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亿欧周点评丨车企驰援武汉疫情超5亿元;特斯拉再盈利
[亿欧导读]?一周汽车出行行业事件汇总:①交通管制会否扩大至全国?国家卫健委:会根据疫情需要不断调整;②特斯拉2019Q4营收73.8亿美元,上海超级工厂暂时关闭;③意欲扩展新能源业务,博格华纳33亿美元收购德尔福……
(制表人/亿欧分析员曾乐)
Lyft宣布业务重组,IPO以来将首次裁员
1月30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共享出行平台公司Lyft表示,该公司正在进行业务重组,涉及Lyft市场营销和企业销售部门,这将导致约90人受到裁员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是Lyft自2019年3月份上市以来的首次裁员。自Lyft上市后,其股票在交易的第二天便跌破发行价,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股价与其发行价相比,跌超30%。
周点评:一个残酷的现实正摆在Lyft面前,尽管Lyft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但却处于持续亏损的窘境之中。共享出行的商业模式抛弃了传统出租车公司的重资产,只作为撮合方收取佣金。但在美国,Lyft依旧要为司机支付大量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出租车公司无异。
传Uber和DoorDash曾考虑合并,但谈判最终破裂
2月1日,据新浪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打车服务公司Uber和食品派送初创企业DoorDash曾在去年探讨合并的可能性,但最终没有达成协议。上述知情人士称,当时软银集团敦促Uber与DoorDash讨论潜在的合并交易。不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尽管双方的谈判最终以破裂告终,但这两家公司并未排除重启谈判的可能性。
周点评:自2009年成立起,Uber已连续十年亏损。打车是Uber的主营业务,与此同时,“乘客增速放缓”却也成为Uber长期面临的问题,而这也被外界视为Uber财务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Uber实现合并重组也并非没有可能。
投融资
大众卡车部门Traton出价29亿美元收购美国商用车Navistar
1月31日,据路透社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卡车部门Traton表示,已提出以35美元/股,共约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商用车龙头Navistar股份。受此影响,Navistar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大涨50%。Traton方面表示,其报价取决于能否与Navistar达成收购协议。
早在2016年,大众汽车以2.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Navistar最初16.6%的股份。彼时,大众方面便表示,有兴趣收购Navistar的剩余股份。
周点评:大众汽车投资Navistar,显示是大众试图在美国商用车辆市场中巩固自身地位、提升影响力。于Navistar而言,大众的到来扩充了其现金流运营。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不过,大众的投资也有一定风险,数据显示,Navistar如今在美国商务重型汽车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已开始萎缩。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欲转型,470亿元收购威伯科
1月25日消息,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以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5.5亿元)收购威伯科的交易已获得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批准。此前,2019年3月,采埃孚已宣布完成达成该收购案。对威伯科的收购,是采埃孚前任CEO斯特凡·索默一系列激进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公开资料显示,采埃孚以变速箱和传动系统为主要业务,在全球有超过120个生产基地、6个研发中心。据悉,采埃孚与威伯科合并后,将成为一家全球性商用车技术集成系统供应商,合并后的销售总额将达到约400亿欧元,有望跻身全球零部件排行榜前三位。
周点评:采埃孚曾表示,计划投资超1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3.4亿元)用于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业务。完成收购后,采埃孚得以完善整个商用车技术组合,提供解决方案使汽车具备“行动”能力。这样一来,也使得感知、决策和控制形成闭环,从而进一步实现自动驾驶落地。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博格华纳将收购德尔福科技
1月28日,全球汽车零来部件自领先供应商博格华纳宣布,已与德尔福科技达成最终交易协议,打造全球领先的动力公司,为轻型车和商用车制造商及售后市场提供服务。博格华纳将以全股票交易的形式收购德尔福科技,后者的企业价值约为33亿美元(包括债务),此次交易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
根据协议,德尔福科技股东持有的股份每股可以兑换0.4534股博格华纳股份。交易完成后,博格华纳现有股东预计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84%的股份,德尔福科技现有股东预计将持有约16%的股份。新公司的总部将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奥本山,博格华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Lissalde以及博格华纳首席财务官KevinNowlan将担任新公司的负责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北汽新能源ARCFOX αS最大续航708Km 明年有望上市
财经网汽车讯?北汽新能源ARCFOXαS登陆免征购置税目录。
8月24日,工信部公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十四批)》,其中包括北汽新能源ARCFOX品牌两款产品αT和αS。
具体到北汽新能源,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积累,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以及公用车市场。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北汽新能源现有产品难以满足主流市场需求,“消费者主流向A+级市场转变”。
随着ARCFOX品牌的推出,可填补北汽新能源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空白。
ARCFOX品牌于2019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同年4月,北汽集团和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共同生产ARCFOX车型。
北汽新能源介绍,ARCFOX品牌旗下产品动力总成,是由西门子、法雷奥、博格华纳联合打造,采用韩国SK电池模组。据北汽新能源透露,ARCFOXαS亦将搭载韩国SK电池模组。
周丽君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北汽新能源高品牌ARCFOX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大环境正在向存量市场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倒逼车企加速向中高端市场转型。疫情更是促使新一轮淘汰赛加速。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预测,整个中国电动车市场或面临重构。
相比特斯拉等已有产品上市,ARCFOX品牌尚在筹备阶段。
为加快ARCFOX品牌落地,北汽蓝谷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
8月3日,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55亿元。
北汽新能源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换电业务系统开发三个项目。其余部分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用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上述负责人称,前两项项目均与ARCFOX品牌有关。
根据北汽新能源规划,ARCFOX首款产品ARCFOXαT预计将于9月上市,该负责人称相关部门正在推进中。
北汽新能源表示,ARCFOXαS具体上市时间暂未确认。据易车网等媒体报道,新车预计将于2021年上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幕后巨头再整合!博格华纳229亿元全资收购德尔福为哪般
近年来,从佛吉亚收购日本歌乐,到采埃孚收购威伯科,再到日立与本田合并零部件业务等事件,都说明零部件企业的大规模并购、合作还远没有结束。
在电动化领域,据市场调查机构HIS预测,今年全球新能源(混合动力、插电式、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新车数量为597万辆,预计到2025年将激增近3.5倍,达到2000万辆,市场前景巨大。
这其中,电动系统的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成为众多传统零部件巨头转型的重要发力点。博格华纳并购案成为最鲜明的例子。
分析人士认为,在新兴市场以及新市场的营收潜力驱动下,未来电动车零部件市场的争夺会进一步加剧,并将不亚于车企之间的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博格华纳并购德尔福!零部件巨头抱团过冬
▲博格华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Lissalde
博格华纳预计,到2023年,合并后的新公司将产生约1.25亿美元的运管成本协同效应。同时该交易预计将在完成后的第二整年实现每股收益显著增长。
另外,博格华纳还于当天宣布了一项股份回购计划,该公司董事会已批准在未来三年内执行一项高达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票的时间及数量将根据市场情况、股价和其他因素而定。
二、博格华纳收购德尔福科技意图扩展电动汽车业务
2017年,德尔福汽车公司拆分为德尔福科技和安波福两家公司,分家后德尔福科技继续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的业务,提供关于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动力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博格华纳虽然以内燃机、变速箱闻名,但据国外媒体FutureCar报道,一直以来该公司都在通过向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生产配件来扩展自身的产品组合。
通过此次收购德尔福科技,博格华纳将进一步增强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博格华纳表示,这一交易将带来诸多优势,一方面将有助于扩大该公司在电气电子产品方面的产品组合、能力及规模,另一方面有助于巩固其在电气推动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增强其在内燃机、商用车及售后市场业务方面的地位。
未来,双方合并后的公司将推出覆盖内燃机、混合动力和汽车电动系统的更全面的产品组合。
德尔福科技的声明显示,合并后的新公司未来将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集成或独立的电气电子产品(包括高压变频器、转换器、车载充电器和电池管理系统),及其他的产品。
在博格华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Lissalde看来,这项令人激动的交易与博格华纳的平衡推进战略一致,德尔福科技将带来成熟的电气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的人才资源,以补充博格华纳的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产品。
同时,FrédéricLissalde还表示,“我们非常尊重德尔福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团队,并欢迎他们来到博格华纳。我们相信,我们将能够一起加快步伐,应对电动化的市场趋势。”
结语:供应商巨头抱团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
全球的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正在结成联盟,以开发电动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车市寒冬下,汽车产业链玩家正面临技术和财务负担,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在施压,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
如今,博格华纳与德尔福科技这两家汽车零部件巨头的交易,不只意味着车市寒冬下供应商同样会抱团取暖,也直接印证了汽车行业电动化变革的必然趋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沈晖为什么要选择创业
他想做的,是自己作为掌控者,创业做「新能源+智能汽车」。「45岁搞到65岁还有20年,如果这辈子不自己搞点(事业),太可惜」 " 沈晖终于成为自己的老板,不再是职业经理人,就像过去他一直梦想的那样,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2015年12月,他在上海创立了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开始真正创业。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一直在打工,先后出任博格华纳、菲亚特、沃尔沃等国际名企高管。 “这是我一直想做的。”坐在宽敞的新办公室里,这个看上去温文儒雅、说话总是不紧不慢的上海男人,突然表露出一脸的兴奋。他说,他一直想做一名企业家,但过了45岁才彻底下定决心,希望没有迟到。 再不想做职业经理人 7月15日,沈晖重返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这是他的母校。22年前,他拿到结构工程硕士学位之后,放弃了硕博连读的机会,选择去堪萨斯电力照明集团旗下的KLT 能源公司工作,担任项目经理。他的职业生涯很顺利,几乎没有波折。 从1994年开始,沈晖先后在多家跨国企业任职。30岁时,他已经是汽车零部件厂商博格华纳集团合资公司总经理。在这之后,他先后成为汽车制造商菲亚特中国区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以及吉利集团副总裁。 然而,这并不是他最喜欢的工作。职业经理人生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也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他在2007年离开博格华纳时,手中的股票期权涨了8倍。有些时候,他又会感到苦恼和不安。 2003年,33岁的沈晖开始担任博格华纳集团能排放系统亚洲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总裁。那个时候,随着国内经济崛起,“海归”潮渐起,大量在海外工作的国人开始回到中国工作、创业。沈晖看到了这种趋势,决定回国。“我后来想想在美国待着也挺无聊的。”他说。 自此,他先后担任多家外企中国负责人,开始周旋于跨国公司总部与中国公司之间。职业经理人做得越久,他觉得受到的束缚越明显。“尽管在中国市场你可以说了算,但是很多东西你还是有限制。”他认为,相比于那些坐在美国或者欧洲总部办公室的老板,自己更了解中国市场,所以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管理公司。他会与老板产生分歧,需要他不断地与总部抗争。然而,老板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来制止他。“CEO 有时候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螺丝钉,不是一个牵头人。”他说。 他想做的,是自己作为掌控者,创业做“新能源+智能汽车。“45岁搞到65岁还有20年,如果这辈子不自己搞点,太可惜。” 早在2009年的时候,他有过出来创业的念头。那时候,涡轮增压器、自动变速箱在汽车零配件领域非常火热,产品稀缺,利润率高。后来,李书福找到了他,请他帮助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他依然把这个创业念头作为退路。“(收购沃尔沃)不成功就自己搞点东西去做也挺好。”他说。 收购沃尔沃 2009年,沈晖已经担任菲亚特中国副总裁两年。他为菲亚特在中国寻找到了新的合资伙伴,与广汽集团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 这一年,李书福邀请他加入吉利集团,一起组建谈判团队,收购豪车品牌沃尔沃。这是可能会是中国汽车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尝试。这样挑战,沈晖很兴奋,第一时间便决定辞职,加盟李书福的团队。 收购团队从他加入时的三人,变成了一年后的三十多人。沈晖是整个谈判团队的负责人。他们制定了详尽的受过规划,从并购后的一百天、一年、五年要做什么,每一个细节都列得很清楚。比如,四年内让沃尔沃在中国做两个整车厂,一个发动机厂,一个研发中心等。之后大半年的时间里,他都住在欧洲。谈判前,每个人都没有底。和沈晖一样,很多人都想好了失败之后再找工作。 沈晖依然记得,在瑞典的第一次谈判,十几名沃尔沃工会代表围坐在会议桌前,看着他说出对沃尔沃未来规划时的惊讶。他们有无数个为什么。谈判成功后,他和同事还要前往二十个国家获取各种法律审批手续。2010年6月8日,吉利收购沃尔沃完成交割,8月,收购正式完成。这是他职业生涯最紧张的一段时间,也是他最荣耀的时候。 收购完成后,沈晖出任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在随后几年里,他几乎带领沃尔沃在中国从零开始创业。他主要做了两件事,帮助沃尔沃在国内建立两处整车生产工厂;带领沃尔沃在并购两年后扭亏为盈。 在业内人看来,这是沈晖职业生涯最大的成就。不过,他并不这么认为。 在沃尔沃后期,对于国内市场策略,他开始出现不同看法。在这家公司,他也已经到了职业经理人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他觉得,收购沃尔沃的成就感,在这个职业中不可能再有。他开始有些厌倦。2013年,他向李书福申请去美国读书,逐步淡出沃尔沃核心岗位。 他读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AMP(高级管理课程)。这是一个充满魔咒的课程。进过这个班的人,结业后总会有所改变,或者换妻子,或者换工作。他笑言,刚开始妻子不让他读这个课程。“难得闲下来,难免有些非分之想。”他说,他也如此,结课之后,便下定决心改变,离开沃尔沃,“出来做事情”。 不安分的心 7月3日,听着手机里播放的《Right Here Waiting》,他忽然想起大学时代,贩卖自己拷贝的音乐磁带。正是在那时开始,他渐渐对商业产生兴趣。 1987年,沈晖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学是工程力学,这并不是他喜欢的专业。课余时间,他常常混迹于学生会,组织各种活动,赚点零花钱。那个年代,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音乐风靡校园,音乐磁带总是最畅销的。他买来空磁带,自己拷贝录制盗版音乐磁带,在学校里摆地摊售卖。 有时候,他还与学生会的同学组织舞会,卖门票进场,一张票20元。“我们是理工大学,没什么女生,舞会是男生接近女生的好机会。”舞会大受喜欢,他也大赚了一笔。舞会的成功给了他更多启发,他开始和同学在学校搞健美操大赛、烹饪比赛等,收获颇丰。 “我们学校学生比较有企业家精神,做学术的不多,做生意的一大堆。”沈晖介绍,他的同学后来大多成为企业家。同学中的这种经商风气也影响了他,让他在青年时代便种下了创业的想法。 在这之前,沈晖一直觉得建筑师很酷。他出生于上海,在广州长大。父亲研究建筑学,母亲则是搞土木工程,这种家庭氛围让他从小便立志做一名建筑师。1987年高考,他考了600多分,报考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体检时查出眼睛红绿色弱,读不了建筑学,被调剂到冷门的工程力学专业。1991年,他凭借出众的成绩,申请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全额奖学金,赴美国攻读结构工程硕士学位。 沈晖读的是五年制硕博连读。两年后他却选择中断学业。那时,他在堪萨斯电力照明集团旗下的KLT能源公司,找到了一份项目经理的工作。他毫不犹豫,便选择不读博士,甚至因此得罪了导师。24岁时的沈晖觉得,去外面“做点事情”比做学术更有劲。 他说,他一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创业 2014年的最后一天,沈晖从吉利离职。他成了自由身。这让他下定决心赌一把,在45岁的年龄选择创业。在这之前,朋友应宜伦邀请他一起创业,做智能汽车。应宜伦在广告和车联网领域耕耘多年,主流汽车厂商,几乎都曾是他的客户。 几天之后,沈晖跑到上海徐家汇,和应宜伦联合创立博泰汽车。他负责组建整车团队,打造新公司产品设计、生产体系。应宜伦负责车联网领域。 “我希望将博泰集团打造成车联网、智能汽车领域的标杆企业。”沈晖在加入博泰汽车时对媒体说。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四处招揽人才,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团队。 然而,他的第一次创业不到一年便结束了。这个行业很烧钱,搭建全新的整车项目平台需要大量资金。博泰汽车的融资也不如计划中那样顺利。与此同时,两名合伙人开也产生了分歧。 沈晖透露,创业之初,两人在战略上、思路上,沟通不够彻底,随着项目推进,分歧也逐渐显现。“我认为应该把重心放在B2C上,更注重消费者体验。但博泰则选择继续做B2B业务。这也让大家决定分手。” 最终,他与应宜伦和平分手,各自发展。2015年底,他多次前往德国,收购了一个电动车制造团队。不久,他在上海组建了威马汽车,继承博泰时期创立的整车项目团队,重新创业。 这一次,沈晖自己做大股东,邀请了更熟悉的前同事杜立刚一起创业,担任首席财务官。杜是吉利集团前海外财务部部长,与沈晖一起都曾是吉利收购沃尔谈判团队一员,精通国内外企业财务管理及资本运作。 为了确保创业顺利,他请了数十名业内高手相助。“阿里巴巴有十八罗汉,我们这里五十八个罗汉。”沈晖介绍,这些人都是他过去在汽车领域的的前同事。与此同时,他还从多家互联网企业挖了不少人。目前,威马汽车团队成员超过200名。 沈晖组建威马汽车,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身家。他不想再重蹈覆辙,很早便开始寻求融资,四处寻找合作伙伴,也有很多投资人来找他。他曾想说服雷军投资,但两人的想法有些差异,那时候融资也已陆续到位,最终作罢。到今年夏天,他的创业项目最终完成了首轮融资。不过,他暂时并不想透露更多的信息。 过去一年,沈晖还频繁拜访IT业人士,比如前UC创始人何小鹏、美团CEO王兴等。他自信在整车制造领域的专业,但要生产智能、互联的汽车,他需要改变自己。现在,沈晖的手机里,装了100多个APP,从国内到国外,从生活到工作。他说,自己已经彻底融入到互联网生活之中。
⑺ 股票行家来评价我选的股票哪个更优秀.20分悬赏
中石油35元以下逐步加仓,25元左右大胆买进
⑻ 每周辣评|一季度车企都凉了特斯拉交付量大涨40%
文/宋双辉
辣评:
本田虽然一直在发动机领域享有盛誉,可是到了电动车时代,就玩不转了(也可能人家根本不屑得玩),到现在眼瞅着大家都行动起来了,没办法,只能曲线救国,傍上了通用。
通用自然高兴,研发这些电动车的东西多费钱啊,现在有人愿意来分担,自然是好事,可以产生规模效益,降低双方成本。
不光通用和本田,福特与大众、现代和Canoo也都采取这种合作方式,你有现成的技术和平台,我花点钱咱们一起做大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⑼ 博格华纳用33亿美元收购德尔福的意义在哪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电子化工作,10年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从业经验,在电池系统、充电系统和电子电气架构方面有较深的认识和实践,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开设《汽车电子设计》公众号。
从2019年开始,随着汽车行业的格局变化,汽车零部件车企的分拆和并购一直很活跃。普遍的操作手法,是把面向未来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电子和自动驾驶的业务与动力总成业务剥离,然后后进的动力总成业务给其他家并购。1月28日,美国电驱动与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博格华纳宣布以33亿美金全资收购德尔福科技。从通用汽车拆分的德尔福——经过多年的拆分,也完全把自己搞没了,留下Aptiv以图后计。
1)?博格华纳的收购
我的理解,博格华纳这样的公司也要先收购再进行剥离。近几年来,原来以机械产品为主的博格华纳是通过外延的并购来解决问题的——
图4?德尔福科技的股价
小结:
我是这么理解的,现在汽车行业面临着全球性的出清,从就业层面来看,不管是供应商也好、汽车整车企业也好,都要寻求有附加值的业务。从降低现有产品成本的角度,中国的零部件企业会有一定的机会成长为比较大的玩家。而原有的车企和零部件商,一方面想着并购整合和拆分,然后把优质资产保留下来,剩下的那部分就被淘汰了。
文|朱玉龙
图|朱玉龙网络及相关截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⑽ 相关特斯拉概念股票有哪些
特斯拉概念股:万向钱潮(000559)、江苏国泰()、佛塑科技(000973)、杉杉股份(600884) 、比亚迪(002594),国机汽车(600335)、赣锋锂业(002460)、富奥股份(000030) 、科陆电子(002121) 、天齐锂业(002466),力帆股份(601777),江特电机(002176)。充电桩概念股:上海普天(600680)、奥特迅、动力源(600405)等。
特斯拉概念股相关上市公司一览:
金瑞科技
松下公司获得美国特斯拉汽车最新锂离子电池供应合同,合同金额大约70亿美元。A股上市公司中,金瑞科技(600390)为松下锂电池提供前驱体,将直接受益。
新宙邦
间接为特斯拉供货,通过为三星SDI、松下锂离子电池提供电解液,间接为特斯拉供货。
长信科技
正在和特斯拉电动汽车进行接触,并有望为特斯拉供货中控触摸屏。
豪迈科技
特斯拉汽车轮胎为德国大陆牌,德国大陆是公司的重要客户之一。
国电南瑞
公司表示已与特斯拉有过接触,但双方并没有涉及超级充电站的问题,而是对充电桩等充电设备进行过探讨。
福田汽车
北汽集团近日与美国新能源(600617)公司Atieva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北汽集团将收购Atieva公司25.02%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双方预计在第3年推出与奥迪A6L同等级的电动汽车。据悉,特斯拉正在和北汽股份谈合作事项,福田汽车(600166)是北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西泵股份
公司为博格华纳批量生产涡轮增压器壳体产品,博而格华纳是特斯拉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唯一供应商。公司投资者互动平台的表示,公司并未没有直接向 特斯拉供 货,也不清楚是否有产品通过客户供应给特斯拉。不过若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西泵股份(002536)会考虑进入特斯拉的汽车零配件供应体系,并且有信心进入该体系。
星星科技(300256):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子公司深越光电电阻屏及电容屏产品通过日系、台湾及大陆知名车机导航厂家分别应用到丰田、本田等日系车、本土品牌汽车以及个别欧系车型上,目前也正在跟松下供货。
康得新
近日传出消息,鸿海集团旗下面板厂群创光电(原奇美电子),已与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Tesla)达成车用面板出货协议,鸿海甚至考虑为特斯拉到美国设置面板厂,以便就近供货。
均胜电子
受益于特斯拉,公司从一家无资产、无负债的空壳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以汽车零部件研制、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在未来几年,公司将重点发展核心汽车电子产品和机电集成系统,以满足新能源市场和技术的需求。公司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开拓国内外市场,力争在汽车风窗洗涤系统、空气管理系统、发动机进气系统、视镜视觉系统、内外饰系统、发动机功能系统、电池电源管理系统、汽车驾驶安全系统和汽车娱乐舒适 系统等领域为全球汽车工业提供优质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
江特电机
特 斯拉公司使用的电机是采用异步电动机技术的 三相感应电动机,江特电机是国内少数拥有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的电机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起重冶金电机、高压电机等特种电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省科技厅认定的“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处于全国中小型电机行业领先水平,先后通过了 ISO9001:2000质量管 理体系认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中国船级社船用产品型式认证、欧共体安全认证(CE认证)、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认证。
力帆股份
特斯拉在美国展示新的充电方式,即置换电池的“换电模式”。力帆股份携手电巴科技公司成功开发了电动轿车底盘换电系统,新技术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可快速为电动轿车补充能源,整个过程仅需3分钟,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最早获得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民营企业之一,公司先后研制开发了许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江苏国泰
近期锂电板块受国内新补贴政策即将出台和特斯拉电动车销售较好等事件的刺激,涨势较好。公司股价的上涨幅度也比较大。短期公司估值水平已经趋于合理。
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将获得长足发展由于公司在国内推出了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以及在海外的拓展情况进展顺利,同时加上重磅新车的上市,预计今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将获得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