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如何撬动银行杠杆
每个人实现财富增值的资源有限,合理运用杠杆就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杠杆?从投资理财的角度讲,杠杆就是用自己少部分的本金,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借入一部分资金投资获取收益,从而提高自有资金的收益率。比如说,办理房屋按揭贷款,借入银行资金买房,便是借用了杠杆。理解杠杆,就要纠正不借钱、不欠债是最好的理财这个误区,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合理运用杠杆,合理借钱,提高投资收益,才是一个聪明和智慧的理财者。
基金理财,一个都不能少
投资于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存款等不同产品,实现财富增值是大多数人的理财方式,产品选择的关键便是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的长短。目前来说,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适中,收益相对较高,投资方式灵活,是不少投资者的首选。
基金投资,简单地说便是投资者购买基金公司的产品,让专业的基金经理帮助选择投资目标(主要是股票),实现收益。而对于每月有固定结余和长期理财目标的投资者,基金定投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目前重庆银行代销了多家老牌基金公司的多支产品,基金定投100元起,适合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与基金不一样,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起点更高(5万元起),在银行的风控体系下,风险相对更低。目前重庆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在4%-5%之间,产品分为开放式理财产品和封闭式理财产品,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⑵ 首付3成贷款7成相对于用了多少倍杠杆,是如何计算
首付3成贷款7成相对于用了1.5倍的杠杆。
首付三成就是总价的百分之三十,在买房时付给卖房者。剩余百分之七十是在银行贷款由银行付给卖房者,这一部分钱就是以月供的方式还给银行,当然这百分之七十银行是要收取利息的。
计算方法:
杠杆比率=正股现货价÷(认股证价格x换股比率)。
(2)银行贷款杠杆扩展阅读:
杠杆反映投资正股相对投资认股证的成本比例。假设杠杆比率为10倍,这只说明投资认股证的成本是投资正股的十分之一,并不表示当正股上升1%,该认股证的价格会上升10%。
经营杠杆系数:
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
⑶ 什么是银行杠杆比率,具体计算公式是什么
银行杠杆来率是一个衡量银行源负债风险的指标。
银行杠杆率的计算方式为一级资本除以总资产,包括表内和表外资产。公式:一级资本/总资产。
表内资产按名义金额确定,表外资产则存在换算的问题。其中对于非衍生品表外资产按照100%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转入表内,而对于金融衍生品交易采用现期风险暴露法计算风险暴露。
(3)银行贷款杠杆扩展阅读:
虽然杠杆率指标计算简单,但其有效性也依赖于其在金融体系中应用的广泛性。由于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深入,金融机构拥有越来越多复杂的表外结构,更加复杂的衍生产品交易等使杠杆率的准确计算存在相当的困难。
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杠杆率的倒数为杠杆倍数,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倍数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倍数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倍数在2007年为33倍。
⑷ 什么是“杠杆贷款”,他对于金融机构的作用怎样的
何为杠杆贷款?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杠杆收购(简称LBO)。杠杆收购通常指私募公司通过大额举债的方式来收购公司,而自己只投入一小部分的资本。这些债务通常由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来提供,其数额可高达收购价的90%。杠杆贷款在此情形下应运而生。其游戏规则并不复杂,私募公司通常会选择一些在成熟行业,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通过向银行融资买下该公司,并抬高其负债率,以达到提高内部报酬率和税盾的目的。而银行则把这些贷款卖给对冲基金、担保贷款凭证 (CLO)等,以转移风险。
在去年次贷危机爆发前,LBO曾一度辉煌,5月份欧美杠杆贷款交易量超过1000亿欧元;但在7月次贷爆发后,交易量下滑到不足100亿欧元。据标准普尔统计,2007全年欧美杠杆贷款的交易量达到了近7500亿美元,这是自2003年来的最高峰。其中由银行提供的3000亿美元由于信贷危机,二级市场的疲软无法消化,以致出现所谓的贷款堵塞。虽然目前这一状况有所缓解,但实质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销售出去的只是一些风险小的资财,而风险大的仍留在银行手中。这一切恰恰证明了杠杆贷款存在与次贷泡沫一样的问题:流动性危机。
虽然,次贷主要面向个人而杠杆贷款主要面向公司,但两者犹如孪生兄弟一样相似:两者都拥有很高的贷款额度价值比,通俗点说,是指贷款者承担的风险大;对于次贷,个人只需付利息,杠杆贷款雷同,比如一些一次还本贷款(bullet loan),公司只要付利息,而本金则可以等到八九年后付清;在次贷里有抵押贷款再融资,是指用新的贷款来替代旧的贷款,而这在杠杆贷款被称为红利再融资,如果公司在债务到期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就可以通过此手段来延期;最后,次贷与杠杆贷款最相近也最致命的地方就是维持其存在的大前提:次贷在借助便宜信贷来买房并假设房价会不断上涨;而私募也在利用银行的低利率并假设经济永远不会萧条。
作为次级贷款的难兄难弟,杠杆贷款恐怕将要重蹈次贷的覆辙,因为维持其生存的环境和前提已经慢慢消失。就当前看,全球金融业动荡不安,相信银行会加强贷款政策管理,而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也逐级成为事实,如果公司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来支付高额利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估计到2008年将有1500亿美元的杠杆贷款到期,虽然公司可以用各种金融手段来延缓问题的到来,但常言道: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提前消费明天的后果,恐怕就要在今天偿还了。
⑸ 金融次贷危机中的杠杆效应详解
杠杆效应
这名字是你自己起的吗
次贷危机根源是银行为了大额利润大量发放次贷无法回收而造成的(目前只有美国这样玩)
比如这个银行资金有3亿,他敢投资(就是次贷)90亿出去赚钱,投资盈利超过3.3%,他们暴力就能超过100%,(肯定都超过3.3%),因此一旦赔了,整个银行都会赔掉
这就是你说的杠杆效应吧
因为高暴力所以很多银行乐死不疲,因为高风险,所以CDS应运而生
因为一旦赔就赔了整个身价,所以银行决定去买保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险公司,只是一家机构而已,只要这个机构有钱就可以,可以是另一家银行也可以是保险公司或者其他的公司)
银行找到一家机构,签订10年的协议,每笔次贷如果盈利他们提取盈利的5%,如果赔了委托机构承担,第一家被找到的委托机构调查发现成功率在95%以上,这个稳赚,就同意了
还没结束,第二家机构看见了,也想转这个钱,就对第一家说:“你把这个协议卖给我,我一次性给你次盈利的1%”,然后第二家转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一个能赚4.5亿的CDS协议最后可以买到十几亿
这就是第二个杠杆
很多人疑惑,CDS协议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为什么有人买,这就是炒的力量,就好像天朝的房价,永远是钢筋水泥混凝土,为什么几万一平,有人炒,一个道理
因为买进后有人会用更高的价格买走
最后悲剧了,大量钱贷款出去了,经济泡沫了,很多人换不起银行的钱,银行想到了CDS,找到了第一家,然后找到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
最后一个花了十几亿买了CDS协议,发现没人愿意接了,原来是赔了(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悲剧了,巨额的赔偿金赔不起,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最后所有银行的座馆去找财政部长,银行都要倒闭了,你看看怎么办把
最后财政部长一狠心,把最后一个接收CDS的机构国家收购,所有赔款国家来支付
这就是次贷危机 谢谢
⑹ 在银行贷款时,他们所说的杠杆交易到底是不是骗局
杠杆贷款是银行对个人投资与外汇提供的一种融资贷款。利用这种外汇投资贷款,客户要在银行存入一定数量的定期存款,这种定期存款也称之为「原始保证金」,其作为客户向银行借入资金的抵押品。客户借入资金的信用额度一般是原始存款的5至10倍,客户从银行提取的贷款总额不能超过银行给他的这个信用额度
杠杆交易由于保证金(该笔小额资金)的增减不以标的资产的波动比例来运动,风险很高。譬如用5块钱投资买进100块钱的标的资产,如果资产增值5块,涨到105块,那么你的保证金就变为5+5=10块,也就是将5%的涨幅通过杠杆交易变成了100%的盈利,也就是20倍的杠杆。如果资产减值5块,跌倒95块,那么你的保证金就变成5-5=0,也就是5%的跌幅通过杠杆交易变成了100%的亏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高风险的杠杆交易。但其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杠杆之外,就是买空卖空的诱惑。
⑺ 金融杠杆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源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投资者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还有可能遭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