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储蓄型保险的储蓄分红
储蓄分红型保险好。
储蓄型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还有储蓄功能。如果在保险期内不发生保险事故,在约定时间保险人(即保险公司)会返还一笔钱给保险受益人。
常见的储蓄型保险有两全保险、终身保险(分红型)、分红保险、万能寿险、年金保险(如养老保险)、投连险、理财型保险等。
保险理财师:如果单从储蓄功能上看,储蓄型保险和银行储蓄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相似之处的,他们同是将一笔资金积累一段时间后提取。但我们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1、储蓄型保险在“储蓄”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为了保持保单的有效性,投保人需要定期支付保险费,如果中途退保,或不缴保费,会损失本金并导致保单失效;而银行储蓄属于自发性的行为,银行没有权利强制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存款。
2、储蓄型保险的红利支付并不能保证,也没有固定的金额;而银行储蓄则以固定利率为储户计息。
3、储户可以随时使用储蓄账户上的资金,在时间和数目上没有任何限制;而储蓄型保险的持有者只能根据保险合同列明的条款按时领取红利或退保时取回现金价值,再或是保险期满后支取全数保额。
4、储蓄型保险不仅具备了保障功能,又可以享受分红,因此是一种双功能的理财工具;而银行储蓄仅提供储蓄的功能。
保险理财师提示,储蓄型保险虽然与银行储蓄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终究不是投资产品,不要因为“储蓄”而储蓄,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保险和投资需求,分别选择合适的产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 定期存款与理财的比较
1、安全方面:
存户在存款时,将人民币、外币全部存入银行,并由银行开立存折、借记卡、存单等,作为存户的存单。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护。金融产品是银行向合格投资者出售的金融产品。本金和收入的安全取决于金融产品的种类:保证收入型金融管理产品由银行担保,以获得银行与投资者在金融管理产品期满后约定的本金和收入。然而,这类产品嵌入银行的一种选择,即投资者不能提前赎回,银行可以提前终止合同。无保险的浮动收入型金融管理产品,银行不保证金融管理产品到期后的本金损失,也不保证收入不会损失。
2、流动性方面:
根据法律法规,存款可以提前提取。银行理财产品不能在到期日前或开业前取回。
3、盈利能力:
储蓄账户的利率是预先确定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无法提前确定,存在不确定性。财富管理产品的销售回报只能标为“预期回报”,这可能与最终实现的回报率有所不同。
4、期限而言:
除活期存款外,储蓄存款有严格的期限。银行理财产品非常丰富灵活,银行甚至可以为大客户量身定制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的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定期存款亦称"定期存单"。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有些定期存单在到期前存款人需要资金可以在市场上卖出;有些定期存单不能转让,如果存款人选择在到期前向银行提取资金,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费用。
3. 请问银行存款理财是什么意思和存款有什么不同
银行存款理财与存款没有本质的区别,存款就是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款存入回银行或一年、三年等,而银行答存款理财是银行工作人员按照储户的心意,选择各式各样的存款方式,详细介绍各式各样的存款的不同点,银行存款理财方式,他是先了解储户的意愿,是近期用还是不用,或作为长期投资性、还是其他等,具体是:
1)零存整取型,
2)整存整取型
3)带有保险型的存款,即有利息又有各种险种附加(财产险、健康险、人寿险等)
4)存入时间较长的(5年以上的)可以将每年的利息到年底转为本金计算复利
4. 什么叫理财储蓄的方式分为哪几种
理财方式有很多,可以在银行存定期存款,最安全,利息低点,可以在网上买理财产品,利息高,但是有风险的,自己拿主意,希望帮到你了
5. 什么是储蓄型保险产品
储蓄型保险是保险公司设计的一种把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相结合,如目前常见的两全寿险、养老金、教育金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还有储蓄功能,如果在保险期内不出事,在约定时间,保险公司会返还一笔钱给保险收益人,就好像逐年零存保费,到期后进行整取,与银行的零存整取相类似。但据理财师分析,到期后返还的这一部分的收益率是明显低于银行1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的。因此,相当于多花钱请一个人严格管理自己的收支。除非自己的财务自制能力极弱,否则可以少花这笔钱。
储蓄分红险种
一般以10年为底限设计,最大的特色所在,便是“保险满期生存保险金”这一条款。10年或更长的投保期限后,若被保险人平安生存至保险期满的生效对应日,保险公司便会如数给付相当于多年累计保费总额略有升值的“满期生存保险金”和累积红利。
满期生存保证金便是投保者在保险计划开始时可选择确定的储蓄目标。加上保险公司每年的红利,投保者的收益将可能远远超过预期。如在保险期满前终止保单,投保者也可获得按保单累计年期而确定的保单现金价值和保单终止前的累积红利。
举例
假设一名30岁的被保险人,于2002年8月1日投保了20份某保险公司的储蓄分红型保险,共缴纳20000元保费,则2012年8月1日可领取22880元,外加若干红利。
储蓄分红险种的红利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累积生息,即红利按保险公司每年确定的红利累积利率以复利方式计息,全部累积红利在合同终止时领取,又或是按年领取红利等,不一而足,依各保险公司的具体产品各有不同。
固定收益上限
根据保监发[1999]93号《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还条款。
意思就是说储蓄型保险在不计算分红的情况下之考虑保单固定收益的话,年化复利收益是不会超过2.5%的,对于大陆内各家保险公司都一样。(香港地区保险公司不受到保险法的限制,所有在大陆内销售的保险均受此限)
储蓄险误区
首先,少儿通常并不需要寿险,因为从经济角度讲,绝大部分儿童并非家庭经济支柱,失去子女对父母最大的打击是精神层面的,而非物质、经济的。因此,投保寿险意义不大。同时,少儿寿险的保额有着明确限制,未成年人死亡保险承保限额最高10万元,目的是尽可能规避道德风险。若父母为孩子投保很多寿险,保费其实是浪费了。
第二,储蓄型保险虽然有着越早投保,费率越低的特点,但父母在考虑时不该忽视保费的时间价值。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不同年龄投保所需保费都是考量了死亡率、性别、教育金返还时间、数额等各方因素的,并不存在在某年龄投保最划算这样的情况,因此,家长无需执着于早些为孩子投保,徒增缴费压力。
第三,家长不该期望一份周全的保险保到老,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在变化着,他所处的家庭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都不会一成不变,因此,一份你现在看来十分满意的保险产品,在多年后可能价值已明显缩水。与其放眼不确定的未来,不如更扎实地看待现在,真正考虑给孩子带来风险的因素,并最大程度排除经济影响。
6. 怎么理财 选择适合的储蓄方式
推荐你将5000元分成两份,一份3000存为定期,一年2年皆可,另一份2000也存为定期,同样一年两年皆可;因为你每月还要攒些钱,所有这5000不出意外你应该不会动,那万一有紧急情况要用,你同样可以去出来用(只是这样就不会作为定期来算利息的)分成两份的目的是看紧急事情需要钱的额度(比如你需要500,而你如果没有分成两份,你就要把5000全部取出来,但是现在你只要取出来2000.另外3000还可以作为定期在算利息)。
另外,尽量不要买股票或者指数,那些东西要有相当一定的资本才好介入,不然...嘿嘿
7. 建行工资储蓄式理财叫什么
建行工资储蓄式理财叫什么.是类似货币基金工资每月自动转入.也可以随时支取.
8. 储蓄型投资保险有哪些好处
储蓄型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还有储蓄功能。如果在保险期内不发生保险事故,在约定时间保险人(即保险公司)会返还一笔钱给保险受益人。
常见的储蓄型保险有两全保险、终身保险(分红型)、分红保险、万能寿险、年金保险(如养老保险)、投连险、理财型保险等。
保险理财师:如果单从储蓄功能上看,储蓄型保险和银行储蓄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相似之处的,他们同是将一笔资金积累一段时间后提取。但我们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1、储蓄型保险在“储蓄”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为了保持保单的有效性,投保人需要定期支付保险费,如果中途退保,或不缴保费,会损失本金并导致保单失效;而银行储蓄属于自发性的行为,银行没有权利强制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存款。
2、储蓄型保险的红利支付并不能保证,也没有固定的金额;而银行储蓄则以固定利率为储户计息。
3、储户可以随时使用储蓄账户上的资金,在时间和数目上没有任何限制;而储蓄型保险的持有者只能根据保险合同列明的条款按时领取红利或退保时取回现金价值,再或是保险期满后支取全数保额。
4、储蓄型保险不仅具备了保障功能,又可以享受分红,因此是一种双功能的理财工具;而银行储蓄仅提供储蓄的功能。
保险理财师提示,储蓄型保险虽然与银行储蓄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终究不是投资产品,不要因为“储蓄”而储蓄,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保险和投资需求,分别选择合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