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

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

发布时间:2021-06-12 06:23:45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多少

根据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

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1)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扩展阅读

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1%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普通准备金。由于普通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

因此,普通准备金可以计入商业银行资本基础的附属资本,但计入的普通准备金不能超过加权风险资产的1.25%,超过部分不再计入。普通损失准备金是弥补贷款组合损失的一种总准备。普通损失准备金所针对的贷款内在损失是不确定的。

因此,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弥补银行的未来损失。

② 银监会调整方式是

银行业期盼已久的拨备红线放松终成现实。昨天,北青报记者获悉,银监会于上周下发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明确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银监会同时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具体来看,调整方式是,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一行一策”是指,各机构监管部门和银监局按照上述通知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单家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各类机构实施细则及对单家银行的监管要求不能低于上述通知要求。对风险分类结果准确性高的银行,积极主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处置不良贷款的银行和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监管部门可适度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与之相反的银行不能下调,还可能会适度提高。

③ 银监会有哪些监管指标

1、风险水抄平包括四类:流动性风险指标: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信用风险指标:不良贷款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全部关联度;市场风险指标: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利率风险敏感度;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损失率。
2、风险迁徙:正常贷款迁徙率、不良贷款迁徙率。
3、风险抵补三类:盈利能力: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准备金充足程度: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准备充足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程度: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

④ 为什么很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要超出监管要求那么多有的都300%还多,都超出一倍了

那是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现在银行贷款坏账率比较底,绝对值也较小。所以就算是拨备覆盖率300%也没有多少金额。

⑤ 银行贷款拨备率下调,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果不良暴露量大,那么哪怕拨备覆盖率要求是下降的,新计提的拨备金额可能依然不低(如果不良加快暴露,却依然按照150%去计提拨备,那计提压力过大,影响银行积极性,也不符合"以丰补欠"原理)。所以,释放多少行业利润,目前并不好判断,最终还是取决于监管部门检查不良的结果。
但是,对于银行来说,不良分类更严格了,资产质量更真实了,那么报表更加净化,终归是大好事。

⑥ 何为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

贷款拨备率实际上就是呆、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余额专与贷款余额的比率,属是反映商业银行拨备计提水平的重要监管指标之一。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x 100%。
拨备覆盖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⑦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的管理要求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董事会对管理层制定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制度及其重大变更进行审批,并对贷款损失准备管理负最终责任。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管理层负责建立完备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贷款风险的管理制度,审慎评估贷款风险,确保贷款损失准备能够充分覆盖贷款风险。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制度应当包括:
(一)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政策、程序、方法和模型;
(二)职责分工、业务流程和监督机制;
(三)贷款损失、呆账核销及准备计提等信息统计制度;
(四)信息披露要求;
(五)其他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贷款风险管理系统,在风险识别、计量和数据信息等方面为贷款损失准备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定期对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在半年度、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贷款损失准备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一)本期及上年同期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
(二)本期及上年同期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三)本期计提、转回、核销数额。

⑧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的监管标准

第六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设置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考核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版性。贷款拨权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拨备覆盖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第七条 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第八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依据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商业银行整体贷款分类偏离度、贷款损失变化趋势等因素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第九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依据业务特点、贷款质量、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贷款分类偏离度、呆账核销等因素对单家商业银行应达到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进行差异化调整。
第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银行业监管机构资本充足率管理有关规定确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资本属性。

⑨ 什么是拨备率

即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即:按应收帐款余额的9%计提坏帐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 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谨慎性考滤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

简介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虽然监管部门有意在2011年将商业银行拨备率指标提高至2.5%,但还需和财政部及银行进行沟通,在充分考虑到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后,再确定拨备率这一监管指标的具体数值。 此项比率应越低越好,反应损失较小利润越高;比率越高说明风险越大,损失越大利润越小。 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贷款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贷款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 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谨慎性考滤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 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的拨备占总贷款比率分别为2.39%、3.15%、2.26%、2.49%、1.97%,仅农行高于2.5%。中小型上市银行中,除华夏银行和南京银行该比例为2.49%、2.15%外,其他银行均低于2%,兴业银行仅为1.37%。要纠错编辑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虽然监管部门有意在2011年将商业银行拨备率指标提高至2.5%,但还需和财政部及银行进行沟通,在充分考虑到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后,再确定拨备率这一监管指标的具体数值。
编辑本段类型
一般拨备(亦称一般准备)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拨备。主要用于信用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押汇、拆出资金、应收帐款、投资(包括股权、债权)等。计提标准银行原则上应不低于风险资产的期末余额的1%。 专项拨备(亦称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拨备。根据人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及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在五级分类中,按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的拨备率计提;正常贷款是否计提拨备由银行自主决定。 特种拨备(亦称特种准备)是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拨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
编辑本段影响
拨备率或拨备覆盖率,指为了预防不良资产的发生而准备的金额的比例;实际上就是呆、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拨备率也就是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损失、坏账准备金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 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经营风险的企业,其生存发展与稳健经营的前提和关键,就是它所承担的全部风险损失能够被补偿和消化。其中预期损失必须以审慎的拨备计提形式计入银行经营成本,并在金融产品价格或贷款定价中得到补偿,而非预期损失需要银行资本金加以覆盖。正因为这样,对贷款以及非信贷资产损失是否足额拨备、资本充足率是否满足监管要求,就成了衡量银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周小川行长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五级分类制度和其他一些制度对银行而言,相当于诊断。而完善的拨备制度相当于治疗。如果拨备制度不健全,就等于看好病之后不准治疗和吃药,白白耽误了治病的机会”。 事实上,拨备的作用在于真实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拨备是利润还是费用的实质取决于拨备是否能够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拨备不充足下的利润是高估的。对于目前的商业银行而言,大多数银行的专项拨备不足以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保证制度计提充足的拨备,以提高银行抵御不良贷款风险的能力,并确保真实的利润的基础。 拨备是银行用来平滑各年度收益水平的蓄水池,经营效益上升时提高拨备的计提水平,经营效益下降时通过释放拨备来维持盈利水平。银行呆账拨备计提数额的多少,总的拨备对不良贷款及全部贷款覆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银行应对经济景气变化带来的资产质量变化的能力的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拨备率应越低越好,反应损失较小利润越高;损失越大利润越小。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贷款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应拨备前利润(拨备前利润即指尚未扣除风险准备金的利润。它等于净利润与风险准备金之和。)和拨备后利润综合评价和考核。在经营管理中,兼顾效益与质量、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实事求是提高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⑩ 贷款拨备率 监管指标

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

阅读全文

与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君弘一户通怎么买股票 浏览:151
60元理财卡 浏览:517
股票不分红价格也不涨 浏览:788
苏交科股票千股千评 浏览:327
期货从业人员可以炒外汇 浏览:893
每日股票直播 浏览:701
海联讯是只什么股票 浏览:639
外汇委托骗局 浏览:399
应收账款融资包括什么 浏览:838
山东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 浏览:579
信托pj证券 浏览:938
中国银行香港人民币汇率今日 浏览:944
嘉富诚资金 浏览:897
外汇储蓄现钞账户 浏览:748
工行贵金属诈骗案件审理 浏览:538
上海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33
平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浏览:42
厦门银行外汇 浏览:562
维港投资集团 浏览:836
代码000457基金净值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