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西金融系统地震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山西金融系统地震背后的真相是中小银行成了德御系提款机,多位官员密集落马。
7月20日,中纪委官网披露,原中国银监会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安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7月19日,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政府金融办)原党组书记、局长(主任)竟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不仅是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落马,资产过万亿元的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4位负责人也密集被查——包括原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原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邢亮喜,原党委专职副书记、副理事长王忠泽,原党委副书记王再升。
上述落马官员主政期间,正是德御系密集入股银行时期,这些银行成为其纵横资本市场的造血机器。
(1)山西政府融资扩展阅读
“挤兑”风波背后的乱象
早在今年6月,山西金融业危机的一些端倪就开始显露出来。
当时,阳泉商业银行发生了部分储户集中提取存款风波。“挤兑”事件后,为了尽快平息事态,当地人民政府、地方人行和银保监分局、阳泉市商业银行均贴出公告。
6月17日下午,有网民在微博发布网络视频显示,阳泉副市长黄海涛对聚集的当地民众说,“阳泉商行现在运行正常,资金充沛,我用我市长的身份,用我的人格、党性给大家保证。”
『贰』 最近全国经济形势严峻,企业融资贷款难。在山西核心层经受致命打击,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也从紧。
地产融资 这个是大主题,很难几句话讲清楚。
不过 有这几点 可思考
1 地产融资和山西的变动关系不大。
今年地产融资较难 是整体政策上的原因。
2 对融资可能性和成本的重新定位
因为融资环境变差,一些高级别的企业在原来的资金市场上已经很难融到钱,
正在向下一层的资金渠道转移,挤压中小房企的融资空间
所以,成本必然上升
3 变通方式
避开地产融资,借用实际控制人的非地产企业做融资主体,用地产项目做抵押物,是不错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