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我国一五计划也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1.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 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 %以上, 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 %。重工业门类残缺不全, 多数是采矿业或生产初级原料的工厂, 除了一些从事修理和装配的工厂外, 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
2.为了以防和应对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巩固国防:
50年代尤其是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朝鲜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依然没有放弃颠覆大陆的企图,中国周边的战争威胁并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成为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3.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已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其实践对我国工业发展有借鉴作用。
(1)产业资金突出五个优先扩展阅读:
一五计划的工作要求:
1.建立与加强计划管理,健全全国自上而下的计划、统计系统,加强企业的计划、统计机构;
2.建立和健全责任制,一切经济部门均应逐步地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特别要注意建立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设计工作、原材料和设备供应、施工等项责任制;
3.推广先进经验;
4.一切国营企业应该逐步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制度;
5.加强基本建设工作,保证基本建设任务的完成。
『贰』 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
新中国建立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 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被切断。朝鲜战争爆发后, 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 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 迫切要求新中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
2、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 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 %以上, 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 %。重工业门类残缺不全, 多数是采矿业或生产初级原料的工厂, 除了一些从事修理和装配的工厂外, 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这种畸形状态, 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经济独立和国防巩固, 也严重制约和妨碍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苏联工业化道路成功的示范效应。
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在上个世纪20 年代后期开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只用十多年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在此工业化基础上,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功地打败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1955年以前,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一直被视为成功典范, 备受广大发展中国家关注和推崇,新中国也不例外。
(2)产业资金突出五个优先扩展阅读:
“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制定背景:
一五期间,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对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导致相比于战后处于资本主义阵营的日本与西欧各国,中国无法充分利用资本主义阵营充足的资金与先进的技术进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以资金与技术援助的形式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来自苏联与东欧的经济援助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外,一五计划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也得到了完全确立。有明显苏联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是工业化高速推进的需要,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特点。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市场的作用开始被削弱。
『叁』 一五计划重点是优先发展什么
1、一五计划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2、第一个内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是根据党容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肆』 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 1957)》指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 时期, 为了实现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宏伟目标, 新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战略确定:1952 年7 月, 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编制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计划轮廓(草案) 》及其《总说明》。该文件提出:“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为辅”。在此基础上, 周恩来在8 月执笔起草了《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的报告》, 指出: “五年建设的中心环节是重工业, 特别是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拖拉机、船舶、车辆制造、军事工业、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同年12 月,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 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 “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 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可以断定, 到1952 年7 月至8 月,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已基本确定, 并在中共内部达成共识。
原因:
第一, 受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在上个世纪20 年代后期开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只用十多年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在此工业化基础上,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功地打败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1955年以前,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一直被视为成功典范, 备受广大发展中国家关注和推崇,新中国也不例外。1954 年3 月, 《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 “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 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由于此种认识的局限, 中共领导层已经把通过发展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即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 称为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而把通过发展重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即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称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于是, 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还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当时不仅关系到发展战略, 而且已经和坚持什么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了。
第二, 为了尽快改变旧中国重工业严重落后的状况。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 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 %以上, 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 %。重工业门类残缺不全, 多数是采矿业或生产初级原料的工厂, 除了一些从事修理和装配的工厂外, 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这种畸形状态, 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经济独立和国防巩固, 也严重制约和妨碍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此, 1953 年12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非常清楚地指出:“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 经济上不能独立, 国防不能巩固, 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 “我国过去几乎没有重工业, 交通运输也不发展: 在广大的国土上只有二万多公里铁路, 火车头不能自制, 钢轨也大部分从国外输入; 汽车公路通车的在解放前只有七万五千多公里, 货运客运汽车为数很少, 而且都是从国外输入的; 内河航运和海运都不发展, 内河只有很少的古老的轮船, 几乎完全没有远洋的运输; 完全没有自己的航空业”; “轻工业虽有一些, 但是也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尤其是精密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 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直到1954 年, 毛泽东还尖锐而形象地指出: “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
第三, 受国际环境的制约。新中国建立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 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被切断。朝鲜战争爆发后, 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 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 迫切要求新中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对此,周恩来曾作出具体说明: “有了重工业以后, 才能使国防现代化。经过抗美援朝战争, 我们的国防力量强大起来了。可是, 我们还不能制造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高级的炮(如一五二加农榴弹炮、一三○海岸炮) 。在运输上, 我们自己还不能制造一辆汽车。你们曾经在工业展览会上看到有一辆汽车, 那是人家的料子,我们装配的, 不是真正我们自己制造的。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的大炮, 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的这些东西都是从苏联购入的, 这等于让苏联在国防上还要背这么大一个包袱。这是不应该的。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 就要搞重工业。”
第四,即受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影响。所谓内向型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主要面向国内(或地区内) 市场, 基本不或很少面向国际市场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它有两个主要特征: 高度追求经济独立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前者是它的目标导向, 后者则是它的主要实施手段。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02 年第5 期--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伍』 中共一五期间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1、近代以来抄,民族资本主义以发展轻工业为主,导致工业经济比例失调,先天不足,发展畸形
2、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急需提高工业水平,重工业是较好的选择
3、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已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其实践对我国工业发展有借鉴作用
首先,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与要素短缺的矛盾推动了高度国有化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后,新的战略需要在所有制上有个大的进展,需要加快国有的比重,当时所能够做的只有利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来推动这个进程。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与落后的农业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合作化进程。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直接或间接从农业方面积累,这就要求实行农产品的低价政策,而国家的低价政策降低了农民向国家出售产品的积极性,从而国营商业部门难以获得保证工业化需要的足够的商品粮、棉花、油料等产品,引起了市场的紧张,最后决定统购统销。
『陆』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中" 五个优先、五个暂缓 "原则指什么啊
你好。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是为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专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属、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健全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9年3月印发,共七章三十四条,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经过查询,没有你说的这个内容。
『柒』 公务员行测考试五个部分之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优先级是怎样的
考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先解决自己薄弱的部分,巩固自己掌握的部分,多练习和模拟考,平和心态,认真备考。
『捌』 江苏省的两个率先,三个发展,四个优先,五大载体,六个更加注重指的什么内容
两个率先:三个发展:一是要强化舆论监督,切实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内是要健全长效机制,容不断促进地方文化的协调发展。三是要深化教育管理,努力实现管理队伍的全面发展。四个优先:一是规模优先,优先安排总投资规模和企业注册资金大的项目。二是速度优先,优先安排前期工作成熟,审批手续齐备,资金到账快,开个建设条件比较好的项目。三是质量优先,优先安排已列入江苏省2009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能够带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项目。四是强度优先,优先安排投资强度高、占地面积小以及选址于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内的项目。五在载体:法治江苏、平安江苏、文化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协调性;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扩大人民民主;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
『玖』 数组A[6][7]的每个元素占五个字节,将其“按列优先”存储在起始地址为10
地址来源数组元素
1000A[0][0]
1005A[0][1]
1010A[0][2]
...
1035A[1][0]
...
1070A[2][0]
...
1105A[3][0]
...
1175A[5][0]
1180A[5][1]
1185A[5][2]
1190A[5][3]
1195A[5][4]
1200A[5][5]
『拾』 C语言程序 将一个二维数组b[5][5]各元素值列优先的顺序放入一维数组a[25]中
int c=0;
for(int i=0;i<5;i++)
for(int j=0;j<5;j++)
a[ c++] = b[ j ][ i ];
行在内循环,列在外循环
如果可以请回采纳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