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托四大类型
信托四大类型:
一、房地产信托
目前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是建立在长效机制上的:完善保障房机制、提出房产税立法、针对不同城市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改革工业用地、提高农地增值收益等。这一系列长期制度建设将会有效抑制投机性需求,促进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房地产信托要想继续发展,应仔细分析不同城市的刚需、供求情况。另外,在保障房、工业用地改革、农地项目,以及仓储物流、工业园区等方面也需多关注。
二、基础产业信托
基础产业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因基础设施类项目要远远多过基础工业类项目,因此基础产业类信托又被叫作基础设施建设类信托,简称“基建信托”。又因所涉项目多为政府项目,且多以项目代建方对地方政府的债权作为质押,还款来源主要为政府偿还债务,相当于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政府信用担保,又被称为“政信合作”类信托,投资者认可程度很高。基础产业类信托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所有信托类别中占比趋于稳定。截至2013年末,全国基础产业信托产品5960个,业务存量规模26028.55亿元,2013年新增3917个,规模1.43万亿。
三、工商企业信托
工商企业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工商企业的信托。工商企业指生产工业产品(商品)的一般性生产型企业,提供产品(商品)流通服务的商业、贸易企业等。工商企业信托的资金用途通常为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其发行规模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不景气,企业融资需求萎缩,加之难以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因此工商企业收益较其他类信托低,在一段时间内,比重都不如地产和基础产业类信托。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回稳,以及政策鼓励支持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信托作为拥有“金融全牌照”的工具,通过灵活的投资方式,整合多种金融工具,大大助力了工商企业发展,尤其是融资更为困难的中小企业。
四、金融市场信托
金融市场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金融领域的信托,具体又分为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等细类。因金融市场类信托与金融市场动态息息相关,所以2010-2011年银监会出台的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相关政策,以及股市的持续低迷,都使得这两年金融市场类信托规模不大。但2012年,由于监管政策趋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银信合作业务得以快速扩张。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4年2季度末,金融市场类信托资产余额达到3.05万亿(含阳光私募基金)。
B. 存量信托遭便宜资金置换是怎么回事
一方面,融资方为置换便宜资金使得一些存量产品面临提前结束;另一方面,对于新增业务而言,融资成本下行使得信托公司展业利差逐渐缩小,同时信托公司还要面临诸多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
C. 什么是存量信托项目
就信托计划项目已经运行,还没有到期结束的项目
D. m2数据是增量还是存量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0、M1、M2都是存量概念,但其同比增长率常作为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判断宏观经济走势。
E. 信托清盘的原因有哪些
看门狗财富为您解答。
信托产品清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信托产品存续期满;单位净值跌破止损线;信托产品规模或参与份额数达不到要求;为了发行新产品而清盘老产品等。
1、信托产品存续期满
宣布清盘的产品,绝大多数是由于信托期限已满。特别是非结构化产品,大多存续期为1-3年,在期满后就选择不再运营,这属于“正常死亡”。
2、单位净值跌破止损线
这种情况下终止的产品比较少,原因是基金经理投资管理不善,加上一些产品是在2008年发行,碰上单边下跌的大熊市,从而导致基金净值跌破信托合同中约定的止损线,不得不被信托公司清盘。目前,大部分阳光私募产品均将止损线设在7毛钱,如果连续一段时间基金净值都在7毛钱以下,就或者提前结束清盘,或者改变投资策略。
3、信托产品规模或参与份额数达不到要求
部分信托产品成立以来,业绩不如人意,长期徘徊在净值边缘,甚至还连续出现负收益情况,导致大量的持有人赎回产品,而其本来规模就只有2-5千万,出现大量赎回后就达不到信托合同中约定的最低规模或者最少份额红线,从而被迫清盘。
4、为了发行新产品而清盘老产品
自从2009年7月,信托产品开设证券账户被叫停之后,原有的存量信托证券账户就越发紧俏。私募公司发行新的信托产品,要付出很高的账户成本。
为此,一些私募公司为了发行新产品,就选择将一些资金管理规模不大、收益不太理想的老产品清盘,利用老产品的证券信托账户重新发行新产品。
F. 存量信托资产是什么
财务报表口径实际反映的当期数字,是相对于增量而言的,譬如去年底有200亿元信托资产,本年兑付结清了50亿元,又新增了100亿元,那存量信托资产就是250亿元。
G. 关于转让存量贷款和信托贷款的问题
呵呵,你是个懒人,这些问题仔细在网络上搜搜都能找到答案啊。
1、存量贷款和信贷资产实质是一回事儿。银行既已发放的贷款,就是存量贷款,在其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信贷资产。任何一家银行所能发放的贷款的额度,即受央行总体宏观调控的限制,也受其本身存款额度的限制,就是所谓的存贷比。
在一个给定的期限内,存量贷款多到一定程度,受限于存款额度的限制,银行就不能再发放新的贷款了。可贷款与存款的利率差,是银行赚钱的根本,不能放贷款就不能赚钱了。怎么办,把存量贷款卖掉,收回现金,存量贷款下降了,现金增多了,不就能放新的贷款了吗?真是个好主意。
卖给谁呢?银行?大家兄弟,境况差不多。保险和证券?那俩就没贷款的权利。那就信托公司吧,丫也是有权贷款的金融机构啊。卖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没钱的话,银行可以发理财计划,信托与信托公司,并指定信托公司以来自理财计划的信托资金定向购买自己的存量贷款。爽呆了,银行卖掉了存量贷款,能放更多的贷款,又发了理财产品,吸引了更多的个人客户,存款有望增长,信托公司呢,基本没干啥事儿,还多少有笔手续费收,信托财产的规模也增长了。好事儿啊。
等等等等,信托公司啥事儿不干?那万一银行卖给我的这几笔信贷资产成了不良贷款、呆坏账咋办?以认购银行特定信贷资产为信托资产管理方式的信托产品,它的还款来源也是贷款本息的回收啊!好吧,既然啥事儿不干,那索性彻底些,你银行得承诺过程管理(银行去催帐),到期不能收回贷款本息的话,你银行得承诺收回去。不然就砸了我信托公司的牌子了。
这个交易结构是目前监管机构最恨的交易结构之一!都这么弄,到底实体经济中以贷款方式投放的货币总量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了。所谓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还搞毛啊!?而且这事儿吧,还一般不好弄清楚。你问银行,银行说我卖掉了啊!你问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说我发的信托产品啊!你问投资者,投资者说我买的理财啊!把这几个人弄到一起查不就清楚了吗?监管机构说我得有那个权限和时间啊。大家都是短视的,只为自己的利益负责的,国家宏观调控?出了经济危机再说吧。
2、再说信托贷款。信托,指的是将要用于放贷的资金来源的法律关系,是委托人信托与受托人信托公司的;贷款,值得是受托人信托公司接受委托人的资金信托而形成信托财产后,对信托财产管理运用和处分的方式是,发放贷款。
因此信托资金的来源,就是资金信托的委托人,可以是商业银行,也可以是其他自然人、法人、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信托公司的固有资金,当然可以用来发放贷款。但自己的钱,就不存在信托这个法律关系了。当然也就不是什么信托贷款了。信托公司的固有资金和信托资金必须分账管理的。
说清楚没?
H. 与信托有关的理财产品的提问
我也很好奇你问的问题,不过只能大概这么解释,我暂时也是半懂。
在信托型理财产品的运作中,直接拿着咱们的钱去放贷款的不是银行,而是信托公司。银行主要是负责收钱和发钱等程序性工作,如果贷款本息出了问题,银行不承担责任。
根据贷款项目来源的不同,信托型理财产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贷款项目本来是银行的,但银行转让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买贷款的钱正是银行从大家手里募集来的理财资金。在这里,银行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是提供贷款项目,二是募集百姓的资金。
例如,北京银行一款产品是把理财资金委托给北 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由后者购买北京银行此前发给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笔贷款。
详细见参考资料!
I. 国务院文件明确政府存量债务兜底 哪些优质在售政信信托最受惠
政信类信托产品迎来了最牛的“刚性兑付”风控措施和光荣“退休”的时刻,有哪些优质高收益内政信信托产品“末容班车”,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对于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给予了投资者购买政信类信托产品提供了最后盛宴良机,对于《意见》中的存量债务问题,投资者应选择以“政府应收账款转让或者质押”为风险控制措
J. 目前我国有多少家信托公司总资产大概多少
68家,
信托公司的总资产不高,信托产品资产存量有五万多亿、但这些资产不能算是信托公司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