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有一套文革邮票想请大家看一下值多少钱里面有一张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
文革票由于出于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再加上那个时期的邮票存世的比较少。所以价格是非常高的。因为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没有在市面上流通过,所以价值是非常非常的高。价值可能高的成千上万。不过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那样子的邮票。你光拍摄了一个本子的面,并没有见到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那张邮票。不好说,你的张邮票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据我多年收集邮票所知啊,假的可能性在99%以上。真的可能性不是1%。最好你发张照片儿,让我们看看。这样才能给你一个基本正确的答案。仅此而已。
『贰』 文革邮票值多少钱
这个问题比较笼统呢,文革期间的邮票有两种志号,一是“文”字头,二是编号邮票,目前来看,和邮票的面值相对,还都是挺值钱的。不过不同套的票,价格也各不相同。另外,邮票的品相,是否盖销等等因素都将决定它的价格。
附一个近期的文革邮票价格表吧:
文革票网上报价
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30000
31320赵涌
文2毛主席万岁
9000
9720赵涌
文3文艺座谈会25周年
8500
8964赵涌
文4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2000
2970赵涌
文5革命文艺
7500
9720赵涌
文6毛主席与世界人民
1100
1231.2赵涌
文7毛主席诗词
26000
27000赵涌
文8红题词
95
183.6赵涌
文9支持美国黑人斗争
2000
2484赵涌
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
34000
38880赵涌
文11白题词
95
140.4赵涌
文12毛主席去安源
1000
1620赵涌
文13毛主席最新指示
1450
1533.6赵涌
文14长江大桥
400
486赵涌
文15八届二中全会
270
286.2赵涌
文16红灯记
550
864赵涌
文17知识青年
525
691.2赵涌
文18保卫边疆
420
550.8赵涌
文19金训华
110
137.7赵涌
N1-6智取
1250
1100
1335.6赵涌
N7严惩
12
*
9.28赵涌
N8-11巴黎
2350
2180
2385赵涌
N12-20建党
2550
*
2597赵涌
N21-24乒一
800
*
837.4赵涌
N25-28阿党
320
*
344.5赵涌
N29-32轮船
860
830
*
N33-38讲话
700
650
731.4赵涌
N39-43体育
810
*
837.4赵涌
N44王进喜
270
250
265赵涌
N45-48乒二
420
400
413.4赵涌
N49-52红旗渠
800
770
858.6赵涌
N53-56白毛女
880
954赵涌
N57-62熊猫
1250
*
1356.8赵涌
N63-65妇女
300
*
408.1赵涌
N66-67文物
300
260
323.3赵涌
N78-81机器
1600
*
1590赵涌
N82-85赤脚
280
260
270.3赵涌
N86-90儿童
205
190
227.9(带边)赵涌
N91-94乒三
220
*
233.2赵涌
N95交易会
80
N1-95大全套
*
合计价16287
15000
15900赵涌
『叁』 请问文革邮票八大样板戏现在值多少钱
“文革邮票八大样板戏”是:原邮电部于 1968 年 1 月 30 日发行的, 票名:《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
目前(2015 年 11 月19日)这套邮票的市场价格为:(新上品)售卖价 9000元, 收购价 6000元, 成交价 7500元左右;(盖销上品)售卖价 3800元, 收购价 3000元, 成交价 3400元左右; 信销票的价格,由全套每枚邮票的品相集合后综合决定 。
这套邮票的发行资料如下:
【邮票名称】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发行时间】1968 年 1 月 30 日
【邮票志号】 文 5(W5 )
【全套枚数】 9 枚
【全套面值】 72 分
【邮票版本】 影写版
【邮票齿孔】 (1)11.5 * 11度 ; (2) - (6)、(9)11度; (7)(8)11.5度
【邮票规格】/【全张枚数】(1)60mm * 40mm / 25(5 * 5) ; (2)(3)(5)(6) (9)54mm * 40mm / 28(4 * 7) ; (4)40mm * 54mm / 28 (7 * 4) ; (7)(8)52mm * 31mm / 40(4 * 10)
【套票印量】 1000 万套
【邮票设计】 (1)(3)孙传哲; (2)万维生; (4)李大玮; (5)陈晓聪; (6)孙 明春 ; (7)卢天骄; (8)杨白子; (9)黄里
【邮票印刷】 北京邮票厂
(1)8分 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1000万枚
(2)8分(京剧)《智取威虎山》1000万枚
(3)8分(京剧)《海港》1000万枚
(4)8分(京剧)《红灯记》1000万枚
(5)8分(京剧)《沙家浜》1000万枚
(6)8分(京剧)《奇袭白虎团》1000万枚
(7)8分(芭蕾舞)《红色娘子军》(1968.5.1)1000万枚
(8)8分(芭蕾舞)《白毛女》(1968.5.1)1000万枚
(9)8分(交响乐)《沙家浜》(1968.5.1)1000万枚
『肆』 谁有文革邮票各枚信销票的详细市场价格
编号名称新票售价旧票售价
W1毛主席语录14600(盖销)4200
W2毛主席万岁3900(盖销)1600
w3文艺座谈会讲话4300(盖销)2100
w4祝毛主席万寿无疆1100(盖销)360
w5毛主席的革命文艺文艺路线胜利万岁4000(盖销)1600
w6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500(盖销)230
w7毛泽东诗词13000(盖销)6100
w8林彪题词38(盖销)26
w9抗暴声明1100(盖销)360
w10毛主席语录20800(盖销)9000
w11林彪题词40(盖销)25
w12毛主席去安源400(盖销)150
w13毛主席语录900(信销)300
w14长江大桥130(信销)80
w15公报90(信销)15
w16红灯记400(信销)120
w17知青420(信销)140
w18边疆200(信销)140
w19金训华90(信销)25
『伍』 文革邮票那几张值钱
你若问正常发行的那80枚,那就是文10、文1、文7、文2、文3、文5这6套排1-6名,文10最贵,全套得5万多元,单枚的是开头“全国”这枚,得一两万元;文1全套得5万左右,里面是开头是“领导”、“你们”这两枚最贵,约各是四五千元;文7全套约两三万元,里面开头是“东方”的最贵,在三四千元,其次是开头“西风”、“才饮”两枚较贵,也得各在3000元左右;文2全套约万元左右,其中“坐像”最贵,两三千元,其次是“站相”约1500元左右;文3全套9000元左右,里面俗称“四行半”(就是语录是四行半字迹)最贵,约3000元左右;文5全套约8500元左右,其中娘子军和白毛女最贵,约各1200元左右。若问所有的文革票,那那些发行又收回和就没有发行被流出的品种都要比这些正式发行的贵得多,不管是全国山河一片红大的、小的、黑体词、全面胜利万岁、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等都是只扫视百万元,最贵的都可以说是无价,如“创建”那枚几乎没有几人见过的。
『陆』 文18老邮票多少钱
文18发行量在三百万,市场价格还是很高的,全新的在八百元左右一套,发行日期是1969年10月1日。文革邮票的市场情况都是很不错的,但是怎么说呢,价格高就代表着有很多造假的,所以说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真假的区别。
『柒』 邮票值钱吗
现在什么邮票最值钱,随着当代盖邮戳机的应用与电子邮件的迅速普及,邮票的使用量在不断减少。喜爱集邮的人都知道,我国的邮票品种繁多,门类丰富,而今收藏邮票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今天的邮票市场却不理想,即便如此,邮票的每年世界使用量还是数以十亿计的,那么现在什么邮票最值钱呢?虽然大部分的邮票都很普通没有收藏亮点,但是仍有一部分邮票是非常值得收藏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邮票收藏起来有价值吗?你了解过中国最值钱邮票的排行榜吗?
什么邮票值钱?
01
发行时间
距今时间较早,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早期邮票(主要包含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文革邮票和编号邮票)。由于发行时间较早,经过这么多年的消耗,邮票的品相和数量所剩不多。俗话说“物依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
『捌』 急!各位同志帮我查一下:1968年的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大版和小版现在存世的各有多少张价格多少
1968年9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为纪念和庆祝这一事件,邮电部决定于1968年11月25日发行1枚“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面值8分。邮票图案为工农兵手持《毛主席语录》,背景中“革命委员会”的红旗汇成的红色海洋和工农兵群众热烈欢呼的场面,上方为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地图上除台湾省外全部绘成大红色,上面印有“全国山河一片红”金字,邮票票幅为30毫米×40毫米,齿孔11.5度×11度,整张枚数50(10×5)。影写版。北京邮票厂印制。集邮者称为“一片红”。
1968年11月25日邮票首先在北京发行,发行时间不到半天。一位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编辑发现这枚邮票上中国地图画得不准确,没画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他便通过组织向邮电部反映。邮电部发现问题后,急令全国各地邮局停售,邮票要全数退回。但已有个别邮局提前售出了这枚邮票,致使有少量邮票流出。“一片红”发其存世数量少,而成为新中国邮票中著名的珍邮,并名列世界珍邮之中。
1996年10月19日中国嘉德’96秋季拍卖会,一件“全国山河一片红”直双连,原胶,上品,底价21万~23万元(人民币),以30.25万元(人民币)成交。1997年4月20日中国嘉德’97春季拍卖会,一件“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四方连,带右边纸,原胶,上品,底价58万~60万元(人民币),以74.8万元(人民币)成交。1997年10月1日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邮票博览会首次展出了全新50枚一整版“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这版堪称“国宝”级的珍邮,市场价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1968年11月25日,一枚貌不惊人的8分面值的文革邮票《祖国山河一片红》发行了。谁也没有料到,原本十分正常的按程序设计、印制后,再通过邮局正式发行的邮票,却会因为一位地图出版社的职工发现大问题而被取消发行,流出的少数票意外地成为中国邮票中最珍贵的邮票之一;没有想到,“片红”票还有一枚“双生”,数年后才被邮坛接受的“大片红”,“大片红”成为“片红”邮票的设计第一稿,成为定论,被载入《中国集邮史》和许多集邮书籍中;更没有想到,2003年2月15日,该邮票设计者向泉州万维生邮票艺术博物馆的一批捐赠品中,竟然有从未面世过的又一幅“片红”的第一稿设计图,图上根本没有引起争议而导致邮票被取消发行的地图。
消息从泉州传出,三幅设计图稿通过因特网,迅速传遍世界,成为邮坛大新闻,集邮史、教科书和一些关于文票的邮书因此需要改写,人们对文票的好奇心又因此增添几分。
“片红”的背景
1967年1月31日,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成立,这是当时成立的第一个“革委会”,之后,各地仿效。1967年8月31日,邮电部实行军事管制,发行邮票由军管会负责。主任是陈挽澜,副主任马克绍,军管会生产组负责人江韦文,政工组负责人高杰。
1968年9月5日,新疆、西藏分别成立“革命委员会”。“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热烈庆祝西藏、新疆两个自治区成立革命委员会》,社论称这种现象为“全国一片红”。
1968年9月5日,邮票发行局革委会决定发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邮票,编号为“文14”。
1968年9月6日晚到14日,邮票设计者万维生与邮票厂工人结合设计出第一样图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俗称“全面胜利”)并打样送审,主图是毛、林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欢呼的革命群众。这套邮票开始只设计一枚,面值8分,随后,邮票发行局革委会请示邮电部通信纪要求增加一种面值22分票,两种面值票的区别仅是“中国人民邮政”色彩不同。9月13日,邮电部通信组电话答复:同意。
1968年9月14日,邮票发行局革委会向北京邮票厂革委会发函:订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文14)纪念邮票一套两枚,邮票面积60×40毫米,8分印制1亿枚,22分印制200万枚。
1968年9月14日,审的“全面胜利”样票未获批准被退回来,要求重新设计,并提出要“紧扣一片红”、“反映革命群众”。
1968年9月18日,“全面胜利”样图修改完成第二图稿。此图是在第一样图“全面胜利”的基础上,把毛、林像换成国家地形图,内书“全国山河一片红”,把工农兵图内远景改换成近景.打成样图再度送审。同时,他们按照订印函组织生产,连夜奋战,以期完成任务。
1968年9月18日,新华通讯社播发通稿:“北京邮票厂的工人和邮票设计人员连夜奋战,设计出大型彩色纪念邮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邮票画面呈现全国亿万革命群众欢呼的喜庆景象……”此时,北京邮票厂已经生产并交邮票发行局邮票库存8分票3400多万枚,22分票180多万枚。
1968年9月24日,邮电部军管会以(68)革生字第6号文件下发各省市区邮电管理局革委会《关于发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毛主席给日本工人朋友们的重要题词>邮票的通知》。《通知》指出:“1968年10月1日国庆节发行一套全国一片红,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纪念邮票……”实际上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大一片红”。
1968年9月27日。邮电部军管会决定今后不准在邮票上印制毛主席像、语录、诗词等,已经印制好未发行的停止发行,已经发行的可继续使用。于是决定先行停止发行“全国一片红”和“黑题词”两套邮票,并电告各省市区邮管局革委会:“你局已接到或即将接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及《毛主席给日本工人朋友们的重要题词》邮票请立即停发……”。
1968年10月8日,邮电部军管会又将“全面胜利”图稿修改成“大一片红”后直接呈送国务院分管邮电工作的副总理李富春审批,李批示:“请邮电部军管会送中央文革审查。” 后来报告及样票送呈周总理,周总理审看后认为票幅过大,不符合中央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批示作进一步修改。
1968年10月26日,根据周总理的批示和军管会的意见,设计者对“大一片红”作了部分修改,即由原来的60×40毫米大型横幅,修改成30×40毫米的小型纵幅,去掉了一些标语等,更突出了工农兵形象,俗称“小一片红”。由于8分面值的邮票停发,22分面值的邮票并未印制发行。
1968年10月30日,邮票厂将“小一片红”打出样票。由邮票厂工人根据印刷效果作进一步的修改调试后直接印刷。1968年11月5日。河北省保定市邮电局发抚宁县局8分票据4万枚,其中《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为2万枚,抚宁县局11月7日收到这批邮票。
1968年11月6日,又打出第二次印样,送到邮电部军管会审批,邮电部军管会“同意正式开印。”
1968年11月22日,邮票发行局革委会生产组请示邮电部军管会:“《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己于11月16日开始向各省市区分发,拟定于11月25日发行。”
1968年11月23日,北京地图出版社的陈潮在白纸坊邮电所购到“一片红”邮票后,发现邮票上中国地图画得不准确,随后向有关部门报告。
1968年11月24日,邮电部军管会电令各省市区邮管局革委会,立即停止发行“一片红”邮票,并原地封存,收回销毁。
1968年11月24日,一位军人在洛阳驻地的小邮电所买到“一片红”邮票,当即贴信从该所寄给即将分娩的妻子,从而留下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日前”实寄封。
1968年12月21日,邮票发行局向各省市区邮管局发函:“退回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将退回邮票交邮票印刷厂统一销毁。”
1968年12月25日,邮电部和外交部联合向周总理写了《关于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发行事可能造成的后果的报告》。报告中特别提到,北京市邮电局自行提前发行了这套邮票,并售出500多枚;—片红邮票地图错误在于根据1960年以前的地图绘制,中缅、中蒙、中不边界画得不准确,属于我国领土的南海诸岛也未表示出来;全国共计发出970万枚,发给邮票公司30万枚
陈潮发现“地图”问题
当年发现“片红”错误的人,曾任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副总编辑陈潮先生在接受《邮政周 报》记者崔广辉采访时,对史实作了再次确认。
陈潮先生是江苏南通人,50余年来一直在地图出版社工作。他数年如一日地记日记,并完好地保存下来。关于“片红”,他在1968年11月23日(阴历10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中午购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发现全国轮廓图有很多错误,即与生产组联系反映,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请其向有关单位反映,这是应尽的责任。”11月24日,他续写道:“昨购新的纪念邮票,今通知停止发行,要求收回,已去退换。传到上级,已决定处理,说明我们反映的意见得到重视,避免了国家的政治损失,心情很愉快。”
陈潮回忆说,当时出版社的门外有个邮政亭,可办理汇款、包裹出售信封和邮票等业务,挺方便的。邮亭的营业员叫赵树楠,与陈潮是同乡,陈又是常客,彼此很熟,来了新邮票老赵总要给老陈打个招呼。
1968年11月23日中午,陈潮正从外边走进出版社大门,只听赵树楠叫:“老陈,来新邮票啦!”老陈接过邮票一看,上面有中国地图,觉得很新鲜,便买了几枚。
陈潮把邮票拿到办公室仔细欣赏,出于一个长期从事地图工作者对中国地图的熟悉和高度的责任心,他突然发现邮票上全国地图轮廓不准确,尤其是中苏、中缅边境段,又没有南海诸岛。他当时猛然一惊,深知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非同一般,他立即向当时出版社的生产组作了反映。
陈潮回忆说:“11月24日下午,老赵气喘吁吁地跑道我的办公室说,上级来了通知,让收回‘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呢。老赵的样子很着急,因为他知道这张邮票25日才发行,他提前卖给了我,若收不回去,可捅了大漏子了。二话没说,我把邮票如数退还给了老赵。当时心里很轻松,也很愉快,只觉得做了应该做的事。有人为我惋惜没留下一枚,当时谁也不会那样做。”“邮电部下达收回‘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指示如此及时,至于还有什么原因,是不是由我发现的问题,当时确实不得而知,但后来被证实了。”“我担心此举会给邮票设计者带来麻烦,后曾打电话给邮票设计部门,回答说‘没事’,我才踏实了。”
对陈潮先生的专访,再次澄清了有关“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的不实传闻。
1999年,万维生首次透露片红另有第一稿《中国集邮》1999年年初,记者殷新章、黄亚秘采访了“一片红”的设计者——著名邮票设计家万维生。
万维生的书架上有许多他画过的邮票有关资料,分题立册,其中一份上标有“一片红”字样,内中是国内外有关“一片红”邮票的报刊介绍文章及照片,厚厚一本。记者向老万了解《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的始末。老万说:“这个问题每到一处都有记者追问,我表示还未到讲的时机。我的家乡福建泉州正在筹建我的邮票艺术中心,当中心建成时,我要将我从事邮票艺术工作中自己留存的邮票及画稿捐献给家乡,其中包括一幅《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画稿。到那个时候,我会讲这幅画稿是怎样画出的,将一片红邮票的有关情况公布于众。”当笔者表明采访的诚意后,老万简单介绍说:“‘一片红’是人们熟悉的一种文革珍邮,属于未发行邮票,现外传两种。‘大一片红’与其孪生兄弟‘小一片红’的题材、图案、面值均相同,只是票幅不同:大的为60×40mm;小的为30×40mm。第二,票面上的文字也不同:大的图案下方有一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字样。第三,大的面值标在左上方,而小的标在底部。”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大小两种“一片红”呢?老万接着说,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在北京街头常有敲锣打鼓的庆祝游行。直至29个省市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游行的规模则更大了。当《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与《红旗》杂志联合发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社论时,从首都北京到全国城乡,军民举行了庆祝大游行。在北京,人们挥动着《毛主席语录》,举着红旗,抬着红色的中国大地图从长安街通过。老万的工作地点在长安街,每天都能目睹到欢庆场面,此情此景给老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庆祝这一盛事,邮电部军管会决定发行一种纪念邮票。新华社于当年9月18日曾发表过一则消息:“北京邮票厂的工人和邮电部邮票发行局的设计人员连夜奋战,设计出了大型彩色纪念邮票‘全面胜利万岁’,邮票画面呈现全国亿万革命群众欢呼的喜庆景象……。”这则消息中讲的邮票,实际上是“大一片红”。
由于当时社会秩序较混乱,邮票审批十分困难,图稿上报后不能按时得到审批,要等待一段时间。为做到及时配合宣传,邮电部军管会就采取先印出样票再送审的办法,印制了一批横票。送审后上级领导对印样提出了意见,老万根据传达的意见又重新画了邮票图案,将横长型改为竖长型,尺寸由60×40mm改为30×40mm。这就是人们称的“小一片红”。“大一片红”是印样,价格昂贵,如何流入社会不详。1987年,香港拍卖此票时底价为8万港元,其价位是“小一片红”的10倍。后来,“一片红”的价格扶摇直上。目前,业内人士估计,“大一片红”应在140万元以上.“小一片红”价值10万元以上。两年前在北京一家邮票拍卖公司见到一枚横型大“一片红”。当时,万维生感到十分惊讶,不知其从何而来。
在万维生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图修改邮票画稿后,新稿很快得到了通过。1968年11月25日,“一片红”在邮局出售。在北京工作的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一位职工在北京南城某邮局买到这种邮票后,认为该票地图绘制的不准确,给邮电部军管会写信反映这一问题,很快,邮电部军管会做出决定,急电全国各邮局立即停售,全部邮票清点退回邮电部。但由于有令不行,一些邮局违反规定提前出售了这种邮票,据专家估计有近千枚左右。对于邮票刷色问题,万先生说,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革委会,人民日报称此为“全国山河一片红”,不画成红的又能画成什么颜色?台湾省属国民党领导,实行资本主义,不画成白的难道可以与大陆一样画成红的?关于地图,万先生认为,“其实当时国内的地图版本很多,有的地图本身就界限不清,邮票设计是艺术创作而不是科学研究,只能抽象地表现,正如画人的五官,不必一一描到一样。此枚邮票,地图是一背景,不是出地图邮票,是各种推想越传越玄吧!”说到这里,万维生深有感触地总结道:“这是一个特殊年代,注入的一个特殊题目。”是那个特殊年代,造就了新中国的大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未发行邮票。万维生先生从1955年就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已设计邮票40多套140多种,本来就十分出名,又加上“一片红”珍邮的出现,真是名扬四海。
万维生说,已有多位记者,包括电视台记者都被我婉言拒绝。我保留的“一片红”邮票画稿,暂时不露面,待不久将来交到我家乡,会把设计此套邮票的过程对着实物画稿讲述。有实物图会讲得更明白点,有实物会比现在多种传说有说服力。万维生说,那张图稿会说明关于“一片红”还未说到的内容。
2001年,万维生语惊四座
2001年6月22日总594期《中国集邮报》头版头条刊登:《万维生说“全面胜利”与“一片红”无关》
“近年来,众多新闻媒体纷纷将未发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俗称‘全面胜利’)邮票称作《全国山河一片红》(俗称‘一片红’)邮票第一稿。5月31日,在中国邮票博物馆召开的《中国邮票史》(第七卷)书稿终审会议上,著名邮票设计家,《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设计者万维生语惊四座,他指出:未发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邮票根本不是《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的第一稿,真正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第一稿出他本人收藏,没有亮相过。……万维生告诉记者,登上新中国邮票知名度顶峰的未发行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自1968年11月25日问世30多年来,围绕它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但许多集邮者的研究都是在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的,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邮票是《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的第一稿。实际背景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邮票是计划于1968年10月1日发行的党的‘九大’邮票,由他、邵柏林和尹定邦设计;由于种种原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邮票没有发行,但它和《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万维生透露,《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第一稿图案为扛着领袖像游行的工农兵群众,图稿上并没有后来引起争议的中国地图”。
这条消息公布后,影响很大,但仍有少数集邮者将信将疑,因为已经形成的“定论”对他们的印象太深。于是,出现了对万维生本人质疑的措词严厉的文章(见 2002年7月27日《集邮报》载黄继光文)。文中说: 何谓“第一稿”?我的理解是,万先生说的“第一稿”与《中国集邮史》说的“第一幅图稿”应是同一涵义——不是指邮票设计者在构思、设计过程中画的草图,而是指已经完成设计并印成样票送审待批的图稿。万先生在《“大一片红”探秘》的访谈中曾说过:“由于当时社会秩序较混乱,邮票审批十分困难,图稿上报后不能按时得到审批,要等待一段时间。为做到及时配合宣传,邮电部军营会就采取先印出样票再送审的办法,印制了一批横票。”这个说法符合“文革”的史实,多套“文”字邮票都是采用“先印样票再送审待批”的办法。既然如此,万先生至今秘藏的“第一稿”应当也曾印过样票送审,但为何这件实物二十多年来一直未见未闻?假若万先生的“第一稿”未曾印过样票只是原始画稿,也就是《中国集邮史》中说的“经过一个星期的反复修改”中的一幅未采用的草图而已。看过《中国邮票设计家邮票图稿选》一书的朋友都会发现,每一套已发行的邮票往往是在多幅设计图稿中筛选的。落选的图稿可以反映设计过程,但不能与珍邮本身划上等号,这是起码的常识。
该文以《中国集邮史》为据,不相信万维生的说法,指责万维生缺乏常识。之后遭到一些相信万维生的集邮者的驳斥。但作者仍然固执己见。
万维生是福建泉州籍的著名邮票设计家,国家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1955年自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即从事邮票设计工作。从他设计的第一套邮票特20《农业合作化》(1957年发行)算起,他已设计了50余套邮票150枚。
提起“一片红”,万维生只是平淡而谈:“这枚邮票成为孤品、罕品,并非构思新颖、设计独特,而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加上人为的宣传,媒体炒作,渲染,成为众人皆知的邮品了。” 他认为“一片红”不是他的代表作,只是认定外传票量不大,估计超不过1000张。对于邮坛有人对他批评甚至攻击,他不屑一顾,因为事实是最好的回答。
2003年:“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图稿揭开神秘面纱
人民网2月16日电 曾引起无限猜测,至今未公开过的珍贵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第一图稿昨日首次在泉州揭开神秘面纱。
作于文革时期,三易其稿,发行后又被收回、曾引起各界无限猜测的珍贵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第一张图稿,15日上午在泉州万维生邮票艺术馆开馆典礼上首次揭开其神秘面纱。该邮票作者,泉州籍著名邮票设计者万维生先生向记者透露说,中国邮票博物馆副馆长朱彤闻讯后,专门为此飞赴泉州。
据了解,万维生邮票艺术馆是我国第一个收藏、展出个人邮票设计作品的专馆,其总建设面积3500平方米,总投资500多万元,主体建筑五层。
据了解,万维生先生出生于日本,成长于祖籍泉州,他潜心研究,终成邮票设计名家,享誉海内外。他创作设计的“儿童”“天鹅”等许多邮票都成为集邮界人士争相收藏的珍品。据他自己说,“全国山河一片红”曾三易其稿。第一稿作出后,因故没有被批准,于是万先生按上级的要求做了修改,但第二稿审批通过并付印后,又因故没有发行,直到第三稿付印发行后,又被收回。因这张邮票流在外面的不多,许多人便争相收藏。
近几年,“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一再出现在拍卖会上,身价高得令人咋舌。原价一张仅8分钱的第三稿被炒到一张十几万,第二稿更被炒到一百多万,而第一稿从来没有对外公开过。
据万维生自己透露,这第一稿还是文革结束后他无意中找到的。早在五六年前,中央电视台得悉“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首稿被发现后,就曾到过万维生家想拍摄专题,但万维生没有同意,后来,中国邮票博物馆希望将之收藏到博物馆内,万维生也没有同意,还曾有广东人士想以高价收购,但最终都是无功而返,而且谁也没有看到这张首稿的真面目。
15日上午,万维生将毕生创作的精品及自己收藏的名家佳作一百多件全部捐赠给家乡,特别是“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全部三份图稿,都将作为镇馆之宝,全部留在泉州。
这篇报道澄清了黄继光等人迷惑不解的内幕,说明万维生无私奉献家乡的高风亮节,也说明《中国集邮》与《中国集邮报》报道的准确。按此报道,第一稿未被通过,修改后第二稿打出了样张,第三稿印成了邮票,那么,此次万维生捐出的乃是第一稿草图或者说是“送审图”,既不是样张,也不是邮票,该报道将草图等同邮票论价值,似乎不妥。其历史文献价值,要看拍卖实价。可以类比的有“文12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原作,拍出了560万人民币的高价,但泉州博物馆作为镇馆至宝,是决不会拍出的。
片红第一稿图的亮相,解决了一些悬念,依然给人们留下一些问题,例如到底为何被否决,是谁否决,为何第一稿、第三稿都没有林彪出现,唯独第二稿有林彪?第一稿有样票吗?今后文票史上如何评价第一稿?此消息在海外反响如何?万维生为何不将三幅图稿特别是第一幅图捐给国家邮票博物馆?而且不参加邮票博物馆的专门展览?更耐人寻味的是,为了一睹第一稿图的芳颜,邮票博物馆馆长竟然要亲自不远万里飞到泉州。真是新闻中还有新闻啊!
文革邮票,以其奇特时代而导致其具有特别的收藏价值,而以“片红”为代表的“文四宝”,又具备了在短暂时期珍邮集中的特点,在商品经济时代,这些珍邮的升值潜力,引起众多趋利者和猎奇者的热烈追求,从而演绎出无数一夜暴富、谋财害命和制假贩假的故事,只要这些邮票存在于世上,这些故事就会像传说中的“阿里巴巴”财宝一样,永远讲不完。
『玖』 六七十年代的邮票值钱吗
67年 - 70年的文革邮票是新中国最值钱的一类邮票,少者上百元一套,多则上万元一套; 70年 - 74年的编号邮票大多也是新中国较值钱的一类邮票;
74年 - 79年中的精华的邮票也是新中国邮票中的的精华,也比较值钱 。
『拾』 使用过的旧邮票是否有收藏价值
早年的集邮者,也出于传统集藏风气,也出于经济承受能力,所集之邮,基本上都以信销票为主。现在年龄在55岁以上的老集邮者,打开邮册,可以这样肯定,百分之四十以上,插的都是信销票。这种风气,直到1981年前后才有所改变。在新中国邮票5大板块中,文革前的老纪特邮票,文革中的文革邮票,存在形式,多以信销票为主,文革后期的编号邮票,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信销票。
对于市场炒家,提到信销票,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信销票没有市场价值。其实不是信销票没有市场价值,而是缺乏他们所需要的可炒作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需求者的增加和可供货源的沉淀,信销票的价值,也在一日一日上行,其中有不少,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像。最让人欣喜的是,信销票市价上扬,受益对象,百分之百是集邮者自己。
从市场角度,信销票升值最快的,就是始于1967年4月20日止于1970年1月21日的文革邮票。而文革邮票中市价最高的,又是最具传奇色彩的珍邮“一片红”。这套邮票虽是未发行票,但通过邮政窗口,还是流出了千余枚。信销“一片红”的价值,视其品相而定,如在9品左右,拍卖价可能会在8万以上。但现在能看到者,凤毛麟角。
刊入目录的19套文革邮票中,信销票市价在2000元以上的,是文10“最新指示”,5枚信销邮票,8品左右,市场成效价在2700元左右;信销票价格在1000元以上的有两套,一是文1“毛主席语录”,11枚,市价1100元附近,平均每枚100元,其中11—1带毛主席头像的那枚,价格略低些。另一套是文7“毛主席诗词”,信销票喊价在1700元左右。“毛主席诗词”14枚邮票,各枚价格不同,有几枚信销票,甚至高于其它几枚新票的市价;信销票市价在200元以上,有4套,其中最高的是文2“毛主席万岁”。这套票共8枚,其中两枚带林彪头像的邮票,因“九·一三”事件,被毁严重,存世数寥寥,目前市价大概在500元左右,在全套邮票650元的价格中,占到80%左右的大头。另3套邮票分别是文3“《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文4“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和文5“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3款邮票的价格分别为230元、270元、320元。其中文4有个特别现象,3枚高值(35分、43分、52分),因为使用率低,新票大量存世,因此现在3枚高值新票的价格,还不及两枚低值(4分、8分)信销票的价格;文革邮票中的其它信销票,价格多在50元—80元之间,只有两三套信销票的市场价,在10元以内。即便如此,也是一个奇迹。想想看,1枚发行量甚至上亿(文15“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发表”),且已经过邮政消耗,相隔还不足40年的邮票,在市场能喊到如此高价,简单吗?
老纪特信销票的市场定位又有区别,通常以其中发行量最少的那枚来决定。因为都是邮政消耗,高值的使用率相对低一些,因此收集难度自然加大。往往一套信销票,卖的就是这枚高值的钱。其中纪94“梅兰芳”中的22分,纪97“古巴”中的两枚10分,特57“黄山”中的30分,特67“石油工业”、特68“新安江水电站”中的20分,都属于这种情况。另外,老纪特邮票中的原版票,市场价一直居高不下,现在更走到了相对高位。
不要忽略信销票的价值,这是从收藏角度而言的。如果把它当作纯粹的投资渠道,那就另当别论了。
图为1956年特15“北京名胜”之“天安门放光芒”信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