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移动医疗投融资

移动医疗投融资

发布时间:2021-05-26 07:01:14

『壹』 有哪些专注于医疗健康的投融资网站

您好,如果您是想融资的话,建议您去找专业的投行帮您去对接相关投资机构。
不知您融资前的准备做得如何了,如:商业计划书、企业(项目)估值都做了吗?
您的商业模式有经过梳理吗?您企业的核心优势在哪里?

『贰』 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

移动医疗有助改善看病难题 ,新医改启动以来,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深耕医疗卫生行业成为行业焦点。
低成本的手机及全球性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明显为这种医疗概念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移动通信技术始终坚持以下发展方向:小型化、速度更快及成本更低。这些特点在软硬件的应用、网络访问、标准及服务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而且未来也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大量的服务都可以通过更加统一、快速且便宜的带宽接入实现;网络也具有很强的能力,覆盖范围更宽。这些都对推进mHealth应用的持续发展并超越简单的单向数据服务模式提供了条件。
据ITU(国际电信联盟)等组织统计,约有64%的移动电话用户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且,预计到2012年,所有边远地区的居民将会有一半拥有移动通信设备。移动电话的普及,为使用移动技术支持医疗服务提供了关键的基础。
据业界人士预测,仅以中国为例,移动医疗带动的市场规模,约在数十亿元人民币,并且涉及的周边产业范围很广,设备和产品种类繁多。这个市场的真正启动,其影响将不仅仅限于医疗服务行业本身,还将直接触动包括网络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无线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利益链条,从而影响通信产业的现有布局。
中国报告网移动医疗行业分析师指出,五年内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 115 亿美元收入,而医疗设备厂商、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将分别获得 66 亿美元、26 亿美元和 24 亿美元收入。体育与健康移动应用的市场规模,将从 2010 年的 1.2 亿美元增长至 2016 年的 4 亿美元。到 2016 年,无线网络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3.4亿美元,届时将有 3000 万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中的“医疗局域网”相连接,可佩带在人们身上的无线医疗感测器将达到 1 亿台。中国报告网移动医疗行业分析师指出,移动医疗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首先是亚健康人群大幅增加。中国报告网调查发现,35 岁至 65 岁的人群正在成为慢性病大军,其中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疾病发生之前通常有“生理异常”,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亚健康指标的测量,可以提早发现慢性病,有利于治疗。其次是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中国报告网研究指出,预计 2020-2050 年中国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上世纪 60、70 年代是生育高峰,这个阶段每年增加 620 万人,到 2050 年,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 4 亿,老龄化水平达到 30%。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尤为需要指出的是,人力成本的上升会是导致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是慢性病年轻化,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 。

『叁』 移动医疗是什么

移动医疗就是利用网络系统,可进行预约门诊、远程会诊等形式

移动医疗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肆』 移动医疗APP靠什么盈利 抓准用户需求和心理

有很多盈利的方式,争夺客户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下载量,更多的人来适用啊,这样盈利才会更多。广告模式
这就是部落最开始说到的赚钱模式,实际运作在广告主与开发者之间应该还有Apple或Google这两大广告代理投放平台才对。而此这种赢利模式的获利主要就是靠广告,所以要尽可能冲高App下载量,所以如果可以结合使用者有需要的服务例如信息或情报,一来需求已经存在,二来广告媒合效果也会更明显。可以说在手机应用的体验中最讨厌排名中广告肯定名列前茅。在上网时,游戏中,广告随时准备着打扰用户的眼睛。可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一种很有用的方式。单纯出售赢利
通俗来说,也就是卖产品.这种应该就是最单纯的模式—开发者制作App,透过App Store或Market销售给使用者。在这种模式中,重点是让单价×销售量所得的销售额极大化,看起来似乎象是废话,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假如某个App对特定族群来说是很有用的,但对于大众来说也许不具吸引力,那么与其定$0.99但是也不会因此多卖几个,是否反而应该把价格定高一些,然后透过正确的宣传方式去让有需要的人得知此信息,虽然销售量有限,但是因为单价够高,整体销售额也许更有利。更新附加功能
在一般的游戏类app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要用户升级这种行为.从日常的观察中可以得出这种模式非常的普遍,用户接受情况也不错。除了主程序之外,持续推出可以额外付费下载的附属功能象是游戏的新场景或是拍照软件的新滤镜效果等,让收入可以持续增长。同样的也可以让主程序的费用是$0(搭配广告模式),或是运用收入组合模式的心理效果。月租费用赢利
只要使用者持续使用,随着时间流逝就要定期付出费用。这种模式的变形也许绑的不一定是时间,而是使用量。这种情况一般在小说类的APP应用中比较常见.收入组合赢利
这种模式从名字来看就一些专业的意味了,至少从字面来说有点玄乎。这是单纯出售模式的延伸,意思是借由其中一两项特别便宜的产品吸引消费者上门,再顺势同时卖其他的产品给他,就象是现实生活大卖场通常会有所谓的特价商品吸引消费者到卖场消费,同时有机会购买其他的东西提高营业额是相同的道理。代为开发或提供有偿服务
这也是相当单纯的模式,就是帮有需要的企业代为开发App,固然也许营收有限,但是不失为练功或是维持组织固定营收的方式。好像是软件外包一样,不过这样的话就无法达到盈利的最大化了。

『伍』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移动医疗被称为“王冠上的明珠”,是卫生部重点关注项目。医院是移动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全北京近60家三级医院中,目前只有几家医院已经实施和使用移动护理系统,北京地区移动护理市场潜力可见一斑。从2012年开始,北京肿瘤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始实施移动医疗系统。移动医疗仍然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随着移动医疗的持续升温,未来3-5年,移动医疗建设的速度将不断加快。

3G移动通信技术日趋成熟,今年12月,工信部宣布,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 经营许可,这意味着,扰动电信业年余的靴子终于落地,中国正式宣布进入4G时代。移动医疗产业愈发受到卫生管理部门重视。《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部署的移动医疗项目涵盖了远程医疗、社区卫生、农村卫生信息化领域的多个试点示范工程,在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智能医疗是九大重点之一,同样离不开移动医疗。同时,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专项“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同样离不开移动医疗的支撑。为了积极的推动和引导移动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模式的创新,普及推广新型移动医疗技术产品,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移动医疗产业的发展之路。

大众对于健康的巨大刚需加上移动端的迅速普及为移动医疗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很多创业者投资人对移动医疗这个领域趋之若鹜,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大量进入,移动医疗正在迎来它的黄金期。

『陆』 移动医疗概念股票有哪些

朋友,所谓移动医疗服务,是用户配备软硬件设备后可以实现心电、呼吸、血压等信号的采集,关键步骤是通过硬件将生理信号变成数字信号,此后再通过手机或电脑将信号传送。移动医疗信息化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凭借3G通信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移动医疗会成为卫生部重点关注项目。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移动医疗事业,移动医疗在国内处起步阶段,2010年开始迎来爆发期。涉及医疗服务的上市公司有,移动医疗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银江股份 、科大讯飞 (002230)、东软集团 (600718)和用友软件(600588)等。目前,国内移动医疗信息化尚处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广阔。从医疗信息化的应用深度、投入金额和地区差异三方面来看,国内医疗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预计到2013年国内医疗IT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亿元,未来3年CAGR超过26%;而区域卫生信息化投资3年CAGR则将达45%。
此外,其他的医疗服务的上市公司有:从事医药药事服务的南京医药(600713);医疗和中药企业:爱尔眼科 (300015)、东阿阿胶 (000423)、新华医疗(600587)、红日药业 (300026)、翰宇药业 (300199)等。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竞争相对激烈,行业集中度较低,前五家合计市场份额低于30%。龙头公司有望借助品牌、营销、技术和资金优势,不断提升提升市场份额;未来是否具有全面的IT解决方案和丰富的行业知识库将成为龙头公司间竞争的关键。

『柒』 移动医疗有哪些盈利商业模式

大众对于健康的巨大刚需加上移动端的迅速普及为移动医疗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很多创业者投资人对移动医疗这个领域趋之若鹜,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大量进入,移动医疗正在迎来它的黄金期。

移动医疗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商业模式。虽然医疗健康行业钱很多,但因为体系的复杂性,商业模式可能并不显而易见。很多产品“看上去很美”,但恐怕只赚吆喝不赚钱。商业模式涉及为谁创造什么价值,又如何从中收费的问题。在中国,移动医疗尚没有很成熟的商业模式。

国外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

1、Epocrates-向药企收费

Epocrates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今年1月份以近3亿美金的价格被收购。Epocrates为医生提供手机上的临床信息参考,其主打产品是药品和临床治疗数据库。2010年上市的时候,用户覆盖了全美40%的医生。Epocrates2012年营收约为1.2亿美金,75%来自于药企,主要是为其提供的精准的广告和问卷调查服务。

2、Zocdoc-向医生收费

Zocdoc根据地理位置、保险状态及医生专业为患者推荐医生,并可在平台上直接完成预约。这个成立于2007年的公司,融资总额已接近1亿美金。 Zocdoc采取对患者免费,向医生收费的商业模式。病人可以更方便地选择和预约医生,医生可能得到更多病人,尤其是保险覆盖的病人,意味着更多收入。每个月医生需要支付250美金使用Zocdoc平台。按照Zocdoc公布的医生数量,其年收入应该在千万美金以上。

未来,Zocdoc还有更多的收费模式,就是向医疗保险公司收费。保险公司都希望患者去看“性价比”高的医生,而Zocdoc的推荐可能影响患者的选择,替保险公司降低成本。

3、Vocera-向医院收费

Vocera为医院提供移动的通讯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是一个让医生和护士戴在脖子上或别在胸前的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发送、接收信息,通话并设置提醒,取代了以往在医院里使用的BP机。在美国对病人信息安全性要求很高,有专门的HIPPA法案规范信息的使用和传输。一般的移动设备是不允许传输与病人有关的信息的(比如医生不能使用个人的email发送患者信息)。Vocera的设备符合HIPPA要求,而且非常适合团队使用。Vocera在美国有300多家医院客户,年收入接近1亿美金。公司也在2012年上市,市值超过6亿美金。

4、WellDoc-向保险公司收费

WellDoc是一家专注于慢性病管理的移动技术公司,其主打产品是手机+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机方便地记录和存储血糖数据。云端的算法能够基于血糖数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及时提醒医生和护士。该系统已通过FDA医疗器械审批,而且在临床研究中证明了其临床有效性和经济学价值,因此得到了两家医疗保险公司的报销,提供给投保的糖尿病患者。Welldoc甚至还和药企合作,利用药企的医药代笔向医生销售该服务。

5、Zeo-向消费者收费

一大类面向消费者的健康移动应用,通过一个可佩带的硬件,监测心率、饮食、运动、睡眠等生理参数。当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硬件销售。 ZEO便是一个例子。ZEO是一家提供移动睡眠监测和个性化睡眠指导的公司。其产品ZEO是一个腕带和头贴,可以通过蓝牙和手机或一个床旁设备相连,记录晚上的睡眠周期,并给出一个质量评分。用户可以通过监测得分变化或和同年龄组的平均值相比较,对自己的睡眠有一个量化的了解。另外,对于睡眠不好的人,ZEO也提供个性化的睡眠指导,通过一些测试找到可能的问题。ZEO的产品在美国很多百货公司都能买到,一套149美金。后续的收入还包括个性化推荐产品和药品的佣金。

可穿戴设备市场被商家视为一片新的蓝海,大大小小的商业公司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谷歌、苹果、耐克、三星、微软、网络、索尼等公司都推出了多款产品。业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可穿戴设备最具发展潜力的将会是医疗、健身、工业应用、光学、时尚创意等领域。

美国的可穿戴医疗盈利模式

CardioNet开启可穿戴医疗盈利新模式

CardioNet是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其主要产品是MCOT()能够记录30天内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公司监控中心,后台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并且将报告发送给患者。

美国的移动医疗盈利模式

付费的APP:Eprocrates,WellDocEpocrates,几乎每位医生都使用的应用程序,面向医生收费。提供了数以千计的处方药和数以百计的非处方药的信息,以及其他的功能,如医疗计算器。增强版从每年99美元起。每年199元的精装豪华版Epocrates提供以证据为依据的信息处理、治疗指南、实验室制备及诠释、医疗字典以及ICD-9和CPT代码。通常你以搜索开始,例如皮肤状况、黑色素瘤,然后可以看到图片,获得有关病因和相关状况的信息,而后就可以更加深入得获得这些状况的更多信息。它还提供鉴于病史该寻找什么信息,进行哪些测试和每种体型的患者该选择何种治疗方法的指导。

健康类可穿戴设备的可能商业模式

未来健康类可穿戴设备可能具有以下的商业模式的组合,但最有可能的是硬件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销售,通过软件、服务销售盈利。

●硬件销售

●在收集用户运动、睡眠、饮食数据的基础上,衍生服务销售

●服务和软件销售

我国移动医疗商业模式初具雏形

我国移动医疗商业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也已经诞生了一批商业模式的雏形。例如四维科技“与社区医院和诊所共生”商业模式、新元素医疗“健康小屋+会员制服务”商业模式、中卫莱康“从医院开始,与保险和电信合作,坚持做服务商”商业模式,优加利的“远程监护服务医院客户”。未来我国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商业模式最有可能的是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硬件销售,然而通过软件、后期运营服务来盈利。

『捌』 为什么说移动医疗迎来了真正的大机遇

1,两票制与营改增推动药企营销方式大变革,伴随着医药营销“去中介化”和“去渠道化”的产业变革,那么移动互联技术天生的“点对点直达”和“透明高效”的基因将顺应潮流,大有可为。
2,目前移动医疗的知晓率和渗透率超过了20%,产业进入快速自我发展阶段,部分用户习惯已经养成,特别是移动挂号,医保支付,随访和医学教育等领域,大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全社会成本。
3,医疗创业里非常重要的中枢之一其实是:内容创业,那么新渠道,新方法和新的成本结构,使得医学内容创业(分为对专业人士的和针对大众领域的)相比之前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候,而不再被少数人垄断。由此影响人的认知,改变人的行为,商业模式水到渠成。
4,垂直领域不断走通的案例越来越多(汇医在线视频问诊),真实改善了患者的健康与生活方式,与其它行业的交互也越来越深,医美,糖尿病,中医,肿瘤和医学继续教育等已经率先部分重构了行业,并逐渐扩大了影响力。

『玖』 移动医疗市场前景与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将如何发

政策红利重塑诊疗格局 移动医疗行业发展前景向好
移动医疗基本概况
移动医疗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只要是互联网与计算机结合医疗和健康的案例,统统都被称作“移动医疗”。 2010 年美国移动医疗峰会上对mhealth
给的定义是“通过移动设备提供的医疗服务”,在美国,对于mhealth 和ehealth 的定义的争论也还在不断持续。在我国,移动医疗进入在2011
年,不断有公司涉足移动医疗领域,而国内学界还没有明确定义“移动医疗”的概念。
目前最狭义的移动医疗是Sensor+App+Serive(SAS)的闭环,借助感器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效率,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延伸。强调提供医疗服务,是医疗资源通过智能移动设备的一种辐射。我国现有的移动医疗服务提供商,提供线上服务的类型大多集中于挂号、预约、自诊和轻问诊服务;硬件设备研发厂商多提供简单的自诊工具以及可以收集自身健康数据的可穿戴式设备;一些较大的移动医疗企业可以提供全面的平台式服务,集成包括信息化、健康数据、药商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有少数厂商也在探索新型闭环式移动医疗服务模式。
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移动医疗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48.8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62%。到2016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了111.5亿元,2016年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移动医疗APP各细分类别用户分布分析
在中国移动医疗APP各细分类别用户中寻医问诊类APP的用户使用率最高,高达41.5%,而健康管理类APP的用户使用率最低,低至8.4%。在中国移动医疗APP各类别用户渗透率中,寻医问诊类APP仍然占比最高。
中国移动医疗APP活跃用户规模分析
2017年2月,中国移动医疗APP活跃用户规模为2301.2万人,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移动医疗APP活跃用户规模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到2018年2月中国移动医疗APP活跃用户规模达到了2864.9万人,预计今年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1、政策支持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医疗联合体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2、发展前景好
“看病难”是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其原因在于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而且,有限的医疗资源又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而且由于体制和分配上的原因,各科室专家大都集中在大医院里,小医院医疗力量相对薄弱,看病住院的患者门可罗雀。
移动医疗是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有效途径。网络的发展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使普及移动医疗在基层城市医院的应用成为可能。并且随着我国国民对医疗消费支出的增加,更多形式的医疗服务会相继出现。
移动医疗,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人们都能够随时听取医生的建议,或者是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资讯。医疗服务,因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不仅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
3、“互联网+医疗”打造移动医疗信息化管理模式
随着医疗信息化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与就医服务水平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开始利用信息化大幅度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优化就医流程,增强管理效率,从而使医务人员在单位时间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让病人轻松就医。
推动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医疗管理理念来说,随着多项医卫信息化政策的出台以及医改的不断深入,老龄化问题得到关注,促使医疗管理的理念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过渡,因而对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客观上为其深化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阅读全文

与移动医疗投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查东莞证券历史资金 浏览:189
北京理财渠道 浏览:536
王建平股票 浏览:202
外汇存款证明吗 浏览:980
比特币价格今 浏览: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浏览:653
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 浏览:357
哇哇在线理财 浏览:158
国泰君安的资金账户忘记了 浏览:372
中融的助金资金池能买吗 浏览:228
002600资金走向 浏览:19
罗纹价格换算 浏览:871
凤凰医疗股票 浏览:561
3i基金理财 浏览:64
600826资金 浏览:512
2001年卢比与人民币汇率 浏览:527
家庭理财频道直播首页 浏览:128
风生水起投资周记001 浏览:708
2015年香港黄金价格 浏览:711
绥化象屿金谷玉米价格 浏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