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

发布时间:2021-04-25 01:28:55

⑴ 我国上市公司为何偏好股权融资

按照西方财务理论的“啄食顺序原则”,企业融资首选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谋求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的冲动,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的低成本、股权融资的风险低以及市场运作机制的不规范。 一、股权融资偏好与现代融资理论明显冲突 西方企业融资首选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是一种“啄食顺序原则”。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顺序依次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而且。融资结构中外源融资的比例高于内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远远超过了债权融资。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存在明显的冲突。 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差异势必会给我国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从微观面来看,负债比例偏低,使企业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不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发行新股不仅会降低每股净收益,引起股价下跌,还会稀释原有股权结构,从而削弱原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以股权融资为主的企业,股东对企业经理的制约弱于债权融资中债权人对经理的制约,由于没有债务或债务比例过低,企业就不存在破产风险,经营者就丧失了追求最大利润的积极性。从宏观面来看,偏好股权融资使证券市场背负了太多的包袱,股票市场基本上立足于满足企业的筹资需要,阻碍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也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使政府在股票市场上扮演了过重的角色。一方面使得上市公司的审批存在着许多寻租行为,导致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普遍不高;另一方面使得股票价格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 二、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 资本市场的作用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而在我国的现实中,却存在不计效率,过度股权融资的行为。面对这一事实,人们不禁要问,上市公司为何如此偏好股权融资?1、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是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股市设立之初是为国有企业募集资金服务的,因而人为地将企业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占据了绝对的控股地位。这虽然保证了国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但也无情地剥夺了流通股东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众所周知。非流通股份往往以面值发行,流通股份则采取溢价发行方式,其结果使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成本远远低于流通股东的持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再融资会使非流通股获得股权增值。非流通股股东放弃配股不仅不会受到损失,还会提升每股的净资产,而流通股股东如果放弃配股或增发,往往因除权而形成损失。所以,由非流通股股东控制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是不会轻易作出放弃股权再融资的安排的,而大股东的绝对控股使中小股东无力抗衡董事会的决议,难以对公司决策施加有效影响。 2、股权融资的低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直接根源。上市公司的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是有成本的。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债权的资金成本低,股权的资金成本高。因为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债权融资具有税收挡板的功能,其成本一般要低于股权融资的成本。然而我们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利用股权融资的成本反而较低。目前我国深沪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大约为30多倍,以此换算,上市公司将其当年盈利的全部作为股利发放,其融资成本不超过3.3%。低于1年期银行贷款的税后成本。诸多上市公司多年不分配,即使是一些绩优公司也时常不分配,既然不分配,哪来使用成本,顶多发生一些筹资费用罢了。即便分配。分配真金白银的少,送股、转增的多。 3、股权融资的低风险是圈钱行为频发的间接根源。一般来说,债权融资面临着固定的还本付息的压力,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容易引发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由此带来的损失和破产风险不仅是十分直接的,而且很有可能直接影响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与债权融资相比,股权融资是以股权为代价,不存在强制偿还的风险,这使得企业拥有一笔永不到期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尤其是在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兼并破产机制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一般不用过分考虑被摘牌和被兼并的风险。由于股权融资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风险又小于债权融资,使国内企业对资金似乎有无尽的需求,上市之后的配股、增发等也接连不断,一些公司大量现金在银行中沉积,尚无用处,却依然继续融资。 4、市场运作机制的不规范是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外在根源。股权融资是一种投资方、融资方与市场中介三方参与的行为,而市场三方由于利益驱使而纵容本不合格的融资行为频频发生于证券市场。投资者看重的是股市的波动给他带来的投机收益。而不在乎股利的多少甚至将上市公司发放股利视为利空消息。这样,股票成了相对稀缺的商品, “上市”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结语: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造成了股权融资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易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上市公司青睐股权融资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但上市公司这种轻视债务融资而偏好股权融资的选择,并没有换来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改善,无论是通过一级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还是通过配股或增发再融资的效率都是不能令人乐观的。因此,上市公司应该未雨绸缪,不应过分依赖股权融资。应积极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方式。

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比例关系

觉得我国的公司的股权和债务补偿都是由国家承担了一部分,所以他们很多公司都是要全面的上市

⑶ 比较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的优缺点。就我国上市公司热衷增资配股现象进行解释

企业筹集外部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银行信贷,二是债券融资,三是股权融资。这三种融资方式各有优缺点,其中,银行信贷是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优点是融资费用低、弹性大,缺点是资金的使用期限短、融资规模有限。而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都是资本市场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方式。股权融资的优点是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资金使用没有期限限制,缺点是股东要求的报酬率通常较高且增发新股会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债券融资则是介于银行信贷和股权融资两者之间的一种融资方式,它虽克服了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期限短、融资规模有限以及股权融资会产生稀释效应等的缺点,但其在扩大了企业财务杠杆作用的同时也放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在我国,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要求较高,一般为大型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才能够发行债券,股票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融资手段。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国内上市公司偏向于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再融资门槛相对较低,尤其是可以采用非公开发行的方式进行增发,只要募投项目能够带来较好的盈利前景,审批较快,而且能够筹集长期资本,降低财务费用,提高公司财务灵活性,此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一般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的利率一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所以上市公司还是热衷于增发新股的形式进行融资。但由于股市不景气,以及融资结构的调整,今后债券融资将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监管部门也在力推公司债券,包括今年新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为非上市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开辟了新的途径。

⑷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有什么影响

应该分清主次关系,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融资的影响。利率持续走低的时候发长期债券有利,利率持续走高进行股权融资有利。短期融资适合发短期债券。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手段,不会受部分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

⑸ 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有股权融资的偏好

基本利弊、风险就是上面所述的财务杠杆和股权结构。

以保守的经营理念来回讲,债务融资答应该是处于股权融资之上。股权融资只会摊薄现有股东的股份。
然而,股权融资为什么受欢迎,基本原因如下:
1. 在股市热络时,可以有大的获利回收
2.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3. 用股权或股票期权来激励员工,共劳共利
4. 比借债压力少,无需逐期还债,现金流量管理也较宽松

其实,债务融资也是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只不过很多此类的融资较少报导,当然其融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为向商业银行借贷,二为在金融市场发放债券。

⑹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现状如何

我只能告诉你 我国公司的融资状况主要依靠的是股权融资,看你的问题下面回所写的内容答,似乎要研究的范围是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问题。我认为,我国股市的ipo基本属于暴利收入,不够的话还可以选择再融资,实在没必要选择债权融资。至于你所谓的外源,一则本身作为上市公司直接选择再融资更为合适不必从国外获得债权融资;二则如果考虑在国外上市的公司,这种公司要么规模很大,要么是我们国家给外人做秀,也没必要一定要在国外上市。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你要研究融资结构更应该倾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结构,而不是内与外的区别。我国股市还有很大的能量供我国上市公司攫取。

⑺ 我国现在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是怎么样的还是股权融资偏好吗请详细作答

我国现在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是怎么样的?还是股权融资偏好吗?

上市公司现在融资版一般有几个方向权,
一个是增发【分为定向增发和非定向增发】
二是扩股分红【这是一种变相的扩大公司股本的行为,说是分红其实是文字游戏,投资者账面一分钱不会增加或者减少】
三是通过新股上市圈钱。
中国的上市公司一般就按照这几个步骤圈钱。首先一般都是上市的时候圈一次钱。然后上市后达到一定标准了。就开始增发或者扩股分红。总之,上市和上市后中国的上市公司都有相应的圈钱手段。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⑻ 为何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融资

在对上市公司投资方面。上市前向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将在公司上市后获得数以十倍的回报,巨额的收益令投资者热衷于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上市后公司能一直运行良好,投资者看好其发展前景,所以也愿意进行股权投资,而我国关于对上市公司收购亦明确鼓励股权收购。即使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但由于上市公司这个壳本身就是个稀缺的资源,投资者为了获得这个壳,往往也是采用股权投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为其实现借壳上市做好充分准备。
以股权方式对外投资方面,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本身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管理实力,为了实现公司持续高效的发展,必须适当地对外进行投资,而由于我国不允许企业间借贷,所以上市公司通常通过股权融资方式对外投资。

阅读全文

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十大投资理财平台有哪些 浏览:571
鲁什么理财 浏览:242
我能理财注册 浏览:478
山东理财规划师准考证打印地点 浏览:419
现在有哪些理财产品收益高 浏览:555
股市投资致富之道pdf 浏览:765
理财R级风险 浏览:100
看看钱包理财 浏览:394
提姆理财 浏览:165
持有可口可乐股票的基金 浏览:307
正确的理财观念顺序是 浏览:699
公司的钱能买理财吗 浏览:464
2018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浏览:456
台湾股票理财走势 浏览:983
正规信托公司 浏览:618
信托风控排名 浏览:538
信托未兑付 浏览:216
信托产品归哪管 浏览:217
牙黄金价格 浏览:243
融资租赁bt 浏览: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