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国内市场,物价上涨,说是人民币贬值;在对美元,说是人民币升值。究竟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呢
现在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也就是说你拿人民币去换美元要付出之前更多的钱
如果人民币升值也就是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民币就能换到美元
这种是相对的,你需要一个确切时间的汇率和一个月之前或者半年或者一年的汇率去比较,这样升值贬值就很明显了
㈡ 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美元贬值:
假设美元兑人民币1:8。美元贬值后,美元能够兑换的人民币就变少了,变成1:7。再假设本人手上拥有1W美元,在汇率没下降前,这1W美元=8W人民币,但由于美元的贬值,所能兑换的人民币减少,于是这1W美元就变成了7W人民币,这之间就相当于本人手上的1W人民币无故蒸发消失了。
但是另一方面,在美元使用区即用美元当流通货币的地方,如美国,由于他们本身就一直都在使用美元,所以即使美元贬值,也不会影响国内物价什么的,所以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才采取各种手段提高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因为中国是拥有美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所以美国这种行为完全就是损人利己的下三烂招数。
所以,美元贬值对本种货币几乎毫无影响,但是对于拥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个人而言就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假如美元对人民币是1:10,中国一万亿的美元外储就是10万亿人民币。假如美元对人民为1:1,则中国一万亿的美元外储就是1万亿人民币!美元贬值,贬的是美国的债务。
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2012年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处于跌宕状态,到2012年10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再度创下自1993年来的新高。
㈢ 为什么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美国就赚了
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何来贬值而言?不错,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国际市场上,人民币VS美元要升值,在国内人民币VS大排面要贬值。
1、美元公式:一个很重要的公式是我们一切分析的基础: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汇率。如一只中国产的茶杯,价格4元,人民币汇率8.27,茶杯卖到美国,报价为4/8.27=0.5元美元。美国抱怨中国货太便宜,0.5美元的价格让美国人实在难以竞争,小布什想尽一切办法,要让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货从0.5涨价到0.7-0.8美元。
官方媒体翻来覆去强调,美利坚强制人民币汇率升值,汇率升值至1:5,美元报价自动涨至4/5=0.8美元,就没什么竞争力了。事实上,等式的右边有两项 -汇率、人民币报价。美国人还有另一种阴谋,如果中国通胀,杯子卖到7元一只,则7/8.27=0.8美元,一样达到目的。
2、通胀:通胀说来就来,一夜之间,物价就涨上去、电煤矿油就缺口、经济就过热了。什么导致经济过热?按央行官员的口径,是汽车、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过度投资。但过度投资的根源是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根源是需求过热,需求过热的根源呢?央行官员就瞠目结舌,答不上来了。在8.27的汇率下,美国人的一个手段,就是用尽量多的美元冲击人民币体系。固定汇率类似一种坐庄系统,卖盘太多时,庄家就要进场维持价格。美国人抛多少,央行就得要接多少。不然这个8.27就名存实亡了,也达不到帮助企业出口的目的。 过去的一年中,大量热钱涌向中国,美国人的行为可谓疯狂 -中国的基本面很强,美国财团充满信心,投机资金源源不绝。年终总结,央行每天买进5亿美元,一年累计买入了1600亿美元。04年1-6月又买了700亿之巨,外汇储备达到4700亿美元。央行和商业银行有很大区别,商业银行资源有限,且用的是旧钱;商业银行买卖外汇,不会影响金融稳定。央行是发钞行,拥有铸币权。理论上,央行的接盘能力是无限的。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动资金用完后,可以开动印钞机,印制新钱,接下美元。但新钱有新钱的坏处——新钞一发,后患无穷。美国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流入市场,将导致物价系统的灾难。中国商业银行的放大系数约为2.5-3.5。去年,M2货币总量由18万亿增长到22万亿,如果没有美元潮,放贷额甚至是缩减的,商业银行会惜贷,信贷失控纯属无稽之谈。新增4万亿货币总量,对仅有10万亿GDP的经济体来说太大了。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钱,物价岂能不涨?物价一涨,生产企业岂会不大干快上,尽量多快开工?便出现所谓的经济过热。即是说,联系汇率导致人民币被低估,美国人冲击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用格林斯潘的话说,如果中国坚持不升值,他们自己的货币就会出问题。
3、鱼与熊掌:如果人民币被低估,美国人必然乐意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最终导致人民币过多,通货膨胀。经济是均衡的,你坚持固定汇率不动摇,我就用美元冲你人民币,最终导致你通货膨胀,失去竞争力。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选择固定汇率,还是选择稳定物价?中央的态度很明确,固定汇率是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去年顶住7国财长的压力,被认为是外交纵横的一项重大收获。按中国人的一贯思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美国的劝告,反着做就可以了。美利坚要我们升值,我们偏不能升值。但事实究竟怎样,还是要讲清楚:汇率上涨,受益者是人民币持有人,即13亿民众。你可以轻松去加勒比海滩度假,甚至娶一个年轻漂亮的马来西亚太太。汇率不涨、国内通胀的话,受益的是政府和银行。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几万亿坏帐相应缩水,更容易偿还,政府获得大量的铸币权,以应付财政开支。财富只有一笔,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总之,百姓去加勒比渡假是没有指望了,更没钱娶一房马来太太,这些钱将用来填补国有银行的亏空。总体上,以国家利益而说,填补银行总比去海滩渡假重要得多,但还是应跟民众解释清楚,中央的选择中,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
㈣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是人民币贬值还是升值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指的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人民币的汇率通常用货币对USD/CNY表示,这种标价方式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代表1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因此汇率的数值变大,表明美元兑人民币升值,数值变小,代表美元兑人民币贬值。
但如果我们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就要用不常用的间接标价法来说明,货币对就变为CNY/USD,代表1个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此时数值变大就代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指的是CNY/USD的数值变大,也就是人民币升值。
㈤ 经常听别人说美元贬值,美股会涨,他又说人民币升值,股市也会涨,为什么岂不是自相矛盾
美元贬值等同于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币值与美元挂钩 人民币升值更多的是因为有大量的热钱流入国内 推高股市和楼市的价格
㈥ 关于美元贬值 人民币升值
1.两者都有,前期是由于美元贬值,人民币由于跟美元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只对美元升值,但是对非美货币都是贬值,随着次贷爆发,美元对非美货币开始升值,人民币对美元基本没变,所以对非美货币开始升值,具体的比例说不出来,大概就是从汇改以来,对美元升值了20%左右,对其他非美货币应该在10%左右
2.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不断贬值,石油价格就会涨,前期油价大涨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元贬值,,现在美元升值了,并且对石油的需求降低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油价大跌
3.人民币变化影响不了石油价格,只有美元变化和石油的供求情况影响石油价格
㈦ 美元在人民币升值前换还是升值后才换
当然是在人民币升值前换啦。。。。
如果你是用美元换人民币就要在人民币升值前换
如果人民币换美元,那就等人民币升值换
㈧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表示美元升值还是人民币升值
总体来说是人民币贬值。例如6.4人民币换1美元,现在汇率上升,6.8元换1美元。
要理解人民币的升值与贬值,可以从如下相关知识理解:
人民币升值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比如现在6.3654人民币可换1美元,升值后1美元只能买3元人民币或者说6.3654人民币可以买2美元)。比如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
人民币贬值,对国家来说有一定好处,理由如下:
人民币升值美国是最大的放债国家,它经济危机了其他国就开始贬值,这样使别的国家资产无形中蒸发掉用别国欠的钱进行吃喝),也就是美国消费世界买单。反之,人民币贬值,对中国来说有一定好处。
人民币兑外汇牌价 参考如下:
㈨ 美元贬值了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成明显通货膨胀是2008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在央行11次上调准备金率,六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的情况下,从去年开始的物价持续上涨问题仍未缓解,国家不得已采取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为何被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视为通货膨胀克星的利率手段在中国就不管用呢?,归根结底是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没有分析清楚。
中国通货膨胀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其一,美元降息和大幅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大幅上涨,从而导致我国进口商品大幅涨价,传导到国内商品接连上涨。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日前说,鉴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尽管政府已通过财政尽力采取了价格补贴等来控制物价,但来自世界粮食、石油等普遍上涨带来的传导效应却是短期难以避免的。其二,美元贬值,导致国内持有美元的企业纷纷抛售美元,投资于房地产以及其他商品。其三,引入美元,引入了通货膨胀。如此这般,利用利率手段抑制通货膨胀就很难见效。
怎么办?有三个应对之方,一是加速人民币升值;二是加速提高劳动力价格,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以解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三是保持股市平稳发展,发挥股市吸纳过剩流动性的作用。
当然,另外一些方面也不可忽视。石油价格、粮食价格上涨也引发和推动了通货膨胀。可以说,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综合原因引发的,解决办法只有采取经济的、行政的、产业的等综合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加速人民币升值、继续使用货币工具以及诸如市场干预和限制乙醇工业发展等措施都应该综合运用。
美国的接连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将带来很大影响。一方面中国大陆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很重,对继续加息的要求非常迫切;另一方面中国加息,而美国接连减息,导致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相对人民币来说美元将继续贬值,促使未来全球资金将进一步流入中国,使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局面进一步恶化。流动性过剩加剧,可能导致资产价格继续攀升甚至使通货膨胀成为现实。这就形成这样一个局面:眼看着物价节节上涨,却又不能使用加息货币工具;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回收过剩流动性,但是,美国一直减息,美元一直贬值,又使中国流动性过剩加剧。这就好像我们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在“堵水”,而美国降息却是在“注水”,不把“注水口”堵上,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人认为,目前,央行已经失去了货币调控的主动权,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也有一定道理。起码美国接连降息使中国货币政策处于两难选择的境地。
如何应对呢?当前应该加速人民币升值步伐,缩短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时间;大幅度提高劳动力、环保、资源能源成本;迅速出台鼓励企业、个人对外直接投资优惠政策;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商业银行过剩流动性。
同时,保持股市稳定发展对当前经济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股市的稳定向上发展,可以吸纳大量过剩流动性,对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有好处。如果当前股市出现暴跌甚至发生股灾,那么,对当前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股市吸纳的大量流动性必然会一方面流向储蓄、其他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将会流向房地产以及其他商品上面,将推动房地产价格以及物价继续走高。因此,要建设好股市,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使股市成为良好的投资资金与消费资金的蓄水池,较好地吸纳当前过剩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