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淼商理财12元是真的吗
既然是电视里直播的,应该是真的,但是最好不要学这种12元的理财,专那纯粹是一个券坑属,12元交了以后,只教你几何简单的道理,任何人都懂了,到最后让你续费,所以没完没了,要想学理财,还是找正规的学校学一学,但是还是奉劝一句所谓理财就是有钱人对没钱人财富的二次掠夺,对于穷人理财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的事。
❷ “理财大师”全靠演,微信群里都是托,理财骗局如何避坑
理财必须走正规渠道而不是听信微信群中的各种消息。媒体报道了一起案例,一位女士加入了一个理财期货交流群,群主不时会发布理财买期货的信息,而其他群成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晒出自己赚钱的收益图,慢慢的这位新加入的女士,也开始相信了这个群主。并且按照这位群主的教导,下载了一个软件,在上面充值了不少的钱。但该女士发现,自己充值之后,并没有赚钱,反而是亏了不少。但群里面的成员却一直在发各种赚钱的图片,这让当事人感到疑惑。
❸ 投资理财起投100元高原资本理财收益
大家千万不要相信高原资本,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跑跑,骗子来的,就像前几天的梅隆资本一样,23号网页都打不开了,帐号也进不了,操作模式跟梅隆资本一样,我是受害人,请各位擦亮眼睛,真的日收益有那么高吗,照这样计算,如果大家用几千块投资一年下来都是千万富翁,还用工作吗??那些在网上说是合法的我敢说一定是内部人员,骗子来的
❹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投资方式
第一,职业决定理财观念。有人说个人投资理财首要是时间的投入,即如何将人生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实现比较高的回报。其中,你的职业决定了你能够用于理财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你理财的信息来源是否充分,由此也就决定了你的理财方式的取舍。例如,假定你的职业要求你经常奔波来往于各地,甚至有时十天半月都难以踏实地看一回报纸或电视,显然你选择涉足股市是不恰当的,尽管各大证券公司能为你提供电话委托等快捷方便的服务。你所从事的职业也必然会影响到你的投资组合。而对于一个从事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性作业的人而言,将其收入的一部分购买保险自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第二,收入决定理财力度。当家理财,当然要有财可理。对于平常家庭而言就是收入。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你的收入多少决定的你的理财力度,毕竟超过自身财力,玩“空手道”式的理财方式于一般常人而言是难以成功的。所以人们才会说将收入的1/3用于消费,1/3用于储蓄,还有1/3用于其它投资。如此,你的收入决定了这最后1/3的数量,并进而决定了你的投资理财选择。比如,同样是将收藏作为家庭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但资金量较小而选择收藏古玩无疑会困难重重。相反,如果以较少的资金选择投资不大、但升值潜力可观的邮票、纪念币等作为收藏对象,我想也许可以做到不会因收藏而影响当前的生活。
第三,年龄决定理财思路。年龄就是种阅历,是种财富。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承担的责任不同,需求不同,抱负不同,承受能力也不同。所以有人将人生投资理财分探索期、建立期、稳定期和高原期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的理财要求和理财方式。如20—30岁时,即探索期,年富力强,风险随能力是最强的,可以采用积极成长型投资模式。按照100减去目前年龄的公式,你可以将70%—80%的资金投入各种渠道,在这部分投资中可以再进行组合。30—50岁即建立期,家庭成员逐渐增多,承担风险的程度较低,投资相对保守,但仍以让本金快速成长为目标,这期间至少应将资金的40%—60%投资在证券方面,剩下的40%投在固定收益的投资项目上。50—60岁即稳定期,孩子已经成年,是赚钱的高峰期,但需要投资风险,40%的资金投在证券方面,60%资金则投于有固定收益的投资项目。到了65岁以上即高原期,多数投资者在这段期间将大部分资金存在比较安全的固定收益投资项目上,只将少量的资金投在股票上,以抵御通货膨胀,保持资金的购买力。又如对现代人而言,知识是生存和发展的武器,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考虑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求学,以获得更大的发展,但一般而言,年龄大的人这方面的投资可以少些。再比如,年轻人未来的路还很长,即使失败了还有许多机会再重来,而老年人由于受身体的限制,相对而言承受风险的能力要小些,因此,年轻人就可以选择风险较大、收益也较高的投资理财组合,而老年人一般却以安全性较大、收益相对稳定的投资理组合为佳。
第四,性格决定理财方式。好车贷许多老客户常说的就是这个话题,人的个性决定其兴趣爱好以及知识面,也决定其是保守型的,还是开朗型的;是稳健型的,还是冒险型的,而个人理财的方式众多,各有各的优缺点。比如,储蓄的特点就在于是一种较传统的理财方式,而国债却是最为稳妥的理财方式,股票的魅力就在于其风险与机遇并存,投资房地产却以其保值性及增值性而诱人,至于保险则以将来受益而吸引民众,等等。其中的任何一种理财方式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各方面都得到满足,于是,只能是就其不同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投资理财方式。如果你是属于冒险型的,有足够的心理能力去承受股市涨落而带来的忽喜忽忧情绪,那么,你就可以将你的一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去尽情享受股海风潮给你带来的刺激与欢快。好车贷平台采用德国诺顿加密技术进行数据保护,资金完全第三方托管,每个标的认真审核,是不是发现新的投资绿洲?相反,如果你自认为属于稳健型的,那么,储蓄、国债、保险以及收藏也许是你的最佳选择。 现代社会的各种投资理工具已经十分复杂,单纯依靠经验与直觉投身于投资市场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个人投资理财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有理论知识的武装和实践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投资理财知识、能力、经验与心理素质,从这个角度讲,成功的投资理财活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胜任的。只有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在失败与成功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在资本市场的涨落中磨炼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最终成为投资理财的胜利者和成功者。
❺ 人生各阶段理财五法包含哪些
1.探索期(15~24岁):通常这个时候重心放在学业上,事业才开始起步不久,所赚的钱不多,此时可规划买个十年期定期保单,受益人给父母,以报父母养育之恩。
2.建立期(25~34岁):此时最好多取得有益于谋生的各种证书。执照,以及工作的经验,在理财方面可考虑定额储蓄、小额信托方式买共同基金,以及买个60岁满期的定期寿险,受益人给配偶或子女。
3.稳定期(35~44岁):想创业者。此时是发展的好时机。不想创业,继续当上班族者,应加强初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备升为主管之需。此时最大的负担是房屋贷款,理财宜稳健,可规划增加共同基金的投资。同时强迫自己多储蓄。
4.维持期(45~54岁):此时不仅本身收入增多,家中小孩也开始会赚钱,家庭负担减轻,投资组合不妨朝多元化去规划,如可考虑换屋,买第二栋房屋出租,买股票、基金、债券,买个10~20年期的储蓄险等。
5.高原期(55岁以上):此时可开始规划休闲,旅游等较轻松的生活,手头宽裕者,可考虑投资股票、房地产等多元化的理财规划,以及买份退休年金保险,以防自己晚年钱不够用的困扰。
❻ 高原资本多久开始有理财产品的
一个老产品投满吧!你也在投高原资本吗?能否交流一下
❼ 理财水平遇到高原期,怎么办
财商和财富的增加,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纵使是巴菲特,也没有在他投资生涯的一开始就被大家尊为大师。
不知题主是以怎样的标准来衡量财商的?我想是否可以用你的投资收益水平来进行衡量。学无止境,继续跟随大师的脚步,完善自己的投资理念,多进行实践,然后用投资实践来检验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花时间,下功夫去做,自然会有提高。
别太着急,慢工出细活。投资也像酿酒一样,陈酒会更香。
补充:如果您愿意的话,我可以跟随您进行学习,或者您可以在网络上、身边的朋友圈子里等等为大家传授投资理财的知识,教学相长。我想这样的话,不止对您传授的对象有帮助,您也会有您自己的收获。
❽ 上班族理财技巧是什么
●准备3~6个月的急用金。就一般理财规划来说,最好以相当于1个月生活所需费用的3~6倍金额,作为失业、事故等意外或突发状况的应急资金。
●减少负债,提升净值。大环境不佳,个人或家庭财务应变的实力尤其重要,也就是净值(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必须进一步提升,而提升净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减少负债。国内负债类型包括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与消费性贷款等。
●养成强迫储蓄的习惯。所有人理财的第一步都是储蓄,要先存下一笔钱,作为投资的本钱,接下来才谈加速资产累积。若想要强迫自己储蓄,最好是一领到薪水,就先抽出20%存起来。
●不景气时的行动力。根据美国一项针对有钱人所作的调查显示,他们的特色之一就是具有积极的行动力。换句话说,不景气的时候,除了立即调整理财规划,增加防御能力外,在拥有稳定的工作收入的情况下,反而可考虑逢低进场投资,掌握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
理财窍门
探索期(15~24岁)通常这个时候重心放在学业上,事业才开始起步不久,所赚的钱也不多。此时可规划买10年期定期保单,受益人选父母,可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理财窍门
建立期(25~34岁)这时多考取有益于求职谋生的各种证书、执照等,以及工作经验。在理财方面可以考虑定额储蓄、小额信托方式买公共基金,当然,保险千万不要忘记买,受益人可以选择配偶或子女。
小贴士:
其实,聪明消费很简单,选对时节购物,货比三家不吃亏。克制购物欲望以及避免滥刷信用卡、举债度日等,都是可以掌握的原则。
理财窍门
稳定期(35~44岁)想创业者,此时是最好的发展时机。而普通上班族,可以加强初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备升职。理财方面宜稳健。因为会有房屋贷款的负担,因此可规划共同基金的投资,同时加强储蓄。
理财窍门
维持期(45~54岁)此时不仅本身收入增多,子女也逐渐开始步入社会赚钱,因此家庭负担较轻。投资组合以多元化规划为主。全面发展。
理财窍门
高原期(55岁以上)开始规划休闲娱乐生活,家境殷实者可以继续投资各项理财项目,记得买退休年金保险,以防晚年钱不够用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