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在我国由于外汇是不能自由流通的,所以中央银行必须发行货币来回收外汇。自然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货币的供应也相应的增加的。
B. 请问合理的外债和外汇储备比率是多少急用!
传统观点认为,一国的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是能够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求即可,一般不超过的10%。但考虑到我们外汇储备的各种需要,进口用汇的需要、偿还外债的需要、外资利润汇出的需要和干预市场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赵文广先生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进行了估算。
据统计, 2005 年我国贸易总额为14 22112
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660112亿美元;从确保我国3~6个月左右的进口支付能力分析,我国大
约需要外汇储备数量为1500亿~3000亿美元。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6
月末,中国外债余额为2661176亿美元(不包括
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 ,其
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248129亿美
元,占外债余额的4619% ,短期外债(剩余期限)
余额为1413147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311%。
从确保我国对外偿债能力角度分析,我国大约需
要外汇储备数量为1500亿~2000亿美元。
从满足外汇储备基本功能所需的储备水平
来看,以确保进口支付与对外偿债两项功能合
计, 2005年我国大约需要外汇储备数量为3000
亿~5000亿美元;在确保以上两项基本功能的
基础上,平时用于干预汇率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外
汇储备再预留1000 亿美元左右的额度, 估计
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比较合理的保有水平应当
维持在4000亿~6000亿美元左右,即可满足外汇储备基本功能所需的储备水平
C. 外汇储备属于什么货币类型M2还是M3
外汇储备是一国拥有的,可以用来进行国际偿付的货币资产,包括:可自由兑换货币回,黄金,IMF特别提款权等答。它不是m2或者m3,但可以转化为m1,m2或者m3。比如:某国如果希望减少外汇储备规模,就可以把部分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进行抛售,换取本币,投放到市场上。如果直接已货币形式投放,就转换成M1了,如果存放到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就转换成M2了...
D. 外汇储备和货币发行量之间的关系
1、贸易复顺差是当前造制成中国市场输入性通胀的关键因素——100分
2、扩大内需,加强进口减少出口是解决此问题长期看来最有效的方法——40分(中国已经完全融入在欧美主导下的世界产业链中,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你不想通胀你就不通胀的,外因起决定性因素,除非你闭关锁国。输入性通胀并不是仅仅指的是顺差,美帝拉高大宗,同样给你输入通胀,石油、铁矿石、粮食等等你去在高价位上加强进口吧,仍旧是通胀)
3、买入美债稳定汇率,借口,忽悠!
4、紧缩啊,比如加息
5、这70亿人民币为何要填补?你用70亿人民币购买了10亿美元用于支付国际支出,其本质不就是人民银行在回收债务嘛!
6、税收有回笼货币的作用—0分(我所理解的回笼货币应该是央行回收债务,暨:紧缩。税收与紧缩没有什么关系吧)
E. 为什么外汇储备锐减千亿 m2却在上升
外汇储备是国家央行拥有的外汇。M2是国家货币总量含现金存款国库券等,后者总量要大的多,我国目前大概6:1吧。所以外汇储备减少,虽然会导致货币减少,但不是决定因素。
F. M2与GDP的比值有什么意义
M2与的比值反映了经济运转的效率。
但M2/GDP比例的大小、趋势和原因则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M2/GDP实际衡量的是在全部经济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所占的比重。
总体上看,它是衡量一国经济金融化的初级指标。通常来说,该比值越大,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
尽管M2/GDP的比例指标通常反映了金融机构发展在市场中的重要程度或者对于个人储蓄的贡献,但作为传统的金融深化指标,两者只在成熟金融系统中呈正相关趋势。
(6)m2与外汇储备比扩展阅读:
M2/GDP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或平衡汇率等原因增发货币。
通胀可能会造成社会财富转移到富人阶层,但一般情况下的通货膨胀都是国家为了有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采取措施无法避免的后果。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良性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G. 外汇和外汇储备的区别是什么
具体如下:
1、外汇
(1)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解释为: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和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2)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2、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1)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
(2)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3、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备。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一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
H. 与上年年末货币增速相比,M2的增速下降何以会比M1大原因何在
1.经济增长态势强劲,已回归平稳较快增长通道。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0577亿元,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24.19%,实现了回升后的稳定高位运行。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盈利水平基本恢复至危机前水平,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7%2.物价温和上涨,通胀压力犹存。1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2%。其中1月、2月、3月分别上涨1.5%、2.7%、2.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PPIRM同比上涨9.9%。3.消费、投资、外贸3大需求结构有所改善,经济回升基础进一步巩固,呈现消费稳、投资降、净出口升的特点——消费。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热点消费快速增长。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增长39.8%,家具类增长3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6%。——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1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6594亿元,增长35.1%,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3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8%。商品房销售额7977亿元,同比增长57.7%。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外贸。进出口实现超预期增长,进出口结构更趋平衡,3月份出现贸易逆差。1季度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出口同比增长28.7%;进口同比增长64.6%,进出口相抵,顺差144.9亿美元。3月出现了多年未有的月度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1季度外贸形势特点有4:一是超预期大幅增长,已基本恢复至危机前水平;二是国内需求强劲导致进口增速显著快于出口,使得3月份再现6年来首次月度贸易逆差;三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同期总体增速,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迅速;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为出口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综合来看,今年中国出口形势仍较为严峻,未来出口增速或稳中略有下降,而由于国内需求强劲,进口仍将较快增长。我们预计,中国贸易出现月度逆差还只是暂时现象,不具有可持续性,但由于世界经济再平衡、美国鼓励出口、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预计未来进出口在趋势上将更为平稳,出口增速或稳中略降,贸易顺差规模将有所下降。从3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1季度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为52%,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的贡献率为57.9%,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拉动GDP-1.2%。由此可见,内需仍是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外需的作用也在提高,增长动力结构趋向平衡。在内需中,消费贡献相对较为稳定;投资贡献率仍为最高,但贡献率快速回落,由去年全年资本形成的贡献率94.6%回落到今年1季度57.9%;净出口的负拉动作用明显减轻。因此我们总结是3句话:消费稳,投资降,净出口升。4.金融运行保持平稳,货币供应增速继续明显回落,新增信贷规模大幅下降,货币政策基本回归正常化。2010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5.00万亿元,同比增长22.50%,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3.03和5.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5.05和2.41个百分点。从货币数据来看,M1和M2还保持了较高增速,高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及的17%目标。但是M1增速已经连续2个月回落,M2也是连续4个月回落,下降趋势以及幅度还是很明显的。金融机构1季度本外币贷款增加2.80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60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92亿美元。1季度本外币存款增加4.0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增加4.04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47亿美元。从信贷数据来看,1季度新增贷款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且占全年信贷目标的34.7%,这反映信贷季度间均衡投放的目标大体实现,说明我们对信贷的控制已初见成效,逐步向全年7.5万亿的总量靠近。与此同时,贷款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动。对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反应出贷款主要是流向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4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5%。1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79亿美元,同比多增402亿美元
I. 外汇和外汇储备的区别是什么急!
1、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内)以银行存款、财容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
2、外汇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FX168财经网专业外汇资讯网。