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红型保险陷阱
分红险的坑有这些:B. 买保险有哪十大陷阱
做过很长保险的人都知道,经常会看到有些客户在购买保险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的误区。还有不少保友问关于保险的问题,也有保友说自己一时冲动买的保险成了鸡肋,续费不划算,不续又白损失。
保险行业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销售人员良莠不齐,有些鸡肋产品被过度包装,不了解的人很难辨别。
过去的2017年,八零九零后中年危机,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大家的保险意识都比以前强了许多。保险的确是刚需,可当中陷阱如何辨认?买回来的到底是不是烫手山芋?
所以这次再次开讲给大家一些购买保险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保险“陷阱”,千万要小心
买车险千万别被赠品迷惑
进入5月,车险行业优惠促销迎来高峰,各车险品牌的优惠一个比一个力度大。各大车险品牌都推出了大力度的优惠活动,仅以买车险送油卡为例,优惠价格从400元到2000元不等。记者采访市场了解到,一些车主在选择买哪家车险时,很大程度取决于优惠及赠品,业内人士提醒,买车险别被赠品迷惑。
其实,买车险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要清楚自己所购买的保险内容。例如有的代理给出一个很低的车险报价,消费者就直接交钱什么也不管,其实这是以降低保额、减少保险项目换来的低价,结果出了事故消费者才发现,不够赔了或是保险公司不赔。
温馨提醒:有一些人或者其他渠道销售者会在投保时耍一些小聪明,以降低保费。如未经过客户同意,私自减免不计免赔险种。不计免赔一般3000多的保险也得400元左右,这样以来就达到了降低保费的效果,客户一般而言不会发现。
各位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不计免赔险种,因为一般车险都会有免赔金额,如果不买不计免赔的话,出险后就不会享受全款赔付。
举个例子:
比如你开车撞树:
单车肇事负全责,车辆损失3000元,树(他人所有)损失500元。
如果投保了车损险和三者险的不计免赔,就能全额获赔;
如果没有投保不计免赔,由于是全责,扣20%,就只能赔3000*80%+500*100%=2900。
这样的话,修车还需要自己掏那600元。
综上所述:各位车友、各位看官千万不要被诱人的赠品迷的眼花缭乱,要学会一些鉴定和辨别车险的能力,毕竟我们和保险息息相关,买保险要找身边信得过的保险人。
超级全能保险=什么都保不了
如果一款保险什么问题都能解决,那真相只有一个!
这款产品把用于做健康保障的钱,分了一部分去做理财。因此,它的健康保障的能力被严重削弱,看似什么都保,但其实保额都很低,基本等于「什么都不保」!
各种金也是一样,本来钱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硬要交给保险公司去理财,理财的收益有多高?绝大多数都不足2%,赎回还得扣手续费。放余额宝里都不只这点收益,还能随时赎回呢。这笔钱交给了保险公司,如同钱进了死胡同,想出都出不来,绝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万能险,最后会变成万万不能险;所以不要“全险”,先要“最保险”。最佳保障绝对不是这些所谓保障全面的保险!
只买理财保险=没买
每年保险公司开门红,促销产品一大堆,不疯抢一回都不叫开门红。月月领,年年领,领到百年归老那一天,赠送万能账户利上加利!这不太划算了,太霸气,太犀利了。要是没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我都觉得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在斗智斗勇中智商超群的朋友们,理性分析一下好不?这是理财险!!长期理财是可以买,但是经济支柱更重要的是疾病和身故保障,理财和养老是35甚至40岁以后才应该考虑的险种,是保险预算和理财预算都比较充足以后才能考虑的。
曾经就见过一个客户,一家人都很喜欢买理财型保险,一家的理财保险年缴费近五万元。一次意外,做为家庭支柱的男主人溺亡。而做为家庭主妇的女主人接过了照看全家老小的重任。
然而那些理财型的保险却没有几本是可以理赔到钱的,同时家庭经济受损的时候,那些保险费每年还是要继续交的。
买错保险真的可能雪上加霜!
保险主要功能是保障,不盲目相信高收益宣传
保险从来都不欺骗,欺骗的是人心;保险从来都没陷阱,陷阱都是人为。明白保险的本质意义,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不贪小便宜,不被表面色彩所困扰,为自己和家入买对保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C. 2019年保险理财陷阱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一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混淆
二遭遇假保单
三误导销售夸大保障
四存款变保单理财产品变保险
五混淆保额分红和现金分红
六年化收益率和总收益率分不清
六年化收益率和总收益率分不清
D. 买保险会有什么陷阱
奶爸来讲讲买保险最常遇到的陷阱有哪些?此外想要买保险不被坑,建议大家先看看奶爸的这篇文章:《揭穿保险销售六大坑!教你如何正确配置保险》E. 央视曝光新华保险理财陷阱
保险公司卖理财产品本来就不正常,所以建议购买保险去保险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去银行。
F. 常见银行理财产品陷阱有哪些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有两种: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理财产品。自有理财产品,因为有银行自身信用背书及成熟的团队运作,安全性相对较高;代销产品,是指其他机构与银行合作,将产品放在银行的渠道上进行销售,对于代销产品,银行不负责管理,产品以发行机构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银行理财产品也存在着不少坑,那么我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银行里面,看了高收益理财产品就购买,这是不对的。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别清楚产品是银行自有还是代销,如果是代销产品,还要搞清具体的发行机构,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户本来是买理财产品的,却变成购买了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了。
再者,即使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都不能承诺保本保息,而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对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评估(一般参考以往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是其并不代表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不少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喜欢把预期收益率报得很高,而没有进行相应的风险提示。
比如,银行发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往往与黄金、汇率、国际油价等高风险标的挂钩,虽然预期收益率很高,但实际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实际结算后的情况来看。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收益波动很大,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忌讳的是遇到了飞单或虚假理财。飞单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出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也非银行正规的代销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拥金提成。在通常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替房地产商销售信托产品。
虚假理财,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私刻银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财协议,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户的资金,发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财产品。这往往是,银行工作人员假冒销售理财产品的名义,通过融资获取大量客户资金,再转手借给别人用于投资,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资成功了,对方还本付息相安无事,如果借款方还不出钱,那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钱很可能打水漂。
为了避免出现购买到非本银行的理财产品,建议大家:①尽量到网银或者手机银行上购买理财产品,以确保理财产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网下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仔细看产品的说明书,弄清楚情况再购买;③到中国理财网查询该产品是否为银行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所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必须要到这里登记备案)。
G. 保险理财产品都有哪些风险
保险的理财产品都是忽悠人的,你说风险有多大?
1,想算计保险上赚钱的,最后反被保险算计了!保险,就是你消费,保险公司为你服务,他是赚你钱的,不是给你分钱的,你不能把保险的本意给弄错了,弄错了就会上当受骗!
这个保险里面包含了更多的忽悠和欺骗, 给人留下的就是更多的心酸和不靠谱!
2,保险分红和所谓的商业养老险就是一种忽悠陷阱、首先将你的钱款长期锁定。陷入其中。长期不能自理。所谓理财分红就是要自己存取自由,没有分毫损失。这种忽悠陷阱既不能自己理财,又不知道最终的效益。如中途取款要损失惨重,只能按现金价值退保,而这个现金价值远远要比本金要少的多,一直到死,死的时候还要得的病,和保险合同上的病对号入座才可以理赔,否则就不会理赔!
应该在人大,政协会上提议,抵制保险分红忽悠客户陷入理财陷阱,同时也要给保险公司有个规则不允许也无权给公民强制,变相,误导公民财产以保险分红为由,使财产投入分红陷阱,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3, 你以为这个大病保险就那么好理赔, 这个重大疾病就是陷阱!
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也就讲人要是得的病和重大疾病险里某一种病对号入座,这人就是“死路一条”了。如要买这种重大疾病险,不如买生命意外险(生命价值险,也是保死的),因为,功效是一样,可是,交的保费要少的多。如一位30岁的人保重大疾病险30万保额每年要交9千多(退保是可以拿到一点钱),保生命意外险30万保额每一年是一千多。要是对家庭负责,保生命意外险就可以,和保险公司的纠纷也最少。重大疾病险,保险公司赚的是货币贬值的钱和退保时所扣相当一部份金额,所以,你缴越多钱保险公司就赚越多,每年9千多元交20年和一千多元是一个什么样概念差呢?
4,有句话叫做 :防火防盗防拐子,推销保险全打死 。 可见当初保险业刚在国内起步的时候 ,用了许多老百姓无法太理解和欺骗的手段,导致了目前保险业的巨大阻碍!什么银行的是单利,保险的是复利,我们来问下,保险的复利怎么就跑不过银行的单利?保险业以后要是不终归于保障,意味要和银行拼理财分红,只会自寻死路。
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了!
H. 分红型保险陷阱是什么
分红险保险的弊端奶爸和你们讲解一下:《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理财型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