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卖空机制的意义
1.卖空机制的推出对券商是一大福音,众所周知,券商的利润来自三大块:经纪(收佣金)、自营(自有资金买卖股票)、投行(证券发行与承销),因为卖空交易可提高交易的活跃度,这对提高券商的经纪业务量有很大帮助,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资金在无避险机制的情况下,在熊市中只能选择离场观望,这使得成交量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同时,券商自身的优势也使它们可能参与卖空交易的操作中,比以前多获取一块通过下跌而来的利润,券商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的稳定力量,无论牛熊,券商必须赚钱,以维持营业部开销,在现在交投不很活跃情况下,这很不利于提高券商的经纪与自营业务量,长此以往,必将引发券商的经营风险。
2.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我们现行的做空实际是离场观望。随着股票的下跌,成交很可能会是越来越不活跃,这对市场是有害的。而卖空机制的推出使得做空有获利的可能。这样就会在下跌市场吸引大批场外资金入场。由于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后市的预期不同,必然有人做多,有人做空。所以必将造成成交量的放大,增加了市场上股票的供应量,降低了投资者由于市场供应不足而不得不以较高价格购入股票的风险。同时卖空者的对冲行为又增加了市场的需求量,使得投资者能在固定的价位大量卖出股票。卖空机制的存在活跃了市场的交易行为,扩大了市场的供求规模,从而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3.卖空机制的存在客观上能产生一种“价格发现”机制,促使股票市场的价格接近实际价格,实现股票市场价格的有效性。有效市场要求价格能够完全充分地反映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但是缺乏卖空机制使得预期股票价格即将下跌,而本身没有证券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卖出股票来实现自己对股票的预期,从而限制了股票市场上的供应。卖空机制的存在使得整个市场存在着大规模的股票供应和需求量,.这种大规模的交易量及由此衍生的价格竞争将会大大提高股票定价的有效性。而且卖空交易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市场对股票的未来价格的评价.从而使价格所反映的信息更加充分。
4.卖空交易建立起了现货与期货市场之间的对冲机制。当投资者持有证券或以该证券为基础证券的衍生品种时,证券价格的波动将使投资者面临损失风险。投资者为了对冲掉这一风险,可以卖空该种证券,建立反向头寸。无论价格上涨还是下跌,投资者的损失和利润能大致相抵,起到了套利保值的作用。
Ⅱ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的成立背景
金融交易所的成立背景,综合起来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一、 国内产权交易市场过度分散,恶性竞争,缺乏全国性的、具有公信力的产权交易平台。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进行国有资产的处置,各省市成立了一大批产权交易机构,全国各种各样的产权交易所有300多家,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严重阻碍了产权的跨地域流动性。国有资产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流转配置,没有真正的价格发现机制,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区域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了联盟,形成以上海产权交易中心为首的长江流域市场,以北京产权交易中心为首的北方市场联盟,以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北方共同市场。但是这些区域性市场都是松散型的行业联盟,通过合作协议捆绑在一起,没有统一的平台和统一的规则,也无法解决产权跨区域流动的问题。因此,目前我国仍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具有公信力的产权交易平台。二、 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分散,道德风险突出,呼吁一个全国性的、具有公信力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我国的不良金融资产率高达20%以上,远远超过巴塞尔协议的标准。为了剥离国有四大银行的不良金融资产,控制金融风险,国家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在各省设置办事处进行金融资产处置,又将全国分割为了120个小市场,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分割如出一辙。区域分割的状态下,市场信息极度不对称,造成恶性竞争,金融资产处置过程中道德风险非常大。早在2000年初,就有人呼吁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统一交易规则,打破地域限制,摒弃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界限,形成公开透明的金融资产交易机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三、 监管机构期望金融企业国有资产通过全国性的、更具公信力的平台转让。 2009年3月,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即财政部第54号令,明确规定:金融非上市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省级以上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由此可见,国家监管机构非常重视金融国有产权的转让,希望有一个更广泛的、更具公信力的交易平台。但是目前国内恰恰缺少这样一个平台,54号令的出台仍然没有解决市场分割的问题,全国的金融产权转让市场仍然分布在30个市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金融资产交易所应时而生,是中国金融发展、改革和创新的必然产物。金融交易所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也必将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Ⅲ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产与利用的相关政策及运营机制
7.7.1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产与利用的相关政策
我国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资源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法规制度见表7.25。
表7.25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产与利用相关法律政策、法规
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对我国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中确定优先建设管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任务,要求在缺水地区要大力推行再生水利用。京津冀都市圈内关于再生水生产和利用的地方性法规中,北京市的法律、条例、政策制度相对完善,特别是北京市发改委在《本市对再生水处理和利用的计划》中提出再生水已经成为北京稳定可靠的新水源,并被纳入全市水资源平衡计划,强调大力开发利用再生水,化解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两大难题,实现污水变资源。
但是,不管是在国家法律法规中还是地方性的法规中都没有对污水权进行界定,没有发展再生水市场化运作的相关规定。要实现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产和利用市场化运作,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7.7.2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产与利用的运营机制分析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产与利用机制如图7.8所示。要实现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产和利用市场化运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发展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市场供求机制、建立市场价格机制。
图7.8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产和利用运营机制图
7.7.3 市场价格机制下再生水生产企业效益分析
如果再生水进行市场化运作,假设再生水生产成本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限是各种用途中的自来水价格(下面计算时取上限最低的居民用水价格,见表7.16),根据公式(7)计算利润变化情况。
7.7.3.1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利润变化情况
再生水产量Q=32850万t,政府价格P1=1元/t,市场价格机制下价格P2=4元/t,单位平均成本AC=0.916元。
①政府定价下的利润
∏1=Q×P1-Q×AC=32850×1-32850×0.916=2759.4万元
②市场价格机制达到价格上限时的利润
∏2=Q×P2-Q×AC=32850×4-32850×0.916=101309.4万元
③利润变化情况
利润增长∏2-∏1=101309.4-2759.4=98550万元
7.7.3.2 怀柔污水处理厂利润变化情况
再生水产量Q=1672万t,政府价格P1=1元/t,市场价格机制下价格P2=4元/t,单位平均成本=1.73元。
①政府定价下的利润
∏1=Q×P1-Q×AC=1672×1-1672×1.73=-1220.56万元
②市场价格机制达到价格上限时的利润
∏2=Q×P2-Q×AC=1672×4-1672×1.73=3795.44万元
③利润变化情况
利润增长∏2-∏1=3795.44-(-1220.56)=5016万元
总之,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污水处理厂的利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案例中虽然使用的是最高限价,但是这个限价是各种用途最高限价中最低的,说明在不同用途中的利润空间还可能比计算出来的要高一些。另外,从案例中还可以看出,当市场价格上涨到大于1.73元时,怀柔污水处理厂就会扭亏为盈。
同时,价格上升的过程也会使再生水利用企业的经济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但是,通过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既可以使生产企业盈利又可以使用水企业降低用水成本(相对于使用清洁水)的最优价格。
Ⅳ 价格发现机制是什么
翻开教科书[①],所谓价格发现功能是指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米勒说:“期货市场的魅力在于让你真正了解价格。”期货市场在价格形成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首先,期货价格是参与者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形成的,这与现货价格在参与者相对分散和私下进行交易形成完全不同,集中交易聚集众多交易者,并且在自由、公开的环境下进行竞价,故期货价格比现货价格更真实、更具有权威性。其次期货价格所代表的是未来某一具体时间、地点市场的交收价,众多参与者带着不同的预期进行交易,交易结果代表市场对未来价格的看法,故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功能。这反映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期货交易参与者众多;其次是期货交易中交易人士大都熟悉某种商品行情;再次是期货交易透明度高。
一、文献综述
个人认为从理论上来讲,研究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二是如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那么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因果关系走向如何?即期货价格的变动是否是现货价格变动的原因?或者现货价格变动是否是期货价格变动的原因?也就是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着协整关系?如果存在的话,期货价格的变动是否领先于现货价格的变动?或者现货价格变动是否领先于期货价格的变动?因此在诸多实证研究中,学者们结合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分析:祝合良(2007)[②]发现铜、大豆的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小麦的国内外均衡价格之间没有长期均衡关系;龚国光(2007)[③]发现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李慧茹(2006)[④]发现棉花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都扮演价格发现角色,而且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主导地位;刘晓宇(2006)[⑤]发现豆粕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相互引导关系,起火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早在2002年,华仁海、钟伟俊[⑥]发现金属铜、铝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可见,实证研究中对期货市场是否具有我们通常定义的价格发现功能持不同观点。
二、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疑问
对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个疑问就是期货价格是否就是现货预期未来的即期价格呢。陈蓉、郑振龙(2007)[⑦]认为投机者决定期货价格是根据对未来期货与未来现货价格水平的预期,而套利者则根据当前的现货价格决定期货价格。因此期货价格是由未来的现货价格还是现在的现货价格决定,就看是投机还是套利的力量最终决定期货价格。他们认为在可以自由借贷、可以自由买空卖空的完美市场中,套利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因此期货价格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套利者。即在这个市场中,期货价格就不是未来现货价格的预期,而是由现在的现货价格所决定。
对此,从金融工程无风险套利策略出发寻找答案。以期货存续期内产生一定红利率的标的资产为例, 假设目前为t时刻,市场无风险连续复利利率为r,标的资产在期货存续期内的连续复利红利率为q.为期货定价时我们可以构建如下两个组合:
组合A: 一份规定在到期T 可按交割价格交易一单位标的资产的远期合约多头加上一笔数额为K*EXP[-r(T-t)]的现金
组合B: EXP[-q(T-t)]单位证券并且所有收入都再投资于该证券
在组合A中, K*EXP[-r(T-t)]的现金以无风险利率r 投资, 投资期为(T- t), 到T 时刻远期合约到期时即可获得K元现金,正好用于交割远期合约多头,获得一单位的资产。同样组合B 拥有的证券数量也随着红利的增加和再投资而增加,在时刻T 同样成为一单位标的资产,其价值正好等于组合A的价值。根据无风险套利原理, T 时刻价值相等的两个组合在t时刻的价值也必须相等。即:
f+K*EXP[-r(T-t)] = S*EXP[-q(T-t)]
根据定义,期货价格F是使得期货合约价值f为0的交割价格,由此可得F= F=S*EXP[-q(T-t) (1)
如果式(1)不成立,则市场套利力量将以买现货卖期货或买期货卖空现货的方式获取无风险利润,直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满足式(1),市场达到无套利均衡。
从式(1)的推导可以看出, 期货价格的确定完全依赖套利的力量而不是买卖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测
Ⅳ 什么是价格发现
价格发现(Price Discovery)是指买卖双方在给定的时间和地方对一种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达成交易价格的过内程。 它涉容及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信息、期货市场和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并不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价格决定(Price Determination)。”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功能,也是期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期货市场上买卖双方通过公开竞价形成的成交价格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超前性,是不同交易者对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的认识和对未来市场预期的综合反映。期货价格也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与反映若干间断时点的现货价格相比,期货价格能够动态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市场供求关系。因为在期货市场上,标准化的合约买卖总是持续地进行,交易者可以不断地根据所获得的最新信息修正原先对市场的看法,形成新的成交价格。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使期货价格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能发挥比现货价格更为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生产经营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根据这一价格作出合理的生产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Ⅵ 价格发现的机制有哪些
问题没说清楚,空间有免费的炒股软件,可先体验
Ⅶ 价格发现的概述
Schroeder等(1997年)指出,“价格发现(Price Discovery)是指买卖双方在给定的时间和地方对一种版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达权成交易价格的过程。
它涉及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信息、期货市场和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并不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价格决定(Price Determination)。”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功能,也是期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期货市场上买卖双方通过公开竞价形成的成交价格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超前性,是不同交易者对市场供求关系的认识和对未来市场预期的综合反映。期货价格也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与反映若干间断时点的现货价格相比,期货价格能够动态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市场供求关系。因为在期货市场上,标准化的合约买卖总是持续地进行,交易者可以不断地根据所获得的最新信息修正原先对市场的看法,形成新的成交价格。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使期货价格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能发挥比现货价格更为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生产经营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根据这一价格作出合理的生产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Ⅷ 价格发现的股指期货
1、原理
价格发现是股指期货市场的一个主要功能,即期货市场有提供标的资产价格信息的能力。股指期货价格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未来某时点上股票指数的预期,由于所需的保证金低和交易手续费便宜,因此流动性极好。一旦有信息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会很快地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且可以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股指期货市场实际上就是通过低成本、高流动性的交易将投资者对未来股票指数走势的信息或预期反映到期货价格中去。
2、滞后期
从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传递信息的滞后期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这与信息的类型和投资者根据信息所做出的预期或者判断相关。例如,当明确而清晰的信息(如加息、调整印花税等)出现时,从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传递的滞后期较短,甚至两个市场几乎同时做出反应;而对于一些模糊信息(如对调控政策的预期、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传递的滞后期可能较长。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股指期货针对明确信息的价格发现机制是无法转化为投资者现实的操作策略,因为与基金和机构投资者相比,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交易速度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相比而言,中小投资者可以容易地利用股指期货对模糊信息的价格发现机制进行操作。由于期货市场交易的杠杆作用,与现货市场相比,期货市场对信息的敏感性更强,当模糊信息出现时,同样会及时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