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颐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颐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0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预包装食品(不含熟食卤味、含冷冻冷藏)、食用农产品(粮食、牛、羊、生猪等家畜产品除外)、日用百货、办公设备批发、进出口并提供相关配套业务等。
法定代表人:党春香
成立时间:2014-12-01
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
工商注册号:31000040075269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双城路803弄11号1601室-9
『贰』 颐海(北京)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颐海(北京)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2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批发预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含水产品、含冷鲜畜禽)(食品流通许可证有效期至2017年04月21日)等。
法定代表人:党春香
成立时间:2009-12-28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1501252431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万源街15号2号楼508房
『叁』 颐海堂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颐海堂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1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颐海堂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肆』 成都悦颐海商贸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成都悦颐海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4月2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批发兼零售: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凭许可证经营,有效期至2017年03月30日),农副产品,酒店产品,厨房设备及餐具,空气净化设备及产品,环保设备,机械设备,玩具,服装,鞋帽,家用电器,日用品,洗涤用品,文化用品等。
法定代表人:翁少琼
成立时间:2014-04-28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1011200011603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西河大道239号
『伍』 青岛颐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青岛颐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5月0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投资信息咨询(不含期货、金融、证券)等。
法定代表人:吴玉美
成立时间:2011-05-06
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21323004837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岛市李沧区振华路156号14栋1单元101户
『陆』 颐海国际是做什么的
颐海国际公司主要是从事火锅底料、复合调味料、火锅蘸料、佐餐酱等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依据其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其对应的产品系列除了上述的调味食品以外,还有如自热米饭、冲泡类海底捞和自煮式海底捞等食品。
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起初是四川海底捞集团经营的火锅店供应商。2013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2016年7月13日,颐海国际(股票代码:01579)在港交所正式上市。
(6)颐海股票价格扩展阅读:
颐海国际部分产品系列:
1、火锅底料系列:包含三鲜、菌汤、清汤、牛油番茄、咖喱、鲜辣等多个口味。
2、复合调味料系列:包含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小龙虾、酸菜鱼等多个口味。
3、佐餐酱系列:包含青椒牛肝菌、新疆甜椒、燕麦青椒、牛肉酱等多个口味。
4、自煮系列:包含麻辣牛肉、牛腩、牛肚、香辣、什锦蔬菜等口味。
5、冲泡系列:包含酸辣牛肚、花蛤、番茄牛肉酸辣什锦等多个口味。
6、哇哦系列:包含牛肉味炒米、锅巴和烧烤味虎牙脆。
7、米饭系列:包含腊味、咖喱味、酸豆角、青豆以及番茄鸡丁等多个口味的米饭。
『柒』 北京市鑫颐海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市鑫颐海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06月1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出租汽车客运等。
法定代表人:徐学玲
成立时间:1992-06-27
注册资本:1398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800007342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19号西侧平房
『捌』 颐海国际是做什么的
颐海是海底捞旗下的独家底料供应商。
2020年7月30日,颐海国际以880亿元人民币价值名列《2020胡润中国10强食品饮料企业》第5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颐海
成立时间
2005年
所属行业
食品生产加工业
所属公司
颐海国际投资控股公司
产品服务
火锅底料火锅蘸料以及中式复合调味品的生产加工
发展经历
颐海成立于2005年,当时,海底捞成立成都分公司,随后投入运营了第一条火锅底料生产线,供应四川海底捞集团经营的火锅店,2013年,颐海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 [1]
2016年7月13日,海底捞旗下的独家底料供应商颐海(股票代码:01579)在港交所上市正式落下帷幕。 [1]
企业荣誉
2020年7月30日,颐海国际以880亿元人民币价值名列《2020胡润中国10强食品饮料企业》第5位。
海底捞(HK:06862)上市不到两年,股价翻了1倍,是众所周知的大牛股。
然而,这还不是最夸张的。过去两年,其火锅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HK:01579)股价从10港元左右涨到如今的68港元,涨了接近6倍。如今,颐海国际的动态市盈率为89倍,远高于海底捞的70倍。
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在颐海国际估值“吊打”海底捞背后,其业绩同样也远超海底捞。2017年至2019年,颐海国际净利润增长增长了1.75倍,期间海底捞增长也不过1.28倍。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如果想投海底捞,还真不如投颐海国际。
但纵观消费品数十年的发展史,很少有一个消费品牌供应商的业绩,比消费品企业还好。那么,为什么颐海国际会成为这个例外?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勇在海底捞上市前的一个微妙布局。
2017年,也就是海底捞上市前,颐海国际宣布,其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颐海上海与新派上海(海底捞的全资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从事自加热小火锅的生产及销售。
其中,颐海上海出资3000万,新派上海出资2000万,分别拥有60%及40%的权益。协议中,新派上海承诺,将授权合资子公司独家、免费使用其经营必须的商标。
借助海底捞的品牌,颐海国际方便速食的收入高速增长。过去两年,方便速食的收入分别为4.49亿人民币、9.99亿人民币,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3.6%提升至23.3%。
这是过去两年颐海国际业绩增速高于海底捞的重要原因。而更重要的是,这也彻底改变了资本市场对颐海国际的估值逻辑。
某种程度上说,颐海国际已经不单单是过去那家做TO B服务的底料提供商,更像是拥有极强品牌,依靠终端销售规模增长驱动的消费品公司。
海底捞业绩输给颐海国际
从业务结构看,颐海国际的收入主要来自火锅调味料、中式复合调味料、方便速食和其他。其中,火锅调味料的占比最高,占到公司收入的65.7%。
众所周知,颐海国际是做海底捞底料供应起家的。但从过去几年看,海底捞在颐海国际的业务占比,在不断下降。截止2019年底,海底捞在颐海国际的收入占比约为39%,较2016年的55.3%下降不少。
摆脱“海底捞依赖症”后,颐海国际业绩反而取得了更好的增长。过去两年,其业绩增速甚至开始超过海底捞。
从营收看,过去三年颐海国际的营收增长了1.6倍。而海底捞同期的营收增长了1.41倍。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颐海国际表现同样优于海底捞。颐海国际过去三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长1.75倍。而海底捞的同期归母净利润仅增长了1.28倍。
换句话说,过去两年颐海国际的业绩成长性都跑赢了海底捞。除了业绩增长外,颐海国际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都出现了明显提升。
从数据看,2017年颐海国际的毛利率为37.2%,2019年这一数据提升至38.2%。与毛利率相比,净利率的提升更为明显。2017-2019年,颐海国际的净利率从15.9%提升到18.6%。
反观海底捞,随着门店数量扩张,同期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换句话说,至少从最近两三年看,颐海国际的财务数据表现已经全方位跑赢了海底捞。
当然,对投资人来说,比起财务数据表现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这些差异背后颐海国际究竟做对了什么?
颐海国际的转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海底捞上市前的一个微妙布局。
2017年之前,颐海国际的业绩增长,主要是靠海底捞规模扩张带动的。从数据看,2014年至2017年颐海的收入增速基本和海底捞收入增速保持一致。海底捞给颐海国际贡献的收入占比也一直维持在54%左右。
短期看,“抱大腿”好处显然易见,业绩增长不用愁。但拉长周期看,业绩好坏全看海底捞的扩张速度,并不有利企业发展。
所以2017年颐海国际开始寻求变化。从业务上,公司开始纵向发力产业链下游的方便速食赛道,也就是当下火爆的自热小火锅,以寻求降低对海底捞的依赖,增加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
面对新兴市场,颐海国际的做法很聪明。
由于两家公司控股股东同为张勇夫妇,颐海国际通过借用海底捞的品牌进场。2017年,颐海国际宣布,其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颐海上海与新派上海(海底捞)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从事自加热小火锅的生产及销售。
有了海底捞这个强大品牌背书,颐海国际进军自热小火锅市场自然“如虎添翼”。
2018年,公司的第三方收入占比开始快速提升。直到2019年底,这一数字已经提高至61.2%,较2017年增长17个百分点。而占比提高的核心原因正是自热小火锅业务的增长。
随着颐海国际第三方收入占比提升,其毛利率也进一步提升。原因也很简单,过去给海底捞供应火锅底料的毛利率只有27.5%,而第三方收入的综合毛利率基本在30%以上。
这也彻底改变了资本市场对颐海国际的估值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