稳定和增长。改革的过程将是市场结构、公司
规模、购并重组的变化过程,必将蕴含着相当的投资机会:

4.1资产重组概念股

应多关注国电系中国电控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以及那些已做好准备、具备
强大资金流和融资能力的上市公司。华能国际的母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商,
手中控制了大量的优质发电资产,目前华能集团仍拥有12000兆瓦的装机容量可供收
购。华能国际未来发展策略是开发和收购并重,初步计划3年内动用170亿资金收购
4200兆瓦发电资产,电力体制改革为华能国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改变公司
目前以燃煤为主较为单一的火力发电结构,华能国际计划在上海、南京各建一座12
00兆瓦的燃气电厂,气源来自”西气东输”。近来华能国际宣布出2.55亿元认购长
江电力股份公司3%的股份。公司的负债率为33.98%(第三季报数据),每股经营现金
流为0.59元(中报数据)丰厚的现金流和较好的融资能力为公司以后不断接受集团的
资产注入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其发电机器大多是进口,固定成本较高,在新的电价制
度下将十分不利。因为新制度下,有关电厂的固定成本,会与区内其他电厂的拉一个
平均数,原先享有较高电价的电厂,其电价将被调低。总体来说,公司通过规模扩张
可以消除电价下调的不利影响,保持业绩稳定增长。

国电电力、桂冠电力、漳泽电力、华银电力被控股的比例较高,都在40%以上
,因此都有可能获得集团一定规模的注入。由于桂冠和华银将被划入同一集团,因此
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竞争关系,结果则可能是两家只能获得较为平均的规模;漳
泽电力、国电电力则由于高达64.89%和62.59%的负债率,而使投资价值大打折扣。

4.2低电价概念股

在区域联网阶段,”竞价上网”只适用于同一联网区域,因此,只有处于同一区
域电网内的发电企业才有可比性(见表)。在同一区域电网内,上网电价低的上市公
司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例如,内蒙华电目前的上网电价为0.18元/千瓦时,远低于
华北电网的平均上网电价0.321元/千瓦时;反之,上网电价高的上市公司竞争力差
,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一些发电成本低廉、上网电价较低的上市公司会在建立区域性(数个省范围)电
交易市场中受益,销售电量和销售电价都有可能提高,从而使公司经营业绩较大幅
度提升。如漳泽电力(000767)2002年12月20日公告称,所属河津电

⑤ 求项目融资的案例

广西来宾电厂B厂项目融资
一、项目背景
广西来宾电厂B厂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正式批准的BOT试点项目。该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来宾县,距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80公里,是天(生桥)—广(州)线(500千伏)、西(坪)—株(州)线(220千伏)输电枢纽,是广西电网的骨干,输送广东电力系统的支撑。项目装机规模为72万千瓦,安装2台36万千瓦采用热能和电能联合生产的进口燃煤机组。
项目于1988年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后,因建设资金得不到落实,曾与20多家外商进行洽谈,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使该项目早日建成,1995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向原国家计委申请采用BOT方式进行试点,1995年5月项目得到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随即委托大地桥基础设施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为其招标代理人,正式开始对外招标工作。经过资格预审、投标、评标及确认谈判,1996年1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法国电力联合体在北京进行了特许权协议的草签,原国家计委于1997年3月25日正式批准了特许权协议。1997年9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项目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了特许权协议,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00年11月7日投入商业运营,2003年3月10日通过竣工验收。
项目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通过国际正规的方式竞争投标的BOT项目,1995年该项目被国际资本市场誉为世界十大BOT项目之一,1996年12月Asia Finance(《亚洲融资》)评选来宾B电厂为1996年度最佳项目融资奖,“今年最佳融资项目不属于某个单独的银行,甚至也不属于一个独立的项目,而是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融资观念奠定了中国日后大规模电厂融资的新形式: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总投资额为6.16亿美元的来宾B电厂项目,该项目也是中国第一家百分之百利用外资采用BOT(建设;营运;移交)方式建设的项目。虽然此项目已从政府机构中得到某种认可,但是仍没有得到正式保证。融资要到1997年上半年才能完成,尽管银行家对今后新项目到底会如何发展仍存有质疑,但由此所确定的有关融资原则已明确。”
二、项目的招标运作过程
1,资格预审阶段
1995年8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日报(英文版)》发布了资格预审通告,公开邀请国外公司参加来宾项目的资格预审。截止到同年9月底,共有31个国际公司或公司联合体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递交了资格预审申请文件,这31家公司都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电力投资运营公司、设备制造厂商和有实力的投资人。项目评审委员会(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电力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组成)经对申请人的资格、专业能力、业绩等方面综合审查,确定其中12家公司(或联合体)列为A组,它们有资格单独组成联合体参加投标;其余19家列为B组,它们需要加入A组的一家或几家所组成的联合体后方可参加投标。
2,投标阶段
1995年12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正式对外发售了项目招标文件,通过预审列为A组的12家公司(或联合体)相继购买了招标文件,成为潜在投标人。1996年1月28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组织他们进行了现场考察,使潜在投标人对来宾项目的现场条件和广西经济发展现状有了进一步的实际了解。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南宁召开了标前会,解答潜在投标人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参加标前会的潜在投标人的代表超过100人。
经过6个月的投标准备,至1996年5月7日(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日),共有6个投标人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递交了投标书,它们是:中华电力联合体(香港中华电力投资/德国西门子)、美国国际发电(香港)有限公司、东棉联合体(日本东棉/新加坡能源国际/泰国协联能源)、英国电力联合体(英国国家电力/三井物产)、法国电力联合体(法国电力国际/通用电气

⑥ 急求项目融资案例题答案!!!!

项目融资是指贷款人向特定的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协议融资,对于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享有偿内债请求权,并容以该项目资产作为附属担保的融资类型。它是一种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的融资方式。融资洗信息推荐去投融界上找。

⑦ 浅析如何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新发展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
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做好电力稳发稳供,并务实推进煤电联营
近日,发改委下发通知指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形势严峻,迎峰度夏期间地区性、时段性供需偏紧情况仍然存在。要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做好电力稳发稳供,并务实推进煤电联营。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4月份,全国煤炭销量完成28900万吨,同比增加700万吨,增长2.5%。1-4
月,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106431万吨,同比增加3431万吨,增长3.3%。其中,4月份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完成13381万吨,同比增加233万吨,增长1.8%。1-4
月国有重点煤矿销量累计完成54475 万吨,同比增加875
万吨,增长1.6%。电厂耗煤方面,4月份全国重点电厂日均供煤337万吨,同比增加8万吨,增长2.4%,环比减少18万吨,下降5.1%;日均耗煤333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增长9.5%,环比减少25万吨,下降7%;月末库存6266万吨,同比增加617万吨,增长10.9%,环比增加36
万吨,增长0.6%;库存可用天数18天,同比持平,环比增1天。
煤电油气运供需总体平稳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供需总体平稳,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对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区性、时段性供需偏紧的情况仍然会出现。
1、煤炭方面,迎峰度夏期间电煤需求大幅增加,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可能存在供需偏紧。
2、电力方面,全社会用电量今年以来保持较高增速,迎峰度夏期间华北、华东、华中部分地区高峰时段供需偏紧,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缺口。
3、天然气方面,受工业和发电需求持续处于高位等因素影响,天然气供需淡季不淡,迎峰度夏期间在为保障冬季供气加大夏季储气库注气情况下,局部供应还难以完全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
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
1、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认真落实增减挂钩减量置换要求,加快优质产能煤矿建设进度和手续办理,有序实施技术改造和减量重组,尽快实现建设煤矿依法依规投产达产。鼓励赋存条件好、安全有保障、机械化水平高的生产煤矿,通过产能置换重新核定生产能力,持续增加有效供给,尽可能多提供电煤中长期合同资源。开展停工停产煤矿分类处置,对于具备条件的严格按照程序复工复产,对于长期停工停产、恢复生产建设无望的“僵尸企业”,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2、做好电力稳发稳供。要多签电煤中长期合同并严格履行,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机组稳发稳供。
3、加大油品调运组织力度。
4、推进天然气资源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5、协调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努力增加发往秦皇岛等主要煤炭中转港口的铁路运力,确保港存煤炭处于较高水平。
6、切实保障供应安全。同时,要加强调峰能力建设,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加强天然气调峰能力建设,合理有序用气,加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并落实煤炭库存管理制度,保障电煤供应。
务实推进煤电联营
要务实推进煤电联营。各地区、各企业要充分认识煤电联营在破解“煤电顶牛”难题上的重要意义,在各个层次深入推进。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结合煤炭去产能和兼并重组,鼓励煤炭企业办电厂、发电企业办煤矿,以及煤炭和发电企业相互参股、换股等多种形式发展煤电联营。
有关地区、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煤电联营项目相关支持政策,优先纳入规划核准、优先释放优质产能、优先安排运力、优先落实债务处置和融资支持政策、优先纳入相关政策支持试点。

⑧ 秸杆发电国家有什么政策

因焚烧秸秆产生的浓浓“狼烟”,曾引起人们对于秸秆利用的极大关注。把秸秆“吃干榨净”,将可能的价值统统榨取出来——这就是专家定义的“秸秆全循环”,是目前看来产出效益最高的利用方式。11月20日本报经济新闻版报道的东平县秸秆制乙醇项目,可以视为一个“全循环”的样本:在利用秸秆生产主要产品乙醇的过程中,对工艺综合优化,提取功能糖、木糖等副产品,生产的残渣又可以压缩成木棒或是稍加处理制成有机肥。这样综合分摊成本,效益十分可观。此外,东平县在引进项目时还考虑到企业间的合作,计划在这个企业旁边规划建设一个秸秆发电厂,用最后压缩的木棒作原料。记者近日从省科技厅了解到,我省正在着手引导相关企业确立这样的“全循环”思路,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效益。据介绍,根据秸秆的结构特性,现有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至少三个层次的利用:提取半纤维素制功能糖,提取纤维素制燃料乙醇,余下木质素压制固体燃料。过去曾有农民对记者说起焚烧秸秆的原因:“家里不用它烧火,也不沤肥,没什么用,可不就烧了呗。”确实,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在许多农民看来,秸秆成了真正的农业废弃物。尽管很多地方提倡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但对于农民来说“雇机器又得花钱”,积极性并不高。因郊区烧秸秆产生浓烟影响城市环境和交通,在省会济南,科技部门甚至将此列专项研究。在科技人员眼里,焚烧秸秆不但对环境、交通等造成了影响,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据匡算,我省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达7000多万吨,按目前公布的六成的利用率计算,每年还有近3000万吨秸秆未经利用且多被一烧了之。在全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的6亿多吨秸秆,大部分也没有被有效利用。有关专家介绍,农业投入要素有约50%最终转化为农作物秸秆。秸秆资源的浪费,实质上是耕地、水资源和农业投入的浪费。而在有秸秆加工利用企业附近的村落,农民一亩地的秸秆能再卖上百来块钱,这样的收益,和粮食的纯收益差不多。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要数青贮和过腹还田、直接还田。前两者需要产业基础,要有高度发达的养殖业,后者需要新型农机的推广。考虑到饲料行业的发达、秸秆运输的不便、农民资金的不足,在现阶段这种利用方式只适合少数有条件地区。也有一些地方发展秸秆沼气、用秸秆培育食用菌、用秸秆加工建材等,最近还出现了将秸秆打碎压制成“炭”作燃料的设备。近年来,秸秆发电得到很大关注。这一技术在北欧已得到较广泛应用。我国去年开始也上马了若干秸秆直燃发电项目。但由于农业种植特点和秸秆热值低等特性,秸秆发电规模小、成本高。据专业人士透露,目前,秸秆发电有关的政策补贴很难落实到位,并网也存在困难,“没有国家的扶持,秸秆发电肯定搞不起来。”
有专家认为,我国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沉睡、废弃和流失,已经利用的也处于粗放的低水平利用。将秸秆直接燃烧并非一种经济的利用方式,而为滋养土地进行的秸秆还田,也有更具效益的其它手段可以代替。但实现秸秆“全循环”,既需要企业拓宽思路,更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布局、扶持。尤其秸秆全循环多涉及一些全新的技术,没有前例可以借鉴,目前的环评分类可能无法囊括,立项非常耗时,这又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贷款,阻碍了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⑨ 诚心请高人出谋划策:个人融资1000万的成功案例!

楼主的这个题目和内容有点矛盾

1.如果按你的说法,你已经想到了方法,只差融资,也就是说你需要的只是拉资金而已,拉资金有什么难?这年头只要你有好的想法,一堆民间游资,天使投资人手捏一堆钱等着投好项目呢。

2. 一个好的项目,永远确的都不应该是资金,你说你9成把握,那么剩下的1成呢?

3. 如果你的方案真是这么好,我的建议是,请你先自己检查一下,市场调查方案是否调查完毕,相关的行业数据是否准备好了,财物报表,企业5年的发展走势,目标客户人群的调查报告,商业计划的可行性的分析报告。 如果没有这些,我可以100%保证,没有人会投钱给你。 有了这些,也要看你的商业模式是否真的这么可行。

4. 我了解创业的激情,但是我认为赚钱只是一个驱动力而已,更不要单纯盲目相信自己的赚钱能力,你都没有任何案例可以证明你的赚钱能力,我是不会信,投资人更不会信。

5. 投资人投资:看你的人-》看项目也就是商业模式-》看财务预测

6. 天使投资人一天都要见几十个小项目,你要是没有充足准备,你是不可能拉到投资的。 所以别人怎么说他们可以帮你拉到投资,你都别信。 因为你自己才是最清楚你的项目是否能拉到投资的人。 如果你自己都没想明白,那么请想明白,再说。

7. 真正牛的创业,应该是空手套白狼,因为投资人投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技术,不完全是你的团队。 所以换句话来说,好的投资项目,从来都不应该确资金。

本人的说法是有根有据,没做过创业的人,就别在这里瞎参和了。

最后看了下大伙的说法
确实1000万融资赚100万的利润。。基本没人会感兴趣
回报率才10%
要知道大企业的年回报率就是10%
小企业应该是15-25%
创新型企业的回报率至少高于40%,投资人才会感兴趣。
小天使投资人,不会投1000万寻求100万的回报率
风投不会投初创企业,投资额度少于千万美金的不会投。

你说你该怎么拉钱?
我手上一堆回报率40%以上的项目
自己投钱自己做了,你只有10-20%回报率的,谁会感兴趣?

⑩ 火力发电企业融资困难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还能出现什么情况?
1、对企业来说就只能另找融资方式。
2、对国家而言,要加强清洁能源发电支持来弥补火电的限制。
3、对金融机构来说没有什么情况发生。

阅读全文

与燃煤发电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gp认购基金份额 浏览:712
效益好的股票 浏览:12
新理益股票 浏览:724
美国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价格 浏览:700
海洋生物股票代码 浏览:548
通达信金融终端价格 浏览:889
理财农场下载 浏览:318
海金所理财是否靠谱 浏览:193
金诚信第一天价格 浏览:421
北京买房保险及公积金贷款利率 浏览:651
2015中国消费交易额 浏览:10
1904美国1盎司金币价格 浏览:420
资金托管协议怎么写 浏览:638
1000万韩元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567
聚合国际外汇投资平台官网 浏览:839
免费投资理财 浏览:537
天弘有色金属基金 浏览:235
外汇管制逃离 浏览:998
bd理财 浏览:453
东莞长安股票 浏览: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