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哪一年开始发行
根据《中华来人民共和国人民币源管理条例》,我国纪念币分为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两大类,贵金属纪念币主要由金、银、铂、钯等贵金属材料制成,而金银纪念币是贵金属纪念币的代表性品种。自1979年新中国第一次设计制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以来,从无到有,已累计发行金银纪念币1400多个品种,这在世界金银纪念币制造发行史名列榜首。
20多年来的中国金银纪念币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造币工艺逐渐完善提高的历史。就世界范围来讲,1970年以前发行金银纪念币的国家寥寥无几,主要是几个发达国家,铸造发行数量也不大。金银纪念币铸造的经典工艺也仅为镜面喷砂。近20多年来,随着发行金银纪念币国家的增多,世界范围金银纪念币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对金银纪念币的铸造工艺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 黄金发展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000年前)人类就已识别了黄金。千百年来,拥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黄金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又被人们赋予怎样的功能?黄金课堂带你一起去寻找不同历史时期黄金的功能演变。 在19世纪之前,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而黄金价值高,产量稀少,运送成本高,铸造困难的特性,使得黄金的价格十分稳定,这决定了其具备充当货币功能的属性。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黄金开始转化为世界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直至世界大战爆发,物价飞涨打破了金本位制的施行环境,“金本位制”崩溃。 1944年5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美元开始贬值,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瓦解。 1973年,黄金迎来了它非货币功能的时代,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双价制,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 当然,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当今的黄金分为商品性黄金和金融性黄金,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不仅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同时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地发展起来,黄金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开始活跃在投资领域
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000年前)人类就已识别了黄金。千百年来,拥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黄金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又被人们赋予怎样的功能?黄金课堂带你一起去寻找不同历史时期黄金的功能演变。 在19世纪之前,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而黄金价值高,产量稀少,运送成本高,铸造困难的特性,使得黄金的价格十分稳定,这决定了其具备充当货币功能的属性。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黄金开始转化为世界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直至世界大战爆发,物价飞涨打破了金本位制的施行环境,“金本位制”崩溃。 1944年5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美元开始贬值,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瓦解。 1973年,黄金迎来了它非货币功能的时代,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双价制,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 当然,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当今的黄金分为商品性黄金和金融性黄金,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不仅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同时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地发展起来,黄金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开始活跃在投资领域
C. 中国钱币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以后又经历了秦、唐、汉、魏晋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3)中国贵金属行业发展史扩展阅读:
货币体系:
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币,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布币:
1、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
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刀币:
2、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
环币:
3、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蚁鼻钱:
4、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D. 中国钱币发展史
中国货币发展史
一、古钱币的渊源与由来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二、先秦货币初探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
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1、中原地区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 ”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2、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货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3、西北方的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4、南方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 ”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侯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
中国货币发展史
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50多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以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两套人民币同时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1角券别有4种(包括1种硬币),2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两次对1角纸币进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满版水印,调整背面颜色。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第四套人民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五套人民币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普通纪念币
普通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限量发行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发行第一套普通纪念币至今,共发行了63套75枚(张)普通纪念币,总发行量约8.5亿枚(张)。这些纪念币选题丰富多彩,设计独具匠心,规格材质多种多样,图案新颖美观,面额有1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不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50多年的辉煌成就及重大历史事件浓缩于纪念币的方寸之间。这些纪念币是人民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货币制度,弘扬了中国货币文化,并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扩大对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E. 贵金属的发展前景如何
从中国股票和期货发展的历程中,不难发现任何金融投资市场的发展都要经历从起步到爆发式发展,再整顿后才能建立较完善和成熟的交易市场。接下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国内投资者对金银投资认识逐步加深,未来中国贵金属行业将会发展的更加稳健,更加健康。
(一)政策支持、法律法规的完善
天津矿产资源交易所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天津市人民政府大力扶持的项目。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按照方案,天津滨海新区将设立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即OTC市场。在政府引导下启动新一轮金融创新和OTC市场建设。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国务院再次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随即,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中国证监会,同意设立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中国证监会表示,下一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将“切实纳入法制轨道”。
(二)贵金属的发展、现状及潜在市场需求
金属的货币功能
19世纪之前,黄金、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广泛应用于商品交换和买卖。
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案,黄金成为世界性货币。
1944年5月,布雷顿森林回忆确定黄金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黄金本位的战后货币体系。
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取消金本位制,至此黄金的货币功能宣告终结。
现货贵金属交易市场兴起
•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发展,黄金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开始活跃在投资领域。
•白银作为现代金融交易手段的历史沿革伴随黄金而沉浮,作为早期主要货币功能转化为现代贵金属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和铂金、钯金一同构成了日趋活跃的贵金属交易市场鲜活的代名词。
现货贵金属市场在中国发展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着现货贵金属市场化在中国迈出了第一步。
2008年12月30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正式注册,2010年2月开始试营业,2012 年2月正式营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做市商模式运营,采用24小时与国际交易市场接轨的交易所
截止2011年底,上海黄金交易所总交易额达4.4万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现货贵金属交易所。
2011年全年天交所交易额超16000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高达1140%。
网络电子交易平台的形成
随着交易规模、交易量的快速提升,原有的委托交易和电话交易模式不再适用。
现发展成为高效的网络交易平台,为千万投资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交易服务。
(三)全新的金融理财产品
天津矿产资源交易所现货T+0延期交收业务,投资者可以选择合约交易日当天交割,也可以延期交割,采用人民币报价原则:交易所以伦敦现货黄金市场价格为基础,综合国内黄金市场价格及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兑美元基准汇率,连续报出现货黄金人民币买价及卖价。报价单位:人民币元/克,报价保留两位小数。
每周一至周五开市(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国际市场休市除外),周一早8:00至周六早4:00,结算休市时间:交易日内:凌晨4:00至:5:00;基本于交易日每天23小时不间断交易。具体开市、休市时间以交易所通知为准。投资者可自行选择通过电话或网络系统与综合会员进行现货全额和现货延期交收交易。(投资者和综合会员交易,综合会员和特别会员交易)。现货延期交收业务交易量为1000克的整数倍,最小交易量为1000克。延期交收交易采用预付保证金的形式进行。投资者预付交易保证金不低于成交金额的8%。交易所有权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对保证金比例进行调整。现货全额交易及延期交易均可向综合会员进行交割申报,提取或交收实物金条,需支付提(交)货费。
天矿所采用了做市商交易制度,改变了以往撮合成交给客户带来的麻烦,客户可在任意交易时间下单并即时成交。黄金现货T+0业务引入了银行第三方托管帐户,相关交易费用由交易所代会员统一收取。保证了客户资金的安全性,客户可放心交易。
选择冠通,坐享轻松。
F. 贵金属币的历史发展
我国古代:
在我国历史上,贵金属黄金和白银很早就用作货币了。据考古发现,殷商后期已使用黄金。到春秋战国时期,黄金的使用更为普遍,“金”在古汉语中成了“财富”一词的同义词。楚国由于产金多,还铸成有“郢爰”等铭文的金版。楚国的金版,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另外,也曾出土过先秦时期的银贝和银布币。
秦始皇统一全国,把货币分为两等,黄币为上币,单位为镒(二十两),半两铜钱为下币。至汉朝,黄金的单位改为斤,一斤折合铜钱一万枚。据史籍记载,汉武帝时,曾铸过麟趾金和马蹄金。另外,还曾铸过三种银锡合金币,称“白金三品”。由于成色不足,作价太高,很快废止了,但这是有史可查最早由政府铸造的银质货币。王莽的“宝货制”中,也有金货和银货两项。自南北朝以后,由于金价昂贵,黄金开始以两为单位。金银货币的形状,有金银锭,金银饼、金银钱等。在唐、宋宫廷中,就藏有大量的金银钱,以“开元通宝”和宋代各种年号为钱文。金章宗承安年间,铸了锭形的“承安宝货”银币。它行使时间虽短,但对中国后世用银影响很大。元朝初年,有的银锭上铸有“元宝”两个大字,意思是“元朝的宝货”,但后来锭状金银币也都被称为金元宝和银元宝。明朝白银使用更加普遍。到了清朝前期,银两已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大体可分为四种,大元宝重五十两,中锭重十两,馒头形的小锞重一二两到三五两,散碎的银子称滴珠等,重一两以下。
十六世纪西方机制银元开始流入中国,后来,国内出现了自制银元。西藏的“乾隆宝藏”是我国最早的地方自铸银元。道光年间,福建的漳州及台湾等地,也出现了早期自铸银元漳州军饷和寿星银饼。到了光绪年间,终于由政府采用机器统一铸造“光绪元宝”银元。由于那时银元背面有龙纹图纹,故俗称为“龙洋”。 我国现代:
新中国自1979年开始发行贵金属币,到现在已有27年的时间,一路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在2000年以前的很长时间内,我国发行贵金属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换取外汇,自然它们的主要流向就在国外,这也是为什么以前我们很少在国内注意到自己国家发行的贵金属币的原因。这些流到国外的贵金属币,已经完成了充分沉淀的过程。也就是说,不可能象股票市场或字画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庄家。沉淀充分是我们投资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重要前提。
贵金属币以金、银等贵重金属为币材,虽象征性地铸有面额,为法定货币,但并不参与实际货币流通,也不按其名义币值兑换。贵金属币分为纪念金银币和普通金银币两类。纪念金银币是为纪念杰出人物、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事物而特别发行的贵金属币,如辛亥革命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中国生肖系列纪念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卅周年纪念币等等,其铸造量严格限制,销售价格按每枚铸币所含贵金属重量的国际市场价格加上生产加工费用、经销利润等合计定价。
我国人民银行于1979年发行了第一套纪念金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卅周年》纪念币,1982年发行了第一种普通金币《中国熊猫金币》。中国贵金属币除结合纪念活动发行外,还推出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系列纪念币。如中国生肖系列纪念币,它的图案根据齐白石、徐悲鸿等一代名师的绘画原作手工雕刻母模,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他们的传世之作,使纪念币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成为国内钱币爱好者、收藏者鉴赏、珍藏的对象。gui
G. 中国货币(钱币)发展史(历史)
我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林演变。
H. 中国黄金的发展历史
(1)首先是毛泽东时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4年4月,中国化学学会年会在长沙召开。科技部副部长,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程津培在开幕式上讲话。在讲话中,他提到了一个叫做“R&G/GDP”的指标,也就是科技开发的投入占GDP的百分比,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以下是摘录的部分数据:
国家 年份 R&G/GDP (%)
中国 1950-1979 1.28(平均) 2.32(最高年份)
1980-1993 0.64
1994-2003 缓慢的恢复性增长,各年数据略。直到2003年才缓慢恢复到毛泽东时代的平均水平.
欧美 经济黄金时期 各国最高年份的R&G/GDP在1.5至2.6之间。
这一比例最高的芬兰例外,芬兰 2000年前后 3.1(主要靠Nokia手机带动)
这些数据说明:
1. 在据说是“最不重视知识”的毛泽东时代,对科技是相当重视的,科技投入相当多。其占GDP的比例,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最高的年份与西方经济黄金时期相比都不逊色。毛主席是个干大事的人。如果毛泽东能活到现在,我相信我们的科技投入绝不会比芬兰差。
2. 80年代所谓的“科学的春天”在哪?我看不到。至于那个“辉煌的十三年”,如果看科技的投入,跟毛泽东时代也没法比。
(2)然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
民族工业的萎缩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
I. 贵金属交易的贵金属交易历史
自公元560年,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期间,全球各个国家一直使用黄金作为单一或其中一种货币,国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积存黄金作为储备的习惯。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由于黄金罕有、特殊和珍贵,因此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他金属品种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近乎永恒。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地位,黄金曾经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应用层面不断发生变化,但仍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货币职能下降,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应用在逐渐扩大,是全球公认有价值的流通货币,属于世界性的储备。全球争相成立黄金交易所和交易平台,推出众多黄金的投资衍生工具和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黄金是投资者所认识最多的投资工具。 苏联自1966年停止出售黄金于伦敦后,首次恢复向伦敦售金。
美国宣布暂停以美元兑换黄金。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艾高连会议上,同意将美元贬值7.89%。十大工业国组织同意美元贬值,把黄金的新官价定为每盎司35美元,上下限波幅不超过2.25%。 日本开放黄金进口。
美元第二次贬值,黄金的官价定为每盎司42.2222美元。
新加坡开放黄金市场予当地居民。 香港自1972年英镑区解体后,开始发展黄金市场。
欧洲共同体财长达成宰斯特协议,各国中央银行可按市场价互相买卖黄金。
例如中央银行从自由市场购入黄金,其数量不得用作增加中央银行的净持金量。十国外长同意中央银行可用其黄金储备,按市场计算作为外债的担保。美国总统福特及法国总统狄斯唐同意中央银行可按市价重估其黄金储备。 反转形态,意味着趋势正在发生重要反转,价格运行方向就会改变,由原来的上升趋势转换为下降趋势;或由原来的下降趋势转换为上升趋势。
反转形态的形成源于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变化的趋势中一方的能量逐渐被耗尽,另一方转为相对优势。它预示着趋势方向的反转,价格在多空双方力量平衡被打破之后探寻新的平衡。
在投资市场中,反转形态是重要的买入或卖出信号,所以投资者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反转形态。 价格在向某个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运行后,不再继续原趋势,而是在一定区域内上下窄幅波动,等时机成熟后再继续前进,这种不改变价格运行基本走势的形态,称为整理形态。
整理形态与反转形态相比,运行时间较短,并且不改变价格运行基本趋势;而反转形态运行时间长,并且改变了价格运行基本趋势。
J. 贵金属中哪个历史最悠久
黄金自古就有
但是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